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马到功成
212500000052

第52章 下篇

下篇第二章第三节 慧多网的深圳站长

因为股霸卡的成功,马化腾不仅获得了不错的经济收益,其在互联网圈子里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尽管如此,马化腾当时并没有着急离开润迅公司,沉稳是他的性格,他仍然不紧不慢地等待着时机。在股市的这段时间里,他并不是将互联网抛置脑后。相反,他更加痴迷于新兴的计算机事物,这其中就包括他自己投资建立的慧多网深圳站。

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在真正的互联网普及之前,还存在着一个更早的体验网络乐趣的慧多网。慧多网,英文名称是CFIDO,诞生在1984年的美国,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互联网。

直到1991年的时候,有热心的网友在北京架设了国内的第一个慧多网长城站。一个站往往就一台电脑,一部电话,一个MODEN。用户就是靠拨电话接通服务器,服务器就是那台电脑,然后下载BBS里最新的帖子,离线后看信、回信。回信的方式是将信息打包后,再拨号上传到服务器。慧多网是早期互联网网站的雏形,它的口号是“慧多网上不言谢”。意思是说:任何人帮助了你,你无须表示感谢,只需要以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就可以了。这个口号间接成就了慧多网的深圳站。

早期的网虫们都喜欢在慧多网上“冲浪”,这帮网络“先驱”是最早感受到网络的吸引力的。后来,他们也成为互联网的佼佼者,马化腾就是其中之一。

1995年,马化腾已经在慧多网上挂了半年之久,他发现自己在这上面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感觉。也许是为了体现出慧多网的口号,马化腾决定让更多的人享受到慧多网的乐趣,他毅然投入5万元,在家里搞了4条电话线和8台电脑,搭建起慧多网的深圳站点,而他自己成了慧多网深圳站的站长。

马化腾在工作之余,几乎都泡在慧多网上。那时,马化腾的英文名字“pony”开始在慧多网深圳站有名了。马化腾开始真正忙碌起来,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深圳“马站”在慧多网上有着极高的人气。虽然当时的网络并非遍地黄金,但众多志同道合之人汇聚一起,没有太多的利益关系,大家更能以诚相待。众多的网络英才便由此认识,马化腾很快结识了当时在BBS上混迹多年的丁磊。

此时的丁磊早已辞掉公职,南下广州淘金。1996年的时候,他在chinanet上架设了一个名为“火鸟”的BBS,是广州有名的计算机高手。在深圳的马化腾很快和广州的丁磊混熟,两人私交很好,经常在一起喝酒,讨论以后如何进行创业。

同为1971年出生的两人英雄惜英雄,相互激励、相互帮助的故事是一段佳话。“当年一起喝啤酒的时候,我们只是打工仔而已,都还不知道未来。”如今回忆起那段往事,马化腾有些自豪,“在网上我才会获得完全的兴奋,至今也没有改变过”。

马化腾担任慧多网深圳站长一事,现在看来仍有“玩票”性质,其实马化腾是在“玩”中探索创业的方法。计算机出身,搭建网站,马化腾是想在“玩乐”中实践自己的诸多想法。

在多年之后,曾有媒体询问马化腾当年作为一名“超级网虫”,开始接触网络的时候,是否基于一种玩的心态?马化腾给予了否定的回答:“从一开始接触网络,我就知道它哪些方面是有用的。我是有目的地选择,并不只是玩。所谓的玩,是想知道这个东西为什么好,用户为什么会喜欢它,是用一种研究的心态去尝试。”

正是基于研究的心态,马化腾做站长的时候就不会把自己当成一名简单用户。再次提及慧多网的站长经历,马化腾这样说道:“做慧多网时,我做到了站长,相当于现在的一个网站。当时我就觉得很有用,觉得这个东西可以提供新的通讯方式。以前是4根电话线只能4个人同时用,现在是可以上万人同时访问互联网,我的舞台就大得多了。”

“超级网虫”马化腾在担任“马站”职务的时候,通过网友们的介绍,接触到一个改变他一生的小玩意。

1997年,马化腾第一次使用ICQ,并成为ICQ的注册用户。

ICQ是英文“I seek you”的缩写,中文意思就是:我在找你。它的功能就如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寻呼机,所以ICQ也被人们称为“网络寻呼机”。在1996年夏天,以色列的三个年轻人维斯格、瓦迪和高德芬格因上网冲浪交流的需要而设计了ICQ后,这个被形象地称为“网络寻呼机”的软件就以风卷残云之势卷走了全球互联网用户的心。

这个“网络寻呼机”制造得不错,三个犹太小伙子还因此成立了一家小公司,定名为Mirabilis,正式向人们提供ICQ服务。最后他们以近3亿美元的价格将ICQ出售给全球最大的网站之一——美国在线,这不过是1999年的事。

ICQ改变了这三个犹太人的命运,远在中国深圳的马化腾也被这个看似不怎么起眼的小工具影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