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人要有心机全集
2095200000010

第10章 话不能说绝,嘴不遮掩难成大事(1)

做人要有“心机”,很多时候体现在语言上,有些人话说得绝对,信誓旦旦,又嘴不遮掩,处处许诺,结果能做到的很少,泡汤的很多,最终累得自己半死,还遭人讨厌,真是得力不讨好,费心还伤神。

1.语为心声,不要口不择言

做人是否有“心机”,还表现在说话上。有“心机”的人不会口不择言胡乱说话。但说话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要长久的实践才能练出良好的说话功夫。

“你会说话吗?”这样问你,你一定觉得可笑,只要是正常人,说话谁不会?实际上,问题并没有那么简单。谁都会说话,但有人说话总是没有“心机”,口不择言,象机关枪扫人,一阵狂扫,只顾自己快活,不顾别人死活。

我们还是先看几个笑话:

一剃头师傅家被盗劫。第二天,剃头师傅到主顾家剃头,愁容满面。主顾问他为何发愁,师傅答道:“昨夜被强盗将我一年积蓄劫去,仔细想来,只当替强盗剃了一年的头。”主人怒而逐之,另换一剃头师傅。这师傅问:“先前有一师傅服侍您,为何另换小人?”主人就把前面发生的事细说了一遍。这师傅听了,点头道:“像这样不会说话的剃头人,真是砸自己的饭碗。”

在寿宴上,客人同说“寿”字酒令。一人说“寿高彭祖”,一人说“寿比南山”,一人说“受福如受罪”。众客道:“这话不但不吉利,且‘受’字也不是‘寿’字,该罚酒三怀,另说好的。”这人喝了酒,又说道:“寿夭莫非命。”众人生气地说:“生日寿诞,岂可说此不吉利话。”这人自悔道:“该死了,该死了。”

有一人请客,四位客人有三位先到。这人等得焦急,自言自语道:“咳,该来的还没来。”一客人听了,心中不快:“这么说,我就是不该来的来了?”告辞走了。主人着急,说:“不该走的又走了。”另一客人也不高兴了:“难道我就是那该走又赖着不走的?”一生气,站起身也走了。主人苦笑着对剩下的一位客人说:“他们误会了,其实我不是说他们……”最后一位客人想:“不说他们就是我了。”主人的话未完,最后一位客人也走了。

由此看来,如果我们说话时不加检点,就可能伤人败兴,引起误解,惹怨招尤。我们要注意说话的场合、对象、气氛,不要口不择言,想说就说。像有些人去菜市场,问卖肉的:“师傅,你的肉多少钱一斤?”或饭馆服务员上一盘香肠,说:“先生,这是你的肠子。”这类生活中的笑话,我们要注意避免。

明人吕坤认为,说话是人生第一难事。像上面所说的情况,还不是太难的。只要注意语言修养,慢慢就会改善我们说话的纰漏和不足之处。说话难,最要命的就是说真话、说实话太难。

中央电视台开办了一个《实话实说》的节目,主持人崔永元谈到了办节目遇到的一些事。他说,现在世道变了,“文字狱”时代已成往事,说真话已不会闯下大祸,但“说实话免遭迫害,可不定能免遭伤害”。《实话实说》栏目请过几百位座上客来侃侃而谈,结果呢?一位座上客因此评不上职称,原因是“喜欢抛头露面不钻研业务”。另一位是研究所副所长人选,因做节目耽误了前程,理由是“节目中的观点证明此人世界观有问题”。一报社记者参加的节目一经播出,立刻感到人言可畏,人们说他出风头,什么都敢说,恶心。另一电台记者回去后被领导审查,认为他一定是拿了许多钱才会那么说。还有一位老年女性在节目中真诚表露了自己的人生感受,结果好多人打听她是不是神经病……

崔永元苦恼地说:“所以连我们自己有时都怀疑,节目到底能做多久?”他也体会到了“人生惟有说话是第一难事”。

生活中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实在太多了。明明是这么回事,有人偏偏说成那么回事。刚才还这样讲,一转脸又那样讲了。这样随风转舵,看人下菜,言不由衷,自欺欺人,活得多累,又多没意思。俄国作家契诃夫笔下的“变色龙”,就是这样很“累”地不断自打嘴巴地说话的,我们做人可不能这样。

说话难,但也不能就此闭口不言,学会怎样说话就是很重要的事了。

技巧是要学习,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弃原则,指鹿为马,曲意逢迎。如果违心地说话,那技巧就变成了恶行。崔永元说得好:“也许有一天我们会讨论技巧,我们用酒精泡出了经验,我们得意地欣赏属于自己的一份娴熟时,发现我们丢了许多东西,那东西对我们很重要。”

说话不坚持原则,丢掉的就是人格。

说话这事,孩子不会觉得难,怎么想就怎么说。只有大人们觉得是道难题。在人们知道左顾右盼,思前想后,知道掂量和玩味,孩子们的词典里还没有这许多词汇。这题很难。那么,如果我们实在想说,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又不知道该怎么说时,怎么办?崔永元出了个主意:那就实话实说,就像来自德国的教练施拉普纳对中国足球运动员说的:“当你不知道该把球往哪儿踢时,就往对方球门里踢!”

