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与孩子沟通其实很简单
1936100000011

第11章 这样做才能让孩子信服(4)

妈妈连忙蹲下身子,一边哄着儿子,一边看着他的手,张口就说:“你看看你,谁让你把手放那里了?你不知道门关上会挤到吗?跟你说多少次了,你怎么就记不住?”儿子听到妈妈这样说,一下子哭得更加厉害了……借题发挥,不知道是不是父母有这样的认知,无论自己犯错大小,无论自己是不是要向孩子道歉,这“借机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许多父母不但自我批评很少,甚至最后还以批评孩子告终。在孩子看来,父母这根本就不是在道歉,就是在变相地批评教育他而已。

如果父母总是借题发挥,那么也许某一件小事就会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对他造成消极的影响。倘若孩子“参考”了父母的做法,以后也不再虚心承认自己的错误,甚至养成爱撒谎、无原则、破坏规矩的毛病,到最后他还会不听从父母教导,到那时候,父母将追悔莫及。所以,父母向孩子道歉,一定要就事论事。

道歉也要有的放矢。

父母之所以要向孩子道歉,是要父母通过这一行为,让孩子感受到最起码的尊重,让他学会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同时,也是要让孩子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之中,培养出良好的品德。父母的道歉,绝对不能是对孩子的取悦与讨好。

首先父母要选对道歉的时机,不要因为孩子的情绪强烈就轻易向他道歉,同时也不要带着抵触情绪去向孩子承认错误,更不能为了让孩子能高兴起来就刻意自我否定,甚至贬低自己。否则,父母的威信就会彻底扫地,也会失去在孩子心中的地位。

同时,父母的道歉一定是要有针对性的,不要什么都去向孩子道歉,比如孩子喝水烫着了,父母也要去说:“对不起,我没给你晾凉。”这样一来,父母的道歉就变成了溺爱,失去了道歉的真正意义。

沟通箴言父母给孩子道歉,也要注意到他的年龄特点,要根据不同的年龄段,采取适当的方法道歉。比如,对年纪小的孩子可以用手势、动作和表情来道歉,而对年长的孩子就要适当地向他讲明错误原因,这将能使孩子尽快原谅父母。可见,敢于向孩子承认错误对于父母来说,也是件重要的事情,更是件不容忽略的事情。

“我希望你能……”

和孩子说话时要冷静,不做愤怒的父母

成长过程中的孩子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会闯下或大或小的祸事,会“不小心”惹到父母,让父母头疼不已。无论是打碎花瓶、翻乱报纸,还是调皮贪玩、不愿读书,从生活到学习,用有的父母的话来说就是:“他总得给我找事儿!”

面对孩子的“找事儿”,有的父母就会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于是一些威胁性的话语在暴怒的情绪下就被吼了出来。而很多时候,这些话在孩子听来颇具攻击性,他的反应也就多为恐惧、受伤、愤怒,甚至是防卫、反抗。这样一来,事情的发展就会变得不可收拾。

现在,许多父母对孩子发火,恐怕都与学习脱不了干系,有两个关于学习的小事例。

事例一:眼看着孩子要上六年级了,但他的学习成绩却并不能令父母满意。

于是,父亲为他制订了一个“提高成绩,赶超先进”的学习计划,要求他数学、语文每次考试都必须在90分以上。但期中考试结束后,孩子的成绩却依然是80多分,不见长进。父亲立刻发怒了,他给了孩子两个响亮的耳光,骂道:“你是猪脑子吗?人家学就能会,你就这么笨!”

事例二:一个小学四年级的男孩在课外读物上看到了一道难题,对于他来说,这个题目出得很复杂。于是,好学的男孩第二天将问题带到了学校,他去询问老师,老师看了半天之后却说:“这么简单的题都做不出来,回家问你爸去!”男孩放学回家后就去问爸爸说:“这题我不会,老师让我问你。”爸爸一听立刻满脸阴云密布:“你不专心学习,还来出我的洋相!”说完,就扬起了巴掌……这些现象在家庭教育中并不少见,甚至可以说已经非常普遍了。许多父母不会控制和把握自己的情绪,当孩子学习成绩不好,父母就非打即骂,这样难道他的成绩就能上去吗?

