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推背图和烧饼歌里的历史
184500000033

第33章 枝枝叶叶皆色朱,混混沌沌世难明3

(四) 枝枝叶叶皆色朱,混混沌沌世难明3

燕子飞血,永乐升平——预言靖难之役

《推背图》第二十八象 辛卯

谶曰

草头火脚 宫阙灰飞

家中有鸟 郊外有尼

颂曰

羽满高飞日

争妍有李花

真龙游四海

方外是吾家

臣观都城虽巩固,防守严密,似觉无虞,除非燕子飞入京。此城御驾尽亲征,一院江山永乐平。

——《烧饼歌》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就像一个魔咒般,周而复始地上演。在中国古代几千的历史中,开国皇帝与功臣之间存在的不和谐,几乎都是以这样的方式解决的。其中唐太宗李世民处理得最为妥当,是因为他气量恢弘;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也有其合理之处。而汉高祖刘邦和明太祖朱元璋则不同,或许是由于出身低微,或许是由于智慧不足,他们选择了最原始的方法解决与功臣的问题——大开杀戒。

据史书记载,太子朱标对朱元璋的杀戮之举曾多次劝谏。一次,朱元璋命人找来一根长满尖刺的荆棘放到朱标面前,让他去他,朱标畏惧,不敢伸手。于是朱元璋说:“汝弗能执与,使我润琢以遗汝,岂不美哉?今所诛者皆天下之险人也,除以燕汝,福莫大焉!”意思是说我杀人就像去掉荆棘上的尖刺一样,这样你将来才可以安坐天下。显然,他是在为后世的子孙扫清障碍,以保万世江山。

与此同时,朱元璋面对自己的二十三子,做出了分封诸王的决定。当代学者李洁非认为,朱元璋“夺政权于丞相、夺军权与将领,一切军政大权皆归皇帝,这过于集中的权力势必伴随管理上的难题,而朱元璋想到的解决办法,就是让血亲诸王充当中间环节。‘上卫国家,下安生民’,在他看来,只要权力不落在朱姓之外就靠得住。”

太祖的这一片“苦心”,身为太子的朱标未能亲身体会便先父亲而去了,于是朱元璋将原本应由朱标接手的“防守严密,似觉无虞”的江山,交到了嫡次孙朱允炆的手中,暗合刘伯温“虽然太子(即朱标)是嫡裔,文星(即朱允炆)高拱日防西”之语。朱允炆即为建文帝,他接手祖父留下的江山,一改朱元璋刚猛治国的政策,实行仁政,深受百姓的爱戴。但这位自幼长于深宫,既没见识过战场风云,也没领教过政治争斗的仁厚之君,在历经大风大浪、政治手腕高明且心狠手辣的叔父面前,注定会输得一败涂地。

毕生着力于保护子孙的朱元璋,也曾想到过分封诸王可能引发的问题,因而特地编写了一部《永鉴录》,教育诸王为朱氏国家计,安分守己;还颁布了《皇明祖训》,明确规定皇帝与藩王的权力,甚至提到如果有皇亲谋逆,则格杀勿论。然而,正如英国哲学家霍布斯所言:“不带剑的契约不过是一纸空文,它毫无力量去保障一个人的安全。”由于朝中的武将已经被朱元璋屠杀殆尽,他所定下的那些规矩没有“剑”的保护自然也就失去了所有的约束力。

一切就像孔圣人所说:“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宗室由此成为了建文帝最大的威胁。面对不断壮大的诸王势力,朱允炆最终接受了齐泰、黄子澄等谋士的建议,颁布了削夺诸藩的诏令。

一直愤愤不平的朱棣,终于逮到了机会。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燕王朱棣起兵,先据北平,然后以尊祖训、诛“奸臣”齐泰、黄子澄,为国“靖难”为名,誓师出征,世称“靖难之役”。尽管打着“清君侧”的旗号,但这个预言中“草头火脚”的燕王的目标已经是昭然若揭了,那就是自己侄子的皇位,显然,他就是“除非燕子飞入京”中所指的那只“燕子”。

