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美满的亲子关系
1904200000030

第30章 大学时期引导未来的方向(3)

由于小家庭父母都有工作,孩子放学回家,父母还没有下班,家中又没有长辈或亲友可以照顾孩子。于是,多打一把家中的钥匙,让孩子自己打开家门,独自在家等候父母下班。这种放学后没有亲人照顾的小孩,通称为“钥匙儿”。孩子放学后回不回家?一路是否平安?回家后做些什么?父母不能掌握,实在放心不下。实际上,当今社会过分重视物质的追求,亲情已经日趋贫乏。尤其是知识水平提高,妇女对外的接触面日渐扩大,对子女的照顾与爱心逐渐淡薄。放手让未成年的子女自生自灭,因而结交不良朋友,或者为歹徒所利用,受到不良影响,产生偏差的行为,后“钥匙儿”的情况尚且如此,小留学生在国外,环境更加陌生,沟通更为困难。特别是中国孩子和西方孩子相比较,既矮小又体弱,万一打起架来,难保不会吃亏。为了安全起见,母亲不得不陪同孩子远赴异国,夫妻因此分离,日久也会发生问题。小留学生造成单亲家庭,当是雪上加霜,一家人更增加很多苦恼。

高中毕业就出国留学,对语言的适应固然很有帮助,但是文化根基不稳,往往不中不西,增加很多适应上的困难,将来和亲人、朋友相处,必须更为谨慎。

大学四年,尽管有人把university翻成“由你玩四年”,功课没有高中那么重,课外活动的种类也比高中多。但是,这四年当中,英文好像很重要。所谓“知识”,似乎蕴藏于那些楔形文字的夹缝里,远多于象形文字的字里行间。处处都表现出说英文才有知识,以致现在出版的中文书籍内容也大多引用西方人的意见。不是翻译的句子艰涩隐晦,令人难以捉摸,搞不懂真正的意义,便是明明出自中国人的创作,读起来却像翻译过来的词句。偶尔有人冒失地请教老师:“讲了半天美国人的案例,那咱们中国人又是如何?”答案大多令人失望,因为老师对西方(文字上)的理解,实在要比中国(实际上)的了解要饱学得多。就算大家耳熟能详的事情,也要依据西方的资料来详加说明。每逢洋教授来访,大家争先恐后,热烈欢迎,果然长得比我们高大,最起码英语说得比我们流利。虽然听不明白,却十分肯定学问比我们好得多。面对此种社会现状,大家的心里自然发出一种疑问:“毕业后要不要留洋?”发觉应该去而由于种种条件不能去,便不免有一些自卑,后悔当初不多学一些英语,落得现在结结巴巴,根本不敢和洋人讲话。

再看看那些有机会追随洋人进出星级饭店的同胞,哪一个不是神气十足?好像除了黄皮肤、黑眼珠改不掉,还有个子比人家矮一大截之外,其余都改造得和洋人差不多,喝咖啡也比喝茶习惯,当然高人一等。

事实很明显,能出国的巴不得早一点毕业,马上成行;留在国内读研究生的,也是伺机而动,希望能出洋走一趟。大家都崇洋,为什么自己要落在别人之后?

子女有这样的心态,父母也不必着急生气。因为崇洋不过是一种好奇的心理,相信过一阵子就会成为过去。让时间来化解,用不着急于一时。早期出国的青年,到了国外便十分着迷,宁可在国外受气吃苦,都不愿意回国工作。后来才发现留在国外的,由于种种原因,顶多升迁到中上阶层,便再也升不上去。这对中等人才来说,并没有什么吃亏的地方。可惜的是那些上等人才,竟然在世界上号称最为文明的地方遭受扼杀,实在不值得。出国一阵子之后,国内关系已经被自己的远隔重洋所切断,同时自觉年纪老大,也无颜回来见江东父老,因此一拖再拖,终老异国他乡,不能落叶归根,毕竟也是人生的一大遗憾。

