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人要有心机全集
2095200000009

第9章 凡事留有余地,做人要留退路(2)

如果你有55%得胜的把握,那你可以到华尔街证券市场一天赚个100万元,买下一艘游艇,尽情地游乐一番。如果没有这个把握,你又凭什么说别人错了?

每个人都执着地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判断力,如果你明显地对别人说:你错了,你以为他会同意你吗?绝对不会!因为这样直接打击了他的智慧、判断力和自尊心。这只会使他反击,决不会使他改变主意。即使你搬出所有柏拉图或康德式的逻辑,也改变不了他的意见,因为你伤害了他的感情。

有“心机”的人绝对不会这样说:“好!我要如此证明给你看!这话大错特错!”这等于是说:“我比你更聪明。我要告诉你一些道理,使你改变看法。”无疑断了自己的后路。

那是一种刺激人的挑战。那样会引起争端,使对方远在你开始之前,就准备迎战了。

即使在最融洽的情况下,要改变别人的主意都不容易,如果你要证明什么,就要讲究方法,要使别人对你的证明感兴趣,使对方在无意中接受你的证明。也就是说:

必须用若无实有的方式教导别人,提醒他不知道的好像是他忘记的。

正如英国19世纪政治家查士德·斐尔爵士对他的儿子所说的:

要比别人聪明——如果可能的话,却不要告诉人家你比他聪明。

如果有人说了一句你认为错误的话——即使你知道是错的,你一定这么说更好:“噢,这样的!我倒有另一种想法,但也许不对。我常常会弄错。如果我弄错了,我很愿意被纠正过来。我们来看看问题的所在吧。”

用“我也许不对”、“我常常会弄错”、“我们来看看问题的所在”这一类句子,确实会收到神奇的效果。

遗憾的是,很少有人这样说。但只有这样,才是积极有效的方法。有一次记者访问着名的探险家和科学家史蒂文森。他在北极圈内生活了11年之久,其中6年除了食兽肉和清水之外别无它物。他告诉记者他做过的一次实验,于是,记者就问他打算从该实验中证明什么。他说:“科学家永远不会打算证明什么,他只打算发掘事实。”

也许科学一点的思考方式会改变这些事实。

你承认自己也许会弄错,就决不会惹上烦恼。因为那样的话,不但会避免所有争执,而且还可以使对方跟你一样宽容大度;并且,还会使他承认他也可能弄错。

所以,不管遇到什么事,都不要跟你的顾客、丈夫或反对者争辩,别老是指责他错了,也不要刺激他,而要有一点“心机”,采取必要的让步,讲究一点方法才能改变他人的意见。

在耶稣出生的2000年前,埃及阿克图国王,曾给予他儿子一个精明的忠告——这项忠告在我们今天仍极为重要。4000年前的一天下午,阿克图国王在酒宴中说:

“谦虚一点,它可以使你有求必得。”

6.君子之交绝不出恶声

每个人都有过失,即使是伟人也不例外,所以在与人交往的时候,谈话一定要有“心机”,最好做到“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

俗话说:“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在《呻吟语》中说:“责人要含蓄。”意即在指责他人过失时,最好不要一次把心中想要说的话完全表达出来。这是从政治生涯中总结出来的名训。《菜根谭》中也有“攻人之恶,毋太严”的教训。

此外,《呻吟语》还具体地指出:“指责他人之过,需要稍作保留。不要直接地攻击,最好采用委婉暗示的譬喻,使对方自然地领悟,切忌露骨直言。”他接着说:“即使是父子关系,有时挨了父亲的骂,也会无法忍受而顶嘴,更何况是别人呢?”父子有血缘关系,无论如何不能割舍,但朋友就不是这样了,过激的言辞很可能会断送友谊。不揭短,不打脸就是给别人,给自己都留下了退路。

《韩非子》中说:“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尽,若人有婴之者,则必杀人。人主亦有逆鳞,说者能无婴人主之鳞则几矣!”

