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我们的故事2
1867600000035

第35章 一支难忘的歌(2)

孟吉昌说,在那些日子里,我们一天也没有忘记耀邦的指示,一天也没停止“学习”、“团结”和“斗争”,最重要是学会了“忍受”。当自然灾害和政治风暴一起袭来时,我们面临双重考验,在反右斗争中,有的受到极左思潮的冲击,但是我们没有丧去信念;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我们坚决完成上交粮任务,自己却吃冻萝卜丝合包米面,许多人都得了浮肿病,可是我们没有动摇立场……至于冬天剌骨的严寒,夏天蚁虫疯狂的叮咬,都是家常便饭,我们习惯了应对所有困难。实事求是地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经住考验,到1958年时,当年加上先遣队,哈尔滨垦荒队的500多人,只剩200多人了。不走的人成了坚定的骨干,走了的人,也不都是逃兵,经过两年锻炼的这批哈尔滨的初高中生,成了香饽饽,县里来调人,一下子走了20多人,名单上也有孟吉昌,可他没有走,就像坚守阵地的战士不肯离开火线。这期间,家里为孟吉昌办好了返城就业的手续,他来征求张淑清的意见,她说北大荒的一草一木我都热爱,我坚决不走!她的态度更坚下了他扎根边疆的决心,他把办好的手续退回了哈尔滨。

1958年,哈尔滨庄迎来了强大的生力军,十万转业官兵开进了北大荒,一批刚摘下军衔的军人成了和他们并肩作战的新战友,他们一起向荒原发起新的进军。《向困难进军》这首歌又有了新的传唱者。几年后,在萝北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由五个青年集体农庄发展成了一个大型的国营农场,现在她的名子叫“共青”。她和后来建成的江西共青农场,是胡耀邦掌上的两颗珍珠。

怀着要成为农业专家的理想,1958年秋天,孟吉昌考取了东北农垦总局的农业机械化学校的农学专业,在以后的五年里他成了学生中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人,他明白自己只是一个初中毕业生,先补上高中文化,才能再读大学。于是他像一个坚韧的垦荒者一样奋力啃下一块块知识的荒地。他的学习成绩从入学时经常得二分,毕业时竟五分满堂红,最终获得了农学专业的本科文凭。

1963年,大学毕业的他又一次面临选择,他可以回哈尔滨,也可以到县里工作,那时他已经和垦荒战友张淑清结婚,她从合江干校毕业,已经调到萝北县妇联工作了。县里也需要农业技术人才,他们欢迎孟吉昌到那里工作,可他又选择了北大荒,到离萝北县70里的名山农场当技术员。孟吉昌的理由很简单,当年我到萝北就是垦荒的,现在学的又是农业,回农场种地,是我志所向,学所用。当然也是为了兑现当年在心里向耀邦的承诺――要当一名农业专家。在农场机关工作时间不长,孟吉昌又直接下到了生产队,回到了最贴近土地的位置上。他从技术员干起,当到副队长、队长。他的才能得到施展,他所领导的名山农场一队,成了当时东北农垦局的农业机械化样板生产队。那时孟吉昌所全部心思都扑到了工作上,很少回家。有一年春节他也没回来,淑清后来知道了,他利用春节放假,领着队里的职工上山为每家职工打了一车柴火。而自己家的柴火,是淑清自己上山买的,那时她带着两个孩子在县城里生活,非常艰难。

不甘沉沦的荒原又在召唤着英勇的垦荒者。志在向困难进军的垦荒者又像打冲锋的战士一样,向新的荒原进发。已经有十多年开垦经验的孟吉昌又参加了开发抚远荒原、组建兵团六师(建三江)的战斗。1968年,也是12月26日这一天凌晨,他和“开发抚远第一领导小组”指挥部的23人,开进了二(龙山)抚(远)公里的75公里处的一片雪地上,那是一片只有树林和荒草在寒风中颤栗的雪原。他们是半夜12点从七星农场招待所出发,抢在天亮前赶到了新营地。在天黑之前,他们伐桦树杆支起帐蓬,塔起床铺;再垒起锅灶,生火做饭。在新营房的第一夜,火烤头上暖,风吹脚下寒,孟吉昌穿着棉大衣睡觉,把狗皮帽子套在了脚上,还是被冻醒了。这一夜好像比当年都鲁河畔的第一夜还要冷。然而富有经验的他,很快化风雪为春风了,作为技术人员,他同领导奔跑在雪地上规划着未来的新村,设计着明年的开荒方案,头上竟冒着热汗。春节之前,他又跑到抚远县的渔亮子,拉回两麻袋冻鱼。除夕夜里,他和大家又包饺子又饨鱼,还开了联欢会,新来的知青比他们当年更能歌善舞。歌声让荒原成了有志青年最广阔的舞台作为老知青,他还是那个保留节目――和六十年代的老知青高唱《向困难进军》。

