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面耳手足自诊自查自疗
2046000000010

第10章 手诊,健康必知的掌纹细节(1)

掌纹对健康的实际意义

伸出双手,掌心向上,你就会看到掌心的手纹。一般人掌心里都会有三至四条掌纹,它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产物,但是人的左右手的掌纹一样吗?人又为什么会有掌纹?掌纹预示着什么?

掌纹和人的命运有关吗?本章将详细讲解这些问题。

中医学对掌纹的认识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全息医学理论认为,手掌的不同部位分别对应着人体的五脏六腑等身体部位,可以反映出身体的变化。

例如,肝病患者会有“肝掌”出现,就是肝脏病灶在手掌的反映。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掌纹的异常变化来诊断疾病。

手诊全息医学就是在综合掌纹信息的基础上,通过全面比较来破译疾病密码,以达到准确诊断疾病的目的。

现代医家学者对掌纹的认识

手诊作为一种直观、便捷的诊断方式,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据冯学敏《人体密码》一书介绍:“掌纹至少可以辨认出132种疾病,可以发现早期癌病,可以精确到把胃炎区分为好几级。”1992年,英国皇家医学杂志也载文介绍:

“从手纹上可以判断生命的长短和疾病,手诊具有X线或B超的作用。”医学家们认为“通贯手”

与先天愚型疾病有关。

掌纹变化对健康的影响

如果手掌上有明显的“肝分线”,提示有肝损害;过敏纹(9线)深长,提示肝脏免疫功能比较差,而且不能分解酒精的毒素,因而有这类掌纹线者最好不要饮酒;左手上有“悉尼线”者,提示家族有肿瘤史;震位有“十”字状纹,提示脾胃长期消化吸收功能差,有慢性胃炎等。

下面让我们通过具体的分析来了解我们的掌纹,一起探索手掌心上纹路的奥秘吧。

病理掌纹形成的原因

出现病理掌纹的原因比较复杂,不仅受先天遗传因素制约,后天的不良生活习惯也会给病理掌纹带来影响。

病理纹的遗传因素

研究发现,某些遗传性疾病患者的病理掌纹,同时可以在直系亲属的手上出现。例如,糖尿病是一种遗传疾病,在糖尿病患者家族中,可以在不同辈分者的手上见到相似的病理纹。无论是隐性遗传还是显性遗传,掌纹均有一定的隔代遗传现象,在祖孙之间,常可见相似的胆囊炎、肿瘤等病理纹。这种隔代病理纹遗传极具探讨研究价值。

身体疾病在掌纹上会有所反映

掌纹的生成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脏腑组织发出的疾病信号会在掌部对应区显示。如真皮下的血管因压力、血流速度发生改变,便会在掌部形成相应的表征,如果相应部位血供不足,则会在掌部形成缺血区;反之,某些部位的血管则会过度充盈。这种缺血和充盈导致局部细胞的血压异常,进而长时间缺血的细胞萎缩、塌陷,表皮形成沟状;而长时间充盈的血管又使局部细胞增生、隆起形成了脊状。经过数月或数年后掌丘处便会因这种改变形成红润、丰满、塌陷、黄白及固定的纹线,即病理纹。

脏腑组织的病变可以反映

在相应的手部区位上疾病可以导致出现某些病理掌纹,而合理治疗后一段时间,某些病理掌纹又会消失或变浅。如没有患过心脏病的人,相对应的手区则无异常纹理,而患了心脏病的人,相对应的手区就会出现“米”或“井”

状掌纹;某些脏器手术后,相应的手区可出现“×”状纹或“田”状纹,手术后多年,这些纹理会变得紊乱,而形成“米”状纹或“×”状纹被“口”状纹框在其内的纹理。

一般病理纹的出现,要早于疾病症状的出现。例如,手上出现“十”字纹,表示体内有了炎症,如果发展成“井”字纹,有些人会感到不适或疼痛,即便是掌上出现“井”字纹,身体的不适症状仍引不起大多数人的重视,好多人只有症状严重了,影响工作和生活了才会去就医,而这时的掌纹早已形成了“米”字纹。

