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讲究(或者叫追求)的是环环相扣、一丝不苟。尤其是生产企业,在流水线上,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哪怕是很小的问题,整条流水线就会受到影响,甚至会是全局性的影响,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者,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吧。
在上海的港味小吃避风塘小聚,刚坐下,就见服务生送来一个小小的塑料袋,巴掌般大小,不知道派什么用处,正在我们一行食客面面相觑之际,服务生看出了我们的疑惑,告诉我们是装手机用的。说着,他就把我们放在桌子上的手机一一装进了各自的塑料袋。
原来如此。
联想到披罩在椅子背上的保护袋,我们明白了一切。
避风塘里食客很多,上菜时,店方管理人员生怕不小心弄脏了摆在桌子上的手机,配送了一个这样透明的塑料袋,既作了保护,又不至于使就餐的客人听不见手机铃声(看不见反应)而耽误了事儿,一举两得。
前几年,当港式餐厅在上海登陆落户、使用罩子保护披挂在椅子背上的衣服时,我们本土的餐厅管理者还一脸惊讶并进而纷纷效仿时,现在则应该自省:我们的服务是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呢,还是另辟蹊径、勇往直前呢?
我们说“服务无止境”时,其感受还真不是那么确切和切肤,现在跟人家的一比较,我们马上感觉自己矮了半截。再看看眼前这红红火火的就餐场面和门外虔诚地排队等候的就餐客人队伍,我们不得不钦佩避风塘的吸引力。在餐饮业日益饱和的今天,在上海这样一个竞争激烈、吃客挑剔,餐饮业利益微薄的市场上,对企业经营者的要求,就是要进行精细化管理,要求管理要到位。也就是说,管理无小事,必须重视每一个细节,只有在管理实践中落实细节,企业规划的蓝图才会有意义,才能在激烈的商战中赢取顾客心。和别的食肆相比,避风塘餐厅的硬件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吗?如果说环境的话,宾馆一定胜过避风塘很远,但就是装修简陋、环境一般,甚至有点吵闹和嘈杂的避风塘,在细节上做出了文章,才让食客宁可排队而忍受等候之苦。个中奥秘,难道不值得我们的同行深思吗?
餐饮业的竞争不仅在香港,在北京、深圳、上海也很激烈,就菜系说,上海最近几年就是“你方唱罢我登场”,走马灯似地流转了很多种。譬如,前些年的川菜、火锅,最近几年的杭州菜,还有私家菜、家常菜等。可是,港式菜肴始终在沪上的餐饮行业中牢牢地占据着一席之地,这是什么原因呢?如果说港式菜肴有什么特别的地方,那倒也不见得。为了一解迷惑,我跟港式饭馆的一些厨师交流后发现,他们就是在细节上下功夫,厨师和管理层都坦言,注重细节是他们制胜的法宝。因为他们知道,“上海人吃口很刁,不注意细节是抓不住他们的胃的。”一位港式餐厅的总经理这样告诉我。
他进而对我说——
在某些食肆中,以下的情况并不鲜见,例如:各种肉食用苏打粉腌过或长时间啤水,虽然吃起来很滑,但本味不存;当红炸子鸡看似皮酥肉嫩,但不是采用在通风地方将鸡只吊干的做法,而是走捷径,在鸡皮层涂上一属苏打粉再炸,结果食客健康容易受损;为追求好看而加化学保存剂;某些物料“循环再用”,如伴碟的兰花、上菜的竹筒等;只注意餐具是否好看,重视外形,花色,有无裂纹、斑点等表面瑕疵,但却未考虑陶瓷餐具是否属原料、工艺控制比较严格的釉下彩的餐具;为求方便,大量采用现成酱汁,如用浓缩甜橙浆煮香橙肉排,结果是假香假味,令人反感……
由此看来,就单独一项而言,似乎都未必构成太大问题,但这里差一点点,那里差一点点,积少成多,最终便影响了大局。
看来,只有多从追求原味、真味的原则思考问题,从保障食客健康的角度研究措施,才是最终提高餐饮业出品精致度和水平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