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选择了这10个人
199100000015

第15章 保国保身

第3章第3节 保国保身

刘邦死后的一段时间里,汉朝处于较为黑暗的阶段。吕后把持朝政,排斥刘姓,安插大批吕氏后人进入朝廷的机要部门,不少功臣老将先后遭到不同程度的暗算。刘邦和他的功臣们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有易姓的趋势。陈平在这段时间里没有被打倒,相反,荣耀备至,深得最高领导人的信任。他有无奈,有自己的打算和想法,但没有马上实施,没有被吕后看穿。这一切,他是怎样做到的?他如何保住自己、保住国家?

曲线救国

公元前195年,高祖刘邦击败叛军英布归来,创伤发作病倒了。刚回到长安,听说燕王卢涫叛变,就派樊哙以相国的身份率军去讨伐。樊哙走后,有人对高祖说:“樊哙跟吕后串通一气,想等您百年之后图谋不轨,您不能不早加提防。”刘邦对吕后干预朝政早看不惯,现在听说吕后又跟她妹夫樊哙串通一气,更加不满了,他决定撤换樊哙,和陈平通了气。最后,他采用陈平的计谋,以陈平的名义前往樊哙军中传诏,在车中暗载大将周勃,等到了军营里,才宣布立斩樊哙,由周勃夺印代替。

高祖要陈平尽快把樊哙的头取来,让他检验。陈平、周勃当即动身,两人在路上交流看法。陈平说:“樊哙是头儿的老部下,劳苦功高。况且他又是吕后的妹夫,可以说是皇亲国戚,斩他可不是斩一般人。眼下,头儿正在气头上,万一他后悔了,我们怎么办?再说他病得这么厉害,再加上樊哙是吕后的妹夫,她们姐妹二人必然会在头儿身旁搬弄是非,到那时难免会归罪于咱们两人。”

周勃一时没有了主张,便问:“难道把樊哙放了?”陈平说:“放是不能放的,咱们不如把他绑上囚车,送到长安,要怎么办,让头儿自己决定。”周勃也认为这是个好主意。到了樊哙的军营前,陈平命人筑起一座高台,作为传旨的地方,另外又派人持节去叫樊哙。樊哙得知只有文官陈平一个人前来,认为只是传达平常的敕令,也没多想,立即一个人骑马赶过来了。

不料,武将周勃从后台出来当即把樊哙拿下,周勃又立即赶到中军大帐,代替樊哙,由陈平押解囚车返回长安。走到半路,事情起了波折,刘邦死了。他想:现在朝中必然由吕后主持政事,这可不好办。幸亏先前未斩樊哙,还好向吕后交代。可即便如此,为免有人在吕后面前说他的坏话,一定要赶到长安,把自己的事解释清楚。他立即策马赶往长安,路上遇到使者传诏,让他屯戍荥阳。

他又生一计,跌跌撞撞地跑入宫中,跪倒在汉高祖的灵前,放声大哭:“您让我就地斩决樊哙,我不敢轻易处置大臣,现在已经把樊哙押解回来了。”这明明是说给活人听的,是在向吕后表功。吕后姐妹听说樊哙没死,都松了一口气,看到陈平泪流满面的样子,就宽慰陈平。陈平又趁机请求留在长安,吕后也答应了,还拜他为郎中令,辅助新皇。陈平从而避免了一场大灾害,保全了自己。

韬光养晦

在吕后活着的时候,陈平对她像当年对刘邦一样忠心耿耿。汉家江山打下,朝廷内部因为吕氏的兴起而生了周折。陈平看出吕氏家族盘根错节,真正的大树是吕太后。如果吕太后完蛋,那他们就要面临树倒猢狲散的结局,那个时候,重新扶起刘姓江山更有操作性,所以他选择了曲线救国的路线,暗地积蓄反吕力量,以韬晦的方法来显示自己没有反抗的余地。而在吕太后死后,他马上以迅猛的方式快速解决了朝廷内部的问题。可是虽然他立了大功,但他隐藏在太尉周勃后面,并不显山露水。终于有一天,他实在是隐不住了。

汉文帝上台后,论功行赏,周勃、陈平功劳最大,但谁前谁后没有定论。陈平要让周勃,他假装生病,这种拙劣的伎俩瞒不过有头脑的汉文帝。汉文帝很不高兴,责问陈平。陈平说:“高祖时,我的功劳比周勃大;但是这次消灭诸吕,周勃的功劳比我大,所以请让周勃第一位。”汉文帝认为有点道理,周勃就做了右丞相。但毕竟谁高谁低,时间长了能看出来。

文帝有一次问右丞相周勃:“全国一年有多少案子判决?”周勃谢罪说不知。文帝又问:“一年钱粮收入多少?”周勃又谢罪说不知,内心感到惶恐惭愧,汗流浃背。文帝转问左丞相陈平。陈平说:“这些都有专门负责的人。”文帝说:“他们是谁?”陈平回答说:“陛下要知道判决的事,就问廷尉;要知道财政和粮食收入,就问治粟内史。”文帝说:“如果这样,那么你所负责的是什么事?”陈平谢罪说:“陛下不知道我才智低劣,让我担任丞相。丞相的职责是对上辅佐天子,调理阴阳,顺应四时;对下创造万物生长的条件;对外要镇抚四方夷狄和诸侯;对内要使百姓归附,让其他官员专心办自己的事。”文帝听了回答乐了。

周勃能不惭愧?他责备陈平说:“你平日怎么不教我怎样回答!”陈平笑着说:“你身居相位,难道不知道自己的职责吗?假如头儿要问长安城中盗贼的数目,你想勉强回答吗?”周勃自知才能远不如陈平。

过了不久,有人劝周勃,说他威名震动天下,又身居高位,时间久了,难免会出事。周勃也感到处境危险,就托病请求辞去宰相之职。不久,陈平独任丞相,成为开启平景之治的一代贤相。

纵观陈平一生,可以说集内政、权谋、奇计、平乱、安邦于一身,从战略上,在关键时刻去除了最关键的敌人——范增,可以说奠定了胜利的根本,少了股肱的项羽威胁小多了。内政上,他思路明确,知道哪里该做,哪里不该做,善于运用平衡之术。当汉室高层生变乱的时候,他意识到问题的关键就是——吕后的生死,所以一直在等待合适的时机,再消灭诸吕。一间屋子能在风雨中不倒,不是他的外壳多坚硬,而是因为有强大的顶梁柱,陈平正是扮演这样的角色。和那些大刀阔斧大干一场的改革家、革命家相比,陈平的动作不是以气势惊人,如果说那些人是汹涌波涛的浪潮,陈平则是一条在平静水底中蛰伏的鱼,或许没有那么引人关注,但总能在关键时刻一鸣惊人。从定国安邦的角度看来,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能人、助手,他韬光养晦、善始善终,实属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