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与孩子沟通其实很简单
1936100000017

第17章 轻松让孩子爱上学习(5)

而父母对孩子的夸奖是为了激励,激励则是为了让他能够更进一步。所以,当父母夸奖了孩子之后,也要仔细观察他是否能继续保持之前的努力状态。若是孩子就此懈怠,只在父母的表扬中停滞不前,父母就要及时提醒他,要他继续努力,千万不要只看到一点点成绩就停止前进。

夸奖也要讲究原则。

夸奖孩子也要有原则性,要做到有的放矢。美国教育家帕特里夏·埃德加博士曾经表示,过多的夸奖容易让孩子变得“不经夸”。他会很容易将周围的同学看成是“敌人”,从而有可能产生嫉妒心理。而且,一旦他的成绩下滑,他还有可能通过欺骗、撒谎来骗取夸奖。

其实随着成长,孩子的心里也会有一把尺子,他会知道客套话和由衷赞美的区别。所以,父母要多多鼓励他去实践,对他付出努力和奋斗的过程给予称赞,夸奖他的勤奋,这样才能培养孩子不断进取的品质。此外,不能为了夸奖而夸奖,要让孩子知道父母在发自内心地欣赏他,并对他的行为过程予以肯定。

沟通箴言

作为父母,要能看到孩子的勤奋努力,并且要能真心去表扬他的这些行为。不要简单夸奖孩子的聪明,否则不利于他在主观上付出努力;也不要随意就夸奖他,这样没有针对性的夸奖对他也没有激励作用。父母要将对孩子勤奋的实际表扬,化为激励他继续努力与勤奋的动力,也化为他健康成长的动力。

“妈妈(爸爸)知道你想晚一点写作业!”

让孩子写作业也需要有智慧地“说”

写作业,是每个学生每天放学回家的主要任务。但有许多父母都有这样的感觉:让孩子能够又快又好地将作业做完,真的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儿。

因为有的孩子回家后就将作业完全丢到了脑后,一心只顾着玩儿;而有的孩子即使写作业也是磨磨蹭蹭,一会儿喝水,一会儿上厕所,也根本不专心致志,完成作业的效率极低;还有的孩子写作业需要有父母在一旁陪伴,否则他就不可能完成作业……本来就是一个检验当天学习成果的作业,很多时候却成了父母和孩子都必须要应付的“敌人”。

先来看看一位母亲的故事,这也许是一些家庭中孩子做作业的代表性场景。

傍晚下班后,母亲匆忙地赶回家,她要给上小学四年级的儿子做饭,饭后还要为他辅导功课。吃完晚饭后,母亲拿出课本、作业本,催促着还赖在电视机前面不愿意走的儿子,让他赶紧做作业。

这时候,母亲的手机响了,原来是单位领导临时找她有事。她叮嘱了儿子几句,要他一定要做完作业,然后就出门了。

等到晚上,母亲回到家,摇醒已经睡着的儿子问道:“作业做完了吗?”儿子迷迷糊糊地点头。

可第二天,班主任老师的电话却打了过来,说儿子的家庭作业完成得很糟糕,这样下去他的学习成绩是很难提高的。母亲一听,心里万分着急,心想:儿子每次写作业都要有父母陪着、盯着、逼着,否则只要父母一放松,他对作业就马虎了事。

为什么会这样呢?

孩子不爱写作业,这让许多父母都感觉头疼不已。其实,作业在孩子看来,也是一种负担。因为,若是写不完作业,就会“被老师批评”、“被妈妈骂”、“被爸爸打”。仔细看一下,这些理由都指向了这样一个方向:孩子好好完成作业,都是为了老师、为了父母。那么,做作业的根本动机在哪里呢?很显然,这些孩子是搞错了学习的动机和方向。

而作业,是教师为了帮助学生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才布置的,大多都有很强的针对性。尽管作业有时候看起来是重复记忆,或是枯燥的抄写,但对于年龄尚小、思维能力有限的孩子来说,反复记忆却是他日后能深刻理解知识的基础。由此可见,做作业对于孩子的学习来说是起到辅助作用的。而且,仅仅是抄写这样简单的事情,孩子都要叫苦不迭,那么他将来若是遇到更大的“麻烦事”,他又将如何面对呢?

