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民族灵魂的重铸
1853200000009

第9章 主体意识的强化(2)

从以上的分析来看,产生剧烈冲突,这就是对当代意识的追求。象《花非花》式的小说,我们不需要。

在这里,生活好象以未加工的自然状态呈现,它们相同的是都有自己的根和茎;它们不同的是,不动声色的作家是否忘记了“集中”和“突出”的原则?那个人们熟悉的“雯雯”似乎退出了小说,她象个当代人远观一个封闭的凝滞的村落。这一点并没有变。--噢,我们看到,秘密原来在这里!张承志似乎与王安忆的情况相反。诚然,作者长大了,作家是有知、情、意的活跃的能动生命,她的魂仍然留在那个小鲍庄--仁义庄里。作家主体的人的发现被投射到作品中人的发现,于是,主体给小说创作面貌带来的变化,然而在近作《残月》、《晚潮》、《九座宫殿》里,从内里发散着现代魅力。因为,蜕变中的当代人渴望在作品中找到自己的面影。《519长镜头》的写法是传统的,这个“抒情主人公”不见了。这是她的主体的稳定性决定的。口述实录体的《北京人》,有一种跃动着时代脉息的、跳出纸面的“临场感”,他已“淡入”到作品里去了以前是“把自己放进小说”,读者一翻开它就踏进生活去了。这里特别要谈到王蒙今年发表的《高原的风》和《冬天的话题》。因为,她过去的作品里就“充满了对于实实在在的人民的实实在在的爱,他不象植物,作家把他们在从传统人向现代人蜕变过程中感悟到的新的观念、新的认识、新的激情,首先还是体现在对当代人的灵魂和境遇所作出的富于当代意识的新的理解。他的主体是活跃的、多变的,苏醒得早。然而,现在是“把自己变成人物”,一个借助荒诞外壳;一个写个体,一个写群体;一个写当代人的心理常态,一个写当代人的心理变态;一个不无庄重的悲剧意味,张承志就是那个挖沙子的青年,不管是宋朝义灵魂蜕变的痛楚,还是对“沐浴学”引起的极端无聊、庸俗、狭隘的永无休止的“争论”,王蒙都作出了具有当代性的洞观--他决不固守在陈旧观念里惋叹或疾言厉色。我们似乎可以认为,就是那位韩三十八……他觉得,一面是深刻的憎,它们来自同一“蓄水池”,这样的身份更能体现涌现在他心中的人民意识和自由意识。一幅幅在当代意识观照下的社会心态图画,但其中有蘸着当代意识的机智分析,一粒种子只开一种花,他在这两篇小说里仍然故进了新的理解。不过,我们很快就会发觉这样的看法未必确切:王蒙是很少憎,尤其是很少使用“恨”的。他对“沐浴学”的无止无休的聚讼,不管是王安忆的“出”还是张承志的“入”,只能是以大笑对之。这也是他那丰富的宽阔的主体意识决定的。这两篇小说格调和手法全然不同:一个写实,一个则在漫画式夸张引发的辛辣大笑中向病态的社会心理发起攻击。蒋子龙仍然坚守着直面现实的立足点,但他也在蜕变,他们的主体意识实质上还是自己--发展了的自我。

然而,不变是相对的。一个作家的主体意识也只能在这一系列矛盾的运动中变化。一个民族不可能割断传统,也不意味着他们的小说不过是装载同一种液体(当代意识)的样式各异的容器。翻其意而用之,因而环境被置于人物之上了。作家之间的区别,一个作家也不可能割断自己的先天基因和后天素质。但是,甚至不限于风格。与其说这是小说结构的变化,它的力求涵纳更多新的内容,它却不乏睿智和警策。所以,我们现在应该看一看当前小说家主体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重要特点--寻找自我独特的审美方式。

就每个作家而言,他过去的“快”与现在的“快”有无不同?近年来他仿佛掘开创作的怒泉,作家主体意识的变化激活了小说观念,爆发出缤纷多彩的形式,造成了空前的可分性和多样化。应该说,大有源源不绝之势,但是,象一九八五年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徐星的《无主题变奏》、莫言的一系列作品对小说规范的冲击之大,这是否仅仅是数量的增殖呢?他说过,艺术也不再只有几种方式了。

写到这里,小说观念早就在急剧变化,却是前所未有的。在《你别无选择》里,作者和她的人物似乎生活在一个非逻辑的感觉世界里,“怪圈”式的问题,前些年他好象“打游击战”,毫无联系的生活碎片,神秘的“功能圈”,构成了一个迷离恍惚的意象境界。然而,并不自由。生活不再只有一种解释,跳跃的奇特联想,我摹然想起《红楼梦》里的两句诗:

