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犹太人一生信奉的传世智慧
2193800000024

第24章 做人智慧(7)

犹太人素有尊学、重学的传统,对于贫穷犹太人的智慧,他们也同样表现出尊重。

犹太人有一个这样的民间故事,教导人们不要看不起穷人。

一个虔诚的人继承了一笔财富。在安息日前夜,他就开始为安息日日落前的食物做准备。

有一次,由于急着办事,他在安息日前必须暂时离开家一段时间。在回家的路上,一个穷人向他乞讨买安息日所需食物的钱。

这位虔诚的人生气地斥责穷人:“你怎么能一直等到最后一刻才买你的安息日食物呢?没有人会像你这样的。你肯定是企图骗我给你钱!”

他回到家后,给妻子讲了遇到穷人的事。

“我得告诉你,是你错了,”他的妻子说,“在你的一生中,你从未体味到贫穷的滋味,对什么是贫穷没有概念。我在穷苦人家长大。我经常回忆过去,那时天几乎全黑了,安息日快来了,而我的父亲仍然为家人四处寻找哪怕一点点的面包。你对那个穷人有罪!”

虔诚的人听到这一席话,赶紧赶路到街上寻找那个乞丐。乞丐仍然在寻找安息日食物。于是,这位富人给了穷人安息日所需的面包、鱼、肉,并请他宽恕自己。

在犹太社会里,尽管穷人和富人的差距有时是十分巨大的。但是,一直以来,犹太人是尊重穷人的,他们认为富人并不一定快乐,穷人也并不一定是必然绝望。但是,一个靠别人施舍为生的穷人也应该有施善行为。

这就是犹太人对于穷人的态度。

不嫌贫爱富,并且把尊重穷人,对穷人进行施舍作为自己的义务,这是犹太人团结友爱的处世智慧之一。

感悟:

也许我们应该将贫穷视为一种精神状态,一种眼界的反映,而不仅是一种由统计学来衡量的经济状况。

特质上的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旦精神上贫穷,人便成了一具虚伪的躯壳。

27.享受生活的快乐

生活中的优美旋律在于你去捕捉。

——智慧箴言

犹太人认为,生活中无论遭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要让自己享受生活中的快乐。犹太先知们都在毫不犹豫地鼓励人们从拥有的一切事物中寻找幸福美好的生活。

《传道书》中是这样赞美美好的生活的:

“美丽、力量、财富、荣誉、智慧、年老、成熟和孩子气都是正当的,而且就是世界。去吧,高高兴兴地吃面包,快快乐乐地喝酒;你的行为早已得到了上帝的恩准。把你的衣服洗得干干净净,头上永远不要缺了香油。和你钟情的女人共浴爱河吧,一生中飞驰而过的岁月都是在阳光下赋予你的——你所有飞驰而过的岁月。仅仅为此,凭着你在阳光下所获得的权利,你可以尽力发掘生活。

不管什么,只要在你权利许可的范围内,你就用最大的力量去做。因为在你即将进入的未来世界里,没有行动,没有思想,没有学问,没有智慧。

即使一个人已经活了很久,也要让他尽情享受,要记得将来黑暗的日子会多么漫长。那惟一的将来是一片虚空!”

犹太人认为,世间除了快乐之外,还有罪恶跟在后面,因此人们应防止过度贪婪。

比如,当一个人习惯了大吃大喝,一旦吃不上,喝不上了,他就会感到失望,他就会卷入最辛苦的事务,为了钱财奔波,只为了保有他已经用惯了的餐桌。这引发了狡诈和贪婪,随之而出的是伪誓和其他一切随之而来的罪恶……然而,如果他不受到快乐的引诱,他就不会堕入这些罪恶的深渊。

正如《塔木德》所言:

“肉越多,蛆越多。

财产越多,忧虑越多。

妻子越多,魔法越多。

婢女越多,不贞越多。

男仆越多,抢劫越多

……”

一个人在杜绝贪婪、罪恶的前提下,可以力所能及地追求自己的幸福和快乐,这是造物主赐予人类的权利。

犹太人这种把自我满足和自我约束给合起来的生活方式正是其伟大高明之处。

感悟:

