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一瞬集
1871300000030

第30章 省世(7)

袁中郎《答李子髯诗》称:“当代无文字,闾巷有真诗。却沽一壶酒,携君听竹枝。”竹枝词也是一种民间歌谣,竟被袁宏遣评价这么高。顺口溜来自民间,百姓因心之忧,心之忿,“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

所以,顺口溜最爽直快捷地表达了群众的情绪,直出肺肝,平实质朴,幽默鲜活,辛辣剌激。无论在什么场合,无论在场的有多少人,无论是些什么身分的人,每听到一首新的顺口溜,都会抚掌称快。

请问,当下还有什么作品,能有这样的社会效应?如《四大闲》中先把“大款的老婆”和“贪官的钱”摆在了前面,是大款们制造了“现代多妻制”,养二奶、包情人、带小蜜,“家里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办公室有好看的,身边有发贱的,远方有思念的”。据报载,广州等一些发达大城市的郊区都出现了“情妇村”,其四周挤满美容院、健身房、歌舞厅、酒吧等娱乐消闲场所。

贪官的钱“含金量”最高,“工资基本不用,老婆基本不碰”。有些贪官出了事,家里犄角旮旯都藏着钱,闲着没用。他们贪,不是因为缺钱,而是一种心穷的病态反映。

顺口溜最令人感到奇怪的是谁也无法知道作者是谁。这些年社会上流传了那么多顺口溜,简直可以车载船装、特别是在盗版盛行、版权纷争不断的今天,竟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抢哪一首顺口溜的版权。

顺口溜的创作讲究切中时弊,又要自然流畅,好的顺口溜甚至很严密,漏掉一句或改动一句味道就变了。有时你在向朋友们转述一首新顺口溜时忽然忘了一两句,自己若想临时现编几句补上去,那可就难了,怎么编都不是原来的味滇。哪怕是请在,场的人一起帮着编大家当场可以凑出许多句子,却每个人都觉得不怎么顺,不如人家原汁原味的顺口。

而顺口遛首先就要“顺”,要有一种自然的流畅感和诙谐感。可见,能够流传开来的顺口溜,创作时是经人下过工夫的,或集多人智慧反复推敲和锤炼而得。

那么,这都是些什么祥的人呢?这才叫创作不为名利,“万人如海一身藏”。

笑谈“黄段子”

伴随顺口溜一同兴盛起来的还有各式各样的笑话,以黄色笑话为最多,又称“荤段子”。或三言两语,或百八十字,不必像顺口齒那么压韵,却保证能让听者一笑。有些还久传不衰,堪称“经典之作”,民间的各类笑话很多,为什么惟黄段子独领风骚,几成铺天盖地之势?

全国几千万乃至上亿只手机,无时无刻不在储存和发送着各种带色儿的笑话,在各地奔跑着的成千上万辆旅游车上,不厌其烦地绘声绘色地讲着一个又一个的荤段子,还有数不清的饭桌上、茶话会上也在复述着这类笑话……

几年前我参加一个“边塞笔会”,大象分乘三辆车,到后来男女老少拼命要挤到一辆中级面包车上去。原来那辆车上有位北京的老记者,擅讲黄色故事,一个一个又一个,一黄一黄又一黃,连讲几天不重复,可谓此中高竽。

凡是这样的高手,在任何笔会上都是最受欢迎的人。去年,一位老相识是正部级的在职领导干部,平时一贯不苟言笑,勉强被拉到山西参加一个活动,说好第二天一早就得赶回来。不想一到山西,每饭必有荤段子拌着荤菜下酒,外出视察一坐进汽车就听黄笑话,晚上更是听得黄天黄地荤头荤脑。此兄竟连听了三天,还跟我大谈民间文学多么了不起,应该大力开掘等等。

