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哈佛最神奇的24堂家教课
224700000051

第51章 2比分数更重要的是学习能力

第十三章2比分数更重要的是学习能力

小伟从小到大,成绩一直都特别好。老师喜欢他,同学也羡慕他。父母为了让他安心读书,从来不让他插手做任何事情。小伟也一直埋头苦读,很少参加学习以外的活动。高中毕业后,他考入北京某名牌大学。大学里,小伟依然保持着好成绩。毕业了,踌躇满志的他来到一家公司,叩响了经理办公室的门。进入经理办公室后,他稍显局促,在随后的笔试中他很快就答完了。面试时,经理请他谈一谈对公司运营的想法时,他竟红着脸,半天说不出话来。最后,经理很抱歉地对他说:“我们不需要一个只有漂亮分数的人。”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分数是每个学生家长都很在乎的事情。在学校里,老师看重的是分数;回到家里,父母问得最多的也是分数;亲朋好友来了,问的还是各自孩子的分数。

可是,现在家长关注的焦点往往集中在“孩子考了多少分”、“掌握了多少知识”,却忽视了“学会的知识知道怎么运用吗”、“在某种情况下应该用什么办法解决问题”、“怎样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这些实质性的问题。

其实,分数只是个形式,它不能证明孩子真正学到了多少知识,也不能证明一个孩子的品格与才能。它不是衡量孩子聪明与否的唯一标准,也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一个孩子的能力。

可是现在几乎所有的家长都会特别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认为学习成绩的好坏就是成功与否的标志,只要孩子学习好,其他的就可以忽略了。这是一个误区,家长应该重视孩子学习能力的培养,而不要老盯着考试成绩。一个学习成绩好的孩子不一定有很强的学习能力,但一个有很强学习能力的孩子一定会有好的学习成绩,而且可以为他的长期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哈佛老师讲道,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回顾自身的教育经历,在一篇以《论教育》为题的讲话中曾深刻指出:“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如果一个人掌握了他的学科基础理论,并且学会了独立地思考和工作,他一定会找到他自己的道路。”

所以说,智力同知识并不完全相同,知识是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而智力是获得知识的能力。比如水,它是无色无味的液体,在老师讲解水的知识时,孩子们接受的程度各不相同,有的认识快、理解快、记得牢,有的则接受慢、理解浅、记得少,这就明显地表现出来智力上的差异。即使都记住了,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大不一样,文彦博运用它去树洞取球,司马光运用它去砸缸救人,曹冲运用它去称象的重量。对水的认识属于知识,而掌握和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才是一个孩子的智力。

这就像学习能力应该是指孩子学习时的注意力、写作业的速度和正确率、听课的效果、计算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还有情绪的稳定性。这些能力是相互影响的,上课时的注意力与孩子大脑对身体的控制能力、智商、情绪等因素都有关;写作业速度与智力、注意力、手眼协调性、情绪因素有关;听课时对知识的吸收能力与脑—耳协调训练有关;计算和书写能力与脑—手—眼协调训练有关;语言能力与本体感训练有关。情绪稳定性与触觉训练有关;也就是说,孩子的学习能力都是可以通过专门的训练提高的。  

所以,家长千万不要以知识的多少来衡量智力教育的成败,而过于看重孩子单纯的认字、阅读、计算等成绩。这些方面固然重要,但现在最正确的教育应该是让孩子学会思考,点燃孩子的求知热情。如果孩子的思考能力没有得到培养,尽管他在短期内显得比其他孩子知道得多,但是学习内容多了以后,就有可能落在别的孩子的后面。这样的孩子一旦停止这种被动的教育,便会无所适从,不求上进。因此,培养孩子最正确的做法是:

1未满学龄提前入学的学生,常因学习心理准备不够,用压迫、强制的方式,只会降低他的学习能力。家长不应只一味要求孩子拿高分,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有自主学习的兴趣。

2除了学校的功课,父母可从旁观察孩子的喜好,培养他对事物的广泛兴趣,使他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孩子的良好个性,还会增强他求知的欲望。

3希望孩子的学习能力强,做父母的也必须对求知、学习有较高的兴趣,给孩子树立榜样,使孩子耳濡目染。不爱读书的父母,很难培育出爱读书的孩子。全家人都养成在固定时间读书、做功课的习惯,就会培养出孩子读书的兴趣,以及自动自发学习的精神。

总之,无论怎样教育,都需要承认一个事实,那就是知识是基础,培养孩子的能力才是根本目的。教育应该从教孩子接受知识,转向教导孩子全方位地学习如何应用知识,以满足终生学习和成长的需要。所以在注重孩子学业成绩的同时,家长更应全面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让孩子享受学习的快乐,拥有成功的学习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