热爱生活的人,一朵浪花也能泛起心灵的潮水;一丝阳光,也能感应太阳的温暖;一片绿叶,也会引发春天的诗情。

28.对死者要表示敬意

为死者祈祷吧!但不要让他带走你的生活。

——智慧箴言

在犹太人的生活观念中,人们必须对死者表示敬意,死者也必须受到恒久的保护。犹太人对待死者更明智的做法:安葬死者,既隆重又简约。

犹太人安葬死者时,少有其他民族的铺张之举。但是一个人的死亡毕竟不是一件小事,犹太人对此的处理是只务虚不务实。

即只强调号哭、祈祷、吊唁,最过分的就是家人一个月内不洗脸;而不像其他民族那样大肆操办丧事,大宴宾客,大搞排场。

犹太人对亡者的哀思更为明智、更值得人们学习的还有如下方面:犹太人死亡虽然是很悲伤的事,但是过度悲伤有损健康,所以服丧一周之后,就可以外出,表示最悲痛的日子至此为止,不可再继续哀伤下去。

除此之外,犹太人葬礼的形式不因人的地位或财势而异。因为犹太人重视人的内在品德,不以外在的物质条件来区别人的价值。

无论是家财万贯的大富翁或贫无立锥之地的人;无论是渊博的学者或目不识丁的文盲,凡是犹太人,死时都身裹同样的白布。人们也都穿着相同的服装去参加葬礼。在以色列,葬礼除了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政界或军界要人死后举行国葬外,没有一等、二等安葬,安葬仪式相同,而且非常简朴。

总而言之,对于犹太人来说,他们既对死者非常尊重,又对死者的葬礼采取明智的原则——隆重而简约。

感悟:

对待死去的先人,最为明智的做法就是:尊重但不铺张,缅怀但不过度。

29.热情好客,能增加人性之美

来的都是客,热情可以改变人。

——智慧箴言

亚伯拉罕是传说中殷勤好客的典范,在妻子萨拉的协助下,他迅速为装成流浪者的3个上帝的使者准备了丰盛的晚餐。他的亲切尤其高贵,因为和上帝订约,他在99岁时实行了割礼,这时仍然处在恢复时期。以他为榜样,犹太人推崇好客的美德,尤其是对陌生人的殷勤。尽管他们的许多规范是从身边的希腊人和罗马人那里借鉴来的,但比起单纯的礼节他们更强调真诚,既关注主人的举止,也重视客人的表现——甚至把对客人的要求引申到在外国旅行的人们。

巴尤哈尼亚是这样一个糟糕的主人。

巴尤哈尼亚决定举行一个宴会,招待罗马贵族。他向拉比以利则·本咨询。

拉比以利则说:“如果你打算邀请20个人,就做好足够招待25个人的准备。如果你打算邀请25个人,就做好足够招待30个人的准备。”

但巴尤哈尼亚没有听建议,只准备了招待24个人的饭菜,却邀请了25个人。

结果他差一道菜。

他把一只金盘子放在没有菜的客人面前。客人把盘子扔到他的面前,很愤怒地说:“你难道让我吃金子吗?”

巴尤哈尼亚走上前去对拉比以利则·本说:“我真不该告诉你请客的事情,因为你教了我怎么做而我却没有听你的话。不过,我想知道,上帝对你们学者揭露了律法的秘密,难道也告诉了你们让客人高兴的秘密吗?”

拉比以利则回答说:“上帝告诉我们让客人高兴的秘密了。”

“你知道该做什么?”他问。

拉比以利则回答说:“从戴维那里学的。书上写着:‘当阿伯纳在12个人的陪伴下来到赫布伦的戴维家时,戴维用盛宴款待阿伯纳和跟随他的人’,并不简单地说‘他举行了盛宴’,而且还说了‘款待跟随他的人’。”

“一个好的客人该说什么呢?”

“我的主人为我费了多大的心啊。他在我面前放了多少肉啊!他给了我多少酒啊!他给了我多少蛋糕啊!所有的这一切,他都是为了让我高兴!”

“可是,一个坏客人怎么说呢?”

