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等待机会不如创造机会
2177900000008

第8章 机遇改变命运(4)

“统一”方便面运到湘潭后,销售势头出奇的好。有一次王填去离湘潭不远的湘潭县作市场调查,发现统一方便面在湘潭县城寻不倒踪影。于是改做销方式为推销,在推销的方式下,不出半年他就建立了大约800多家的分销终端网络,取得了众多供应商的支持。他的“步步高公司”的名气越来越大。

为了引进金龙鱼的经销权,可让当时资金紧张的王填费尽了脑子。想来想去,王填终于想到了好方法,与另外一商家合作,互相支持,于是,王填又很快把金龙鱼的经销权抢到手中。

1995年底,王填发现一条并不显眼的消息:羊城即将筹办一个中国零售业的高层研讨会,主要探讨中国国营零售业的发展之路。以“发展连锁超市是中国零售业的发展方向”为主题。王填感受到“连锁超市”就是自己公司的经营理念和发展目标。他决定在湘潭办超市。

回到湘潭后,王填马上进行市场调研,选择了市中心地带做超市,“步步高”解放店正式开业前的那天晚上,王填没有睡好觉,他一直为开业生意能否火爆而担忧。令王填高兴的是开业时,店门还没打开,门外已是人山人海了,挤得水泄不通,看到如此令人心动的场面,他感到又一次赢了。

“步步高”连锁超市生意的火爆,让湘潭其它商家看到了商机,从而引发新一轮的商业竞争。为避免恶性竞争,王填决定在中小城市寻求发展。时机成熟时,再向大城市进军。

1998年1月以仓储式购物、低成本运作、低价格经营的“步步高”岚园量贩广场开张了。王填又创造了湘潭商业的一个奇迹。几年来,王填将公司发展成湖南省最大的连锁超市之一,分店遍布全省各地。2001年3月25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连锁业发布会上,“步步高”成为湖南省唯一人围企业,同时还荣获湖南省建设银行授予的AAA级信用单位。

王填在事业上是个永不满足的人。他有自己的经营梦想:到2005年,“步步高”要以湘潭为中心,拥有量贩店80家、连锁店110家,年营业额达50亿元人民币。王填希望能把“步步高”做成中国的“沃尔玛”。

十一、相信自己就能获得好运

要想走向比目前更为理想的境况,首先必须有追求成功的信念,构建种种可为的蓝图,倾注全身心的精力,去克服一切困难。戴高乐说:“伟大的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决心要做出伟大的事业来。”点燃成功的信念,是迈出突破困境的第一步;点然成功的信念,是驱动不断进取人生之旅的精神核能;点然成功的信念,就能获得好运。

1951年,刘永好出生于四川新津县,小时候家里非常贫穷,以至于在他20岁之前,竟没穿过鞋子。可是,他日日用一双脚丫板子亲近着家乡的每一寸土地。对于刘氏兄弟的发迹,以讹传讹的较多,最离奇的莫过于四兄弟齐刷刷扔掉了铁饭碗。其实,四兄弟是陆续辞掉公职的,而刘永好直到1987年才正式辞职,这正反映了他谨慎而又胆大的性格。

1988年,刘氏兄弟的良种场已颇具规模,而他们的养殖业之所以能够成功,就在于他们利用科技知识,尽量降低养殖成本。一次,刘永好出差到广州,偶遇广东农民排着长龙队购买泰国正大颗粒饲料,令他惊奇不已。他便对饲养行业做了一番实际调研。回到成都后,他向几位兄长介绍了生产猪饲料的前途。刘永好说:“四川是全国养猪大省,养猪是四川农村经济的重要来源。泰国正大的猪饲料动摇了我国落后的喂养结构,应该把目光放到更广大的市场上,去搞饲料、搞高科技全价饲料系列。”刘氏兄弟经过认真研究,决定放弃养鹌鹑而转产饲料,并作了详细的规划。

刘氏兄弟将创收的人民币全部投入这个项目,并聘请30余名动物营养学专家重点攻关。1989年4月,公司自行研发的“希望牌”乳猪全价颗粒饲料问世,一下子打破了正大集团洋饲料垄断中国高档饲料市场的局面。1993年希望集团公司成立,刘永言为董事会主席,刘永行为董事长,刘永美为总经理,刘永好为总裁、法人代表。希望集团的诞生给刘氏兄弟的事业发展带来无限生机。

