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与孩子沟通其实很简单
1936100000028

第28章 让不听话的孩子听话(3)

“妈妈(爸爸)知道你也有自尊心!”

保护孩子的心灵,不说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话

孩子如果表现不好,惹父母生气了,正在气头上的父母往往容易说一些伤害孩子自尊的话,如:“滚一边去!我没有你这种儿子(女儿)!”“你真是不可救药了!”“我再也不管你了!”“你真没用!”“笨死了!”……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孩子也不例外,而且孩子的自尊心比成人的要脆弱。在孩子心中,父母对他的评价比其他任何人的评价都要重要。一旦父母对他作出了贬损性的评价,就会大大伤害他的自尊心。

6岁的泠泠不小心打碎了家里的花瓶。妈妈听到响声后从厨房里赶过来,看到泠泠正站在墙边,对着地上的花瓶碎片发呆。泠泠看到妈妈,眼中闪过一抹恐惧。妈妈本想责备泠泠,可是看到她的眼神有些不忍心,于是,说道:“来,我们一起把碎片收拾干净吧。”

接着,泠泠陪着妈妈将碎片打扫完。妈妈拿起地上那个打翻花瓶的皮球,说:“以后不要在屋子里玩球,容易打翻东西,去外面草地上玩吧。”泠泠拿着球开开心心地出去玩了。

解决问题,不一定要批评孩子。如果这时妈妈大骂泠泠:“谁让你在屋里玩球的?把花瓶打碎了吧!你这个孩子一点也不小心,就会给我惹麻烦!”那么泠泠的自尊心就会受到伤害了。父母责骂孩子,很少是为了教育孩子,更多的时候是因为控制不住情绪,看见孩子犯错误,给自己增加了麻烦就发火。其实换个角度想想,这也是亲子沟通的一个机会,孩子惹麻烦了,和孩子沟通得好,反而能增加亲子关系的亲密度。所以,麻烦其实也没那么“麻烦”。

安安10岁了,每天早上妈妈都会给她准备午饭,装在饭盒里让她带去学校吃。可以有一天安安闹脾气,说什么也不肯带饭。妈妈问安安,安安回答道:

“班上的孩子都是直接叫外卖的,就我自己带饭吃,妈妈,你说咱们家为什么这么穷啊!”

安安的话击到了妈妈的痛处,妈妈本想说:“嫌穷你就不要在这个家待了!”可是转念想,孩子并没有错,她也不想让家里的经济状况成为孩子自卑的包袱。于是,妈妈慢慢说道:“妈妈知道你也爱面子,但是你想想,穷有穷的好处。你看,他们的妈妈哪有闲心给他们做午饭,只是给点钱让他们自己解决。而你吃到的饭是妈妈亲手做的,不是比他们幸福多了?”

安安听了后恍然大悟:是啊!我的饭是妈妈亲手做的,比外卖好吃多了。我干嘛自卑呢?她抱住妈妈,说道:“还是妈妈做的饭好吃!”

安安的妈妈灵机一动,引导安安换了个角度看问题,一切就迎刃而解了。

优越感是每个人的需要,一味地告诉孩子不要因为贫困而自卑其实并不管用,反而是安安妈妈的办法比较实用,帮助安安找到自己的优势所在,自卑问题也就消失了。

可见,让孩子明白父母的用心良苦,并不一定要用责骂的方式。如果妈妈当时没有控制自己,直接将那句话吼出去,无疑会伤到孩子的自尊,不但不能改变孩子因家庭贫困产生的自卑,而且还会给亲子关系蒙上一层阴影。

那么,在生活中,父母怎样与孩子沟通,才不会伤害他的自尊心呢?

沟通中不要掺杂负面情绪。

孩子不是父母的所有物,更不是廉价的出气筒,父母不能一有了脾气就以“教育孩子”的名义朝孩子发泄。而负面情绪不光有愤怒,也包括烦躁、悲观……看看下面几句话:

“你看你这成绩,将来能有什么出息!”

“你这个孩子真是让人闹心!没看我正忙着吗?”

“还在玩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脏死了!”