“主人到底为我费了什么心呢?我只吃了一小片面包。我只吃了一小块肉。我只喝了一杯酒!无论主人做了什么,都只是为了让他的老婆孩子高兴罢了。”

受到殷勤款待的客人应当在盘子里留下一些食物,表明主人招待丰盛,超出了需要。如果他把所有的东西都吃光,人们也许会说主人招待不好。

可是,如果主人对他说:“请不要剩下,为什么把人吃的好东西喂狗呢?”他应当听从主人的意愿把食物都吃下去。但是,如果主人不得不把剩下的食物喂狗,他就犯了浪费食物的罪。

当摩西率领众人来到以东,他们对国王说:“请允许我们从您的国土上通过……我们不会喝任何一口井里的水。”

摩西对以东国王所说的意思是:我们不会喝自己带的井里的水(传说中有一口井陪伴旅途中的犹太人),我们也不会吃天赐的水啊!你不必抱怨我们只给你带来麻烦,因为我们给你带来了生意。

一个人在国外计算旅行费用,即便随身携带了各种必需的用品,他也不该只吃喝自己所带的东西。相反地,为了促进贸易,他应从当地的商店主手里购买所需的东西。

感悟:

良好和谐的社交关系,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真诚、坦率的交往之上的。热情招待你的客人,你可以获得一份多得的礼物——友谊。

30.超越自我——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超越别人的人,不能算是真正的超越;超越从前的自我,才是真正超越的人。

——智慧箴言

懒惰是每一个人的大敌,也是人的天性。

犹太人很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在处世的过程中明确指出:“与其超越别人,不如超越自己”。

超越自己,才能不断地鞭策自己前进,而不因为一时的懈怠或者暂时的成功而失去继续努力向前的动力。

知识如同银器,要经常擦拭,如果一天懒得动手,银器就会蒙上灰尘,失去亮光。犹太人认为,超越自己的事情一天都不能放松,尽量地学些不同的事物,将它们组合起来,才会有新的智慧和洞察力产生,这些不同的事物相互影响之后,往往会有许多新的创见。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创造力,只是有些人通过坚持不懈地学习,把它发挥了出来。更多的人则因为懈怠让这种才能荒废掉了。

在犹太人眼中,与其千方百计地想要超越别人,不如勤以自勉,借以超越自己,这种人才能最后走上成功的道路。

犹太人有一则故事教导人们要去超越自己。

有一对父子俩都是拉比。父亲性格温和,考虑周到;而儿子却孤僻、傲慢,所以他一直没有成功。

有一天,儿子对父亲抱怨这件事情,老人说:

“我的孩子,作为拉比,我们之间的区别是:当有人向我请教律法上的困难问题时,我给他回答。他提的问题以及我的回答,我的提问人和我都满意;但是若有人问你问题,则双方都不满意——你的提问人不满意是因为你说他的问题不是问题;他不满意是因为你不能给他一个答案。所以,你不能怪别人而必须放下架子鼓励自己,才能成功。”

“父亲,你是说我必须超越自己?”

“是的,”父亲回答,“真正超越从前自我的人,才是真正成功的人。”

超越自己的历史传统融入了犹太人的血液之中,所以,犹太民族成为最勤奋的民族。

感悟:

在当今,大多数人的生活,是不断复制的照片,一张与另一张极其相似,变得平淡乏味。

在这样一种生活之中,保持一种不断前进的动力是变得越来越重要了。不断反省自己的生活,追求更新和超越。

31.适量饮酒,益处多多

早晨的酒是石头,中午的酒是红铜,晚上的酒是白银,三天喝一次的酒则是黄金。

——智慧箴言

犹太人对酒的态度是明智的,他们一面介绍饮酒的乐趣,一面告诫人们过量饮酒是有害的。

酒和犹太民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犹太人的小孩从小就清楚葡萄酒的味道,酒是安息日不可或缺的欢悦之一。此外,《圣经》上也反复说明酒的功用。但是,相对其他民族来说,犹太人酩酊大醉的概率要小得多。

