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经典音乐故事
2171000000017

第17章

维尼亚夫斯基的一生与俄罗斯结下了不解之缘,这并不是因为他的祖国那时正被沙俄帝国吞并大部分,而是因为19世纪中叶以后,俄罗斯的文化逐渐发达,文学、美术、音乐都有很大发展,彼得堡已成为欧洲的文化艺术名城。从1851年到1859年间维尼亚夫斯基多次到俄罗斯演出,在俄国,他与钢琴家鲁宾斯坦兄弟二人结成毕生好友,他病重时就住在柴科夫斯基的赞助人梅克夫人家里,他最终病逝在莫斯科。和一些早慧的天才音乐家一样,维尼亚夫斯基也未能尽享天年,不满45岁就离开了人世。

在俄国的访问演出使维尼亚夫斯基声名远扬,人们为他的绝技而倾倒。但是,在俄国留下的也并不都是愉快的回忆,有时甚至陷入难堪的境地。一件意外的事情曾使他被迫离开莫斯科,也正是因为离开了莫斯科,才有了他的小提琴名曲《莫斯科的回忆》。

那是在1852年,维尼亚夫斯基在莫斯科与着名的捷克女小提琴家维尔玛·内鲁达联袂举行音乐会。内鲁达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天才少女,比维尼亚夫斯基小3岁,她的演奏以朴实严谨见长,善于演奏经典作品,她后来被德国皇后授予“小提琴女王”的称号。维尼亚夫斯基与内鲁达的音乐会可谓是珠联璧合,一个炫技的浪漫派,一个严肃的古典派,两人都是名噪一时的小提琴翘楚。上半场由维尼亚夫斯基先登台,演出很成功。下半场内鲁达演奏得也很出色,人们反响很热烈。但是观众里有一位俄国将军发出很粗鲁的喧哗,肆无忌惮地高声与人谈话,这种举动引起了维尼亚夫斯基的反感,他举起弓子在那位将军的肩上敲了敲,叫他安静下来。将军是一位尊贵的客人,维尼亚夫斯基触犯了将军的尊严,第二天就接到命令,限他24小时之内离开莫斯科,他被驱逐出这个曾给他留下美好印象的城市。

离开俄罗斯以后,维尼亚夫斯基还时常回忆起俄罗斯,那广袤的森林草原、淳朴的民风、丰富多彩的俄罗斯民间音乐仍然令他神往,古老的都城莫斯科更是勾起他许多美好的回忆,于是,他写了小提琴曲《莫斯科的回忆》。

《莫斯科的回忆》应该是为小提琴与乐队所写,但乐曲主要内容是由独奏小提琴表现,而且小提琴技巧运用得淋漓尽致,有很高的演奏难度。所以,人们历来把这首乐曲当作小提琴曲对待,一般的演出和出版的唱片也多是钢琴伴奏的小提琴独奏。

《莫斯科的回忆》是一首小品,全曲演奏下来大约九分钟,音乐的主题采用了一首俄罗斯民间歌曲《红纱拉纺》,或者叫《红衣裳》。这首歌曲在俄罗斯家喻户晓,几乎是会讲俄语的就会唱,20世纪50年代介绍到中国,也曾经流行过。歌词大意是说母亲为女儿缝制了出嫁的婚纱,问女儿想找个什么样的新郎,女儿却躲闪着说自己还不想出嫁,想继续享受无忧无虑的快乐生活。这首歌旋律简朴舒缓,有一种古朴淳厚的韵味。它的曲调和歌词使人设定出一个最普通的民间风俗场景:漫长的冬夜里,妇人和姑娘们围坐在炉边做针线活儿,慢声哼唱着从老祖母那儿学来的歌,打发冬夜的寂寞。有许多俄罗斯和苏联作曲家把这首民歌改编或采用到自己的作品里,苏联的小提琴教材里也有根据《红纱拉纺》改编的初级曲目。维尼亚夫斯基的《莫斯科的回忆》是这些改编曲里最有特色的一首,乐曲大量施展小提琴技巧,用小提琴独有的表现力和语句方式在这首民歌简单朴实的旋律上铺张开,使音乐既华丽富于浪漫气息,又不失原有的朴实淳厚,很有意境。在音乐中采用了帕格尼尼式的泛音和拨奏手法,浪漫气息尤显突出,尤其是人工泛音奏出的主题在分解和弦的衬托下显得轻灵飘逸,很富有诗意。维尼亚夫斯基不是民族乐派作曲家,但这首幻想曲却完整地保留着民族风格,同时把他在巴黎接受的法国音乐文化的优美雅致融合在一起,使这首乐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欣赏这首乐曲,品味其中淳厚的俄罗斯气息,很容易使人联想起希什金、列维坦、萨伏诺索夫的俄罗斯风景画,屠格涅夫的散文和涅克拉索夫的诗。