龙在温驯的时候,人可以骑在它的背上,如果你摸它咽喉下直径一尺左右逆生的鳞,它必定会吃掉你。如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对方的短处就是逆鳞,如果你抓住这个加以苛责,必然会令对方感到无地自容,那么你就应当小心了,因为对方总有一天会报这一箭之仇的。因此,即使应该指责对方时,也要为其留一点退路。

与人争辩时也一样,以严密的辩论将对方驳倒固然令人高兴,但也未必非将对方批驳得体无完肤才行。因为只要略想就可知道,这样做其实是很愚蠢的,不但对自己毫无好处,甚至有时还会适得其反,得不到对方的认可,而且终究有一天会自食恶果,受到对方的攻击。当我们和他人发生摩擦时,首先要了解他的想法,然后在顾及对方颜面的前提下,陈述自己的意见,给对方留有余地。这一点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必须记住。

在人际交往中,要想应付自如,在这方面就得留心。所谓“君子之交绝不出恶声”。即在这个世界上,与人亲密地交往时,需诚意待人,纵使交恶断绝往来,也不可口出恶言,说对方的不是。一个有“心机”的人,无论持何种理由,即使中断来往,也不会口出恶言、诽谤对方。

7.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走为上是用兵的常用策略,说白了就是退却和逃跑。当一方具有压倒的优势,而另一方没有把握胜利的时候,唯三条道可行,即投降、和谈、退却。投降是彻底的失败,和谈是失败了一半,而退却并非失败,相反是转为胜利的关键。

《三十六计》最后一计是“走为上”,原计曰:“全师避敌,左次无咎,未失常也。”今译为,全军退却,避开敌人,以退为进,待机破敌,这不违背正常的用兵法则。

走,表面看来是退即,实际是最高的战法,它具有切实的实用性,令人有“与其卖弄小聪明,倒不如退为佳”的感觉。

走的计策,在做人做事上,则有“随退随进”一说。随退随进,不是懦弱的象征,而是有“心机”的表现。苏东坡《与程秀才书》中讲到:“我将自己整个人都交付给了老天爷,听其运转,顺流而行,遇到低洼就停止,这样不管是行,还是止,都没有什么不好的了。”苏东坡主张,人应当顺天意,进退不强求。这就像大自然有阴晴,月亮有圆缺,季节有冬夏,天气有冷暖。万事如意只是人们的美好愿望,人生难得一帆风顺。

庄子曾讲,穷通皆乐;苏轼则言,进退自如。无论是庄子的穷通,还是东坡的进退,同指一种做事的策略。穷通是指人实际的境况遭遇,进退是指人主观的态度和行动。庄子认为,凡事顺应自然,不去强求,才能过着自由安乐的生活。苏轼认为,人只有安于时代的潮流,因任自然法则,才能进退自如,穷通皆乐。如此看来,进退即是做人的大道理、大智慧。

我们常说:“做人不要做绝,说话不要说尽。”廉颇曾顽固不化,蔑视蔺相如,到最后,不得不肉袒负荆,登门向蔺相如谢罪。郑庄公说话太尽,无奈何掘地及泉,遂而见母。故俗言道:“凡事留一线,日后好见面。”凡事都能留有余地,方可避免走向极端。特别在权衡进退得失的时候,务必注意适可而止,尽量做到见好便收。

春光虽好,但总有尽时。人生也是如此,每个人都有高潮和低潮。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就像搓牌一样,一个人不能总是得手,一副好牌之后往往就是坏牌的开始。所以,见好就收便是最大的赢家。做人的真谛就在于此,与人相交,不论是同性知己还是异性朋友,都要有适可而止的心情。君子之交淡如水,既可避免势尽人疏、利尽人散的结局,同时友谊也只有在平淡中方能见出真情。越是形影不离的朋友越容易反目为仇。因此,古人告诫说:“受恩深处宜先退,得意浓时便可休。”即使是恩爱夫妻,天长日久的耳鬓厮磨,也会有爱老情衰的一天。北宋词人秦少游所谓“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不止是劳燕两地的分居夫妻之心理安慰,更应为做人交友的处世之道。

8.保持距离才是美

之所以强调保持进退的“心机”,就是人与人之间是有距离的,而且是一种天然的距离。如果说这种距离遭到破坏,人必然会受到伤害。

据报载,一位待业女青年去南方某地走亲,与一位很有气质的中年男士坐在一起。那男子十分热情和蔼,言称自己是广东某中外合资企业的中方经理,到内地招工,并拿出名片给她看。姑娘眼下正为待业而焦急,当即表示愿前往报考。中年男子允诺荐举她当秘书。听罢此言,姑娘感激不尽,遂跟他下车,住进一家旅店。就在这天夜里,姑娘身上所带的钱物被洗劫一空。原来这位自称经理的人是个流氓诈骗犯。

行骗者是“心理专家”,可以说很会“做人”,他们十分注意研究人们的心理,并善于利用其心理弱点,如爱慕虚荣、急功近利、贪图享乐等,采取投其所好的伎俩把自己伪装成事业的强者、职位上的优者、经济上的阔者,以唬人的名片、风雅的谈吐、诱人的许诺,借以构成心理上的“障眼法”,巧妙地解除人们的心理防卫体系,为行骗成功扫清道路。因此,我们说,麻痹轻信是骗子们成功行骗的心理助手和帮凶。