这是解决说话难的最终办法,曲意逢迎只能避开一时的麻烦,得到的是良心上的永久不安。但是切忌口不择言,讲究一下“心机”,实在不能说,宁可保持沉默。

2.管好舌头,不该说的不乱说

舌头是人之利器,也是人之祸害。无论你是吃硬饭还是吃软饭,舌头能帮你也能害你。所以,管不好自己的舌头,就要面临祸从口出的灾难!

有些人心里藏不住话,听到什么,看到什么就爱四处传播,这是一个很大的缺点,中国有句俗话“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许多是非往往是我们多嘴多舌造成的。

当然,人长了嘴巴就是要说话的,但说话一定得看场合,看时机。如果说话不看场合,不讲究方式方法,不分责任,不考虑结果,往往容易惹出是非和麻烦来。特别是青年人,社会阅历少,经验不足,爱说敢说,如果不注意控制,就更容易因话惹祸。这时不管你是有心还是无心,长期下去,最终害了你自己。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舌头惹出的风波太多了。不负责任的背后瞎说,毫无根据的怀疑猜测,不经调查的轻信乱传,东拉西扯的闲言杂语,都会给许多人造成痛苦和烦恼,给人世间增添许多是非和不幸。当然给别人带来不幸的同时,往往最终自己也受到恶报。

“害人的舌头比魔鬼还厉害……上帝仁慈为怀,特地在舌头外面筑起一排牙齿,两片嘴唇,好让人们在开口讲话之前多加考虑。”这是文学家的语言,意思是说我们在说话之前要多加考虑,要负责任,不能出口伤人,损害别人。

其实,言为心声,语言受思想支配,反映一个人的品德。不负责任,胡说八道,造谣中伤,搬弄是非等等,都是不道德的。

能管住自己的舌头就是做人最大的成功之一。

3.沉默就是最好的反驳方式

沉默是“心机”中的“心机”,更是没有“心机”的“心机”。当你不愿与人交谈,你可以选择沉默;你不懂怎样与人交谈,你也可以选择沉默。

某机关有一个女孩子,平日只是默默工作,并不多话,和人聊天,总是微微笑笑的。有一年,机关里来了一个好斗的女孩子,很多同事在她主动发起攻击之下,不是辞职就是请调。最后,矛头终于指向了这个女孩子。某日,这位好斗的女孩子抓到了那位一贯沉默的女孩子的把柄,立刻点燃火药,劈哩叭啦一阵,谁知那位女孩只是默默笑着,一句话也没说,只偶尔蹦出一个字:“啊?”最后,好斗的那个主动鸣金收兵,但也已气得满脸通红,一句话也说不了出来。

过了半年,这位好斗的女孩子也自请他调。

你一定会说,那个沉默的女孩子“心机”实在太好了,其实不是这样,而是那位女孩子听力不大好,理解别人的话不至有困难,但总是要慢半拍,当她仔细聆听你的话语并思索你话语的意思时,脸上又会出现“无辜”、“茫然”的表情。你对她发作那么久,那么卖力,她回你的却是这种表情和“啊?”的不解声,难怪要斗不下去,只好鸣金收兵了。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事实:“沉默”的力量是何其地大,面对“沉默”,所有的语言力量都消失了!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斗争。这不是新鲜事,本就弱肉强食,和平相处才是怪事,因此你要有面对不怀善意的力量的心理准备;你可以不去攻击对方,但保护自己的“防护网”一定要有,而装聋作哑有时是最厉害的武器。

又聋又哑的人听不懂别人的话,自然也不会加入争斗,别人自然也不会和他们争斗,因为这只是徒劳。

不过大部分人都不聋又不哑,一听到不顺耳的话就会回嘴,其实一回嘴就中了对方的计,不回嘴,他自然就觉得无趣了;他如果还一再挑衅,只会凸显他的好斗与无理取闹罢了,因此面对你的沉默,这种人多半会在几句话之后就仓皇地“且骂且退”,离开现场,如果你还装出一付听不懂的样子,并且发出“啊?”的声音,那么更能让对方“败走”。

不过,要“作哑”不难,要“装聋”才是不易,因此也要培养对他人言语“入耳而不入心”的功夫,否则心中一起波澜,要不起来回他一二句是很难的。

学习装聋作哑,可以不战而胜,也可避免自己成为别人的目标,而习惯装聋作哑,也可避免自己去找人麻烦,实在是为人处世的绝妙方法。

4.闲谈不搬弄是非

闲谈最能考验一个人的做人,老搬弄是非,自己就是是非之人。

闲谈是促进人与人关系,加强团结合作的工具。

在谈话中,我们可以获得知识,获得情感。然而,在闲谈中,有时也会发生不幸的结局,这说明说话也有负效应。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道理谁不晓得?有时口舌的祸害危险性的确不小,一句不负责任的话,弄不好会使人丧失生命,这决不是危言耸听。

