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好性格影响孩子的一生
1936600000023

第23章 勤劳善良,让孩子少受伤害(2)

这里一家两代人教育孩子的观念出现了冲击,孩子反倒练得左右逢源,这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是有影响的。三世同堂的家庭,孩子的爸爸妈妈应该提前和爷爷奶奶就孩子的教育问题有相关的沟通,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应该经常沟通,统一思想,一定不能同样的一件事,在孩子面前有不同的规矩。如果长辈有错误的育儿观念,并且固执己见,在沟通时就要讲究沟通的技巧,尤其要注意的是,尽量由和有错误观念的长辈有血缘关系的一方去做这件事,比如纠正爷爷奶奶的错误观念,由爸爸出面,纠正外公外婆的错误观念,由妈妈来进行。

培养自理能力的方法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要随着孩子的成长一步一步来。每到一个阶段,都要及时地培养他掌握新的本领。但无论培养哪一种能力,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给孩子练习的自由,让他尽情去练习,尽情去失败。

比如一岁半左右的时候,孩子大多开始有了自己吃饭的欲望,每到吃饭的时候,他都想把小勺子抢到自己手里。可是把小勺子递给他,他甚至不能成功地用勺子向嘴里递一口饭。大多数的妈妈是不会认同孩子的欲望的,于是我们常看到妈妈在喂孩子饭的时候,孩子不停地伸手想要拿勺拿碗,而妈妈呢,两只手不停地躲孩子的手,还要绕过孩子乱抓的两只小手把饭向他的嘴里塞,而重复几次,孩子就会生气地哭起来,饭也拒绝吃。孩子不吃饭,妈妈哄来哄去,也没有作用,只能又生气又心烦。

可是换一个处理方法呢?当孩子热衷于抢勺抢碗的时候,如果妈妈意识到孩子是想要自己吃饭了,索性把小勺子和小碗给他,让他自己去吃。不能成功地用小勺子盛起一口饭,孩子不急,爸爸妈妈更不要急,由着他练去,练了好多遍都不行,孩子已经不耐烦的时候,就帮他一把,然后继续让他自己练。等到孩子成功地盛起一口饭,接下去就要练把饭送到嘴里了。开始的时候也总是不行,几次失败下来,孩子有可能气急败坏地用手抓起一把饭就往嘴里塞,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自己吃饭的孩子总能吃得全身上下从头到脚都是饭了。在这种时候,沉得住气的妈妈并不多,但坚定的妈妈一定是最沉得住气的,不管宝宝要练多久,要失败多少次,有多大的破坏力,都尽情地随他去自由地练习。当孩子最终学会了自己吃饭的时候,看看身边其他人的孩子,仍旧没有被父母同意练习吃饭,那时是很骄傲的。重要的是孩子已经掌握了这项本领,可以向下一项本领进军了。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已经学会了吃饭,就要让孩子每顿饭都自己吃,不要重新喂他吃饭,如果孩子偶尔撒娇想让爸爸妈妈喂他吃,可以哄一哄他,喂他吃上一两口,然后想个好办法“忽悠”他仍旧自己吃,不能让能力再退化回去。

同理,孩子学习自己穿衣服、穿鞋袜、系扣子、系鞋带、整理自己的东西等这些本领的时候,也要给他充分的练习的自由,并配合热情的鼓励,一定要用极强的耐心去对待这个过程,既不要急躁、不要训斥,也不要帮忙或代劳。

当孩子在练习的过程中时,爸爸妈妈切记不要打击孩子的积极性,不要对孩子的练习过程和成绩吹毛求疵,应该对孩子进行高度的表扬,从孩子的自身表现有多么优秀,到自己对于有这么棒的孩子多么自豪,尽可以用丰富的感情表达出来。孩子是需要被肯定的,他在被肯定里能获得巨大的心理满足,这也是催促他继续做得更好的动力所在。

孩子的自理能力强,别人一眼就能发现,因为自理能力强的孩子和自理能力弱的孩子有完全不同的表现,就连眼神都比那些孩子看上去更坚强、更大气。在练习自理能力的过程中,孩子得到了很大的锻炼,比如手眼的协调性和准确性、判断问题的灵活性和独立性,还养成了面对困难坚持到底的好习惯等,这些好的品质对于孩子的一生来说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做一个善良的人

在一切道德品质之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

——罗素

大多数家庭的教育方法有些雷同。比如在对待孩子的打架问题时,大多数的父母都会对孩子说:“不能主动欺负别人。但如果别人敢打你,你一定要打回来,就算是打不过他,也要咬上他几口,绝对不能认输,你要是做不到,就不是我的孩子。”

这样的教育本意大多是家长希望让孩子能学会保护自己,但这种表达明显没有把握好尺度。为了证明自己是爸爸妈妈的孩子,一个又一个的孩子在受到“欺负”的时候大打出手,小的孩子连咬带踢,大的孩子甚至随手就抄家伙。孩子的心里越来越没有博爱、同情、宽容等善良的概念,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宁可我欺负别人,也不能别人欺负我,这些谬论成为孩子们的行为准则。这是多么的悲哀。

为什么要培养善良的品质

善良教育是整个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善良的品质是一个人应该追求一生的道德规范。

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和远大未来

善良会使孩子的心理健康获得更顺利的发展,使他学会同情弱者、博爱大众、宽容他人,这有利于孩子保持健康积极的心态,并获得较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积极健康的心态,是人在世上求生存、求发展的必要条件。

家长对孩子进行的善良教育有很多方式,比如刻意保护孩子头脑中的善良意识,少对孩子说一些不善良的“事迹”,不要推翻孩子头脑中已知的善良准则,用善良的语言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他循循善诱。孩子有着极强的可塑性,在幼儿时期对孩子加强善良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意识

无论是一个家庭,还是一个民族,抑或是一个国家,它的未来都在年青一代人的手中。对孩子进行善良教育,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意识,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待人接物的习惯,并形成以善为本的人生观。一些缺少善良教育的孩子,常常会出现取笑甚至耻笑他人的行为,这是缺少基本的善良品质所造成的。

如果孩子们都养成这样的性格,他很难会有好的发展。即使有了好的发展,也不会造福于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这样的年青一代,无论是对于家庭,还是一个民族,抑或是一个国家,谁能放心把未来放在他们的手中呢?

