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听龙永图谈经济与经营之道
213200000053

第53章 21世纪最贵的是人才4

第三篇 第二章4 海归派VS本土派:

国际化人才不分“门派”

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中国更需要的是加强、提高我们本土派的素质。而海归派将成为连接中国和国际的桥梁。海归派和本土派应该相互学习,一同成为了解本土国情又具有国际眼光的国际化人才。

——龙永图

中国入世之后,经济发展的脚步大大加快了。入世为中国打开了一扇门,中国巨大的潜力吸引着国外的企业和资本,也同样吸引着留学国外的大批中国学子回国寻找发展的机会。随着近几年日益明显的人才回流趋势,海归派成为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人才群体。海归派具有国外学习和工作的经验,相对于在国内受教育、工作的本土人才而言,他们更具成为国际化人才的优势。近几年,“海归派”这一词成为我国政治经济生活中的热点词汇。

海归人士绝大多数都是中华民族的精英,海归派有着国际化的学历背景和在国外涉足高科技领域的技术优势,除此之外,还带回了先进的管理和技术,带来了市场和观念,因此,他们毫无疑问地成了人才市场的“新宠”。但海归派虽然具有丰富的经验,可毕竟离开中国多年,不熟悉中国市场、政策和法律,不同语言、文化和行为习惯导致不能有效地沟通,而这方面是本土人才的长处所在。

龙永图认为,海归人才和本土人才各有优势,具有极大的互补性,有必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中国的企业就要创造这样一种环境,让海归派和本土派人才共同为中国的企业和经济服务。

阿里巴巴就是一个善于实现海归派和本土派人才双重价值的企业,让二者优势互补,发挥出1+1大于3的作用。

现在阿里巴巴的CFO、CTO、COO都是海归派或者华裔,马云对未来团队的发展战略是:“阿里巴巴既需要海龟,也需要土鳖,我们要寻找的就是具有精华的中华龟。但‘海龟’必须放到淡水养殖,而‘土鳖’要到海里去浸泡。”

1999年,蔡崇信加入阿里巴巴,成为首席财务官。他曾在北欧地区最大工业控股公司Investor AB附属公司Investor Asia Limited任副总裁及高级投资经理,负责公司在亚洲区的投资业务,有多年资本运作的经验和发展的眼光。加入阿里巴巴后,他当年便被阿里巴巴集团派往香港成立总部并着手运作上市计划。

2006年11月,百安居大中华区总裁卫哲正式加盟阿里巴巴,出任阿里巴巴集团执行副总裁,兼阿里巴巴企业(B2B)电子商务总裁,后来成为上市公司阿里巴巴网络有限公司执行董事、CEO。他的国际拓展的经验和全球眼光是他被马云“相中”的最主要原因。加入阿里巴巴后,他随即开始启动阿里巴巴在2001年未做成功的韩国分公司成立计划,使阿里巴巴成功进军韩国。

美籍华人崔仁辅2007年5月成为阿里巴巴的董事,他之前的身份是沃尔玛百货集团全球资深副总裁兼全球采办总裁,负责零售巨头在70个国家和地区的采购业务。崔仁辅加入阿里巴巴后,担任阿里巴巴B2B公司和淘宝网董事,着重负责淘宝网的业务,他多年的采办经验派上用场。

跟随马云创业的“十八罗汉”在阿里巴巴的不断壮大中也成为出色的管理人才,现均在阿里巴巴担任要职。

阿里巴巴首席执行官卫哲认为,阿里巴巴超越其他企业的优势在于它比本土企业更国际化,比国际企业更本土化。它能把海归人才和本土人才绝妙地组合在一起,发挥强大的作用,在国际化经营团队和人力资源战略上比其他的企业略胜一筹,这使阿里巴巴脱颖而出。

阿里巴巴集团在2007年还把整个管理层做了很大的调整。作为人才战略的一部分,集团高级人才,无论海归派还是本土派,都将陆续前往海内外著名商学院脱产学习、休整、提升,并更充分彻底地与行业内外优秀企业、企业家交流沟通,共同提升整个团队的高度和水平。

马云无疑是一个出色的人力资源战略大师。他打造的互补学习型的团队造就了阿里巴巴的神话,他的人才理念也非常符合中国企业国际化和中国经济发展的要求,以及龙永图坚持认为的“海归派人才要本土化、本土人才要国际化”的观念。

龙永图还认为,高端人才的国际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未来整个中国的管理人才队伍都必须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国际化的职业道德,到那个时候,海归派和本土派将没有明显的区分。

“但从中国的宏观层面来看,更多的还是需要本土派的人才。因为中国需要成千上万的人才,海归派毕竟太少,不可能满足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如果仅仅寄希望于海归派注入中国的各个大企业,或者是大的政府机构,就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人才结构和人才素质。”龙永图说,“我觉得我们还要立足于培养我们自己的人才,大力培养一批真正熟悉本土运作经验,又能和外国人竞争的本土专才,加强本土人才规则的意识、竞争的意识和职业道德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