书城旅游绝色杭州
1843600000012

第12章 西湖宅园

湖上四庄

久居杭州如我辈者,只缘身在此山中,觉得好山好水看不足。真要人用一句话来总结,竟会欲辨已忘言。倒是有外国人从欧美来,见了西湖,便失声赞道:这不是上帝在人间安放的一个巨大的盆景吗?

说盆景还是不免小气了一些,若说一个大园林倒是还妥贴的。园林中有湖光山色当然不够,那是体现天意的。还得有展现人意处,方见出山水的人文品格。故行家有言,山水有三类;纯自然风景类、普通风景类和艺术化风景类。

艺术化的风景类中便有庭园、宅园、游园等景。西湖风光甲天下,半是湖山半是园。杭州庭园、游园今日仍盛,倒是依稀了宅园,更值溯其源,道一番兴衰呢。

西湖宅园最盛当属明代,清乾、嘉时又来了个高峰,并开始时兴把园改为庄。到晚清、民国初年,庄的兴建已经成了庄主金钱地位艺术品位如何的重要象征,我要讲的这湖上四庄,便是当时的佼佼者。

郭庄

先讲郭庄,乃是因为四庄中唯郭庄如今尚名正言顺地存在着。虽然江山从此属人民而不属郭氏家族,但它依旧作为私家园林形象开放。近年来但有客人至,我常引他们去那环湖西路的卧龙桥畔,眺湖啜茗,难得清静,别有一番情致。

郭庄的大门门楣上,写的不是郭庄,而是汾阳别墅,建于清朝咸丰年间,太平军攻入杭城那年(一六一年),未遭战火,天怜也。当时是个名叫宋端友的人所建,所以便叫端友别墅。人世沧桑,不过几十年,宋家败了,光绪年间,房子属于新兴的丝绸实业家郭士林,他改名叫“汾阳别墅”,大概是要把自己和唐代的汾阳公郭子仪联系在一起吧。

我少时在郭庄前走来走去,见那门口挂着派出所的牌子,完全没有江南名园的风貌了。直到一九九一年修复后一看,大有苏式园林中雅洁一味。尤其这里虽挨曲院风荷,但游人并不簇拥,前面“静必居”,古色古香,倒还在别处见过,待到那“一镜天开”区,那就是令你“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了!

这里有座轩,名乘风邀月轩,敞室临里西湖,又有两层楼的景苏阁,阁外一站,六桥在望,真个是山色如蛾,花光似颊,温风如酒,波纹若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而不得了。

久别重逢的游子叙旧,共浴爱河的新人谈情,此处绝佳!绝佳!

蒋庄

蒋庄,我也可以说是常去那里的,只是过去一直不知道这个袖珍式园林姓过蒋,只当它是花港观鱼公园的一部分。它的前身,原是无锡人,著名金石书画收藏家廉惠卿的别墅,名叫小成柳堂。从廉惠卿身上是必可以深人挖掘出中国最后一代封建士大夫文人的典型命运的。喜欢古董书画,却又不善治家生利,家计日窘,不得不把这湖庄卖给了南京人蒋国榜。蒋国榜性孝,买下这房子,改名兰陔别墅,专门侍奉母亲,但人们还是把这里叫作蒋庄了。

蒋庄实在不大,有亭、台、楼、廊,集中一起,藉得南面南屏山,背面九曜山,又濒临着小南湖,住人最好。国学大师马一浮,一九五零年六十八岁以后就住在这里,盖因蒋国榜乃马一浮学生。一九六六年先生八十四岁,亦遭浩劫,毕生收藏的古书古画,就在这西湖前被当众焚烧,先生眼睁睁看着这些宝贝整整烧了一天,又被限期搬出蒋庄。临走前他衣单衣,独坐凭栏,对天长叹,低头短嘘,想不通也解释不通。有人告诉他美院院长潘天寿也遭此厄运,他连叹:斯文扫地,斯文扫地!一年之后他便溘然而逝。如今,这里已辟为马一浮先生纪念馆。先生魂兮归来,西湖南线又多一人文景观。