1992年,他们率先把公司变成了全国第一家民营企业集团,刘永好出任总裁,开始了大兵团作战。当时,希望集团书写的大字标语遍布广袤的城乡大地:“希望养猪富,希望来帮助。”刘氏兄弟喊出这样的口号不是没有道理的。那时候,刘氏兄弟踏进饲料行业专注经营了4年多,已经初具规模。

邓小平南巡谈话后,希望集团走出四川,先后在上海、江西、安徽、云南、内蒙古等二十几个省、市、自治区开展与国有、集体、外资企业的广泛合作,迅速开拓了全国市场。1993年3月,刘永好当选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同年,他当选为全国工商联副主席。

1997年,成都的房地产业刚刚完成了第一轮开发的积累,开始对已有的产品进行检点与反省,预示着房地产开发下一个高潮到来之际,将进入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的“微利”时代。

正在此时,刘永好又一次动了涉足房地产之念,“在最高潮,大家认为最好的时候,我们反而没有做,当然,没有挣钱也没有被套,我们抓住谷底攀升的时机,我们还要随着曲线上升。”当别人开始纷纷感到房地产这碗饭是越来越难吃了的时候,刘永好却意识到机会的存在。他认为房地产业正处在一个逐步上升的区间。刘永好在萌发房地产念头最初的日子里,更多的只是一份观望与练兵。新希望房地产公司组建。正是在这时,刘永好把新希望的房地产开发从一开始就放到了高起点、大规模的平台上。锦官新城作为新希望房地产的开山之作,一问世,首期开盘三天之内销售1.4亿,创造了成都房地产奇迹。

2000年11月,民生银行上市,刘氏兄弟分别以四川新希望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四川南方希望有限公司名义,拥有民生银行股份2.03亿股,占民生银行总股的12%。2000年,美国《福布斯》评定刘永好、刘永行兄弟财产为10亿美元,列中国内地50名富豪第二位。一位赤着脚走路的中国知识分子,用他的精明踩出了一条亿万黄金路。

刘永好坦言:“我小时候家里很穷,20岁前还没穿过鞋。1982年下海前,我是一个普通的教师。当时不敢奢望挣多少钱,只是想怎么做都会比我当时每月38元的收入高吧。开始想当万元户,那时万元户了不得。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奋斗,达到了这个目标。以后百万、千万、上亿,甚至几十亿,都一步步实现了。现在对我而言,再多1个亿和多几百块钱没什么区别,因为,当足够满足自己生活所需后,钱已经不是你追求的最终目标。比如现在,我单是一年在民生银行的分红就好几千万,也就是说我完全不做别的公司,也可以活得很舒服。但是,当一个人只把挣钱当作他追求的唯一目标时,那正是他最悲哀的时候。支撑一个人不断前进的是不断地追求、奋斗。

十二、积极行动才有好运

立即行动是把握机遇中的一个关键。决定是银,行动是金。只有行动,理想才能变为现实;只有行动,才能一步一步接近成功;只有行动,才会有结果。

在我国刚刚改革开放之时,某村子里有兄弟两人,他们几乎同时看到了政府的富民政策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农民开始摆脱过去那种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穿衣戴帽都趋向了商品化。于是,他们决定每人办一个制衣厂,兄长说干就干,马上行动起来,买来了缝纫机,请来了师傅,采购了布料,不出半个月产品就打响向了市场。弟弟则行动迟缓,他想先看看兄长干得结果如何,然后再决定行动与否。

起初,兄长办的制衣厂并不顺利,产品销路也不很畅通,弟弟暗自庆幸自己的明智。然而,经过半年多的摸爬滚打,兄长的制衣厂生意日渐兴隆。这时,弟弟后悔不迭,经过再三考虑,他也办起了一个制衣厂。但是,时机已失,市场已经饱和,只好成为兄长制衣厂的附属,做一些简单的加工。

兄弟两人同时看到了机会,又几乎同时做出了相同的决定,所不同的是,兄长的行动准则是说干就干,弟弟的行动准则是有了十成的把握再动手。兄长尽管没有十足的把握,但积极行动的成功概率却非常高;弟弟要有十足的把握再干,看似稳妥,这种稳妥却是以失去机会作为巨大代价。我们固然反对干什么事都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味地瞎干,但是我们更赞成、更支持、更强调瞅准了机会就毫不迟疑立刻行动。

一天晚上,张先生加完班后已是10点钟了,他走进附近的一家小吃店,叫了一份虾仁炒饭。突然,他听到了旁边两个人的小声对话:

饭没有了。

马上再煮一锅。

再煮一锅?

