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半部论语治企业
221700000006

第6章

第一章 悟《论语》修身之道,促进管理者自我成长

真正的管理发端于管理者自身。我们很难想象一个素质低下的管理者怎么能够实现卓有成效的管理。管理者就是下属的镜子,上不正何以正下?只有上正,下才可能正。管理者要想使自己的管理卓有成效,就必须注重自我成长,让自己先成为组织中最高效的人,使自己成为激活团队的积极因子。

第一章第1节 成功的高度取决于人生修养的境界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

孔子说:“君子谋求学道行道,不谋求衣食。去种地,会常常挨饿;去学习,可以获得俸禄。君子担心学不成道,不能行道,不担心贫穷。”

孔子这段话讲的是人生修养的境界问题。真正的君子不是担心衣食,不是担心物质利益,而是担忧自己能够修道成功。这段话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孔子以此语寄予天下有识之士要时常鞭策着自己提升修养。成功的境界取决于人生修养的高度。

千古名篇《岳阳楼记》,深刻地表达了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情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也充分展现了作者崇高的人格和宽广的胸怀。

范仲淹通晓六经。很多学习儒家经典的人,都来向他请教,他捧着经书为人们讲解,从来不知疲倦。他还曾经用自己的俸禄购买饭食,供给前来求学的各地游士,以致自己的孩子们衣履不整,出门时不得不轮流更换一件较好的衣衫,范仲淹对此却处之泰然。

后来官至龙图阁大学士,虽然富贵起来,但没有宾客在场时,一餐仍不吃两份肉菜。妻子儿子的衣食,也是刚够吃用,然而,他喜欢将自己的钱财赠送给别人,在家乡还创置了“义庄”,用来赡养和救济那些无依无靠的本宗族的人。他待人十分亲热敦厚,并乐于替人家办好事。当时士大夫间注意品格修养和讲究节操的风尚,正是在范仲淹的倡导下开始形成的。

范仲淹为人正直,刚正不阿,对于个人的升迁去留或褒或贬从不计较。他与宰相吕夷简不和,又因他屡次上书,批评朝政,惹得皇帝不高兴而将其贬出京城,后又调任陕西路永兴军的知军州事。在新任上,他积极整顿军备,训练队伍,改变战略,当战则厮杀疆场,当和则加以安抚,不几年工夫就使西线边防稳定了下来。

他处理政事,最讲究忠厚二字,所到之处,多有惠民的德政。邠州和庆州的百姓,与归附宋朝的羌族人民,都画了他的肖像,给他立生祠来纪念他。待到他逝世时,各地听到噩耗的人,都深深为之叹息。羌族首领数百人聚众举哀,像死去父亲一样痛哭斋戒了三天才散去。后人在他的碑上铭刻“廉洁俭约,克己奉公,直言尽职,利泽生民”等语。

范仲淹胸怀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古代官场上树起了一座范风之碑,开拓性地注释了“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他的这种精神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是光辉崇高的,值得每一个人去继承和发扬。许多成功人士正以不同的方式来践行着这种精神之精髓。

比如比尔盖茨。比尔?盖茨的财产净值大约是466亿美元。如果他和他太太每年用掉一亿美元也要466年才能用完这些钱——这还没有计算这笔巨款带来的巨大利息。但他每天仍然在忙碌地工作。

比如著名导演斯蒂芬·斯皮尔伯格。他的财产净值估计为10亿美元,虽不像比尔?盖茨那么多,不过也足以让他在余生享受优裕的生活了,但他依然在片场操劳。

比如美国Viacom公司董事长萨默?莱德斯通。他在在63岁时开始着手建立一个很庞大的娱乐商业帝国。63岁,在多数人看来是尽享天年的时候,他却在此时做了重大决定,让自己重新回到工作中去,而且,他总是一切围绕Viacom转,工作日和休息日、个人生活与公司之间没有任何的界限,有时甚至一天工作24小时。

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那些拥有了巨额财产的人们,不但每天工作,而且工作相当卖力。那么,他们为何还要这么做,是为钱吗? 他们哪来这么大的工作热情呢?

每个人会有不同答案。比尔盖茨将全部资产捐赠给他的慈善基金会,这个基金会面向全世界。他觉得帮助更多的人是一生最大的价值所在,也许会说为了挽救穷人或生病的人。电影是促使人们向善向上的一种重要娱乐形式,斯蒂芬·斯皮尔伯格也会会说是为了给更多人精神享受。

还是看看萨默·莱德斯通自己对此的看法:“实际上,钱从来不是我的动力。我的动力源自于对我所做的事的热爱,我喜欢娱乐业,喜欢我的公司。我有一个愿望,要实现生活中最高的价值,尽可能地实现。”

他们都是为了自己心中的愿景而努力。愿景无论是个人的,还是共同的,都不是一个遥远的、虚无缥缈的东西,而是一个可以描绘的、确定的图像。就如弗利慈所形容的:“伟大的愿景一旦出现,大家就会舍弃琐碎的事。”若没有一个伟大的愿景,则整天忙的都是些琐碎之事。

就像赫门米勒家具公司的总经理赛蒙说的那样:“当你努力想达成愿景时,你知道需要做哪些事情,但是却常不知道要如何做,于是你进行实验。如果行不通,你会另寻对策、改变方向、收集新的资料,然后再实验。你不知道这次实验是否成功,但你仍然会试,因为你相信唯有实验可使你在不断尝试与修正之中,一步步地接近目标。”

而形成什么样的愿景,与个人的价值观有很大关系。价值观是每个人处理各种问题的依据。价值观在韦伯字典里的解释是:“内心认为值得或欲求的原则、标准或品质。”在拉丁语中,“价值观是力量的来源,因为它能赋予人力量去采取行动。”它是根深蒂固的标准,几乎影响一个人生活的各个层面——道德判断、对他人的态度,以及对目标的投入。

而价值观的正确与否,则取决于个人的思想修养。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推崇个人利益的人会为组织的发展捐献全部财产,同样,一个具有很高修养的人不可能为了个人私利而损害公家的利益。因为有较高的觉悟和正确的价值观人们才能不仅仅为个人利益行事,而且能够从更广泛的意义上看待事情。任何人想要取得辉煌成就,就必须从提升修养开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