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善交际让你左右逢源
2194100000016

第16章 左右逢缘有技巧(3)

再者,要奉承别人时,也不可以讲出与事实相差十万八千里的话。例如,你看到一位流着鼻涕而表情呆滞的孩子时,你却对他的母亲说:“你的小孩看起来很聪明!”对方的感受会如何呢?本来是奉承话,却变成很大的讽刺,收到了相反的效果。若你说:“哦!你的小孩子好像很健康的样子。”是不是好多了呢?

所以,奉承别人时要坦诚,这样,你所说的奉承话,会超过一般奉承话的境界,成为真正夸赞别人的话,听在对方的耳中,感受自然和一般奉承话不同。

一个人不可能只有缺点,而没有长处。找出对方的优点与之相处,一定可得到很完美的结果。

对于真正的英俊男人应该怎么夸赞呢?或许你认为这太简单了。事实上并不尽然。有的人用明星的话,他当然会很高兴地接受你的夸奖。假如很不巧,对方非常讨厌这位电影明星的话,那么会产生什么结果呢?也许对方会板起脸说:“什么?我和他很像,这简直是对我的一种侮辱!我最讨厌他那种……”你只好在一旁苦笑了。

一般而言,大部分的男性对男明星都有自己的价值观,这份好恶的感觉非常清晰,因此,最好是不要引用明星来赞美人家。如果要用的话,应该先说:

“哎!你对某明星的感觉如何?”

“唔……我觉得他很不错,尤其是演技真精湛!”

“唔,我也觉得。对了,过去有没有人向你提过这点,你长得很像他,非常英俊!”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孙武有句名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都可以作为我们求人说话的指导原则。说话不看对象,不仅达不到求人的目的,往往还会伤害对方的面子。反之,了解了对象的情况,即使发表一些大胆的言论,也不会对对方造成伤害,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世说新语》有这么一则故事:有个叫许允的人在吏部做官,提拔了很多同乡人。魏明帝察觉之后,派虎贲卫士去抓他。

他的妻子赶出来告诫他说:“明主可以理夺,难以请求。”让他向皇帝申明道理,而不要寄希望于哀情求饶。

于是,当魏明帝审讯许允的时候,许允直率地回答说:“陛下规定的用人原则是‘举尔所知’,我的同乡我最了解,请陛下考察他们是否合格,如果不称职,臣愿处罚。”

魏明帝派人考察许允提拔的同乡,他们倒都很称职,于是将许允释放了,还赏了一套新衣服。

许允提拔同乡,根据是封建王朝制定的个人荐举制的任官制度。不管此举妥不妥当,它都合乎皇帝认可的“理”。许允的妻子深知跟皇帝打交道,难于求情,欲可以“理”相争,于是叮嘱许允以“举尔所知”和用人称职之“理”,来抵消提拔同乡、结党营私之嫌。这可以说是善于根据说话对象的身份来选择说话的绝好例子了。

求人说话,除了要考虑对方身份以外,还要注意观察对方的性格。一般说来,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往往通过自身的言谈举止、表情等流露出来,如:那些快言快语、举止简捷、眼神锋利、情绪易冲动的人,往往是性格急躁的人;那些直率热情、活泼好动、反应迅速、喜欢交往的人,往往是性格开朗的人;那些表情细腻、眼神稳定、说话慢条斯理、举止注意分寸的人,往往是性格稳重的人;那些安静、不苟言笑、喜欢独处不善交往的人,往往是性格孤僻的人;那些口出大言、自吹自擂、好为人帅的人,往往是骄傲自负的人;那些懂礼貌、讲信义、实事求是、心平气和、尊重别人的人,往往是谦虚谨慎的人。对于这些不同性格的说话对象,一定要具体分析,区别对待。

