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父母决定孩子的未来
2052300000005

第5章 生活教育:言传身教,潜移默化(1)

和谐的生活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父母在家中怎样教育孩子,父母的言传身教怎样影响孩子,让孩子怎么吃饭,怎么穿衣,怎么玩耍,这些在生活中看起来不起眼的小事,却对孩子以后的成长有着直接的影响。

面对挑食的孩子

佳佳是一个4岁的小女孩儿,很乖巧,也很聪明。但是吃饭却很挑剔,蔬菜不吃,鱼肉不吃,偏偏喜欢吃米饭泡水加咸菜。问她原因,她说那是奶奶爱吃的饭,而奶奶最疼自己,所以,自己也要吃这个饭。不管全家人怎样教育和开导,佳佳就是不听,全家人对此也无计可施。

佳佳是家里的独生女,与姑姑和舅舅家的几个孩子相比,佳佳显得又黑又瘦小。医生说她的血色素太低了,主要是偏食的原因,如果这个习惯不改正的话,很难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一家人都很着急,奶奶更是觉得自己对不起孙女儿:“这孩子,我是因为小时候家里穷,吃不起鱼肉,所以才吃水泡饭就点咸菜凑合凑合,这么多年来已经习惯了。佳佳这么小,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不多吃些蔬菜和鱼肉怎么能行呢?”

维尼是一个英国籍5岁的混血小姑娘,她的父亲是英国人,母亲是中国人。暑假期间,母亲带维尼回国探亲,目的是要让维尼学习汉语。维尼非常喜欢姥姥家,因为姥姥家有很多的小伙伴,而且一个个对她都非常友善。但是只有一件事不太好,那就是维尼很不喜欢姥姥家的饭--中国餐。

第一天坐上姥姥家的餐桌,看着一桌子的中餐,维尼死活也不肯吃,而是躺倒在地上:“Milk!Bread!”无论姥姥和其他人怎么哄都无济于事,她就是不肯吃米饭和菜。姥姥怕把这个宝贝洋娃娃饿病了,只好去买了牛奶和面包。晚上,维尼的妈妈知道了这件事,便对母亲说,她在家里也不肯吃中国饭,米饭、馒头都不肯吃,总是哭着喊着要面包吃,我们都不理她。过一会儿,她饿极了,自然就会去吃,下次不要再给她买了。

第二天吃饭的时候,维尼还是不吃,而是像前一天一样向姥姥要牛奶和面包,姥姥记得维尼妈妈的话,任凭维尼大喊,就是不给她买牛奶和面包。就这样,小家伙饿了一个上午,一口饭都没吃。下午午休起床后,姥姥开始心疼维尼,她找来一些小点心对她说:“你看这蝴蝶酥多好看啊,你尝尝,是甜的。这叫糖三角,里面藏着好吃的果酱呢,快吃一口吧。”看着姥姥手里诱人的小点心,维尼的肚子又开始咕噜咕噜地叫了起来。在姥姥的劝导下,维尼小心地尝了一口,香香的、甜甜的,一点都不比面包差。于是,饿极了的维尼自己拿着点心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再也不叫“Milk!Bread!”了。再到吃饭的时间,姥姥让维尼坐在几个小哥哥、小姐姐的中间,维尼看着哥哥、姐姐吃得那么香,自己也安静地吃了起来,偶尔还会对姥姥说某个菜好吃。

一个假期很快就过去了,维尼要回英国去了。临走的时候,维尼用一口带有外国味的汉语对姥姥说:“中国的面包好吃!”

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外国,小孩子中都有挑食的。可是中外父母面对挑食的孩子采取的却是不同的方式。中国的一些父母是一味地哄、劝,结果孩子还是挑食,甚至挑得更厉害。而国外的父母则是不加理睬,挑就挑吧,饿了自然会吃。

许多父母总是向别人抱怨说,最发愁的就是孩子的吃饭问题了。平时看着挺可爱的,可一到吃饭的时候,什么毛病都来了。青菜不吃、鱼不吃,这个咸的不吃,那个辣的不吃,好不容易吃了两口,忽然想起什么来,转身就跑。还非得大人哄着、追着喂饭,一口饭能在嘴里含5分钟还咽不下去,吃不完的东西扔得桌子上、地上都是,简直是狼藉一片。结果孩子身体又瘦又小,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做父母的没有一点办法。对此,父母不必着急,专家给你支支招,不妨一试。

从孩子第一次坐上餐桌开始吃饭的时候起,父母就要格外重视对孩子进行良好进餐习惯的培养。从怎样用勺、筷子吃饭,怎样与家人沟通、交往,怎样帮父母收拾碗筷,父母都要对孩子进行积极的引导。在这个时候,如果父母能够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吃饭习惯,那么以后对孩子的各种教育将会自然而然地变得简单顺利。

下面还有3种方法,父母不妨尝试一下。

1.饭前的准备活动,父母要鼓励孩子积极参与。

对于幼儿园大班的孩子,父母可以让他参与饭前的准备活动,如端菜、摆放碗筷等,通过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来提升孩子的吃饭兴趣。

