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经济如此动荡,你要早作打算
1921500000035

第35章 动荡中的生存之道——我们将走向何方(6)

这在理论上是十分正确的,但麻烦的是政府和央企都意识到自己的投资是无效率的,今后还款大有问题,因此希望通过高明的“财技”,如资产剥离、企业重组等老办法赖账。当政府都开始想办法赖账的时候,银行坏账、信贷危机只好加速爆发,社会信心将快速崩溃。

高手死在抄底里

中国房地产泡沫这个黑洞,下跌时很可能遇上更黑的黑洞,那就是交易市场上的流动性黑洞。当市场信心崩溃时,流动性突然消失,此时整个市场只有卖方没有买方,被抛售资产的价格下跌与卖盘持续增加并存,又会进一步恶化流动性状况。

此时,除非确实有人需要解决住房问题,比如,不买房子老婆就进了别人的门,或者不买房子就会天天失眠,那为了家庭和健康着想,可以去买,不然,就还是等等再买。如果是投机的话,最好的结果就是收手,千万不要以为现在的房价比高点已经下降了20%,就欢天喜地地杀进去。这把“下跌的刀”,你接不住的。泡沫的上升与下降一样,都会有一个矫枉过正的过程,最后的下跌阶段可能会更加猛烈。

据说香港有个股神,后来又变为了股评,他就是曹仁超。1972年在香港恒生指数1200点时,他就开始看空,差点被公司解雇;1973年恒生指数从1773点后大幅下跌,到1974年跌至400点时,老曹开始心动了,以为很快就将见底,但人家股神就是股神,此时只是心动但手未动,等到7月份,恒生指数跌至290点后方大胆买入,他拿出50万港币抄底蓝筹股和记洋行,该股已从1973年顶点的43元一直跌到5。8元;可惜,5个月后,恒生指数再度跌至150点,和记洋行也跌至1。1元,曹先生不得不斩仓出局,亏损高达80%以上。

当然,如果你自认为有沃伦·巴菲特那样的大智慧,尽可以去抄底,也完全可以在别人恐慌时大肆贪婪。事实上,巴老爷从未说过抄底的话,在他看来,只要内在价值到了值得投资的区域,就可以买入。

巴老爷自认为终其一生都在追求永恒持股,但真正能找到的对象却凤毛麟角,因此从不轻易说自己在最低价位买到了好东西。他知道抄底只会越抄越低,他尊敬的老师格雷厄姆在1929年大崩溃后,1931年抄底就抄到了破产。

如果能在价格下跌前把价值高估的商品卖出,那自然是最好的投资选择。但如果迷信市场是永远正确的,相信市场说明一切信息,那自然可以等到跌势确立时再行卖出。在下跌初期,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确保流动性。

金银靠谱吗

在这一轮世界性经济衰退中,金银成为最耀眼的明星。人们相信当经济稳定增长、各种金融资产普遍流行之时,黄金白银虽然默默无闻,但它们总会在经济遇上困难时挺身而出,不仅可以保值,还可以升值,能够带着它的信仰者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对黄金的这种信任,自有历史给出良好的证明。

大萧条时期,黄金采掘企业的股票在1929—1932年平均上涨了650%。

20世纪70年代,黄金在西方世界滞胀的背景下,从35美元一盎司起步,到1975年上涨到200美元一盎司,1980年1月上涨到850美元一盎司,短短几年,增长了23倍之多。黄金开采公司的股票自然也水涨船高,1970—1980年,标准普尔黄金股指数上涨了18倍多,如果将大量的分红计算在内,黄金股在10年时间里创造了高达37。5%的年收益率,比巴菲特年均20%左右的投资回报率几乎高了一倍。

1999年之后,黄金再次从250美元一盎司起步,持续上涨了11年,到2010年年底达到1400美元一盎司,即使在2008年情况最糟糕时也取得小幅增长。进入2011年,因为欧洲国家债务危机升级,黄金再次大涨,从年初的1300多美元一盎司一直上冲至1900美元,而同期全球股指却是大幅下滑。

推动本轮黄金牛市的主要因素应该说还是流动性泛滥,2001年以来,由于发达国家和新型经济体都采取了宽松货币政策,整个大宗商品市场价格在2001—2006年都出现了持续上涨的趋势。

2007年美国出现的次贷危机以及随之发生的金融危机,使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快速回落,而黄金则由于避险功能的存在,反而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上涨。2009年,美联储开始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国也放出天量信贷,从而刺激大宗商品价格大幅反弹,黄金和白银再度成为领涨的品种。2011年,由于欧元出现危机,金银更是独上高楼。