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鬼谷子曾经精辟地总结出与各种各样的人交谈的办法:“与智者言依于传,与博者言依于辩,与贵者言依于势,与富者言依于豪,与贫者言依于利,与战者言依于谦,与勇者言依于敢与愚者言依于锐。”“说人主者,必与之言奇,说人臣者,必与之言私。”

上面两段话的意思是说,和聪明的人说话,需凭见闻广博;与见闻广博的人说话,需凭辨析能力;与地位高的人说话,态度要轩昂;与有钱的人说话,言辞要豪爽;与穷人说话,要动之以利;与地位低下的人说话,要谦逊有礼;与勇敢的人说话,不能稍显怯懦;与愚笨的人说话可以锋芒毕露。与上司说话,辨用奇特的事打动他;与下属说话,辨用切身利益说服他。

要善于拐弯抹角

人无论处在何种地位,也无论是在哪种情况下,都喜欢听好话,喜欢受到别人的赞扬。的确,做T作很辛苦,能力虽然有大有小,毕竟是尽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当然希望自己的努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承认,这也是人之常情。

会为人处事的人,此时必然是避其锋芒,即便觉得你干得不好,也不会直言相对。那些忠直的人,此时也许要实话实说,这就让人觉得你太过莽直,锋芒毕露了。有锋芒也有魄力,在特定的场合显示一下自己的锋芒,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如果太过,不仅会刺伤别人,也会损伤自已。

做大事的人,过分外露自己的才能,只会招致别人的妒嫉,导致自已的失败,到事业的成功,更有甚者,还殃及身家性命,所以,油菜花要含而露,对他人不可过于耿直地指责和批评。过分直露自己的见解会招致他人的妒恨,但也不是说因此要不分是非曲直,什么事都一味地说好。如果是让我们在对别人提出批评意见的时候,要尽量采用别人接受的方式,同样可以达到让别人改过,使事业、工作能进一步发展的目的。

自古以来,忠直之士为人敬佩,为人赞扬。他们往往是以自己的忠直之谏,不惜身家性命去为民请命。如果只从个人利益而言,他们完全可以忍耐住自己的个性,图个高官厚禄,但是,为社稷江山,为黎民百姓,他们不仅不能坐视不管,相反,他们忠言劝上,直言犯上。他们也知道必死无疑,但是,如果只为苟延残喘于世,就不尽自己的职责,这些忠义之士是绝对不肯干的。他们拼性命地去直言进谏,难道就是最好的办法吗?不可能人人都如魏征,得遇圣明的君主,更多的是遇到昏聩的王侯,所以,直言当看对谁,可以直言的当然要去尽自己的职责,但是不值得你去进忠言的,你不能审时度势,无疑是过于迂腐、愚忠了。这时候你就要听人劝,耐住性子,忍住要直言相劝的冲动,首先保护好自我,再以图发展。

善于逢迎

1.借别人的嘴逢迎

香港股票市场里有时会发生某一股票突然以惊人的幅度直升的情形。碰到这情形,第二天的报纸就会报道说,市场“传闻”这家公司有重要的发展。也就是说,股票直升的原因是有好消息传出来。不过,要注意的是:消息只是“传闻”而已,因为消息还没有经传媒报道,其流传也因此仅限于在一个小圈子里。

事实经常证明,这种传闻“有限度的”到达若干投资者的耳朵里,往往作用比传媒白纸黑字传达到数以万计的人的耳朵里作用更大。如果你炒过股票,那么你一定对这个道理深有感触,那就是在许多情况下,才像值得相信的内幕消息。

说穿了,这其实主要是因为人性必有“怀疑的心理”,应了广东俗语说的“没有那么大只蛤蟆满街跳”的心理。人这种动物不会无故去帮助“同类动物”,倾向于相信“便宜的东西一定有问题”,所以连光棍佬也教人便宜莫贪。

把这种技术引申到人际关系上,通过间接途径也能取得较好效果。杰克从一个打工者做到白领阶层,可谓春风得意,他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功其实也不容易。