“你真让我失望……”

其实可以这样说:

“你这次的成绩不是很理想,让我们一起来找下原因,争取慢慢将成绩提高上去。”

“妈妈现在很忙,你能等一会儿吗?”

“从外面捡回来的东西很脏,上面有细菌,你要玩的话要洗干净,消毒后再玩。”

“妈妈对你的表现不太满意,我们来探讨一下,如何来改变这些行为……”

去掉其中掺杂的负面情绪,以平和的态度去和孩子沟通这些问题,孩子更容易接纳。

要从内心中尊重孩子。

有的时候,父母没有冲孩子发火,可是孩子还是不愿意和父母沟通,表现出不以为然的态度。所以,尊重孩子,不只是平心静气地说话那样简单。

9岁的苏童和同学打架,把同学的眼眶打青了。爸爸知道后,让苏童给对方赔礼道歉,并买了一些营养品送给对方。事后,爸爸对苏童说:“爸爸不想骂你,但是爸爸想对你提出一个要求,下次不要再打架了。”

出乎爸爸意料的是,自己的说法不但没有让苏童感动,反倒引起了他的反弹:“你知道我为什么打他吗?你什么都不知道,也不问我,一点都不关心我!”面对一肚子怨气的苏童,爸爸无奈了……说到尊重孩子,父母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想当然”了。因为觉得对孩子“了如指掌”,尽管没有调查,但也敢大胆“发言”。想想如果是家里的老人和邻里吵架了,爸爸在安抚好邻里后一定会详细询问事情经过,然后再慢慢劝解老人。可是面对自己的孩子,父母往往觉得自己有权力决定一些事情,孩子只需要照做就好,忘记了要尊重孩子的感受,无形中伤害了孩子的自尊。

其实爸爸在送走对方后,应该好好地和苏童聊一聊。注意,不是教导,是聊天。等孩子把事情都说出来了,爸爸可以给孩子提建议:“如果是我,我会这样做……”这种和孩子分享的建议方式更容易引起孩子的共鸣,更容易被孩子接受。

学会对孩子“迂回作战”。

“妈妈,我想去那上面玩。”6岁的朱敏指着公园门口那座石狮子说道。

“不行,被管理员看到要罚款的。”

“妈妈,我要去那里玩,我就要去嘛……”朱敏开始撒起娇来。

“我说不行就不行!”妈妈烦了,斩钉截铁地拒绝了孩子,拉着她往公园里走去。

朱敏觉得委屈,不肯走,和妈妈僵持不下,妈妈用力一拽,她哇的一声哭了起来。

如果爸爸妈妈表现得太专制,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孩子就会从内心中生出排斥感,就会和父母对着干。其实,就像上面说过的,父母总是认为孩子应该听自己的,所以才会语言强硬。其实,妈妈完全可以“迂回作战”,这样劝说朱敏:“你想坐上去玩是吧,是不是觉得坐在上面很威风?很好玩?”朱敏如果说“是!”妈妈可以继续说:“可是管理员不允许小孩子坐到上面去玩,这是规定啊!而且你想想,你坐上去了,然后管理员将你轰下来,是不是很没面子啊?”

这时,孩子的态度估计就会转变了。

不要做“无能型”的父母。

12岁的小君在学校打架了,老师叫来了小君的妈妈。在和老师保证要好好教育小君后,妈妈将小君领回了家。

“算我求你了,让我省点心吧!”妈妈语气中流露出太多的无奈和伤感。

小君听到后有些无所适从,只觉得胸口一股气憋着发不出来。

过了几天,学校里又传来了小君打架的消息……小君当时听到妈妈这样说时,心里可能是内疚的,也可能感觉父母很“无能”,竟然如此软弱,还向自己“求饶”。无论孩子怎样认为,他都很难真正改过来。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不要在孩子身上施加太多沉重的东西,不要显示出自己的无奈与无能。

不要以为只有骂孩子才是对孩子自尊的伤害,父母以孩子的行为为借口“自虐”,也是在伤害孩子的自尊。比如说:“我求求你,饶了妈妈,别给我惹事了,好吗?”

