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推背图和烧饼歌里的历史
184500000010

第10章 李唐一枝独秀,李落众花齐放5

(二) 李唐一枝独秀,李落众花齐放5

阴霾既去,再造人民乐——预言肃宗乱世即位

《推背图》第六象 己巳

谶曰

非都是都 非皇是皇

阴霾既去 日月复光

颂曰

大帜巍巍树两京

辇舆今日又东行

乾坤再造人民乐

一二年来见太平

“假如给你一次机会,你愿意生活在中国这五千年漫长历史中的哪个朝代?”

“要是出现这种可能性的话,我会选择唐代。”

“那么,你首选的居住之地,必定是长安了。”

20世纪70年代,一次偶然的机会,日本创价学会会长池田大作与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之间有上述的一段对话。长安,唐朝的首都,公元9世纪前全球顶级的国际化大都市,一个让汤因比舍弃伦敦而前往的城市,堪与古罗马帝国的大罗马地区媲美。一如王维在《和贾舍人早朝》中所写“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长安的宏博与大气,足以震撼所有初次来此的人的心灵。

然而,就是这样一座世界是最伟岸、代表唐朝百姓心中最理想的朝廷的城市,在唐玄宗仓皇出逃之后陷入了巨大了混乱中,顿时由天堂堕入了地狱。此时的唐玄宗,早已不是年少时那个深得武则天赏识的李隆基,也不是那个励精图治创开元盛世的唐明皇,只是一个会怕、会逃的普通老翁,连自己心爱的女孩都无力保护,又何来的能力捍卫长安城。他只能任由心中的恐惧感无限地蔓延,只能出于本能地拼命逃亡。即便于马嵬坡处,“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仍然未曾放慢西逃的脚步。

被纷飞的战火点燃的恐惧不止弥漫于玄宗的心中,同时也焦灼着百姓的生活。眼见大唐正处危难之际,人们自然而然地将救民于水火的希望,寄托在了身为一国之君的身上。马嵬坡的百姓是幸运的,他们离那场“渔阳鼙鼓动地来”的兵变如此近,他们甚至能在一切归于平静之后,以百姓“代表”的身份请求玄宗留下处理叛乱;他们又是不幸的,与大唐疆域其他地方的百姓一样,他们被逼卷入战乱,听闻都城失守、皇帝西逃,但当他们集体拦驾恳求玄宗时,万万没有料到,这位曾经令万人敬仰、带给他们富足生活的帝王,竟如惊弓之鸟般置他们于不顾,绝尘而去。

于是,他们将目光转向了太子李亨,希望他能留下来,并纷纷表示愿意追随太子讨伐叛军,史书更是将其描述为当地“父老共拥太子,马不得行”。去意已决的玄宗,见事已至此,也无力再阻止什么了,便留下李亨平乱,自己奔川地而去。

太子李亨则北上,一路收拾残兵败卒。公元756年,到了朔方节度使所在地灵武,随行不到三十人的文武诸臣纷纷上书劝进,请求他即皇帝位,“六上笺,上不获已,乃从”。44岁的李亨,终于在半推半就间于灵武城南楼登上了帝王宝座,改天宝十五年为至德元年,是为唐肃宗。遥尊玄宗为上皇天帝,并大赦天下。

肃宗此举被宋代史家范祖禹是为“太子叛父”,视为“不孝”,其最主要的依据便是,避难成都的玄宗并不知道太子称帝一事。就在李亨称帝前三天,玄宗还颁下诏书,又是任命职位,又是分封地盘,显然玄宗并没有让位的打算。就在诏书发出去不久,玄宗就收到李亨即位、天下易主的表奏。如此一来,玄宗与肃宗都成了皇帝,长安与灵武成了“大帜巍巍树两京”,因而有了“非都是都,非皇是皇”一说。

且不论李亨的即位是否属于正统,这位身为太子时整日如履薄冰、战战兢兢的肃宗,虽然个性软弱,却也不失为一位积极而善意的帝王。在不长的帝王生涯中,他几乎将所有的精力都致力于两件事情上:一是“北集戎事”,即组织平叛,收复失地;二是“南奉圣皇”,即处理与太上皇玄宗的关系。

在平定叛乱的过程中,李亨得到了一位伟大的军事次的协助,这个人就是在唐朝复辟过程中最大的功臣郭子仪。在郭子仪这个军事忠诚和献身王朝的榜样的统帅下,大唐的军队一点点地收复此前被叛军夺去的失地。至德二年(公元757年)九月二十八日,唐大军进入长安,长安由此收复。肃宗李亨回到长安时,城中的百姓出城二十里相迎,喜不自胜。至此,世人已经看到了“阴霾既去,日月复光”的曙光。

平定叛乱的工作还在继续,但回到长安的肃宗还惦记着远在蜀地的父亲玄宗。于是,在他回到长安后的十二月,便将玄宗接回了长安。玄宗由西南的成都回去国都长安,这趟东行之旅,正暗合了“辇舆今日又东行”一说。

然而,已经交出传国玉玺的李隆基,在长安城南兴庆宫的幽居生活并不快乐。虽然回到了这个曾带给他无数欢愉的国都,但已经物是人非了。他不再是万民拥戴的皇帝,而像当年自己的父亲李旦一样,成了闲人太上皇;他身边再没有那个与他共度缠绵时光、令他“从此君王不早朝”的曼妙女子,而像杨玉环出现之前的那一年多的时间一样,终日被孤寂所笼罩。此外,还有一样非常令他痛心的事情,儿子李亨由于受制于张皇后,竟不敢来探望自己,令父子之情如山水相隔。

这般无奈的生活,想来任谁都深感煎熬。值得庆幸的是,那个懦弱的皇帝儿子终于有一次不顾老婆的阻挠,在玄宗离世的三个月前,来见了老父亲一面,也是最后一面。上元三年(公元762年)四月五日,抑郁的唐玄宗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死于兴庆宫,享年77岁。后世之人将他的晚年形容为:“南内(指兴庆宫)凄凉西内(指太极宫)荒,淡云秋树满宫墙。由来百代明天子,不肯将身做上皇!”

显然,在处理与太上皇的关系问题上,李亨未能如愿以偿。而在平定叛乱一事上,李亨总算获得了一些安慰,虽未至“乾坤再造人民乐”的程度,却也真的是“一二年来见太平”了。

可惜,肃宗最终还是没能等到太平时代的到来。由于将过多的精力放在了“北集戎事”和“南奉圣皇”上,他忽略了后宫和宦官势力的急速膨胀。最后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妻子被家奴押走,而毫无办法。经过这一突如其来的惊吓和羞辱,本就卧病在床许久的肃宗病情急转直下,竟在父亲玄宗去世后的同月便也与世长辞了。皇帝父子,一为太上皇,一为在职皇帝者同年同月辞世的,中国仅此一例外而已!

人物纪:

郭子仪

郭子仪,唐代著名的军事家,武举出身,身材魁梧,体魄健壮,相貌秀杰。自幼爱读兵书,勇武不凡,阵法娴熟。入仕之后,因屡立战功,多次升迁。安史之乱爆发前,他已官至天德军使,兼九原太守,朔方节度使右兵马使。安史之乱时,他在河北打败史思明,后收复洛阳、长安,功居平乱之首。他戎马一生,直到八十四岁才告别沙场,“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其高山景行于举国上下皆享有极高的威望。建元二年(公元781年),以八十五岁高龄辞世,生前死后,哀荣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