维尼亚夫斯基的《莫斯科的回忆》不是经常性的音乐会曲目,他的《第二小提琴协奏曲》是演奏家们的保留曲目,他的随想曲是音乐学院小提琴学生的必修教材。

维尼亚夫斯基少年时期即以炫技派风格登上乐坛,终其一生也没有背离这一流派。他对帕格尼尼的名曲《威尼斯狂欢节》非常尊崇,曾以它为范例写过一首《俄罗斯狂欢节》。临终时,他在病床上对守护在身旁的作曲家尼古拉·鲁宾斯坦和小提琴教授奥尔说:“请你们两位记住,《威尼斯狂欢节》正在随着我一道走向死亡。”在维尼亚夫斯基身后,由帕格尼尼开创的一代小提琴表演艺术流派便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肖邦:《降D大调前奏曲》(雨滴)

一提起肖邦这个名字,人们自然会同时想到女作家乔治·桑。在音乐家传记作家的笔下,乔治·桑是一个古怪的人,她吸烟、喝烈性酒、着男装;她风流任性,在与肖邦同居之前有过类似关系的有钢琴家李斯特、诗人缪塞、孩子的家庭教师;她自私乖戾,与肖邦交往只是用来装饰自己;她粗暴的举止使肖邦无法安心创作,并且在39岁时夭亡。然而,这只是一面之词,在文学家传记作者的笔下,肖邦则是一个女性化的男人,他多愁多病,靠着乔治·桑母亲般的呵护活着,这个在键盘上浅吟低唱的客厅钢琴家拖累着乔治·桑,使她在文学的道路上中途而止,没有攀上最高峰。其实这两种说法都是偏颇的结论,他们出于感情用事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在肖邦与乔治·桑同居的8年里,肖邦处于一生中创作的旺盛期,他的着名作品几乎都在这个时期创作,而乔治·桑的几本重要的小说也都在这几年中写下,同肖邦分手以后她从事的主要是社会活动,已经与文学关系不大了。

肖邦1831年来到巴黎,当时的巴黎既是钢琴艺术的中心,又堪称是19世纪浪漫主义运动的中心,一大批艺术家云集在这里,巴黎正是肖邦施展才华的地方。

巴黎音乐界很快就开始赞美肖邦,在他的周围聚集了一群艺术家,包括钢琴家李斯特。1835年肖邦遇见了他童年时的朋友沃津斯基伯爵一家,对伯爵小姐马丽亚·沃津斯卡亚的爱情完全占据了肖邦的心。不幸的是肖邦竟因为严重的肺病而错过了这次姻缘,而且,身体和精神都遭到严重的损伤,只留下一首使沃津斯卡亚伯爵小姐这个名字至今还有人知道的《告别圆舞曲》。

这次打击造成了肖邦与乔治·桑增加接触并能自由结合的契机。女作家乔治·桑是一位激进的女权主义者,不仅她的作品,连她的行为方式都有意识地向保守的社会意识示威。经李斯特介绍,她认识肖邦以后,乔治·桑从肖邦的钢琴里洞悉肖邦的内心世界。当她独自去拜访肖邦时,寡言少语的肖邦用钢琴与乔治·桑交流,他只要一触到琴键,就好像在滔滔不绝地诉尽生平不快意,乔治·桑从琴声里悟出肖邦的情愁与乡愁。

1838年秋天,肖邦的病情恶化,为了换一个环境为肖邦养病,乔治·桑带着肖邦和自己的两个孩子到西班牙的马约卡岛疗养。这是个地中海上的岛屿,气候很好,但是不幸,他们住了不久便赶上雨季,肖邦因感冒而病情进一步恶化。岛上的居民看到肖邦的样子,生怕传染病在岛上传播,便不准他们住在村镇里,他们只好住在山上一座古老的修道院里。

