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必知的100个文学知识
199500000021

第21章 新乐府运动

第2章第5节新乐府运动

新乐府运动的概念

新乐府是指唐人自立新题而作的乐府诗。宋代郭茂倩指出:“新乐府者,皆唐世之新歌也。

以其辞实乐府,而未尝被于声,故曰新乐府也。”(《乐府诗集》)明代胡震亨说:“乐府

内又有往题新题之别。往题者,汉魏以下,陈隋以上乐府古题,唐人所拟作也。新题者,古

乐府所无,唐人新制为乐府题者也。”(《唐音癸签》)初唐诗人写乐府诗,多数袭用乐府旧

题,但已有少数另立新题。这类新题乐府,至杜甫而大有发展。杜甫善于用乐府诗体描写时

事,所作如《兵车行》、《丽人行》、《悲陈陶》、《哀江头》等,“率皆即事名篇,无复

依傍”(元稹《乐府古题序》)。元结、韦应物、戴叔伦、顾况等人,也都有新题乐府之作

。元结还提出诗歌创作应“极帝王理乱之道,系古人规讽之流”(《二风诗论》),使“上感

于上、下化于下”(《新乐府序》)。他们可说是新乐府运动的先驱。

新乐府运动是贞元、元和年间特定时代条件下的产物。这时,安史之乱已经过去,唐王朝正

走向衰落。一方面,藩镇割据,宦官擅权,赋税繁重,贫富悬殊,蕃族侵扰,战祸频仍,社

会生活各方面的矛盾进一步显露出来;另一方面,统治阶级中一部分有识之士,对现实的弊

病有了更清楚的认识,他们希望通过改良政治,缓和社会矛盾,使得唐王朝中兴。这种情况

反映在当时的文坛和诗坛上,便分别出现了韩愈、柳宗元倡导的古文运动和白居易、元稹倡

导的新乐府运动。

新乐府作为诗歌运动,其创作并不限于写新题乐府。当时张籍、王建、刘猛等人,既写新题

乐府,又写古题乐府,都体现了诗歌革新的方向。元稹原与白居易、李绅约定“不复拟赋古

题”,后来见到刘猛所作古乐府诗,感到“其中一二十章,咸有新意”,于是又和了古题乐

府19首。虽用古题,但或“全无古义”,“或颇同古义,全创新词”(元稹《乐府古题序》

),其实质、作用与新乐府是一致的。这样,在当时形成了一个影响很大的诗歌运动,文学

史上称之为新乐府运动。

白居易阐述了新乐府运动的理论主张:所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

九书》),“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新乐府序》),明确

提出了新乐府运动的基本宗旨。白居易,强调了诗歌的社会功能和讽谕作用;同时白居易主

张诗歌要有社会内容,要反映民生疾苦和社会现实弊端。所谓“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与元九书》),“其辞质而径”、“其言直而切”、“其体顺而肆”(《新乐府序》)

,“非求宫律高,不务文字奇”(《寄唐生》),则是要求诗歌的形式与内容统一,为内容

服务,表达直切顺畅,让人容易接受。这些诗歌理论,一反大历以来逐渐抬头的逃避现实的

诗风,发扬了《诗经》、汉魏乐府和杜甫以来的优良的诗歌传统,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新乐府运动的创作

新乐府运动的诗歌创作,实践了上述理论主张。白居易、元稹、张籍、王建等人的乐府诗及

其他的一些作品,反映了中唐时期极为广阔的社会生活面,从各个方面揭示了当时存在的社

会矛盾,提出了异常尖锐的社会问题。如白居易的《卖炭翁》,元稹的《织妇词》,张籍的

《野老歌》,王建的《水夫谣》等,都是直接描写劳动人民 馐艿牟锌岚骱脱蛊龋?

们的悲惨命运鸣不平的;白居易的《新丰折臂翁》、元稹的《夫远征》、张籍的《塞下曲》

、王建的《渡辽水》等,是反映边地士兵之苦和反对穷兵黩武的;白居易的《缭绫》、《红

线毯》、《重赋》、《轻肥》等,是直接刺责统治阶级的骄奢淫逸,并从中反映贫富悬殊、

阶级对立的;白居易的《宿紫阁山北村》、张籍的《猛虎行》、王建的《羽林行》等,是揭

露特权阶层恶势力为非作歹、残害人民的。诸如此类的作品,大都具有较强烈的现实意义和

鲜明的倾向性。在艺术上,尽管各人的成就不同,风格互有差异,又大都体现出平易通俗,

直切明畅的共同特色。它们展示了新乐府运动的实绩和优良的诗歌传统,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

新乐府运动的创作,既然针砭现实、指斥时弊,自然就不能不触犯许多权势者。白居易说,

他的诗曾使得“权豪贵近者相目而变色”,“执政柄者扼腕”,“握军要者切齿”,竟至“

言未闻而谤已成”(《与元九书》),可见斗争是很激烈的。元和十年,白居易横遭毁谤,远

谪江州,以他为主要倡导者的新乐府运动也因此受到挫折。事实上,统治阶级的腐败和现实

政治的黑暗,也使得新乐府运动已无法再继续下去。尽管如此,它在中国诗歌史上却留下了

光辉的一页,并对后世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晚唐皮日休作《正乐府》10篇,聂夷

中也多写反映现实的乐府诗,就是对新乐府运动传统的直接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