孩子需要父母来确立他行为的规范。对孩子求饶意味着父母对孩子的行为彻底失控,拿孩子没办法。在父母这样软弱的表现面前,孩子又怎么能有决心改正自己的行为呢?

其实,小君的妈妈可以这样说:“妈妈工作很忙,如果你总是在学校惹是生非,妈妈也很累。你已经长大了,那些道理你都懂,妈妈希望你能自我约束。你能做到吗?”

沟通箴言

孩子的心灵很脆弱,父母如果说话时不谨慎,就很可能因为一句气话,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要呵护好孩子的心灵,父母就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急躁,不动怒,慢慢和孩子沟通。只要父母有耐心,总会找到合适的沟通方式。

“孩子,还记得我们上周的‘约法三章’吗?”

只是责骂孩子是无效的,要争取到孩子合作的意愿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可以说是人们生存和活动的前提和基础,人们只有在一定的活动范围之内,人身安全和权利才能受到保护。

同样的道理,孩子的成长一样需要规矩。他心中应该有一把标尺,作为衡量对错的标准。这样,孩子才能在不受成人强制和惩罚的生活中,走上自由、快乐的成长轨道,亲子间的沟通也才更顺畅。可见,规则意识应该从小在孩子的思想里扎根。

很多父母一听到“规矩”便严肃起来,认为教育孩子就是“我说,你听”。

实际上,不是这样的。父母可以和孩子“约法三章”。

方晴上五年级,总的来说是一个优秀的孩子,但有时喜欢和妈妈“拧”着来。妈妈叫她写作业,她非要看一会儿电视;妈妈叫她吃饭,她非要稍等一会儿。对她这样的行为,妈妈有时也会大发雷霆。但是,妈妈仔细反省,应该努力培养她的好习惯才是关键。

一天,妈妈找女儿聊天,说:“晴晴,我们来个‘约法三章’怎么样?妈妈身上肯定有很多缺点,你提出来,只要合理,我一定改掉。”方晴一听,立马来了精神,最后母女间经过协商达成一致。

妈妈要做到:

第一,进方晴房间前,一定要敲门,得到允许后才能进入;第二,不随便翻看日记本、信件;第三,不逼迫方晴做不愿意做的事情,不能乱发脾气;第四,方晴每天完成任务后,不再限制她的自由。

方晴要做到:

第一,每天放学回家后,按时完成作业,不能拖拉;第二,凡事要讲道理,不能乱使小性子;第三,每天看电视、玩电脑的时间不能超过半个小时;第四,出门前一定要让妈妈知道去了哪里和回来的时间。

规矩制定下来后,方晴兴奋得不得了,把它抄下来,贴在了书桌前。每次,方晴要违反规则时,妈妈就提醒她:“记得‘约法三章’啊!”执行了一段时间后,方晴慢慢变得自觉了,妈妈也不用在她耳边唠叨了。

妈妈和方晴之间的“约法三章”规范着双方的言行,体现着公平、平等的原则,往往这种制约更能让孩子接受,也能让她自觉地执行其中的内容。同时,妈妈也能在规矩中看到自身的不足,真正做到尊重孩子。当然,在使用这个方法时,父母一定要遵守规矩中的内容,孩子才会自觉遵守。

其实,给孩子订立规矩的目的一方面是约束孩子的行为,另一方面是树立他的规则意识。父母要注意在规矩和自由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才能争取到孩子的合作意愿。

李开复善用规则培养孩子的自律精神。他曾说:“虽然我相信启发式教育,但是我也相信孩子需要管教,需要规矩。”

在他的家中,他同样为女儿树立了规矩,但是规矩的条目不超过三四件事。

比如,女儿出门之前,和她约定时间,希望她准时回家;不能在网络上与陌生人聊天;重视礼貌与责任,把自己的房间收拾干净。每次女儿违规后,他会先提醒,多次提醒没用后,才会考虑处罚。

此外,他还为规矩设置了四条定律:

第一,定好规矩,但是首先把规矩的道理讲清楚,不是盲目地服从;第二,在规矩内,孩子有完全的自由;第三,违背了规矩,孩子将受到事先讲好的惩罚;第四,规矩越少越好,才能起到启发的作用。

孩子有选择、决定的自由,也有对自己负责任的态度,这并不等于放弃培养孩子成长中所需的规则和标准。李开复对孩子制定很少的规矩,并将自由限制在规矩之内,配合上适当的惩罚措施,以培养孩子的自律精神。这种教育观点和方法都值得父母借鉴。

同时,他对规矩附加的四条定律一样需要父母遵守和执行。

那么,父母应该怎样执行这些定律,和孩子“约法三章”呢?