荤段子一:就是性故事。而性,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弗洛伊德。

说它是其他许多行为的驱动力。各种各样的人都会对它感兴趣,而且这种兴趣可以持续很长时间,直至晚年。

人类的任何一种活动,都没有像性那样在生活中起到这么特殊的作用。而现代时尚又给人们提供了一种更为自由的性态度,在这个已经为消费欲童所主宰的世界里,性也成了一种消费品,花钱可以购买。

但,五花八门的性病,特别是染上就会要的艾滋病,又给现代人带籴前所耒有的恐慎、焦虑和孤独,真实的性快乐变得让入丧和惊惧那么谈性就成了时尚,既省钱又安全,性饥渴和性压抑,却可以通过嘴的大谈特谈得到某种程度的释放。于是,荤段子便应运而生。这确卖是由文化所决定的,不崗的文化形态,决定了人们的性观念和性行为会迥然不崗。在这个光怪陆离的现代世界上,并没有统一的性行为标准,个民族的文化会限制这个民族的性行为模式。

中国虽然也在实行商品经济,社会也在大开放,但中国的文化背寰决定不会制造出西方真杀实砍的“性解放运动”,倒能够造出一个“谈性的运动”——中国文化中的含蓄和智慧,让人们绕耆弯子编出了无穷无尽的性故事。

在中国这是有传统的,哪个年代都有黄笑话,不过是于今为烈罢了。以前讲黄色笑话似乎是男人的专利,现在黄段子大普及,不能不承认跟女人们的加人有关。中国的导游小姐擅讲荤段子已经很出名了,还有一批年轻的女明星、女强人、女白领,也乐此不疲,甚至大大方方地专喜欢讲给男人们听。一群一伙的大老爷们儿,听着一个女人讲荤笑话,那自然就更刺激,兴头也会越发地浓烈。

这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特点。既然是讲笑话,男人可以讲,女人也可以讲,男人可以享受,女人也可以享受。现代科学研究积累的大量证据表明,男女之间的相似之处大大超过了差异之处,而且男女之间的绝大部分差别,并不是由于生物因素造成的,而是社会和文化塑造出来的。

正是现代社佘的开放,文化的活跃和自由使人们对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禁锢觉得难以忍受,讲黄色笑话能够获得犯禁的刺墩和快感。却又不犯大忌,正好借以消除旅途中的疲劳和寂寞,打掉无聊应酬中的遮尬,和等待时的无奈以及烦躁。

现代人平时被套话、官话、假话弄得外壳都比较僵硬,装模作样,假眉三道,有时甚至被会场上的气氛压得喘不上气来。一个黄故事讲下来”太家都彼此彼此了,谁也甭想再严肃正经、装腔作势。导游小姐之所以开场先讲荤段子,就是上来先把每个人的陌生面具和包装全部撕去,这实际上等同于“下马威”,在最短的时间获得组织和管理大家的便利。

:另外,在旅途中如果大家都瘸子脚面一綳着,那也太累了。

人们却也不必为此忧虑,这股“黄风”是会刮过去的,连美国,六十年代的“性革命”和我们的文化大革命”都有个结束的时悸,何况讲荤段子只不过是逞口舌之快,讲来讲去就没劲了。

社会的进步和成熟就在于容忍了顺口溜和黄段子的存在,我们也才得以用轻松的心态关注它,并僙此从另一个角度理解当前的社会情势和文化形态,要说也不无禆益。

论自杀

一、自杀的神秘性

你可知道,每年的9月1日是“世界预防自杀日”。

在当今数不胜数的这个“节”那个“日”中,惟有这个“预防自条最令人不可思议,毛骨悚然。朗朗乾坤,杲杲红甘,人们好像都活得劲劲的,好模好样的设这么一个日芋干什么?这就说明自杀真的成个事了,已经司空见愤,到了不预防不行的程度了。

先不管别人,说谠我们自己。据北京心连危机研究与午预中心发布的资料:中国每年有70万人死于各种伤害,占前三位的是交通事故、自杀和溺水。其中有25方人死宁自杀(占全球自杀者的20%),近200万人自杀未遂。平均每两分钟就有1今自条者,和8个自杀未遂者

要预防自杀,就需先了解自杀。可我们对这么多人自杀又知道些什么呢?