出国热潮退烧之后,情况逐渐演变:学业成绩好的,反而留在国内研究所深造;那些成绩较差,在国内考不取研究生的,只好远渡重洋,到国外去求学。

同样大学毕业,出国和留下来的,十年、二十年之后,竟然是出国的不如留下来的表现出色。出国留学改为出国游学,既不耽误在国内的发展,也不放弃出国学习的机会。父母把这种演变拿出来和子女讨论,共同研究出国留学或者在国内深造的可能性,并且比较其优劣,也许可以找到一条对自己有利的途径。

条件不许可,或者不想继续深造的,其实也是海阔天空,丝毫不必忧心丧志。大学毕业文凭,说起来也很不容易获得,至少证明自己受过相当完整的普通教育,具备进入专业领域的良好基础。所以,不如赶快去就业,寻找一份自己觉得感兴趣的职业,在职场中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父母在子女大学毕业前夕,最好多花一些时间,和子女在继续升学或先行就业之间用心探讨,细心寻找出路。不要让子女觉得父母不在乎、不关心自己,也不要使子女承受太大的压力,好像非出国不可,非继续深造不可,或者非赶快找一份工作不可。让子女在父母的关怀气氛中,自己好好地思索,提出来大家商量,然后尽可能地按照子女的愿望去实现。人类基本上都在尝试错误中发现正确的方案。我们建议,让年轻人多一些尝试的机会,就算失败,也没有多大的损失。

我们常说:与其早成功,不如晚成功;与其晚失败,不如早失败。一个人成功得早,并不是幸运。因为很多事情不敢尝试,说不定把自己的真正天分给抹杀掉了。如果不这么早成功,就有机会继续摸索、尝试,说不定能激发出自己的潜能,获得更大的成就。一个人失败得晚,也不是幸运。晚节不保,已经没有时间可以挽回。倘若早些时日失败,还可以吸取年轻人大多尚未结婚生子,家庭负担不重。此时不尝试,更待何时?我们建议:大学毕业前,应该仔细考虑自己将来的出路,依照自己的兴趣和条件,安排好优先级。毕业后依序尝试,看看哪一条路走得通。心理上不妨把自己的计划当做后天的人生规划。而将走得通的路径,看成先天的人生规划。两者作一番比较,研究差异的真正原因,也就是找出为什么这一条路走得通,而其他路径却走不通的原因,对自己进行阶段性调整,必然有很大的帮助。行得通的,研究行得通的缘由;行不通的,也要研究行不通的道理。唯有这样,才能够找出真正的原因,而做出合理的调整。

大约五年以后,年轻人就会结婚生子。那时候家庭负担较重,凡事想前顾后,必然有更多的考虑,大多采取一动不如一静的策略,不敢轻易尝试,以致丧失了很多机会。所以我们建议父母趁子女年轻,鼓励其多做尝试,以免日后不敢尝试而徒增悔恨。

笔者读的是师范大学,毕业后依照规定,分配到中学教书。一年下来,觉得教书工作虽然神圣,却颇为清寒,赚不了多少钱。于是大胆向父母提出要求,不再担任教职,想去经商。父母慨然同意,并且引荐给好友老板,请他提供机会,多加教导。笔者辞去教职,在贸易公司工作。由于老板的特殊照顾,先后经历销售、报关、结汇、管理仓库等工作,终于发现志趣不符,将来难以发展。于是电话报告父母,想回本行教书。父母表示欣然同意,从此一教四十年,完全没有动摇过。如果没有那一年的毅然决定,弃教从商,相信这四十年中间,不知道会动摇多少次,就算一直坚持到底,心中也难免怀疑,这样做对不对?会不会失去经商发财的大好机会?

可见年轻多尝试,免得年老徒伤悲,应该是正确的选择。试过才知不合适,总比心中始终存着梦想要来得好。那一年不去尝试,等到年纪稍长、家累较重时才去尝试,就会造成年资中断,重返教职也不容易,岂不是增加自己的麻烦,也带给家人很多烦恼与不便?