掌纹能反映神经传导、血液循环状况

手掌是末梢神经的集中区,手上的神经反应可直接传达到大脑,大脑的指令也可以直接迅速地传达到手上。尤其是手掌皮肤的敏感度极高,它对冷热软硬、干湿涩滑的感觉比其他任何部位都细微,这种丰富的末梢神经活动对掌纹的生成变化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如果微循环畅通,皮肤能够得到充分的濡养,掌纹就会显示出协调均匀的色泽。如果微循环受阻,局部濡养失调,掌面就会萎缩,局部就会塌陷。

生活不规律对掌纹也有影响

饮食不节、过饱过饥,对掌纹也有一定的影响,因为这种不良的饮食习惯很可能会导致消化系统疾病,从而引起体内脂肪代谢失调,反映到手上的相对区域就会形成隆起或塌陷,产生纹理紊乱;如果呼吸功能紊乱,会造成人体内酸碱平衡失调,微循环中二氧化碳过高,多余的脂肪颗粒就会被送到手掌上堆积成丘形掌纹;气血亏损者,可以使掌纹变浅、苍白,提示患有贫血症、失血症。

由此可见,掌纹不仅记录着人体信息交换情况,它还反映了疾病过程。

掌纹诊病的原理及依据

掌纹与健康密切相关,从掌纹的变化中能预测和诊断胃炎、结石、中风、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男科的主要常见疾病。

掌纹对现代医学具有重要的诊断参考意义

在掌纹诊断方面,一是早期诊断,通过观察手掌掌纹与色泽的变化能预测癌症发病的时间及部位,家族中癌症患者的掌纹,尤其具有参考意义;二是早期发现疾病,从而可以提出合理的预防措施;三是判断是否患有家族遗传疾病,通过优生优育来保证后代的健康。

能够帮助治愈疾病

在治疗方面,根据掌纹掌色的异常变化,可以通过按捏手部相应的穴位来治疗疾病。如根据现代医学的脊髓神经反射理论和中医的经络理论,肝病患者可以揿捏右手拇指的两个关节;耳鸣患者可以揿捏双手无名指的三个关节;糖尿病患者可以揿捏左手拇指的两个关节等。

对疾病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在预防方面,可根据患者掌纹掌色的异常变化,为患者的日常生活调理提供参考依据,从而做到系统调理,预防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发生。如高血压的病理纹,在青年时期就可能出现,如果积极预防完全可以推迟发病的年龄。常见的病理纹与身体疾病对应体现为:急性炎症,呈红色;慢性炎症,呈白色;寒证,呈青色;虚证,呈黄色。总之,掌纹与现代医学的结合,可以为预防、诊断、治疗、日常调理等多方面提供参考,因而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掌纹诊病自古有之

掌纹诊病,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商朝时甲骨文中就有利用掌纹辨病的记载。两千多年前的医学名着《黄帝内经》认为人体局部与整体有辩证统一的关系,《黄帝内经·灵枢》有诊鱼际纹路之法及爪甲诊病法的记载;唐代王超《水镜图诀》中介绍了小儿指纹诊病方法。

掌纹诊病的医学原理

掌纹诊病既有中医的理论根据,又有西医解剖学做验证。中医理论认为人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沟通表里,运行气血的一个有机整体。

《黄帝内经》记载:“经络者,所以行血气、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脏腑通过经络和体表建立联系,所以脏腑的功能活动和气血盛衰,可以通过皮肤反映出来,这也是《黄帝内经》所说的“有诸内,必形诸外”的意思。“掌中热者腑中热,掌中寒者腑中寒”,根据手心的温度诊断疾病也是中医诊疗的重要方法之一。再者,根据西医的解剖学,掌纹属于“皮纹学”的范畴,德国着名哲学家康德指出,“手是人类外在的头脑”。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手部丰富的神经是直接和脑相连的,当脏腑发生病变时,就会通过自主神经传达到大脑,经过大脑信息转换,然后发出指令,再通过脑脊髓神经把信息情形显示到身体包括双手上。比如中风前会出现手指麻木的预兆;再比如,发生脑梗死后,半身不遂之人两手掌浮肿,呈暗红色,双手掌纹路也很快变浅。