这所修道院是中世纪的建筑,已经很不适宜居住,既透风又漏雨,寒冷潮湿,肖邦住在这样的地方情况可想而知。在他写给友人的信中,称自己已经病入膏肓,甚至将不久于人世。但是从这个时期肖邦的创作来看,情况也许还不至恶化到这种地步。他的《降D大调前奏曲》就是在马约卡岛上写的。

肖邦与乔治·桑和两个孩子住到修道院以后,生活用品都由乔治·桑到六公里以外的市镇上去采购。有一天乔治·桑去买东西,恰逢天降大雨,阻隔在外不能回来。病中的肖邦独自躺在家里,听着风声雨声,又寂寞又担心,房子漏雨,滴滴答答的水声令人心烦。肖邦自从与乔治·桑同居以来,生活上事事都由人照料,事实上已离不开乔治·桑的关护,病中客居在海岛上古老的修道院里,风声雨声,催人愁肠百结,他索性起身,写他早在计划中的《前奏曲集》。屋檐滴落的雨滴声恰好提供给他一个单音节奏型,就着这个音型,肖邦一口气写完了这首着名的前奏曲。

模仿巴赫《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为钢琴写前奏曲,是肖邦早就构思过的计划。肖邦对巴赫、莫扎特等古典作曲家的音乐非常尊崇。作为钢琴家,他对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更是视为“钢琴圣经”。他按照《平均律钢琴曲集》调性研究的思路,一个调一个调排列着写下去,也写了24首。所不同的是肖邦只写了前奏曲而没有写赋格,而巴赫是在赋格前面前置了前奏曲。

前奏曲是一种自由结构的短曲,15、16世纪就已经有了,到了巴罗克时期发展成赋格、器乐组曲等结构严谨的乐曲的引子。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发展使前奏曲游离出来,成了独立的器乐形式,音乐也带有浪漫色彩。肖邦的24首前奏曲堪称是浪漫主义的前奏曲的典范,每一首都是形象鲜明的性格小品,乐思简练,形式完美,被人称之为浪漫主义的音乐格言。这些前奏曲后来都被后人加上标题,这些标题虽然不十分准确,有的甚至很牵强地联系作者的生活经历,但是,从作品的内容来看,也还颇有几分接近。肖邦在马约卡岛那个雨夜写的第15首降D大调前奏曲,始终贯穿着持续的同音反复,并伴随着单调的节奏,有如雨滴落地,被人加上《雨滴》的标题,就很形象。

《雨滴》是肖邦的前奏曲里流传甚广的一首。乐曲的音乐形象虽比较单一,但仍有许多细腻的变化,乐曲十分抒情,歌唱性的旋律伴随着清纯的雨滴声,仿佛是雨夜里飘荡的无言歌,充满浪漫气息。

乔治·桑曾给肖邦的前奏曲作了一些文字描写,这些文字也很美,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肖邦当时创作的背景,对理解音乐内容也有所帮助。

拉罗:《西班牙交响乐》

西班牙国土面积50余万平方公里,偏在欧洲西端,是欧洲第三大国。西班牙是连接欧洲与非洲的交通枢纽,又是早期航海国家。因此,西班牙文化外来成分很多,除历史上的古希腊、罗马文化和基督教文化外,阿拉伯文化和吉卜赛文化都在这里留有明显印记。所以,西班牙音乐极为丰富多采。西班牙人性格热情豪放,能歌善舞,许多西班牙民间舞蹈音乐被欧洲古典音乐家采纳,如“恰空”、“萨拉班德”、“波列罗”等。西班牙民间舞蹈给西班牙音乐留下了独特的“西班牙节奏”,西班牙人的豪放性格加上吉卜赛音乐的伤感,形成了西班牙音乐色彩斑斓热情奔放又隐含忧伤的特殊风格,有音乐评论家概括西班牙音乐的性格是“阳光下的阴影”,指的是热情豪放和黯然神伤的性格二重组合。