老话说,“1楼蚁尚且措命”,何况人乎!正常人最大的恐慎就是死亡,为什么有人偏偏要去找死?在医学科学无比发达的今夫,人类却不能不承认还先法全部破译自杀现象,有些自杀看上去是没有任何缘由的,笼罩着不能解释的神秘性。

比如;谁能说得清楚我华绝代的张国荣,一直是个从容的完美主义者,为什么荽急匆匆地选择一种惨不忍睹的方式了却自的生命?据悉他生前曾向朋友透露过:“最近被一臾鬼魂缠住……”

美国旧金山的金门大桥,自1937年建成至今,已经有120人选择了眺桥自杀。其中有一对父子的死经常被心理学家当做典型桊例使用。在所有目击者的眼里这是一对快乐的父子,两个人说说笑笑,父亲一会把儿子抱在怀里,一会扛上肩头,两个人还不断地拍照,或父亲给儿子照,或请人给父子合影。就是这样一对令人羡慕的父子,突然间,父亲把儿子抱起来从大桥上扔了下去,紧跟着自己也纵身而下。在事后的调查中也没有人能说得出他们自杀的理由。

和禽流感都具有传染性,你信不信,自杀也有传染性。1986年4月8日,日本年轻的女歌星冈田有希子跳楼自杀。此后的10天内有20多人模仿冈田跳楼而死,两个月内竟有114人跳楼自杀。日本学者将这,亩杀模仿秀称做冈田有希子症候群”。

日本还有全家一起到自杀胜地青木原寻死的,日本作家称:“这是外国没有而为日本特产的自杀。”还有更难理解的,中国人为汽车起牌照喜欢挑个吉祥数或整数。美国学者在研究余门大桥自杀现象时发现,自杀人数每当接近整数时,499、599、799、999,自杀者便会突然暴增,都想当那第500个、600个、800个、100个自杀者“死后原知万事空”,却还非要凑个整数,这不是有病吗?

不错,自杀是:种病。有时还找不到病因,无法救治。媒体曾大量报道过南京长江大桥上义务救助自杀者陈思的事迹,有天上午一个红衣女孩在跳江的一瞬间被他抱住了2然后磨破了嘴皮子,直劝得那女孩脸色转暖,才送她下桥,他原以为又救活了个。不想下午那个女孩又来了、在离他还有300多米远的地方”两手抱头跃人江中。〔,

如此名目繁多方式多样的自杀,看起来太复杂了,让声色犬马的现代世界困惑不解。人们每看到身边发生了自杀事件,都会大惊小怪,连呼不可理解甚至无法问出个究竟。其实,真要有机会追问自杀者,连他们自己说不定也讲不出非充不可的理由、

实际上想要查清人落到自杀境地的各种因素是徒劳的,人们之所以愿意追问这类事情,是因为人类喜欢为自己的行为找出理由。

二、自杀的话题

“2003年秋天”我接到了访、日的邀请,鉴于手头正被长篇缠着,还有当时、的中日两国的民间气氛,都让我缺乏外出有的热情。组织者以为我是由于以前曾访问过日本而积极性不高,就特别征求我的意见:还想看看日本的哪些地方?除去此次访问必须完成的文学活动之外,另有什么要求也都可以提出来……如此我便不好再拒绝,而且不提个要求似乎也对不住人家一番盛情。要求什么呢?