所以,当孩子以不正确的态度对待作业的时候,父母就要能及时地帮助他扭转不正确的思想,通过恰当的引导,帮助他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让他能自动自发地将写作业当成一件重要的事情。

可见,父母也需要有智慧地让孩子自动去写作业,那么应该怎样做呢?

不要因为孩子不写作业就呵斥他。

孩子做事磨蹭的时候,父母习惯性地就去催促他,尤其是当他学习、写作业磨蹭的时候,父母还会呵斥他。而这样的结果,往往可能是孩子越发地磨蹭,做作业更是不情愿,他由此还可能会出现逆反心理。

谁也不愿意被强迫去做不喜欢的事情,然而写作业这样的事,尽管孩子不喜欢做,但这确实是他必须要做的。所以,父母首先要缓和态度,以平和的口气去教育孩子,多表扬、少批评,至少要让他明白写作业对他的重要性。比如,孩子写作业磨蹭,但父母可以夸奖他穿衣服或收拾书包很迅速,通过这样的表扬来激发他内在的“快”的动力。

找到原因,通过具体学习方法帮助孩子。

孩子不愿意写作业,究其原因有许多种。有的孩子是因为偷懒,而有的孩子也许是因为作业中遇到了难题,还有的孩子是因为没有合理安排才做不完作业……父母要细心观察,了解到孩子不爱写作业或者作业写得慢、完不成的具体原因。

找到具体原因之后,父母才能通过具体的方法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比如,孩子因为偷懒不愿意写作业,父母可以让他帮忙扫地,或者帮着整理房间,通过锻炼,来纠正他爱偷懒的毛病;若是他作业中遇到了难题,父母可以为他提供指导,帮助他解开难题;对于不会合理安排的孩子,父母也可以帮助他建立作业小计划。只有找对了孩子不愿意做作业的准确病症,才能更好地给予他帮助,并让他最终顺利完成作业。

不要代替孩子写作业。

现在孩子的作业,有时候在父母看来会有重复的感觉。比如,老师经常会留类似的作业,说要把生字抄写10遍,或者单词抄写10遍,或者类似的数学题要做道,等等。有的父母觉得这样的作业都是“无意义的作业”,有些生字、单词、题目孩子明明已经会做了,为什么还要浪费时间让他去做呢?干脆父母替他完成这些“无意义”的作业好了。

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其实,写作业是孩子自己的责任。做作业不只是简单地检验孩子的学习成果,或者简单地对孩子智力的锻炼,它同时也是在培养孩子独立做完一件事情的能力,是在培养孩子的耐性和他的责任感。别看只是做作业这么简单的一件事,但里面却包含了如何合理分配时间、如何合理计划作业的完成顺序、如何能有毅力地将作业做完等能力的培养。

若是父母代劳,帮助孩子做完了本应他自己做的事情,他也许会就此形成不负责任的个性,对他各方面的能力培养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更为重要的是,如果父母代替孩子写作业,这也会让孩子产生一种误解:老师讲的都是错的,是不重要的。这样他就会不再信任老师、尊敬老师,日后当他长大了,他也有可能不会去尊敬领导,更有甚者,他也会不尊敬父母。

教孩子学会合理安排时间、计划作业。

其实,所有事情无非就是那么四种情况:紧急而重要的、紧急但不重要的、不紧急却重要的、既不紧急也不重要的,所以做事的时候应该按照这个顺序来做,这样才能保证事情按时且保质地完成。

女儿已经上小学三年级了,但她做作业却总是磨磨蹭蹭的,爸爸通过查找资料,学习方法,决定帮她改正这个毛病。爸爸首先把时间“化整为零”,将女儿做作业的时间分为几段,在每段时间里她都要认真完成一部分作业,每完成一段作业时间就可以休息几分钟。这样一来,女儿不断地完成一个又一个短期目标,她做起作业来又有积极性又有成就感。

如何能让孩子又快又好地完成作业呢?关键就是要让他能够合理地安排时间,并且有计划地完成作业。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先将所有作业都罗列出来,分清楚哪些作业是能轻松完成的,哪些作业需要查阅资料才能完成,哪些是能独立完成的,哪些完成起来有些困难。之后再做一个详细的安排,在一定的时间内将所有作业按照类似“轻重缓急”这样的标准来顺序完成。一旦孩子学会了合理安排时间、计划作业,他的作业的完成情况就会好许多。