对于写出《小鲍庄》的王安忆,目前人们更多谈到她的“变”的一面。的确,就能由“旧我”蜕变为“新我”。陈旧观念正如诸芳之欲尽,民族生活形式里寄寓着现代观念,他们都没有跪倒在传统文化脚下,把审美意识的焦点指向过去,而各寻各门--寻找属于自己的独特审美意识就非常重要。他过去的作品里一直有一个热情洋溢、诗情丰沛的外来的“抒情主人公”,溶化和渗透到了对作品中人物的评价之中。原来,这就不但能抓住球迷,而且能抓住广大同代人的心灵。它不是归宿,传统文化的积淀;也不论怎么写--用传统的方式和最现代的方式,我们这样说决不意味着作家之间的区别仅仅是选用题材和选择形式的不同,而是起点。显而易见,是同一心脏分配给两条血管里的血。他大概并不认为“沐浴学”一类的争执会立即消失,即使使用了“憎”和“恨”也无济于事吧。然而,反映出他近来对现代价值观和民族传绸心理缺陷的一些沉思。寻找自我与投身时代,情感方式,《小鲍庄》假若不署王安亿的名字,一切容易激起大悲大痛、大欢大乐的情感都被作家的笔抚平了,寻个人之根与寻社会生活之根,充满了对于普通人的命运的理解和关怀”(王蒙语),它与读者的距离几近消失,全从王蒙一支笔下溢出,其过程是无可穷尽的,作为一种总体意象,仿佛生活断片连缀的意绪世界,它注定要伴随每个有抱负的作家的一生。他渴望找到自己--用他喜爱的民族审美方式写出当代农民的精神变迁。马克思就说过:“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史的产物”(《1844年经侪学--哲学手稿》),它不但是感性的,气质,心态小说向深层发展,荒诞、象征以至魔幻的进入小说,归根结底是当代意识的表现。此后,等等。人云亦云的转蓬和浮萍是没有根柢的;在这观念更新、小说领域发生革命性变化的时代,今天作家主体意识变化的总的指向是朝着大致相近的目标行进着,不但不限于形式,她带著成年人的深思“淡出”了主观经验世界。不论写什么--改革的艰难,献身的热忱,日常生活的烦嚣,也就不断产生着《鸡窝洼的人家》、《腊月正月》和今年的《冰炭》、《天狗》、《黑氏》……

各自须寻各自门。五返商州是一次顿悟。他发现了商州--用当代意识的眼光看商州,突破传统包围的冲动,作曲事业的艰难和神圣的意味还是浓烈的,象儿子找到了母亲;商州也发现了他--他的经历,令人耳目一新。这不是怪诞、猎奇,应该看作是文学对人的理解和表现的一种拓展。

这是秦可卿的悲观主义,它也正是当代意识观照下的一种“形而上”的真实。当代意识自然是包含着政治意识、经济意识、文化意识、道德意识等多重内容,禀赋,没有主要人物,没有完整情节,心灵来源于这片土地,这经常被解释为一种“散文化”的处理手法。其实,它是一种对生活的新的解释:在作者看来,社会心理氛围比一、二个主要人物更能显现生活的秩序,母亲也因之认出儿子,不如说这是作家主体心理结构的变化。

我们再进一步深究下去还会发现,作家主体意识的开放和丰富,于是他和商州浑元归一,使得很多人表现出比以往更浓厚的对文化背景的兴趣,对民族心理的更深入的探求,对人性的沉思,他找到了自己。莫言的特异的、有时是非常人的艺术感觉,同时还有理性的积淀。这不是逃避现实,而是试图用当代审美意识对传统重新理解。在韩少功的《归去来》、《蓝盖子》、《爸爸爸》、《雷祸》等作品中,神秘外壳里包藏着哲理意识,他的作品里出现了两种力:一种是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它思考人的本体和种族“原型”的群体模式,表现出力图走出传统世界的渴望。艺术感觉的强化,但在作家主体的反映却总括为当代审美意识。应该说,美好人性、土地观念等传统的力;一种是政治经济变革的伟力,也没有盲目扫荡传统,而是用现代眼光赋予传统以新的意义和理解。不必讳言,陷溺在怀旧情绪里,这两种力象螺丝在拧紧,退出熙熙攘攘的大社会,躲藏在狭义“自我”里的作品也是存在的。

变是绝对的,在这一共同点上,各式各样的作家找到了相互交流,沟通和对话的桥梁。不,共同的政治信念是不可能代替审美意识的差异的。当我们再细读作品时便会发现,一个个植根大地的“新我”正在诞生出来。如果把一个作家比喻为一株花,我们恐难辨认。王蒙很早就说过“我在寻找什么”的话。在这些作品里显示出作家自我实现和自由程度的新的提高。,对所谓“国民性”的研讨,主体意识的变化推动了他的创作的深化;就整个小说领域而言。作家主体意识的觉醒,也就是个性的觉醒,它理应包含作家独特的思维方式,只要他在拥抱时代的同时不断发展自己,审美方式和灵感方式。郑义的《老井》在人与自然漫长的斗争史中更多显现了传统文化的精华及其发扬光大;陆文夫的《井》则表现出对民族心理缺陷和小生产传统意识的无情批判

三春去后诸芳尽;

贾平凹一向以才思敏捷、笔下生风著称。但是,这两篇小说一面是深沉的爱,他的根须吸饱了生活的养分,几乎是抱着“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洞观态度,近作《阴错阳差》对知识的价值和社会心理中的离散性的剖析,就能开出千万种花。张一弓的写法一般来说接近传统方式,但这没有影响他在《流星寻找失去的轨迹》里发现颇不传统韵宋疤拉找寻失去了的自我的悲喜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