对、再煮一锅,要快。

在座位上喝着茶休息了近半个小时后,张先生吃到了他要的虾仁炒饭。饭间,他见到了那位老板。问他:“饭店要打烊了,你再煮一锅饭岂不浪费?你完全可以叫我再换一家餐厅的啊。”

“不浪费,”老板说,“要想吸引一位顾客,做宣传,打广告,那些费用远比一锅饭的成本大得多。另外,您已经走进我的店里了,这就给了我们机会,机会也是成本啊。”

原棉的聪明在于行动速在我们有些饭店里常常会冷落一些小顾客,其实,他们浪费了多少资源,自己还不知道呢。

聪明的人不会放过一些小机会,因为不放过小机会,才会赢取大机会。

美国休斯顿大学华裔科学家朱经武,是研究超导体的主要人物。他说:“我能有今天,一大部分要归功于父母,他们教导我经常睁开眼睛,因为这个世界有许多机会和现象等着我们去发掘,即便有时会失败,仍要做到每次试验都要有所得。”

“这一点,我母亲说得最透彻。她说‘要是你跌倒在地上,就想办法抓一把沙’。她认为连最小的机会也值得掌握。”

“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把握不住小机会,大机会也会随之远去。

十三、命运青睐有准备的人

“机遇青睐有准备的大脑”,成功的机遇不是在某一天随便碰上的,而是与日积月累的努力分不开的。

张迈毕业那年正赶上就业形势相当严峻,张迈在一年间参加了大大小小各种人才交流会几十个,但听到的都是“这个专业不要”、“收满了”等五花八门的拒绝理由,四处碰壁。

眼看就到了毕业留京的时间期限,这是最后一次大型的招聘会了。来招聘的用人单位挺少的,大家都在一家一家地搜寻,哪怕是有一线希望也毫不犹豫地投上简历。张迈把目标对准了一家出版社。但两位工作人员很明白地告诉他,简历他们已经收了一大摞,而且大多是来自全国名校的优秀学子,已经给他们留下了良好深刻的印象——张迈的机会很渺茫了!但他没有因此而放弃一切,而是自信地介绍自己四年来学习、工作、文体活动、社会实践等各方面的表现,招聘人员的脸上渐渐露出了赞许的笑容。机会来了!

关键时候,灵机一动,张迈从容不迫地讲起了给某杂志“挑刺”的故事。那还是他上大三时的事:

在我喜爱的一本英语杂志上,我看到一篇文章的翻译存在小问题。译者可能是个“老外”,在翻译“老少边穷地区”时,未必了解这个“中国特色”词语,因此译得有点词不达意,意思成了“居民或老或少的地方”。虽然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小毛病,但出于对杂志的喜爱,我干起了“鸡蛋里挑骨头”的事——给主编陈先生写了一封信,指出上述错误,并不揣浅薄,提供了自己的译法。囿于水平,我的译法还很不精致简练,但一片诚心,自觉颇有点像“献曝”的“野人”。令我惊喜的是,半个月后,我收到了陈先生的回信,对我的意见表示感谢,并给出了一个相当出色的译法,还赠给了我一本翻译小说。我当时真有点喜出望外,但这只是我大学四年中的一朵小浪花,泛起的一些涟漪很快就平息了。

听着听着,招聘人员脸上的笑容越来越灿烂,说道:“你说的是一本很不错的杂志,我也很喜欢。好了,回家等通知吧!”

一个月后,张迈如愿以偿地得到了出版社英文编辑的工作。因为,后来领导告诉他,也许他并不是最优秀的,在他来之前,他们已经相中了几位名校毕业生,本想带资料回去慢慢挑选,就此“鸣金收兵”。因为时间尚早,于是就又多停了一会儿,恰好这时张迈出现了,一开始,他们对他兴趣并不大,他的学校算不上什么名校,但他的素质让他们有点心动,尤其是“小故事”中所体现出的认真、严谨、苛刻的态度,这正是编辑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之一,这一点深深感动了他们。

所以,往往在关键的时候,平时不太经意的一点小小的努力,很可能成为成功的一个重要砝码。这一次,它就帮助张迈实现了从学校到社会的一次飞跃!

人生就是这样有趣,人生的道路看起来好像很曲折,但事实并非如此。做人如果能够做到抛弃浮躁,安定自己的内心世界,锤炼自己,为自己准备更多的“资本”,就往往会得到幸运的垂青,也就可能使自己在成功的道路上走得更顺利、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