就业后仍然可以终生学习

活到老,学到老,是自古以来便受人重视的大道理,现代的新名词称为“终生学习”。很多人食古不化,看不出两者的关联性;很多人不求甚解,居然说成“终身学习”;更有人自以为是,认为终生学习便是尽量抓住机会学习,以致没有时间实际加以应用。事实上,学习的目的是为了真正能够活用,唯有用得出来,才具有学习的效果。最好是有需要才学习,学到了就实用,发现不足,再深入学习。知道要学些什么,再用心去学。这应该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值得大家好好去实践。

从幼儿园、托儿所一路求学上来,到大学毕业,时间不能算短,路途不能算近,家中的财力负担也不能算少。为什么不暂停下来,先到职场上奋斗一番,看看自己所学的东西能不能施展出来,做出一些成绩?再检讨自己的所作所为,尚有哪些缺失,寻找出不足的地方,然后有机会再去学习。一路读下去之外,原来还有一条断断续续的求学途径,并不是今天不读,以后就没有机会。根本用不着担心害怕,以后机会多得是。

笔者三十九岁那一年,已经获得大学教授的资格。那时候笔者的最高学历仍然停留在师范大学毕业,算起来不过是工业教育学士。眼看着硕士越来越多,而且按照新的规定,要在大学任教,起码要具备硕士学位。由于法律不溯既往,所以笔者凭着教授证书,仍然有资格在大学担任教职。但是,心中难免有一些不踏实,觉得大学毕业生在大学任教,终究不很合适。因此利用寒暑假,到美国进修,获得教育行政硕士学位。在同事、同学面前,心中也更为安稳。然后,博士越来越多,新的规定接着出炉,博士只能担当助理教授,硕士仅能够以讲师应聘,要到大学担任教职,几乎非拥有博士学位不可。当然,法律还是不溯既往,已经认定资格的,不受新法的限制。那时候笔者除教学之外,还应各界的邀约,到处发表演讲。所到之处,人们多以博士相称呼。欢迎彩牌,也以斗大的字,写着笔者的姓名,又加以博士的头衔。大家是好意,也是想当然尔。不经打听便写将上去,也口说出来。笔者没有办法一一澄清,忽然想起,干脆去读一个,以免尴尬。于是在六十岁高龄,即将退休的前几年,才远赴英国修读博士学位。五年之后,口试论文通过,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刚好遇到大学评鉴,想不到比作者年轻的诸位评鉴委员,还大加赞扬,加分不少。

求学是一辈子的事情,可以直通,也可以迂回前进,只要有心,随时父母可以拿当年齐桓公读书的故事,和子女共同讨论。

齐桓公大声念书,工匠轮扁在一旁制作轮子。他放下椎凿,问齐桓公念的是什么书?桓公答说:圣人的书。工匠接着问:圣人在哪里?桓公说:圣人已经死了很久。工匠居然不客气地说:你念的是圣人的糟粕。桓公一肚子不高兴,大声斥责工匠:你凭什么这样说?如果能够说出所以然来,还可以原谅。否则,定罚不误。工匠不慌不忙地回答:现在就以我自己制作轮子来作为例证。把斧头举得太快,很吃力;举得太慢,又嫌力道太小,不管用。必须不急不缓,然后才能够得心应手,达到巧妙的境界。这种状态,甚至连我的孩子,我都无法教会教好。我已经快七十岁了,到现在也不过会制作轮子而已。圣人所说的实在太多了,他们的精华根本传不下来,只留下一些糟粕供大家念诵。

会读书的人,明白字里行间的意思,能体会出文字之外的真正用意;不会读书的人,书读得很多,脑袋装得满满的,却紊乱而理不出头绪,可以说越读越糊涂。

尤其是出国热潮之下的大学生,把大学文凭当做出国留学的手段,争取高分不过是为了申请奖学金或考取公费留学。以这种心态来读书,能记住糟粕已经是大幸,哪里能够吸收书中的精华,并且加以合理的运用呢?