经过三年的征战,“此城御驾尽亲征”的朱棣率领着他的军队,以摧枯拉朽之势吞噬着建文帝的江山。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六月初三,燕军攻占镇江,朱棣率军直奔京城金陵(今南京)。十三日,燕军抵达金陵金川门,守将李景隆和谷王开门投降,正是朱棣“羽满高飞日,争妍有李花”。

燕王进京后,宫中起火,“宫阙灰飞”,建文帝下落不明。有人说他在宫中投火而亡,也有人说他化装成和尚逃跑了。明末著名史学家谈迁在《国榷》中记载,燕军攻破金陵城时,束手无策的建文帝本想一死了之。不料,此时翰林院编修程济从奉先殿后取出一个铁条箍紧的匣子,说:“太祖生前曾留下遗嘱:太孙日后临大难时,可打开此匣,以求解困之法。”打开匣子后,只见其中装的竟是剃度所用的工具、袈裟和度牒。另有一红纸写道:“应文从鬼门出,余人从水关御沟出行,薄暮可汇集神乐观西房。”建文帝顿然明了,忙剃去头发,穿上僧服,从鬼门逃离了京城。

自此,民间有了关于建文帝的各种传说。云南狮子山帝王宫外的一副对联:“僧为帝,帝亦为僧,数十载衣钵相传,正觉依然皇觉旧;叔负侄,侄不负叔,八千里芒鞋徒步,狮山更比燕山高”,便是建文帝逊位出走、遁迹空门避难于此的遗迹。

或许是太祖朱元璋在看了《推背图》“郊外有尼”、“真龙游四海,方外是吾家”的预言,并结合刘伯温所言真的为建文帝留下了一条生路,又或许一切都只不过是传说罢了。无论如何,在建文帝与燕王的这场叔侄之争中,朱棣获得了最终的胜利,他取朱允炆而代之,登上了帝位,是为明成祖,年号永乐,成为了朱元璋真正意义上的继任者,一个新的时代自此开始了。

朱棣作为一代雄主,不仅有争夺皇位的能力,还有治理国家的雄心。虽然他也承袭了父亲返老还童阴狠的一面,但其一生的功绩仍是毋庸置疑的:永乐元年(公元1402年),朱棣雄心勃勃地召集三千文士修大典,意在将中国古代典籍尽量收集齐全,成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开天辟地之大部头,历经五年时间,这部卷帙浩繁、规模巨大、傲视古今的《永乐大典》终告完成;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六月十五日,奉朱棣之命,郑和率领着舰队开始了一次史无前例的远洋航行,至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成就了中国航海史上的一个奇迹;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朱棣将都城由六朝金粉之地南京迁到了北京,他的这一“移南偏北阙”之举一方面远离自己杀戮过多的江南之地,另一方面也可就近制御北方边患……

除此之外,朱棣的政绩仍有许多,清朝重臣张廷玉在《明史》中就曾对这位明成就大加赞扬:“文皇少长习兵,据幽燕形胜之地,乘建文孱弱,长驱内向,奄有四海。即位以后,躬行节俭,水旱朝告夕振,无有壅蔽。知人善任,表里洞达,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师屡出,漠北尘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明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幅员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这一段话将朱棣的文治武功描写得详之又详,可谓淋漓尽致。

事实也确是如此,明朝在朱棣的手中实现了刘伯温预言的“一院江山永乐平”,也呈现出了开国以来的大气派,虽然未及汉唐那般张扬,其“远迈汉唐”的气象也往往令后世之人追忆不已。

常识纪:

《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初名《文献大成》,是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七月至永乐二年十一月,明成祖朱棣命解缙、姚广孝、王景、邹辑等人纂修的大型类书,是中国古代百科全书式的文献集。全书目录60卷,正文22877卷,装成11095册,约3.7亿字,共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朱棣曾经打算将《永乐大典》付印,由于条件有限,不得已放弃了。之后的几百年间,它历经磨难,终究自身命运难保,正本在明末兵火中毁了大半,嘉靖朝手抄副本传到清朝只剩9000余册,少了近3000册,后被儒臣所盗,又遭遇清末外国人的抢掠,结果估计最后存世的大概只有800余册,只是原来的3%左右。据统计,现在嘉靖副本《永乐大典》在全球范围尚存400余册,其中223册存藏国内,国家图书馆馆藏221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