掌纹诊病的主要方法

区分手掌对应人体的区域

中医全息理论认为,手掌和耳朵一样,对应着人体的器官。人体在手掌上对应位置的分布规律是:大拇指的一侧对应身体的左侧,小指一侧对应身体的右侧,中指方向对应头及身体的上部,手掌根部的方向对应身体的下部以及脏器的下方。例如,以中指为起点,中指根节代表头顶部,头晕、头痛、高血压、低血压、脑血管等均会在这个部位显现异常;手掌与手指连接的部位的周围是眼、鼻、牙齿、咽喉等,相当于人体头部两眼至咽喉部位。沿中指再向下,中指平分线附近是胃、肾以及男女生殖系统。

观察掌纹色泽的变化

疾病发生前或发生时会引起掌纹色泽的变化,一般急性病症相应的掌纹会在10~15天内改变,慢性病相应的掌纹会在3个月左右发生变化。

通过这些变化可以预测发病的部位及时间,尤其是早期癌症患者,可以通过掌纹的变化采取预防措施。急性病发时,手掌颜色变化较为迅速,而掌纹还未生成,诊断时应以观察掌色为主。慢性病急性发作时,也以观察掌纹色泽为主。比如,手掌红色,代表高血压、高血脂、中风等急性病;手掌、指甲均发白,多为贫血;手掌呈青色,为瘀血症、肝功能障碍;手掌呈黄色,提示有胃及肝胆方面的疾病;手掌呈褐色或枯色,提示有恶变病;手掌色泽光亮似绸缎,则提示有风湿病、关节炎等方面的疾病。

观察掌纹纹理的变化

一般以掌纹为主来诊断慢性病。由于掌纹的变化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要仔细观察掌纹的变化,及早发现病情。例如,手上胃区出现“十”

字纹,表示有胃炎,但此时炎症尚轻,多数人无痛感。

左右手掌纹的对比

民间传说男左女右,即男性看左手的掌纹,女性看右手的掌纹。其实疾病并不是完全按这个规律发生发展的。诊断脾胃病以左手掌纹为主,诊断肝胆病以右手掌纹为主,诊断心脏疾病则要双手互参,诊断呼吸系统疾病一般按照拇指方为左、小指方为右的原则,诊断泌尿系统疾病大多是左右对应的。在观察某些疾病时,左半身的疾病要看右手,右半身的疾病则要看左手。

总之,在掌纹诊病过程中,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全面考虑掌纹、掌色、部位等因素,如大拇指根部出现苍白区,表示是缺血引起的经常性头痛。

掌纹诊病不是万能的,作为一门古老的诊断方法,需要同其他诊断方法综合应用,这才能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手部反射区全知道

手是人体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显示着人体气血的枯荣、正邪交争的消长、疾病演变过程中的预后判断等。中医对双手非常重视,并做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手部是独立的全息胚,人体的各脏腑器官、四肢孔窍在手部均有其对应的部位。当脏腑器官出现病理改变时,手部的同名全息穴区也会出现气色形态的相应改变。手部全息按摩法,是通过对手部的脏腑器官全息穴区,施以特定、有效的按摩刺激以疏通局部气血,调整脏腑虚实,达到治病防病、养生、健体目的的方法。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手部相对应人体各个器官的反射区所在的部位:

头区:位于双手掌面,10个手指末节螺纹面。

主治中风后遗症、脑震荡后遗症、高血压、头痛、头晕、神经衰弱等头部疾病。

额窦区:位于双手掌面,10个手指尖。主治鼻窦炎、中风后遗症、脑震荡后遗症、头痛、头晕、神经衰弱。

脑垂体区:位于双手拇指指腹中心。主治内分泌功能失调、小儿发育不良、更年期综合征。

眼区:位于双手掌和手背第2、3指指根部。

主治结膜炎、角膜炎、近视、远视、青光眼、白内障等眼部疾病。

鼻区:位于双手拇指第2节指骨桡侧的中部,赤白肉际处。主治过敏性鼻炎、鼻出血、鼻窦炎等上呼吸道疾病。

耳区:位于双手掌和手背第4、5指指根部。

主治中耳炎、耳鸣、耳聋、眩晕等疾病。

扁桃体区:位于双手拇指第2节指骨桡侧的赤白肉际处,鼻反射区的近侧。主治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等疾病。