富士山是日本的象征,山头终年积雪,笼罩着一团神秘而圣洁的气氛,要了解日本,就该去看看富士山。可日方极少安排中国作家去富士山,将要和我同行的作家中有两位是研究日本文学的专家;一位曾27次东渡日本,另一位也去过11次,却都没有去过富士山,莫非有什么不便?然而就在这座被日本人奉为“圣岳的山脚下,却有一块自杀的“胜地”青木原森林。于是我就借这个机会提出想去看看富士山下的青木原。

这实际上是两个要求如果你们的圣山有什么忌讳或已经封山,不便让外国人攀登,那山下树林总是可以看的吧?不料我的这个要求让日本的同行大为惊骇,猜测不已。在我们到达东京的当天晚上,日本文艺家协会理事长、日本艺术院院士黑井千次在欢迎宴会上致辞,匆忙将必不可少的客气话一说完就忍不住向我发问:“为什么想要去青木原看看自杀的地方?”

幸好我是有准备的,事先想到了东道主可能会问我为什么会对自杀胜地感兴趣,其实他们还不是一样?死亡是文学创作的永恒主题,同样关于死亡的话题,也永远富有魅力。

我在致答辞时也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完对主人盛情的感谢,然后就进入:正题回答主人的提问:“自杀困惑着当今类,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统计资料,日本是世界上自杀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我看到的是199?年的数字,每10万人中丹麦有自杀者3157人,日本是262人,德国为209人,美国115人……这是不是跟日本文化崇尚自杀有关?我想要理解日本文化,似乎不能不去感受青木原的自杀胜地。”

紧跟着有人询问有关中国自杀的情况,根据我的记忆,中国大陆每10万人中有17:07人,香港是113人,台湾地区为191人。中国虽然不是自杀率最高的国家,由于人口多”基数大,自杀者的人数加起来也非常惊人。

一扯到自杀上,那夫整个晚上大家的话题就离不开它了,绕来绕去总是跟死有关。在场的日本作家中有5位是国家艺术院院士,讲了各自对自杀的看法和与自杀有的信息。时导致一个人(哪怕这个人的社会形象是成功而强大的)自杀,似乎并不需要特别的理由。越是看似没有理由的自杀,就越是恐怖,越难以预防。

不要说人,大自然中的鲸鱼、海豚等动物,不是也成批自杀的呜?人类以现代最发达的科学技术手段,同样找不出动物们集体自杀的原因。或许正像哲人所说死是很奇怪的东西,但还是没有旁观者所感到的可悲的百分之一。

传说佛陀也曾肯定过弟子的自杀行为。叔本华在《论自杀》里就说的比较简单:“不妨把自杀视为向自然的挑战。”

自杀是非自然的。凡非:自然的死亡,总是神秘的。

而神秘最具魅惑力,所以一切神秘的作品都长盛不衰,包括恐怖小说、惊悚电影等等。

三、自杀胜地

世界的自杀者,竟然制造出了令人向往的死亡胜地。足见当今自杀者的规模和声势。

伦敦桥的桥塔,是英国人自杀的理想场地,站在挢上往下看;雾气萦绕,很容易产生幻觉。大桥、高桥总是最容易受到自杀者的青睐,挢下水面平洁、柔静、舒缓,人躺上去会很干净。俞面说过的金大桥,是美国西部自杀者的胜地。而南京长江大桥,糊是中自条奢喜欢挑选的好地方。自968牟建成至今,仅有案可查的自杀者就达1800人。没人看见就跳下去,后来又找不到的述不知有多办。其卖,自杀者以为从桥上纵身一跳,会落到柔钕的水面上,岂知从桥面到永面70多米高,人掉到水面会跟摔在水泥地面一样坚硬,内胜会全部磕碎。

纽药蒂犬厦的86层观望台,是美国余部自杀者的经典高度。医学上认为,人从这样的禽度坠下,等不到落地,在半空由就因极度恐惧心脏骤停窒息而亡。

日本的自杀胜地有三处,一处是濠布,自杀者借着水流从高空坠下,灵魂飘然而逝,简单洁净。另一处是樱花河,每到三月,河两岸的花树并过花之后,飘落的花瓣便铺满河面,自杀者疫水而死,待身体漂浮起来之后,身上会盖满樱花,或躺在樱花之上。死出了一种意境,凄绝而冷艳。但,所有上面说的这些地方,都不及日本的青木原更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