其实孩子是不可能做到完美无缺的,无论学习还是生活,他的缺点、失误总是会有的。父母又何必跟孩子那么斤斤计较?冲他大声吼叫,竭尽全力地表达父母的愤怒,或者贬低、辱骂他,让他看清楚父母的威严,这有什么用呢?父母不停地说“你必须”,但为什么要“必须”?孩子不明白。

父母强硬的威胁要求,孩子不一定愿意接受。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当他开始拥有自己的想法、主见之后,若是父母依然“愤怒不已”地指出他的错误,他的叛逆心就会骤升,他有可能反而会和父母对着干,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曾经有父母似乎很骄傲地说:“我家孩子特怕我,只要我生气了一瞪眼,他就再也不敢说话了。我一说‘你不能玩’,他立刻就乖乖地回来看书。”不知道父母看到这句话是引起了共鸣,还是有一些别样的想法。

让孩子怕了,难道真的是件值得骄傲的事吗?父母有没有想过,孩子的怕其实也是一种逃避,甚至是一种反抗?也许现在孩子小,父母用这种简单的表达愤怒的方式,就能让他有惧意;但是当他长到足够强壮的时候,他的反抗方式恐怕就不是父母能简单应付的了。

与其愤怒,不如冷静解决问题,做理智的人,那么,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保持冷静宽容的心态。

孩子哪里就真的就“十恶不赦”了?父母其实没必要有如对待仇人样地去冲那么与父母自身的教育是不是有很大的关系呢?

因此,当孩子出状况的时候,父母的火要能压一压。假如立刻火冒三丈,只会让怒气冲昏了头脑,所有事情都将无从考虑,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会被怒火烧尽。对孩子,要宽容一些,尽量控制自己的怒气,转而去冷静思考一下,找一找问题的根源。

其实很少有人能天生就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但所有人又都知道“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所以,父母要尽量锻炼自己,努力去保持良好心态。毕竟,给孩子看“病”也要静心,冷静宽容的心态,才能让父母寻找到迅速有效纠正孩子问题的良方。

不要对着孩子喊叫、辱骂。

9岁的小焱玩电脑的时候,不小心把爸爸的重要文件给删除了。爸爸知道后,当时就火冒三丈,想也没想地就破口大骂:“你个败家的玩意儿!干什么都不行!”

小焱看着爸爸眼睛都冒火了,他害怕极了。爸爸一边摔着鼠标,一边冲他继续吼:“别让我看见你!你给我滚!”小焱一听,更加委屈也更加恐惧了,他飞快地跑出了家门……有人说:“一味地挖苦、贬低,会导致孩子的反抗,反对父母,反对学校,或者反对整个世界。”父亲对小焱辱骂,谁知道这个被骂的孩子跑出家门后,他又会干出什么样的事情来呢?

不得不承认,父母在很多时候的确是知道的比孩子多,是非判断能力也比孩子强。但这并不代表孩子出了问题父母就可以“尽情”地释放自己的怒气,以“清晰”表达自己的不满。

其实,父母对着孩子喊叫甚至辱骂,有时候却恰恰让他感觉不到父母的权威,他反而会认为父母对他已经无计可施了,只能用愤怒来表达了。父母若是给孩子留下了一个无能的印象,那么他可能就不会再听从父母的教导。而且,孩子也许会模仿父母的做法,这将会影响他与别人的正常交往,也会影响到他未来对自己子女的教育。

正确使用“我语句”。

所谓“我语句”,就是父母对孩子说的话开头要尽量用“我”字,不要用“你”字。因为,以一般人的习惯来看,被人说“你必须去做……”或者“你应该去做……”的话,心里恐怕都有被命令的感觉。但如果有人说“我希望你能……”,那这就是对听话人的一种期望,听话人从心里也更容易接受一些。