中国历史上,一直以考试来决定一个人的功名利禄。若要光宗耀祖、扬名于世,最好的途径,莫过于参加考试。我们对考场得意的人,通常都十分尊敬。当年范进中举人,他的老丈人对他的态度,就是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往昔农业社会,由于地大物博,并非人人需要一官半职,不致逼使每一个人都要参与考试。如今工商社会,行行都要考试,再加上盲目引进西方人的竞争观念,考试似乎变本加厉,成为社会上汰弱存菁的唯一途径。样样要考试,处处要文凭,什么都讲求竞争,时时增加自己的压力。今天的年轻人,只看见一道道的考试关卡,什么经世致用,什么贡献社会,恐怕都已经抛诸脑后了。父母务请松手,对子女不要再加压了。

出于种种理由,大学生通常只谈恋爱,并不想这么早就结婚。但是不想结婚,却照样会怀孕。想办法避孕,有时候并未见效;找医师打胎,更具有高风险性。在这种状况下,谈恋爱不触及性关系,应该是最好的方式。

父母最好明白告诉子女,婚前发生性关系,后遗症实在太多,而且难以控制。万一造成奉子女之命而匆促结婚,大家的心理上都会蒙上一层阴影,将来回忆起来,终究不怎么美好。若是非堕胎不可,相信谁都不愉快。大学期间,多参加社团活动,和异性朋友相处,最好是多人参与,而不要双人自成一个搭档。从群众当中了解异性,学习和异性相处之道。如果有意更进一步,最好先和父母商量,听听父母的意见,或者通过父母的朋友,打听一下对方的家庭背景,作为参考。这种事慎始为上策,千万不要陷得很深才向父母求救,弄得大家都心急不安。

子女有孝,就不要到了非结婚不可或者打算结成连理才告知父母。这种对父母的大不敬,实在是不孝的行为。

大学毕业以后何去何从,最好在高中以前便在家庭会议中提出来讨论,以便未雨绸缪,预先做好准备。可惜我们一直过分注重考试的成绩,好像成绩好的就一定要进大学,所有事情都摆在考取大学之后再来思量。而刚考进大学后,又被一阵喜气冲得忘掉这些问题。老师、家长、亲朋和学生本人都以考试为第一要务,根本不关心人生的目标为何。这样的亲子关系,毕竟有一些美中不足。既然是人的家庭,亲子之间也是人的关系,怎么能够忽略人生的目标呢?

亲子关系是我们自己建立的,所有的成果都必须自作自受。各种亲子关系各有不同因缘,我们只需尽心尽力以求心安。自己先放宽心胸来尊重包容,相信许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孟子》中记载:万章问孟子这样的问题:有人说,从尧帝到夏禹,德行就衰落了。禹不像尧那样,传位给贤人,却传给自己的儿子。是这样的吗?孟子回答:不是这样的。天意要给贤人,就给贤人。天意要给儿子,就给儿子。一个人的儿子贤或不贤,都是天意,并非人力所能做到的。尧帝死后,天下的百姓不归从尧的儿子而归舜。舜死了,禹避开舜的儿子到阳城去。天下的百姓不归从舜的儿子,却归从他。禹死了,益避开禹的儿子到箕山的北边。天下的百姓不到益那里去,却拥护启说:这是我们君王的儿子。尧子舜子不贤,禹的儿子贤,并不是尧、舜、禹自己所能够完全掌控的。所以孔子说,唐尧、虞舜让位给贤人,夏商周三代传位给儿子,道理是一样的,那就是得人心者昌。凡是品德良好,一心为民服务的伟大人物,都将获得百姓的衷心拥戴,成为贤明的君王。传子不传贤,传贤不传子,实际上是一样的:谁贤就传给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