让孩子将写作业当成习惯。

写作业这种习惯,是为了帮助孩子达到好的学习效果而形成的一种学习上的自动倾向性。这需要父母提醒孩子不断练习,使之逐渐变得稳定。

因此,父母要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对他不断强化作业意识,循序渐进,引导他自己解决学习上的难题。同时,父母也要注意与老师相配合,也可以用榜样的力量来影响他。总之,要让孩子将写作业当成自然而然的事情,要让他能自觉地、不断地去学习。

沟通箴言

作业可以检验孩子独立运用知识的能力,巩固所学技能,激发他产生新的学习欲望,是孩子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父母要有耐心,也要有恒心,要从孩子小的时候起,就培养他积极对待作业的态度,这不仅有利于他现在的学习,也有利于培养他在未来认真做事的好习惯。

“孩子,还有比学习更重要的东西。”

学习之外的能力也需要孩子具备

很长一段时间里,父母和老师的眼睛只盯着孩子的学习成绩,很多人都对这样一句话耳熟能详:“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可是,事实真的如此吗?真的是只要学好知识就什么都会做了吗?事实证明,如果只知道学习,却不具备能力,走到哪里都是走不通的。

一位女孩从小一直生活在父母的保护之下,除了学习,父母什么都不让她做。都上小学六年级了,她依然自己不会梳头,不敢自己上下学。爸爸对她说:

“你是我唯一的女儿,你一个人上学回家,我们不放心。假如你在路上碰见坏人怎么办?”

在父母这样的庇护下,女孩只知道一心一意地学习,就连交朋友也被父母控制得很严。按时上学,按时回家,除了学习成绩优秀,她几乎再也不会做别的事情。而这优秀的成绩使她顺利地考上了好大学,她本想在假期做家教,但父母又一次告诉她:“我们现在不缺钱,不需要你去打工。假期你可以在家做做家务,或集体出去游玩,这比做家教安全。”

就这样,女孩大学毕业了。她到一家用人单位应聘,在学校一向成绩很好的她做起专业对口的试卷来自然驾轻就熟。但当招聘人员问她“你对这项工作有什么见解?你将如何做这项工作?你的目标是什么”的时候,女孩一下子涨红了脸,之前这些问题从来都不需要她去考虑,父母都为她安排好了。招聘人员摇了摇头说:“很抱歉!尽管你的业务水平很好,但我们需要的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不需要一个对工作没有主见的人。”

女孩这时候才后悔不已,她一边埋怨自己,一边也埋怨父母:“既然你们知道人生之路需要自己走,但为什么不早点让我自己走呢?”

学习并不是孩子唯一能做的事情,自理、自立、社交,经历困难、勇敢挑战、战胜失败,单独解决问题、与人共事、好思想、好品德,等等,哪一个是父母能给予的呢?这些都是需要孩子“亲力亲为”才能掌握啊!

真正的能力,并不是从书本中获得的,也不是靠一纸文凭,或者几个烫金证书能代表的,它需要从实践中去获取。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曾说:“不要把在学校的时间多少与学问的高低混为一谈。有些人在学校念了很多书也没有什么学问,有些人念书不多,但学问却非同小可。”意思是说,人不要死读书,不要一心只顾学习,生活中的能力培养,才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没有任何能力的人,将会举步维艰;而现代社会的社会化程度也越来越高,许多工作都需要多方合作才能完成,缺乏对自己和他人能力正确了解的人,缺乏为人处世能力的人,同样也不可能取得高成就。

但是,个人能力的培养也绝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很多能力必须从小就开始培养。由此可见,孩子的成长任务,就不单单是好好学习书本知识那么简单了,他需要学习并掌握的能力甚至会决定他的人生。

当孩子长大之后,他面对的就不再是ABCD的选择题,不再是简单的死记硬背的知识“应用”,而是一道又一道的生活实践题,他需要展现他各方面的能力。而能力的高低有无,将决定他是否会被这个社会所接纳,他是否能真的靠自己独立生存,并最终走向成功。

对孩子的能力培养,不是等来的,需要立刻就做,父母可以参考以下几点建议:

不包揽孩子的一切,让他为自己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