1975—2011年,以美元计价的一盎司黄金现货价格走势。

白银走势基本与黄金同步,进入2011年,白银更是疯狂,不到一年时间,曾一度上涨了170%,从2011年1月28日的每盎司26。35美元上涨到4月25日的每盎司49。83美元。

1975—2011年,以美元计价的一盎司白银现货价格走势。

2002年,我国逐步开放黄金投资领域,2005年下半年,国内陆续开放个人黄金投资业务,黄金开始成为中国有钱人的主要投资对象之一。2010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黄金消费国。

尤其是现在房地产投资似乎将很快出现问题、通货膨胀不断攀升的背景下,黄金大受青睐。在很多人看来,黄金的价格肯定会突破2000美元每盎司,甚至很有可能达到3000美元。

黄金之所以受到青睐,是因为黄金在历史上曾长期作为货币。当美元走弱时,黄金作为避险工具受到重视,并被认为依然是真正的货币。现在,人们对信用货币的信心不大,尤其是欧元危机爆发后,人们潜意识里相信这个世界上唯有黄金有资格整理信用货币的分歧,并一统货币纷乱的格局。

但在一部分人看来,黄金早已存在泡沫了,索罗斯在2010年年初就认为黄金是最后的资产泡沫,并在2011年全部抛空了持有的黄金。当然,他错过了2011年下半年的大好机会,正如巴菲特在2007年以10元多的价格抛空中石油,而中石油当年年底却冲到19元高位一样。

未来的黄金,如果欧元解体,完全可能再次出现大牛格局,3000美元一盎司可能都是低点。但不论欧元是否解体,黄金再次成为货币是不可能的了,因为黄金本身的工业价值不高,黄金的珠宝需求是有效需求中最重要的部分,大概占据黄金总需求的43%。

未来,随着美欧经济复苏,货币走势的转强,黄金很可能再次重复过去的历史。上一次牛市行情是1980年结束的,在随后的20年里,一盎司黄金的价格从850美元跌至250美元,暴跌60%。

金本位早已死去,且将不再会有机会出现,认清这一点,也许将可以使那些黄金的崇拜者明了未来的黄金走势。

2011年7月,美国众议院货币政策委员会主席罗恩·保罗与伯南克在一次听证会上就黄金进行了一次有趣的辩论。

保罗:“你认为黄金是货币吗?”

伯南克:“不是。”

保罗:“它不是货币?”

伯南克:“它是贵重金属。”

保罗:“黄金作为货币有六千年的历史,莫非是某人突然将其逆转,废除了这一经济法则?”

伯南克:“好吧,它是一项资产。你能说国债是货币吗?我也不认为国债是货币,但它是一种金融资产。”

保罗:“那么各国中央银行为何持有黄金?”

伯南克:“呃,这是一种储备形式。”

保罗:“那它们为何不储备钻石?”

伯南克:“好吧,这是一种传统——长期以来的传统。”

保罗:“但是,有些人依然认为它是货币。”

伯南克的回应再清楚不过了,仅仅因为某种东西有价值,哪怕是巨大价值,也并不意味着它就是货币。黄金曾经是广泛接受的交换中介,但现在不是了,它只是投资品。

在黄金的牛市中,很多投资者研究出各种理论来证明黄金不再是边缘的投资品,它可以预防弱势的美元、动荡的全球经济、失灵的中央银行以及严重的通货膨胀。在他们看来,如果市场开始动荡,黄金的价格自然就会上涨。但黄金终归只是投资品。

尽管中国在国际市场上是黄金的大买家,但却依然没有定价权,黄金市场的牛市早晚会结束。我们在享受狂欢的时候,需要保持高度的警惕。2005年年底中国为缓解国内泛滥的流动性而开启的个人黄金投资门可能是旋转的,但并不一定会通向金光灿烂的大道。

外币与本币的纠结选择

事实上,现在持有现金(包括储蓄、国债等)并不是一个好的投资策略,通胀将使之快速贬值。如果非要持有现金,以确保每天晚上可以关上门沾着唾沫点算自己的财产,满足那点葛朗台的心理需要,那么适度持有一些外币是应该的。

在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这样说似乎很弱智。但真正的弱智是不会傻到讨论这个问题的,他们只会说,在人民币升值的时刻,坚决不要关注外币。于是乎,人民币似乎真的升值了。