一个人要想在工作中成就一番事业,必须学会拍马屁,拍马屁可让你事半功倍。杰克当年在公司某个部门的第二层次行政人员中任职,相当于一个主任,尽管这职务被香港老板美其名曰经理。但杰克“会做人”,跟上一层的同事都发展出特别好的关系。只不过他的逢迎常常不是直接逢迎。他要拍马屁的对象是他的老板,因为他的老板主管他的部门,对他操生杀升降之权。为了逢迎他的老板,杰克间接通过老板的同级去做这些事。杰克对他老板的那些同级,并对他老板友善的主管面前常常有意无意称赞他的老板。如果有机会和大老板说话,他更不会放过有意无意表示他很钦佩老板的英明领导的机会。人性八卦,这些话自然会传到他老板耳朵里。

如果你是他的老板,知道手下常在背后赞扬你、佩服你,相信“很难不受感动”。

2.发挥“枪手”的作用,为上司做一些适合你做的事情

要借助上司成大事,必须逢迎讨好他。如果上司不善舞文弄墨,或者事务多,身为下属的你不妨发挥“枪手”的特长。

在别人所写的文章上,删减修改,是很容易的事。所以,只要先打听好该写的内容,然后在工作的空档中动手起稿就没问题了。

这种人犹如上司的左右手,极受上司的礼遇与尊重。这是下属群中,最高阶层的一类。

假设必须在客户的公司刊物上,做商品的宣传广告。虽然事前的交涉可能是低层职员苦口婆心争取到的,但是,这时候还是用上司的名义刊登较好。当然,最初的拟稿作业仍旧要委托给你。

稿件完成后,先让上司过目,一番增补修减之后再交给客户。身为属下的只要不露形迹,默默耕耘,使自己扮演成幕后功臣,并安于这样的牺牲,是对上司强而有力的奉承。

虚怀若谷,以上司为尊,一定可以打动上司的心。身为下属的你,若颇有些文才,就不要骄傲,用这种方式,来表现你的能力。

如果自以为是,在客户的刊物上大加发表议论,纵然自负地以为是为公司效力,却可能适得其反,反而会招致上司的嫉恨。

想在相关业界的刊物上投稿,最好是通过上司,让上司先过目你的文章,以他的名义发表最为妥当。有人就有过痛苦的经验。自鸣得意地在各刊物上大做文章,结果被认为是“自以是为的小子”。

所以,在职员工要深刻警惕,“才能会招来横祸”,“才能是身外之敌”。虽然,才能是退休后的保障,仍旧希望大家不要树大招风,惹来一身的麻烦。总之,工作之余要强出风头,不仅会被人扯后腿,暗地里还会被骂得狗血淋头。当然,某些企业也奖励这种风气,不过那是少数。

只要善用你的枪手角色,就能使得上司欢天喜地了。

总而言之,属下的知识是为他人代笔来发光发热的。你所服务的公司,若是所谓的分公司或承包公司、下属工厂,那么,最好是盯住总公司的负责部门主管或高级上司,展开连环大进击吧。任何事情如果不持之以恒,就很难见到效果。

3.弥补领导的疏忽和遗漏

在公司的种种内外活动中,领导由于每天要处理大量的各类事务,因此,难免会造成一些工作上的遗漏和疏忽,这个时候正是员工,特别是领导的副手和秘书,逢迎领导的大好时机。有必要、有责任适时地采取措施,弥补领导的这些遗漏和疏忽,使工作顺利地开展下去。

(1)诠释领导讲话的难点

诠释领导讲话中不好懂的地方,使领导的意图更完整,更明确。

发表讲话是领导工作内容中的重要部分。为了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领导常常要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面对不同的听众发表餐式各样的讲话,这就致使领导有时忽略了对听众接受能力的具体分析,从而使讲话,听起来艰难、不易接受。这时候,作为领导的部下,我们应当在适当的时刻站出来,帮助领导诠释其讲话中不太好懂的地方,使领导的意图能够得到更完整、更明确地表达。