在歌声中,孟吉昌和战友们在这片荒原上用双手又托起一座新城――前进农场(61团);在歌声中,白色的雪原变绿色的田野,又翻滚起金色的麦海;在歌声中,孟吉昌奔跑在田间地头,他成了这个农场第一个穿黑棉袄的生产科长(当时都是现役军人当一把手);在歌声中,孟吉昌坐着北京吉普车跑在农场的土路上,又坐着丰田吉普飞驰的高速公路上,他已经成了这个农场的副场长、场长。我们看清了他鬓角上的白发和已不再年青的面容。这时张淑清结束了八年的两地生活,也调到了他的身边,尽一份老垦荒战士的责任。

在《向困难进军》这首歌的旋律中,一列火车专列在蒙蒙细雨中开进了前进镇火车站,这一天是1984年8月14日。我们故事的主人公孟吉昌随同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党委书记赵清景和建三江农管党委书记王振捷登上了火车,又一次见到了经常梦见的胡耀邦同志。这是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见,胡总书记在听取了工作汇报后,明确指出:“农村联产承包的经验是成功的,办家庭农场,紫阳已经讲了,你们要抓紧,建国三十五年快到了,还试办什么?你们这里资源丰富,有草地,有林地,有水面,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让职工尽快富起来。”

会见后,孟吉昌和几位领导陪着胡总书记在站台上散步。耀邦问孟吉昌是什么时候到北大荒的。他说:“我就是1955年响应党和您的号召从哈尔滨来到北大荒的第一批垦荒队员,第一次见到您是28年前您到萝北的哈尔滨庄看望我们。”总书记抬起头望着他笑了。他问:“你还走不走了?”孟吉昌说:“不走了,我在北大荒扎根了!”王振捷书记向总书记介绍,孟吉昌46岁了,是农场的场长,也是农艺师,是农业专家了。孟场长马上说,当年耀邦同志就是要求我们要当专家的,我就是按总书记的指示去努力的。耀邦高兴地说:“好啊,又当领导干部又当专家好!做好一个领导干部,年轻的时候受些艰苦的锻炼好,哪怕是一百个困难,一千个困难也不要怕!”孟吉昌对总书记说:“明年是我们纪念垦荒三十周年了,到时请总书记提词作指示。”他打着手势说:“可以,可以!”第二年的8月30日,时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的李源潮同志把总书记题写的“共青农场”几个大字送到共青农场成立三十的庆祝大会上,并转达了胡耀邦同志对北大荒人的问候。

随后,孟吉昌陪同胡总书记坐上吉普车参观了他们前进农场的场部,参观了丰收再望的翻滚绿浪的田野,一路上总书记要求他们好好建设高水平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多打粮,也要多种经营,多挣钱,让职工尽快富裕起来,把北大荒变成北大仓。

这时云开雾散,北大荒上一片明丽晴空。孟吉昌目送着总书记的专机在农用机场起飞,在那片宏阔的绿海上盘旋许久,然后向南飞去。接着一场意义深远的经营体制的改革在一个伟人深情关注的土地上展开。亲耳聆听总书记指示的孟吉昌,在自己工作的农场全力推进以家庭农场经营形式的联产承包,二十多年习以为常的“大锅饭”被打破了,农场职工真正成了自己土地上的主人,他们全身心的投入,每一棵庄稼都凝聚着丰收的希望。他们又结合国营农场的实际,把调动家庭农场积极性和发挥集团化经营的优势相结合,充分发挥机械化的作用和推进新技术的普及。后来孟吉昌又被调到建三江农管局担任副局长、局长,在积极推进经营体制改革的同时,又进行了种植结构的调整。他记得就在那次前进火车站和总书记谈话时,他充分肯定了他们“旱路不通走水路,扩大水稻种植面积”的思路。在总局党委的支持下,他带领职工群众,全面开始“以稻治涝,以稻致富”的种植业革命。

经过十多年的奋斗,如今建三江已经成了全国种稻米面积最大、产量最多、质量最好的“米都”。建三江人还记得,孟局长在任时实施的350工程,那三百五十公里长的二抚公路两侧栽下的各十行樟子松正郁郁葱葱,如绿色长廊;还有那投资2000万美元,从美国、日本引进的320台大马力的世界最先进的农业机械,使这片土地插了农业现代化的翅膀。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在北大荒奋斗了44年,其中在建三江这片土地上就工作了近三十年的孟吉昌,他是这沦桑之变的献身者,自然是历史的见证人。他说,1968年时建三江只有50多万亩耕地,现在耕地已达近1000万亩。2007年粮食总81亿斤,占垦区总产的三分之一还强,而且商品率达到95%。孟吉昌感慨道:“我们当年唱的歌‘用勤劳的双手建设美好边疆,让那丰收的粮食早日流进祖国粮仓’的理想实现了。我们可以告慰长眠在江西共青城的耀邦同志了!”

我是在哈尔滨见到了退休回家的孟吉昌老两口,没想到已过古稀之年的他们还是那样年轻,他们笑声朗朗,又一起给我唱起那首《向困难进军》,歌词竟一句没忘,声音还是那么嘹亮。老孟说,怎么能忘呢?那是耀邦交给我们那一代人的人生火把,它照着我们永往直前,永不停步!那火把永远在我们心中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