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在社会上还存在着不法之徒的情况下,“防人之心”是少不得的,与陌生人交往的时候,要退开一步。特别是涉世不深的青少年更应保持警觉,完善自己的积极心理防卫机制。如何与陌生人保持距离,具体说来起码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以外表来判断人

在同陌生人打交道时,人们很自然比较重视外表,对风度潇洒、仪表堂堂的人易于产生好感。骗子们就善于利用人们这种图慕虚荣、追求美貌的心理而精心用华美庄重的服饰包装自己,借以蒙蔽他人,诱使你上当。因此,在同陌生人打交道时,要提高警惕,绝不要被其外表所蒙骗。

2.不要对莫名的殷勤打动

殷勤的言行易于使人感动,因为人心都是肉长的。骗子们自然也懂得这一点。他们善献殷勤、套近乎,以图骗取信任和好感,使你把他们当成自己人,最终落入圈套。特别是当人们处于困境或苦闷孤独时,最希望得到同情、关怀和帮助,此时也正是骗子们得手之时。所以,在此时尤其要提高警觉,在殷勤面前不妨多长一个心眼,对献殷勤者保持一定距离。

3.不要为轻率的许诺所诱惑

人们还容易对他人的承诺表示感激,产生信赖感。这时,也是防卫心理失效的当口。本文开头记述的那位姑娘就是如此。因此,对于自己并不了解的人的承诺,要有所警惕。一般情况下,萍水相逢之人张口就承诺往往是靠不住的,承诺谁都会做,轻信就会上当。

当然,加强积极防卫心理并不是要人们把自己封闭起来拒绝与人交往,也不能风声鹤戾,草木皆兵,闹到“谈虎色变”、谨小慎微的地步。只要我们在与陌生人打交道时,头脑中装上防骗这根弦,做到热情而不失控,真诚而不轻信,那么形形色色的骗局在你面前都将无法得逞。

9.适可而止,留下回旋的余地

遇事穷追不舍,于人于已都没有好处,聪明人——有“心机”的人都会适当考虑别人的想法,留下回旋的余地。

现实生活中,许多人说话做事总是不会给人留下余地,搞得对方经常尴尬。其实想想如果你自己处在这种状况会怎样。很显然,人一旦处于这种窘境,则不仅仅是气别人,也气自己,气自己无能、无力,甚至会怀疑自己生存的价值和意义,从而萌生很强烈的人生挫折感和失落感。那么,有过这种体验和经历的人就应当设身处地地为对方想一想,一旦自己通过努力证明自己比对方强,完全有能力收拾对方,那么就应当适可而止,别再以牙还牙,以毒报毒,把对方完全置于屈辱的地位,不然只会使对方蒙受如自己当初一样的打击与屈辱,从而为自己制造一个仇敌。

1.冤家宜解不宜结,问题解决了就要给对方一个台阶下,否则对方记了你的仇,将来还会给你气受。

在人际交往中,特别是求人的时候,如果受了气。你放开眼界,把立足点放在解决对策上而不是斗气上。

和人家斗气,一来未必能够斗得过,二来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对于解决问题没有什么补益,因此换一种视角,换一套思路,另辟途径解决问题是最重要的。一旦问题解决了,你受气的根源也自然消失了,这时候你还不解气,还让那些本来已经很尴尬的部门工作人员下不来台,那就太没有“心机”了。你应当想到,这一次人家阻挠了你,给你气受,也许下次你还要求人家,要是人家记了仇,你就还会有更大的气要受。相反,如果你能够适当给他一个台阶下,他感怀你的宽容大量,下一次办事时也许就能给你帮上大忙。

2.在人际交往中注意不把事情做绝,甚至可以化敌为友。

每个人受了气后都会产生一种报复心理。于是奋发向上,寻找时机。这是十分不可取的,因为说不定你哪天还会有更大的气受。相反,如果一个人在有了实力,或是抓住了对方的把柄,完全有能力收拾对方时,能够恰当的利用这种优势,以一种大度宽容的方式来对待对方,求得他的信任与感激,再进一步通过其他方式来增进彼此的感情,那么就不但排除了树敌的可能性,而且多了一个很可信赖的朋友。朋友多了,社会性实力就会强大,同时能够弥补个人能力的种种不足,那就更不容易受气了。对于矛盾的双方而言,这样结局无疑是最为理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