刘庄

刘庄,我也去过,现在作为西湖国宾馆,也是近年来之事,从前刘庄我等凡人皆不得入矣。

都说位于丁家山下的刘庄好,前人评述:“西湖得天下山水之独厚,刘庄占西湖风光之灵秀。”她三面濒湖,一面依山,面积为湖上别业最大。

说起刘庄,也是一段奇事。原来光绪年间,广东香山有个叫刘学洵的举人,中举次年进京会试。回家时路过杭州,着实吃惊,故乡无此好湖山,便下了个惊人决心,在这里建一座水竹居。

原来他在广州已有一座规模宏大的刘庄。他把它七零八落地拆了,那些雕镂篆隶的文字和钟鼎图案的楠木门,都被运到了丁家山下。拆了自己的,不忘人家的。广州家道中落的潘仕成家中“海山仙馆”里的精致家具,全被他买下了,运到了水竹居。所以刘庄有岭南风。

据说这占地三十六顷的西湖第一名园,从前门有联曰:因树为屋,举网得鱼。客厅中又有陈埔书联,曰:故乡亦有西湖,一半勾留,行窝且傍蕉屏石;旧宅尚留南海,三千里路,别梦应寻荔枝湾。

更令人吃惊的是刘学洵索性把墓也做到西湖边。十穴,一个给主人,八个给八房姬妾,还有一穴给夫人。其人酷爱西湖,真是死也要死在它身旁了。无奈他死后并没有能够永久地埋在西湖畔,坟穴早已迁走,徒供游客助谈罢了。

刘学洵曾出使日本,受西风薰陶,玩也玩得奇巧。他在“湖山春晓”楼上装了一面大凸镜,专门从镜中欣赏湖山。

显然他又是个慷慨大方精力过人又有些异想天开的性情中人,姬妾就有八房,想来什么事他都是韩信点兵,多多善矣。他与孙中山同乡,光为他筹款就有十余万元。他又热心地方建设和慈善事业,跑到上海去开自来水公司,又办“信大钱庄”。结果贪多嚼不烂,他自己的水竹居反而保不住了。与大清银行、交通银行发生债务纠纷,水竹居抵押银行十年之久。辛亥革命后才清债赎回。这刘学洵大概也辛苦够了,从此长住林泉,不问时事,直到一九三五年一月病逝。

前几十年,刘庄一直是为高层人物服务的。近十几年对外开放了,但与郭庄、蒋庄不一样。既是宾馆,不是客,便也不去。想起来,实在是有些辜负这锦绣河山呢。

汪庄

湖上四庄,汪庄去的最少。少年时与友湖上泛舟,一阵风来,近了夕照山,突一兵荷枪大喝:“不准过来!”吓死吾等小民。想落荒而逃,不料天公不作美,风不送我归。小舟绕着汪庄不去,士兵枪口对着我等也不去,纠缠半日方脱险,吓得我从此想起汪庄就手脚发虚。如今虽然已不复从前的壁垒森严,改为西子宾馆,但依然不是平头百姓可以进的,所以极少问津。

其实湖上数庄,汪庄从前最开放,盖因此处从前还兼着茶庄生意。

原来汪庄是安徽茶商汪自新的私宅茶庄庭院。建于一九二九年。汪裕泰茶庄,老牌子,至今还留存着。还传说汪自新早年发过不义之财,后改邪归正,所以取名“自新”,连汪庄前的路也叫“坦白”路了。

我印象中的汪自新,却不是传说中的那位,倒是个儒商。建了这汪庄,占地二十四万平方公尺,三面临湖,颇具特色。人去买茶,只管临湖品茶,谈天说地,待要走时,店家已把茶秤好包好,送到你面前。

这汪庄的主人还有两大特点。一是邃于琴学,所以他的庄名叫“今蜷还琴楼”。庄内藏有名琴百张。所藏唐琴有纹断者,色黄黑相间,纹有形无迹。他给自己书房取名,就叫“琴巢”。一九二九年西湖博览会艺术馆中展出的唐、元、明古琴,均出自他的珍藏。他还喜欢用松烟造墨,形状也都是琴的样子。汪氏另一大特点是爱花如命,汪庄便一年四季奇花异草不断。秋之菊花尤盛。杭人多趋之,这时便要买“门票”观赏了,到底汪氏是商人,美也要产生效益的。

这样一处园林,抗战中竟被日本人炸毁了,名琴名花安在哉?呜呼!如今修复成了宾馆,到里面去品茗买茶是不会的广但间或有机会去其中一走,想来,也不是不可能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