而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的“我语句”所表达的意思就是在告诉他,他的行为给父母带来了什么样的感觉。所以,父母不要总对孩子说“你的房间像个猪窝,赶快打扫”,或者“你怎么总欺负人”,将这些话改成“我希望你能打扫你的房间,我们都应该保持房间的整洁”,以及“我不愿意看到你欺负别人,我希望你做个好孩子”。类似这样的说话方式,会减轻话语中的威胁感,孩子也更乐于接受。

学会转移怒气、化解矛盾。

生气发怒,是每个人不可避免的情感表露。父母也不是圣人,生气发怒更是人之常情。不过,对待孩子的问题,父母如果总是用生气发怒来解决的话,也许不但不能使冲突被化解,还有可能使之被加深。

因此,父母要学会控制情绪,通过各种方式来转移怒气,并最终化解矛盾。

比如,先不去碰触问题,离开现场去做一些别的事情;或者自己一个人静一静,什么也不想,平复下情绪,等等。

沟通箴言

和孩子说话要保持冷静,父母就要学会控制情绪,免于愤怒。但控制情绪,也并不是要父母就要压抑或掩饰自己,而是要父母应该尽量避免因不良情绪而产生的不适当的教养行为。所以,这就更需要父母要以冷静的态度去处理问题,以更好地对孩子开展教育。

“不行,妈妈(爸爸)是认真的!”

说“不”时的态度要严肃

六一儿童节,10岁的女儿参加了学校的演出,她要给大家表演一段芭蕾舞。但粗心的女儿却忘了带舞鞋,眼瞅着她的节目时间快要到了。于是,女儿急忙给母亲拨电话,要母亲帮她把舞鞋送过去。谁知道,母亲却说:“不,我不会帮你送的。”女儿急得快要哭了,但母亲依然不同意,只说“我不会给你送去的”。后来,母亲很平静地对女儿说:“我是认真的,我肯定不给你送。但你可以调换节目顺序,然后自己回来拿。”

最终,女儿不得不跟老师商量,调换了节目顺序,然后自己跑回家拿了舞鞋。

事后,女儿很是不理解地问母亲:“当时你明明就闲在家里没有别的事情,为什么不帮我送舞鞋呢?”母亲心平气和地说:“帮你送鞋,我完全可以做到,没问题。

但是,今天我帮你送鞋,明天你就有可能忘记带书包。如果我一直都帮你送,你会留下这样的印象:只要你忘记了,我就会帮你送去。这样你将会养成丢三落四的毛病。如果将来你进入了社会,你再忘记了东西谁还会如我这样肯帮你送呢?”女儿顿时明白了母亲的良苦用心。

不对孩子溺爱,培养他的自理能力与独立意识,正是这位母亲的最终用意。

由此可见,在某些时候,对孩子说“不”,也是父母教育孩子的一种好方法。

孩子有需求的时候,就会对父母有要求。无论那个要求是不是合理,他都希望父母能够满足自己。但其实,孩子的要求有时候是无理的,比如他会愿意待在朋友的家里不愿意走,不管时间有多晚;他的要求有时候也会是贪图物质享受,比如他看着别的同学穿名牌衣服,也不管自家经济情况如何,一定要买;他的要求有时候会破坏家庭中固有的规矩,比如他会边看电视边做作业,学习不专心,也不参与家务劳动;他的要求甚至是自私的,他只会考虑自己,只为自己能得利益,等等。

孩子的这些要求,都是父母应该坚决拒绝的。父母不要觉得拒绝了孩子也许会让他受委屈,因为这根本不是委屈。如果以上的那些要求父母也满足了他,那么他就会变得自私、贪婪、无礼,这对于他的性格养成是极为不利的。

因此,该同意的要信守承诺,而该拒绝的要坚决说“不”。父母解决类似事件的态度与方法,将会成为孩子的榜样。

父母要让孩子知道,自己是在很认真地拒绝他,那么父母具体该如何做呢?

该说“不”的时候要坚决说“不”。

孩子自小就会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有的要求是合理的,可以满足他;但有的要求则是不能接受的,这时父母就会反对。而面对反对的声音,孩子的第一个杀手锏就是“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