生活中有那么多人喜欢瞎扯舌头,很让人讨厌。比如某甲听到某少女不洁的谣言之后,当成新闻到处传播,这无形中给那无辜少女以巨大的压力而很可能酿成无端的悲剧,如此传播小道消息的人极不负责任。

闲谈中,更要回避对方忌讳的事,被击中痛处,对任何人来说,都不是令人愉快的事。不去提及他人弱点,是做人应有的美德。

一般人即使在盛怒之下,通常也不会扩散愤怒的波纹,但其中也有人在激怒下拿起手边的玻璃杯往地上摔。玻璃杯摔完了就没有其他东西可丢,所以充其量也只不过是自己损失几个杯子而已。换句话说,就是你不伤害别人,发多大的火,说什么话都没有关系。

可是,商场上或一般社会的现象又如何呢?某些特殊人物盛怒时那真是相当可怕的事情。平日相当友善的同伴,虽不至于大吼:“杀掉那家伙!”但个人的立场和利害关系,至少也会演变成“封杀你”的结果。有些人为了公司的前途,不得不牺牲别人。对于商场来说,“封杀你”意味着调职、冷冻、开除等人事变动的宣告。如果你也是经商人士的话,“封杀你”就是代表对方的拒绝往来或“关系冻结”。

所以,我们可以由此得知,无论人格多高尚多伟大的人,身上都有“逆鳞”存在。只要我们不触及对方的“逆鳞”,就不会惹祸上身,还能平步青云。所谓的“逆鳞”就是我们所说的“痛处”,也就是缺点、自卑感,在人际关系上,我们有必要事先研究,找出对方“逆鳞”所在,以免说话的时候有所涉及。

所以,说话的时候一定要警惕祸从口出,我们不妨从下面几个方面去注意:

两个人交谈,尽量避免谈论第三者,如果所谈之事不可避免地涉及他人,也要掌握分寸,与事有关的方面可以谈,但只限于此。

在与人闲谈中,不嘲笑对方的一时失态,不批评对方的一时失误。经常给别人留下台阶,才是真正的君子之风。久而久之,与你打交道的人都会认为你是一个宽宏豁达、胸襟磊落的人。这样你会受到大家的欢迎,做起事来也比较容易。

5.开玩笑宜笑不宜损

别以为玩笑开起来不需要深思熟虑,不需要“心机”,其实,玩笑的智慧深着呢?

一家出版社里的一位男性新婚不久,大概是心情愉快,生活稳定吧,人渐渐胖起来,和婚前差了很多。

有一天,一位女同事的先生来,他和那位日渐发胖的同事是旧识,大家聊了一会儿,女同事的丈夫突然对新婚的同事说:“你怎么搞的,胖得这个样子,满脸横肉,像肥猪一样。”大家听了笑了起来。

那位同事一时变了脸色,一句不吭。等笑他胖的那人走了,他才爆发开来,大骂他说话恶毒。女同事送走她先生回来,立即赔不是,把场面弄得很尴尬。

好朋友彼此间开玩笑,有点过但无伤大雅就可以了,但那女同事的先生的用词的确太损了些,难怪人受不了。后来呢?被笑胖的那位同事和笑人胖的那位先生再也没有来往过。

生活中,由一个玩笑造成的悲剧实在是太多了,皆因玩笑伤害了自尊。

所以,开玩笑、损人应有分寸,否则伤害人、得罪人而不自知,那才得不偿失。

当然,玩笑的过火是避免不了的,但也不能因为如此就拒绝玩笑,整天一本正经。这非常没有必要,因为这样反而会拉远你和别人之间的距离,但要开玩笑之前,应有些认识:

再豁达随和的人也有自尊心,他也许可以不在乎一百次一千次的玩笑和嘲弄,但不能忍受他在乎的人或事被开玩笑、嘲弄,你若搞不清楚他的好恶,开了不得体的玩笑,他就算不发作,也会记在心里。人不可能完全了解另一个人,这点你必须承认,更何况有人天生敏感,容易受伤,你认为好玩的,他才不认为好玩,也就是说,开玩笑要看人。

喜欢开玩笑或嘲弄别人的人常不知不觉就过了头,因此要开玩笑之前应先三思,以免出口成刀,伤害他人。总之,涉及人身的、有批评味道的,和敏感问题及隐私问题有关的玩笑要少开,宁可不开玩笑,也不要让人不愉快,如果硬要开玩笑,不如开自己的玩笑。

6.口头上的胜利是做人的悲哀

口头上的赢不能叫赢,处处与人抬杠,那是做人的悲哀。

有一种人,反应快,口才好,心思灵敏,在生活或工作中和人有利益或意见的冲突时,往往能充分发挥辩才,把对方辩得脸红脖子粗,哑口无言。

长此以往,这种人就形成了一种习惯:不管自己有理无理,一要用到嘴巴,他绝不会认输,而且也不会输,因为他有本事抓你语言上的漏洞,也会转移战场,四处攻击,让你毫无招架之力;虽然你有理,他无理,但你就是拿他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