1947年,胡宗南带着25万大军进攻延安,面对国民党军队的强大攻势,中央军委主动放弃延安,集中优势兵力,寻机歼灭敌人。毛泽东主席在向广大将士讲述这一战略时用了“退避三舍”一词。由于当时部分将士的文化水平较低,不理解该词的词义,有些疑惑,作为中央军委参谋长的叶剑英同志立即站出来向大家解释:“舍,在这里是个量词,古时行军30里称为一舍。‘退避三舍’是个成语,出自《左传》。相传春秋时,晋国同楚国在城濮作战,遵守以前的诺言,把军队撤退90里。主席在这里讲‘退避三舍’,并不是说我们要撤退90里,而是说我们要退出延安,采取游击战术,在运动中消灭敌人。”叶剑英同志的这番诠解,立即消除了一些将士的疑惑,从而帮助其完整、准确地理解了主席讲述的战略意图。

(2)强调领导的才干

当领导的过度谦虚产生负面效应时,应适时强调领导的能力与才干,帮助领导树立威信。

领导在员工面前显示谦虚,对于表现自己平易近人的态度和作风确实有一定好处,但是一些领导(特别是传统观念比较浓厚的领导)习惯于在员工面前过分地谦虚,这就反而容易给部下留下怯弱无能、缺乏经验的不良印象,不利于领导威信的树立。此时,聪明的属下应及时站起来展示领导的业绩与才干,同时提醒领导不要再过分自谦。员工们听了有关领导业绩与才干的描述,自然会重新树立对领导的信心,从而满怀希望地为企业勤奋工作。

电视连续剧《北京人在纽约》中有这样一段情节,格陵兰时装公司开业时,老板王起明讲话,他讲了一通典型的中国式的客套话:“各位师傅,辛苦了!今天是我们公司开业的第一天,你们是行家,我是新手,请各位多多帮助。说实话,这活是紧了点儿,工作条件是差了点儿,这样一个小房子要安这么多机器……”聪明机智的阿春见他这开场白说得太脱离美国实际,既不能鼓舞士气,又不能安定军心,同时还授人以柄,说了不如不说。立即接过他的话头,说了一段恩威并重、字字攻心的话:“刚才王老板说话太客气啦,其实他哪是什么新手呀!他的设计在纽约甚至巴黎都拿过大奖。”这几句话令工人们看到了前途,鼓舞了士气。

本例中的王起明忽略了美国员工的心理特征,仍一味地表现中国式老板的谦虚客套,结果反倒挫伤了员工们的士气。阿春深知这其中的利害,及时接过话头,向员工们展示了老板在专业领域内的骄人业绩,重新树立了老板的威信,使员工们看到了公司的前途,因而再次充满了信心。

(3)化严肃为幽默

当领导的言行可能会招致他人的误解时,可采取适当的举动将其言行朝幽默的方向引导,使尴尬紧张的气氛重新轻松下来。

领导不论身居什么样的要职,也都是人不是神,他一样会有普通人的喜怒好恶,也可能在个人喜怒好恶的支配下说出一些令人尴尬的话,做出一些可能招致误解的举动。此时,下属应抓住人们对领导言行错愕不解的心理,采取适当的举动顺水推舟,把领导有意无意说出的过于直白、犀利的话朝幽默的方向引导,使人们认为领导在开玩笑,从而放松了紧张的情绪。

1964年的冬天,在北京开了一个亚非文学交流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是亚非国家的一些著名作家。会议即将结束的那天下午,刘白羽从外办得到毛主席要接见与会作家的消息。5点半,刘白羽赶到湖南厅,不久,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三个人一道出现,他意识到这是一次极其隆重的会见。哪里知道,一坐下,毛主席就指了指中国代表团,向外国朋友说:

“你们知道他们是什么人?是修正主义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