2.吃饭之前,父母要积极地向孩子逐一介绍饭菜的营养、口味等,激发孩子对进餐的兴趣和好感,引发食欲,并与孩子一起品尝不同饭菜的味道,观察食物的颜色,然后一起发表对这顿饭菜的评论。

3.父母切忌当着孩子的面议论某种食物不好吃。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认为,爸爸妈妈认为不好吃的东西一定不好吃。有了这种想法的孩子,下次看到这种食物时,先入为主的意识会让他对这种食物产生排斥心理。

改变孩子吃饭的坏习惯并不难,如果父母能抓住难得的教育时机,坚持对孩子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那么,不仅是孩子受益,父母的生活也将会因此而变得轻松和愉快。

吃饭是门学问

玲玲已经2岁零11个月了,每天在家里不停地跑来跑去,很招人喜爱,而唯一让妈妈头疼的就是吃饭问题。要么是边吃边玩,要么是挑三拣四,要么是只吃一点点。

一天,又到了吃饭的时候,可玲玲还在玩,不论妈妈怎么喊,她就是不去吃。没办法,妈妈就把她拉到了餐桌边,并且警告她:“如果再不好好吃饭,就把她扔到外面去,让别人把她拣走,以后她就再也见不到妈妈了。”

妈妈的这番警告还真的起到了作用,玲玲坐下乖乖地吃着妈妈喂的饭,再也不敢吵着吃多吃少了,可是眼睛却老是往门边看。

后来,每次吃饭的时候,玲玲会先跑到门边看门有没有关好,锁得严实不严实。因为她怕不好好吃饭妈妈会把自己扔出去让别人拣走。

在一个美国家庭,有一个3岁的小男孩。

晚上到了吃饭的时候,小男孩坐到自己的专用位子上,等妈妈把饭端到面前后,就自己拿着勺子吃起来。

小男孩的爸爸和妈妈各自吃各自的,没有人管这个小男孩,不过妈妈偶尔会给他夹些菜。

吃了一会儿,小男孩面前的桌子上饭菜狼藉,可他的爸爸妈妈只是看一眼,并不说什么。

过了一会儿,小男孩可能是不想吃了,就一个人滑下椅子去玩玩具。

他的爸爸妈妈吃完后,问儿子还吃不吃。

小家伙口齿不太清晰地告诉妈妈已经吃饱了,于是妈妈收拾桌子去洗碗。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与外国人相比,中国人更重视吃饭。国内很多家长爱孩子,更是体现在吃饭上。头一条就是让孩子多吃,不分青红皂白使劲塞,只要孩子多吃就好,自古如此。国内一些父母怕孩子小,不会自己进食,于是就很喜欢喂孩子吃饭。当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先在自己嘴里把饭嚼碎,再喂给孩子。孩子稍大一点的时候,就开始一勺一勺地喂,然后是一筷子一筷子地喂。经常见到有的母亲端个碗,满院子追赶着孩子喂饭。据有人统计,喂孩子到最大年龄是11岁,因为母亲太爱她的孩子了。

美国的大多数父母也很关心孩子每天的饮食,但是其关心程度远远比不上中国的父母。美国人不硬逼孩子多吃,更绝对想不到给孩子吃一些“补品”。受教育程度高的美国家庭会主动给孩子补钙,却严禁孩子喝可口可乐等软饮料,还不许多吃糖。美国的孩子从两三岁能够拿动勺子的时候起,就开始自己吃饭,即使弄得满脸满身都是饭,家长也不会去喂孩子。而且美国的孩子从上小学一年级开始每天中午就在学校吃午饭,根本就没有家长会在中午回家给孩子做饭。家庭贫穷的学生在学校可以领免费的午餐,有什么吃什么。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则大部分带饭到校,饭菜很简单,大多不过是一片三明治,一瓶果汁,加一块甜点。孩子吃了多少,丢掉多少,有没有吃饱,家长对此是一无所知,孩子回家以后,很多父母也根本不过问中午吃饭的情况。

美国大多数家庭吃饭的时候,餐桌上摆几样菜,孩子想吃哪样就吃哪样,不吃哪样父母也不强迫,让孩子自己做主。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不喜欢吃青菜,有的美国家长会要求孩子吃一些,如果孩子坚持不吃,也可以不吃。可国内父母总觉得孩子永远不会自己吃饱。

在孩子吃饭这件事上,美国父母的态度和做法体现了美国儿童教育学的一个核心目标: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孩子吃饭,必须自己决定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或者自己感觉是饥,还是饱。如果明明没有饱,为了贪玩而不再吃,那么过一会儿他就要挨饿。那是他自己的选择,他要自己来承受这个后果。只有让他真正地尝到苦处,下一次他才不会重犯这样的错误。

美国的大多数父母总爱说,犯错误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学习过程。对于这一认知理念,美国的儿童教育学尤其重视。在这一认知理念的基础上,美国的父母把孩子当做一个跟自己平等的人看待,他们尊重孩子的个人意愿。美国大多数父母相信,孩子的生活是孩子自己的生活,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孩子只能过自己独立的生活,所以必须尽早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