颈椎区:位于双手拇指掌面近节指骨中央。

主治落枕、颈椎病、颈项强硬酸痛、颈椎骨质增生以及因颈椎病引起的手麻、臂痛等疾病。

头颈淋巴结区:位于手掌和手背,第2~5指指根部间的凹陷处。主治眼、耳、舌、口腔、牙齿的疾患,甲状腺肿大,免疫力低下等疾病。

斜方肌区:位于双手掌眼、耳反射区近侧,呈弧形带状。主治落枕、颈部疼痛、背部疼痛、上肢疼痛、手指麻木无力等疾病。

心脏区:位于左手掌第4、5掌骨之间,掌骨的远端,近掌骨处。主治心绞痛、心律不齐、心功能不全等循环系统的疾病。

脾脏区:位于左手掌第4、5掌骨远端之间,心反射区的近侧。主治贫血、高血压、肌肉酸痛、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疾病。

肺脏区:位于双手掌面,横跨第2、3、4、掌骨,为靠近掌指关节的带状区域。主治肺炎、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结核等疾病。

支气管区:位于双手掌面中指近节指骨,该反射区的近心端与肺相连。主治肺炎、支气管炎等疾病。

肝区:位于右手掌第4、5掌骨之间,掌骨的远端,近掌骨处。主治肝区不适、肝炎、肝硬化、腹胀、腹痛、消化不良、高脂血症等疾病。

胆囊区:位于右手掌第4、5掌骨之间,肝反射区的近端。主治胆囊炎、胆结石、厌食症、胃肠功能紊乱等疾病。

甲状腺区:位于双手掌面虎口至第1掌骨近心端之间的带状区域。主治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低下症、单纯性甲状腺肿等疾病。

腹腔神经丛区:位于双手掌面第2、3、4掌骨之间的圆形区域。主治胃肠功能紊乱、腹胀、腹泻、胸闷、烦躁、神经衰弱等疾病。

肾脏区:位于双手掌面第3掌骨中部。主治急慢性肾炎、肾结石、肾功能不全、尿路结石、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等疾病。

肾上腺区:位于双手掌面第3掌骨中上段,肾反射区的远侧。主治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过敏性哮喘、心律不齐、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

膀胱区:位于双手掌面大、小鱼际交接处的凹陷中。主治输尿管结石、泌尿系统感染等疾病。

输尿管区:位于双手掌面中部肾反射区与膀胱反射区之间的条形带状区域。主治输尿管结石、泌尿系统感染、肾积水、高血压等疾病。

生殖器区:位于双手掌侧腕横纹中点处,即大陵穴处。主治性功能低下、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等疾病。

前列腺、尿道、子宫、阴道区:位于双手掌侧腕横纹处生殖腺反射区两侧的带状区域。主治前列腺炎、泌尿系统感染、子宫肌瘤、宫颈炎、阴道炎、白带异常、尿道炎尿路感染等疾病。

腹股沟区:位于双手掌侧腕横纹处的桡侧端。主治生殖系统疾病,在男性包括排尿异常、脓尿、性功能障碍、不育症、前列腺增生等,在女性常见的有阴道炎、宫颈炎、子宫内膜炎等疾病。

食管区:位于双手掌面近节指骨近端,颈椎反射区的近侧。主治食管肿瘤、食管炎等疾病。

胃区:位于双手掌面第1掌骨体远端。主治胃痛、消化不良、呕吐、腹胀、胃酸分泌过多等疾病。

十二指肠区:位于双手掌面第1掌骨近心端。

主治消化不良、十二指肠溃疡食欲不振等疾病。

胰腺区:位于双手掌面胃反射区与十二指肠反射区之间,约当第1掌骨体中部。主治胰腺炎、消化不良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