是树立良好社会风气的前提

对孩子进行善良教育,使孩子具有善良的品质,教育孩子们以善良的品质开始善良的人生,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精神文明风貌,这是善良教育的社会意义。

谁是对孩子进行善良教育的直接责任者

家庭、学校、社会,是对孩子进行教育的三个责任者,在这三个责任者之中,家庭与社会的教育相对更重些,而家庭教育则是三者之中的重中之重。

家庭教育

家庭是孩子接触最早、接触时间最长的环境,父母或孩子的直接教育者是孩子接触最早、接触时间最长的成年人,作为孩子人生的启蒙老师,成年人的言传身教对孩子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如果家长本身没有善良意识,或者轻视甚至蔑视善良意识与善良的行为,甚至是本身就偶尔作恶,那么孩子的心里就很难种下善良的种子。有人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实际上就是在说家庭熏陶对孩子所产生的作用。在什么样的环境下能够成长出什么样的孩子,父母本身的言行对于孩子来说就是一本生活的教科书。

社会教育

纵观一个人的一生,接受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时间都是有限的,只有接受社会教育的时间是无限的。对于孩子来说,社会的熏陶、影响、历练和选择会决定他们一生发展的方向。只接受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孩子,在走到社会上时,常会有较长时间的不适应,甚至会因为面对太多的社会现实而感到迷茫。这是由于我们平时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很多地方和社会现实不太一致,甚至有矛盾和冲突。这是家长和学校忽视了社会教育的结果,重视社会教育,会避免使孩子面对社会时产生恐慌心理,难以适应社会生活,或者屈从于社会,随波逐流,不仅失去创造力,还成为一些坏品质的传承者。

前一段时间,曾经有一则新闻十分火爆。有一家外国的建筑公司,在紧张施工的过程中,忽然发现有一只母鹅在工地里安了家,竟然开始孵起了鹅蛋。为了不打扰这只鹅妈妈生蛋,建筑方在工期紧张的情况下,仍旧暂停了施工,并派一个人每天专门负责守候这只母鹅和它的蛋,虽然大家都很盼望这只鹅快点结束孵蛋,但没有一个人去驱赶它。

这则新闻在中国产生了热议,有人说,如果这件事发生在中国,这只母鹅一定不会有这么舒适的命运,甚至根本不会成为明星。没有哪个建筑公司肯为了一只鹅而停掉施工,损失大笔的钱财,所以它的命运只能是被轰走,甚至也有可能是被几个工人捉住吃肉,至于它的蛋,恐怕也得成为人们的腹中之食。

这件事毕竟没有发生在中国,但从两个国家的民众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表现来看,很显然我们的民众是略逊一筹的。也许会有人说我们的民众更理智,但是,从面对这件事时的第一反应来看,无疑那家外国建筑公司的人有着更善良的本能反应。他们为一只鹅而宁愿让自己面对麻烦,这至少说明在他们的心里生命无论贵贱都同样值得尊重。这一点,在我们的教育中,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对于他人的尊重,对于生命的尊重,最善良的第一反应应该成为每个人的本能。

我们希望孩子从小便懂得爱护动物、同情弱者、宽容待人、鄙视暴力。并愿意看到小孩子主动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不计回报。孩子天生具有善良的本质,无论是家庭还是社会,只应该去成就它,不应该去毁灭它。

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善良的人,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整个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孩子的成长需要优秀的成长环境,但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做一个善良的人,这样一来,有善良的家会是幸福的家,有善良的社会会是更加人性的社会。

让孩子做一个善良的人,可见是非常重要的。

其实,对于中国人来说,善良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论语》中,孔子就教导人“温、良、恭、俭、让”,而善良恰是这几个内容的核心。

善良的父母培养善良的孩子

对于子女的过失行为,与其事后惩罚,不如事先教诲,利用机会,引用实际事例而告知好歹,比之单纯说教更为有效。

——波克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善待,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相互的,只有大家都善待别人,才能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饱含善意,也只有善良的人,在与人的交往中才能如鱼得水,并收获善良的回报,成功更多地属于善良的人。

孩子从出生的时候开始,就会在听到其他孩子啼哭的时候表现出不舒服,这是人类同情心最初的表现。几个月的孩子看到其他孩子跌倒,自己会流出眼泪来,就像跌倒的是他自己一样。一岁左右的孩子开始明白自己的苦恼是自己的,别人的苦恼是别人的,再大一点,他就会去安慰正在哭泣的伙伴,并试图消除他的不良情绪。等到3岁左右,他已经能明确地区分自己和别人的痛苦,并能以“旁观者”的姿态去对“当事者”进行帮助。孩子的这些行为都是自发的,它有力地说明了“人之初,性本善”。

尽管善良是人天生的,但不经过后天的引导和巩固,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变化。所以善良的品质要从小培养,这不仅需要家庭的熏陶,还需要父母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