是的,自2005年7月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兑美元从8。07升值到2011年10月的6。37,升值了21%;而同期国家统计局公布的CPI指数,却累计上涨了34%。更可怕的是,我们自身对物价上涨幅度的感受远不止如此。房价从2005年到2011年,全国平均大约涨了两倍;粮油也涨得被发改委约谈,而约谈的结果却是方便面分量越来越少,饮料包装瓶越来越小;白酒三番五次地涨价,汽油上去后就不想下来,而“豆你玩”、“蒜你狠”、“糖高宗”不断跳出来刺激大众的神经,弄得官方CPI数字更显羞怯了。

人民币升值在国内是一个伪命题。自启动人民币兑美元升值机制以后,人民币实际购买力正走向升值的反面,越来越不值钱,“毛”得厉害。我们其实根本就不想让人民币升值,因此升值策略变成了“对美元名义升值,对内通过通胀事实上贬值”,以弱化人民币升值压力。这种策略的必然走向就是通过国内居民财富的隐性掠夺补贴银行、贷款企业、出口企业,最终助长资产泡沫。

人民币对外假升值,对内真贬值。说假升值,主要是指相对于美元,人民币是升值的;但由于美元在危机后狂贬不已,人民币兑欧元、英镑、澳元、瑞士法郎、日元等却是贬值的。

人民币的国际购买力并未提高,反而是降低了,这就有了所谓的输入型通胀的说法。于是我们对于通胀和资产泡沫就更可以放任不管,在某些人看来,这就更证明了西方世界要搞垮我们的阴谋。

如果未来中国经济有什么闪失,千万记住,那是外部世界结盟对付中国的结果。中国人是喜欢阴谋论的,我们老祖宗玩出三十六计和若干兵法的时候,西方大多数地方还处于蒙昧时代,美洲除了少数几个印第安人在游荡之外,几乎就是一片荒芜。而老外竟然敢在几千年的文明面前玩弄阴谋,那应该是如同找死一样,只是,老外不管,而中国的很多人却日益担心自己沦为其阴谋的牺牲品。

就算人民币真的升值,我们的小日子也未必好过,最基本的问题就是物价是否会降下来。如果说真升值了,进口的原油、矿石、奢侈品什么的便宜了,但这些降价的好处真能落到小老百姓手中吗?可能未必,君不见国内汽车比国外至少贵50%,奢侈品至少贵20%,汽油也是只涨不跌,而央企这些年账面上赚了大钱,但就是不分,也不上缴国库。真升值的话,可能的结果就是外汇占款大幅增加,国内流动性因此更加过剩,资产泡沫更大。

尽管外界,主要是美国对人民币升值施加的压力越来越大,但人民币目前是否真有升值空间在一部分人看来是值得怀疑的。中国与欧美间巨额的贸易逆差是经济表象,背后却是日本及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大肆通过向中国转移产能,将他们与欧美之间的贸易逆差向中国这个世界组装工厂转移的结果,中国在很大程度上是代人受过。

亚洲金融危机之前,日本及东亚其他经济体和欧美间存在贸易逆差,因此直接承受欧美的贸易压力。危机过后,日本及东亚其他经济体加速了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将大量产能转移到中国,到次贷危机爆发前,事实上已经形成欧美、中国、日本及东亚其他经济体之间贸易的三角关系。

当然,中国本身也有一点贸易顺差,但中国本身的贸易顺差是通过贱卖资源、高污染、低工资、低福利政策好不容易换来的,如果不考虑这些,中国本身甚至还会给日本等国倒贴成本。正如德国一位政治家所说,如果考虑上环境污染等因素,中国近几年的GDP增长可能会是负数,GDP如此,贸易顺差焉能不如此。

在外部看来,人民币贬值的可能性正在加强。早在2011年年初,一些反向投资者就认为,中国经济是一个等待破裂的泡沫,有着巨额债务,随着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必然会导致金融危机及经济危机。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也将贬值。

一些对冲基金已经开始大胆押注人民币贬值,尽管“就算人民币崩溃的可能性很小,然而崩溃可能带来的获利非常高,令人难以忽视”,人民币“做空交易的潜力非常巨大,在目前形势下有着廉价保证时,不相信就太傻了”。谁在押注人民币贬值?。华尔街日报,2011年6月22日。

做空中国已经开始,2011年在美国证券市场猎杀中国造假的上市公司只是前奏,只是嗜血者大战前的一次演习,而标准普尔、穆迪等评级公司也相继下调了中国房企信用评级。华尔街资本大佬已在摩拳擦掌了,索罗斯裹挟重资已重返香港地区,对内地虎视眈眈;高盛已向其全球会员正式发出“解除人民币升值头寸,改为做空”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