把规矩的道理给孩子讲清楚。

在设定规矩之前,父母一定要把道理给孩子讲清楚,而不是让他盲从。即使有一些道理孩子不能明白,父母只要以身作则,并尊重他,也会使他变得讲道理,并顺从父母的要求。

对于实在讲不明白的道理,父母应该心平气和地告诉孩子,这就是“规矩”,我们所有人都要遵守。在设定规矩后,父母先要严格执行“规矩”上的内容,起“带头”作用,孩子才会严格执行。比如,在家中不说脏话、不挑食、不浪费、看电视不超过半个小时等。

当然,规矩不是一成不变的。当规矩“试运行”一段时间后,当发现不合理的地方,父母可以和孩子协商,按照双方的意愿,对规矩中的内容进行调整。

在规矩内,给孩子完全的自由。

规矩有了,在孩子执行这些规则的过程中,父母要给孩子完全的自由。比如,父母要求孩子每天看电视不超过半个小时,那么,孩子做完作业后,是否看电视,父母就不能再干涉,只要他看的时间总和不超过半个小时就好了。当然,给孩子自由的关键是相信孩子,父母要让他在规矩之中有支配时间、选择做什么的自由。

对于原则性的“规矩”,父母不能随意妥协。

“软磨硬泡”、“苦苦哀求”是孩子的惯用伎俩,多数情况下,这种方法会让父母心软,父母心想“就这一次”。但是就这一次可能会让孩子觉得有机可乘,认为父母说“不”的时候,其实意味着“还有机会”。因此,父母在向孩子妥协时,必须辨别打破规矩的这种行为,是否有利于孩子成为一个明辨是非的人。

6岁的小伟和妈妈一起散步,他答应妈妈半个小时后一定回家。可是,半个小时过去后,小伟不肯回去。最后,妈妈无奈,只得用冰棍儿“收买”了他,将他哄回家。

小伟之前答应妈妈半个小时后回家,可是由于玩得太兴奋,不愿意再回去。

而妈妈却用食物作为交换条件哄骗他回家,这种行为实在不可取。这样无疑助长孩子“讨价还价”的不良习惯。因此,父母一定要杜绝此类行为。

除此之外,在生活中,像一些原则性的“规矩”,无论在家或在公共场合都要遵守的规定,比如,不随地吐痰、不说脏话、爱护小动物等等,父母要坚持原则,夫妻双方达成一致,时时提醒孩子遵守。当然,在极其特殊的情况下,父母也要坚持弹性原则。

将惩罚措施列入规矩内。

规矩可以限制孩子的行为,但有时孩子还是会存在侥幸心理或者其他理由,做出违规的行为。当说教没有用后,父母可以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对他进行教育。

8岁的儿子刚刚接触到网络时,父亲把电脑放在客厅里,方便严格“监视”他的行为。而且父亲严格要求他不能和陌生人说话,并告诉他,如果在网络上与陌生人说话,或者上了一些不好的网站,就惩罚他三天不可以玩电脑。其实,不管孩子是否违规,他都会受到良心的谴责。所以,这位父亲为了减少孩子犯错误的机会,将电脑放在客厅里。这种方式值得借鉴。

惩罚措施可以说是约束孩子行为规范的最后一道防线,父母不要轻易使用,将它列入规矩内的目的也主要是起警示作用。

规矩越少越好。

法国一位伟人的母亲曾描述她和三个儿子的关系时说:“我从不严厉对待他们,但约法三章,他们必须工作、运动、对我不撒谎。”这是一位80岁的母亲和儿子们所订立的规矩,规矩言简意赅,表达了一位母亲对孩子们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