在中美这两种不同的生活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是有差别的,美国的孩子从小有什么说什么,不想吃就说不想吃,吃饱了就说吃饱了,家长不会强迫孩子,因为他们自己知道饥饱。国内的孩子从小就懂得,大人知道的事情永远比小孩子知道得多,所以任何时候都要听大人的话,要懂得大人的所作所为是为了自己好。

美国的孩子从小就懂得自己有多大能力,什么事情自己可以做,什么事情自己做不了,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他们对自己有充分的自信,也知道父母对他们有充分的信任。

国内的孩子从小也知道,要骗父母是绝对做不到的,因为父母比自己聪明,父母对自己总是持怀疑的态度,就算讲真话也不会被信任。大人只按自己的标准要求孩子,所以在日积月累中,孩子得出结论:只有讨好大人才可以少挨骂。

结果,美国的孩子长大以后,最爱说、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我知道,我会。而一些国内的孩子长大以后,最爱说、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我听话,我是好孩子。总而言之,吃饭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除了求生手段、人间享受、民族文化标志等之外,吃饭还包含着一个重要的功能:儿童教育,这一点应引起中国家长们的注意。吃饭看似是件小事,其实并不小,它也许就关系着一个孩子的未来。

父母应该知道,吃饭的主体是孩子自己,而不是父母。孩子吃多少,有没有吃饱,不是由父母决定的,而应该由他们自己决定。他们是为自己吃饭,而不是为父母吃饭。

洗澡,我自己来!

一个2岁的小男孩,刚刚咿呀学语,蹒跚学步。这天父母要给他洗澡。爸爸拿来了一个大大的洗澡盆,小心翼翼地调试着水温,妈妈将宝宝的衣服脱掉,轻轻地放到澡盆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小叔、小姑等人围在周围,有的拿着毛巾,有的拿着婴儿香皂,有的拿着婴儿乳液,这个搓,那个洗。洗澡的过程由这么多的大人包办,小男孩只要不哭不闹地玩水就行了。

有一天,王森在美国一个朋友家做客。在这个普通的美国家庭里,有一个名叫杰夫的两岁幼儿。虽然他才2岁,但是已经会自己洗澡了。他的母亲先帮他把热水兑好,然后把他的衣服脱掉,小杰夫就自己爬到澡盆里,先玩了一会儿水,接着就自己往身上抹肥皂。看到这些,王森就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就很本能地问这个美国的小男孩用不用帮忙,小男孩认真地摇了摇头,用还不太清晰的童音说不用。小杰夫抹完肥皂,又用毛巾擦,把水擦干净以后又自己爬出了澡盆,拿着衣服往身上穿。旁边的母亲微笑地看着幼小的儿子做着这一切,眼神中充满了鼓励与肯定。

看到上面2个例子,我们是不是会有很多的感想呢?在美国,一个2岁的小孩子可以像一个大人一样熟练而迅速地洗完澡,这是由于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因为他们知道,孩子虽然现在还很弱小,但是总归有一天他要离开父母,自己到社会上去闯荡、生活,所以独立性这种将来的立身之本需要从小培养。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父母都很爱护自己的孩子,美国的父母也不例外,他们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可以从他们为孩子设计的各种精巧的玩具中体现出来,但是孩子自己可以做的事情他们是坚决不会代替孩子去做的。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许多国内的父母则对孩子保护过分。不要说让一个2岁的幼儿去洗澡,很多孩子到了10来岁还要大人给他洗澡。在许多中小学校的校门口,每到上学放学的时候,总会有一群群的大人送孩子上学或接孩子放学。即使到了孩子上大学的时候,也有很多父母不惜路途遥远来学校送孩子。在每年大学新生报到的时候,大学校园里有很多是送新生上学的家长,更有甚者,一个新生身后竟跟了七八个大人。在这种教育背景下成长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往往很差,在学习和生活中一旦遇到不顺心的事或者遇到困难的时候,往往会不知所措,更不要说自己想办法来解决问题了,他们往往只知道向父母求援或是一个人自叹自怜。这样的孩子,进入社会之后会是什么样的状态就可想而知了。

对于刚刚出生的孩子来说,由于其生理特别是大脑的结构和功能还不够成熟,因而是一个无知无能及依赖性极强的个体。然而,随着其生理结构和功能的不断完善和成熟,儿童应付和处理事情的能力也在不断地增强。从两三岁开始,儿童的独立意识开始萌芽,这时候,孩子经常会向大人提出要自己做的要求。比如,看到父母正在包饺子,孩子会觉得很好奇也想动手包一个。这时候,如果家长认为孩子小,干不好,于是嫌麻烦不让孩子干,这样很容易挫伤孩子要求独立的积极性。因此,父母要从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小事开始,尊重孩子的独立需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同时还要给予他们积极的引导。

一个懒于思考、惰于实践、期待他人帮助、不能自立的人,永远都不可能独立。因此,对于孩子来说,要坚持让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