犹太民族是个会享受的民族,他们把酒当做生活一样慢慢地品尝。

因此,很多犹太人能在适度饮酒之后,翻开书本来充实自己,或是倾听优美的音乐,来松弛一天紧张的生活。

犹太人并不主张禁欲,但却十分强调对欲望的节制。从饮酒这一点上,完全可以看出犹太人性格中崇尚节制的一面。

在《圣经》中有一个关于酒的故事和告诫:

当诺亚种植葡萄园的时候,撒旦出现在他面前。

“你在种什么呀?”撒旦问。

“葡萄。”诺亚回答说。

“葡萄是什么样子的?”撒旦问。

“它的果实总是很甜蜜,不论新鲜的还是晒成干的,可以用它来酿酒,使心情愉快起来。”诺亚回答说。

“让我们在葡萄园里找个伴吧?”撒旦提议。

“很好。”诺亚说。

撒旦干了什么呢?

他牵来一只羊羔,在葡萄树下把它杀了。

然后他又带来狮子、猪和猴子各一只,都杀掉。它们的血滴落下来,渗进了葡萄园的土壤里。

在这则故事中,犹太人通过撒旦在人面前的做法,暗示出喝酒之前,人就像绵羊一样简单,像羊羔一样安静;当他喝了适量的酒,他就感觉像狮子一样强大,认为世界上没有人和他一样强大;当他喝更多了一些,他就像一头猪,在污泥里打滚;当他彻底喝醉,他就变成了猴子,四处跳窜,散发着难闻的气息,一点也意识不到自己在干什么。

但是,犹太人并不因为这些就一味反对喝酒。在《塔木德》中有这样的教诲:“如果饮酒适量,有很多好处,可以使身体保持健康,治疗多种疾病。但是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这一点。他们只想喝醉,醉酒导致损害。少量有用的酒须在胃里空了的时候喝。小孩子要远离酒,因为酒会对他们的肉体和灵魂带来损害。对于年龄大些的人,酒是有好处的。老年人最需要它。”

适度饮酒,坚持平衡适度,是犹太人对待酒的态度。

感悟:

杯中斟满新酿的美酒,这自由之歌,格外浓烈、香醇,它不会麻痹我们的感情,只会在感情深处注入新的意境。但每一杯过量的酒都是魔鬼酿成的毒汁。我们不要在相互为别人的健康干杯的时候,却弄坏了自己的健康。

32.性,是生命的河流

性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一页,是上帝赐给人类的最高贵的礼物。

——智慧箴言

犹太人的“雅达”(YADA)这个词汇,在希伯来语里是“性”的意思,同时也有“认识对方”的含义。譬如圣经上说亚当认识夏娃因而生子,这“认识”一语就兼具性交做爱之意。犹太人常说“爱就是了解”,不过他们多会把“爱”解释成“同床共眠”。

对于性爱,犹太人还有其他一些较其他民族明智的看法:

“性是一种创造的行为,少了它就无法成就自我。”

“性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从事性交本无任何不自然之处。”

“性交必须在极度隐秘与非常亲密的气氛中进行。”

“无法自我克制的情况下不可从事性交。”

“未获得妻子同意,不能和妻子发生性关系;妻子若无兴趣,丈夫不得强求。”

犹太人认为,正正当当、清清白白地性交做爱,便是一种喜悦。因此,性交之际不可口出秽言。

在《犹太法典》中,犹太人把“性”称作生命的河流。河流固然会起洪涝、泛滥成灾、肆虐大地,然而,同时也能养育万物、丰收果实、润泽人间。这是犹太人的性适度理念。

在犹太人眼中,男人的性兴奋是通过视觉而获得的,女人的兴奋是因为触觉而生起的。为此,《犹太法典》告诫男人:“触摸女人时要小心!”同时也教导女人:“注意你的穿着!”

拉比发觉,性交的时候,男性达到高潮与女性达到高潮两者之间具有时间差。在女性开始亢奋之前,男性可能已经鸣金收兵。为此,犹太人在律法中规定,未获妻子同意就强行拥抱,这种行为乃与强奸无异。每回行房之前,丈夫都要向妻子委婉求爱,充分花费时间甜言蜜语、温柔爱抚一番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