西班牙音乐不同于德奥古典传统和意大利各乐派传统,它独具特色,有热情的浪漫气质,成为丰富的音乐文化资源,有许多19世纪音乐家都从西班牙音乐另辟蹊径,吸收西班牙音乐因素或以西班牙为题作曲。拉罗的《西班牙交响乐》就是这样一部作品。

拉罗是法国作曲家,生于1823年,卒于1892年。拉罗少年时曾学过小提琴和大提琴,年龄稍长想以音乐为业,遭到家庭的严厉反对,16岁时离家出走,到巴黎去寻他的音乐梦。拉罗在23岁时开始创作,但没有写出过引起人注意的作品,直到43岁时,他的一部歌剧参加抒情剧院的比赛获第三名,才引起了歌剧界的注意。但是,拉罗在音乐上所做的努力主要是在器乐方面,他在管弦乐创新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在协奏曲方面成就很高。拉罗不是多产的作曲家,却能开一代风气之先,他率先采用西班牙民间素材作为自己的作品主题,引起其他法国音乐家效尤。

拉罗的成功之路非常漫长,这是因为19世纪中期第二帝国时期法国音乐趣味的庸俗。拉罗直到50岁时,由着名小提琴大师萨拉萨蒂演奏了他的小提琴协奏曲才一举成名。第二年萨拉萨蒂又演奏了他的《西班牙交响乐》,又一次震动了法国音乐界,这部作品至今仍然是激动人心的杰作,经常在音乐会上演奏,由20世纪小提琴家录制的唱片也有许多版本行世。

拉罗的《西班牙交响乐》是专为西班牙小提琴家萨拉萨蒂所写。萨拉萨蒂是19世纪各国音乐界公认的最杰出的小提琴演奏家之一。他的技巧轻灵多变,音色纯净恬美,有特殊的个性魅力。萨拉萨蒂不仅是演奏家,也是作曲家,他写的小提琴曲《吉卜赛之歌》和《卡门幻想曲》是音乐爱好者非常喜欢的曲目。拉罗是萨拉萨蒂的朋友,他对萨拉萨蒂的精湛演奏技艺十分着迷,尤其是他的节奏技巧,很适合表现西班牙节奏的韵律,于是拉罗为他写了《西班牙交响乐》,而萨拉萨蒂又是西班牙人,这样的合作就没有不成功的道理了。

《西班牙交响乐》并不是一部曲式意义上的交响曲,它共分成五个乐章,每个乐章并不按照交响曲的要求结构。事实上,19世纪中期以后的作曲家已经很少有人遵循德奥古典交响曲的范型写交响曲了。《西班牙交响乐》虽然采用了五个乐章,但实际上是一部地道的小提琴协奏曲,人们历来把它划入协奏曲一类。

《西班牙交响乐》的五个乐章组合颇似一组西班牙风格的套曲,每个乐章是一种西班牙舞蹈节奏,但民族舞蹈节奏的采用还不是这部作品的主要成功之处,拉罗深得西班牙音乐精髓的,是他把西班牙音乐的性格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其中渲染铺衍得最为精彩的是第一乐章。乐曲由豪放刚烈的第一主题和感伤的第二主题对比交织,既有华丽的绚烂,又有悲戚的低徊,音乐不断推向辉煌的顶峰,顷刻又跌落入悲凉的深渊,大幅度的跌宕起伏刻画出西班牙人热情奔放中暗藏的伤感,具有感人至深的浪漫主义魅力。《西班牙交响乐》是拉罗唯一一部传世杰作,仅此足矣。

舒伯特:b小调《第八交响曲》(未完成)

舒伯特一生共创作艺术歌曲600余首,他的歌曲艺术在欧洲音乐史上标志着一个时代的开端。因此,有些人称舒伯特为“歌曲之王”,但这是很不确切的。舒伯特生年苦短,还没有进入人生最成熟的阶段就夭亡了。但是,他的音乐创作遍及所有的音乐体裁和形式,从数量上说,他的器乐作品远超过他的声乐作品。与贝多芬相比,舒伯特交响乐的数量甚至超出一部,达到十部之多(其中一部遗失)。而19世纪除他之外的任何一位音乐家的交响乐都没有超过“九”这个数字。舒伯特写出第八交响曲的时候只有25岁,在这个年龄上贝多芬还没有写出一部交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