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寓言中的经济学诡计
227700000011

第11章 收获的效益未必可观,付出的成本必定壮观4

第二章 收获的效益未必可观,付出的成本必定壮观4

梁国商人——你意识到成本变迁了吗

【寓言典故】

梁国有个商人到南方做生意,过了七八年才回到自己的家乡。他临走前,脸上长满了粉刺疙瘩。到了南方之后,由于食物洁净,空气清新,久而久之,脸上的疙瘩逐渐消失了,容貌也变得十分俊美。

他从江南回到家乡后,照镜子看了一下自己的身影,觉得自己长得实在是太好了。他回到家中,刚登上大堂,看见自己妻子,他就惊慌地跑走了。一边跑一边说:“这是什么怪物,这么难看。”妻子上前问寒问暖慰劳他,可是他却说:“我跟你有什么关系?”妻子给他送来了茶水,他生气地推在一边不喝;妻子给他送来了饭菜,他也生气不吃;妻子跟他说话,他一言不发,只是面对着墙叹息;妻子穿戴整齐,打扮得很漂亮来侍奉他,他竟唾弃而不理睬。最后他愤愤地对妻子骂道:“你长得如此丑陋,哪点配得上我?赶快走开!”他的妻子终于离开了他。

后来,由于北方土地和气候的影响,这个人的肌肤逐渐憔悴,又恢复了原来丑陋的模样。

(选自苏轼的《东坡志林》)

【趣味解读】

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事物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在经济学中也有同样的道理,随着时代的变迁,相同的钱所得到的收益是不一样的。以1元钱为例,有人曾做出这样的比较:

30年前,1元钱能做什么?

交一个孩子0.6个学期的学杂费(一个学期1.6元),治疗一次感冒发烧(含打针),买20个雪糕、7斤大米、50斤番茄、20斤小白菜、20个鸡蛋,到电影院看5次电影,乘20次公交车。

现在的1元钱能够做什么?

乘公交车1次(非空调车),买2个鸡蛋,夏天买0.5斤小白菜、0.8斤番茄、0.7斤大米,看病挂号1次(最便宜的门诊),看0.05次电影。

30年的时间,说短不短,说长不长,但是1元钱的购买力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实,1元钱的变迁也能运用到经济学的成本分析当中,我们来看下面这个例子。

小王6年前投资100万元办了一个工厂,但今年企业停产关闭了。在这6年时间里,企业每年的总收益是20万元,6年共收益120万元。这样算下来,总成本为100万元,总收益为120万元,利润为20万元,投资利润率为20%。

这种算法可以说是正确的,也可以说是不正确的。说这种算法不正确,是因为总收益、总投资、利润都是用货币计算的。而现在的20万元钱与未来的20万元钱的实际价值并不相同,也就是说20万元钱的实际购买力并不相同。

比如会发生通货膨胀,以通货膨胀率为10%来计算,这种情况下,现在1元钱的购买力在一年以后就会贬值10%,即现在的1元钱在一年以后买不到同样的东西。换一个角度来看,即使没有通货膨胀,我们将1元钱存入银行,如果利率是10%,一年后就成了1.1元,这1元钱在一年后已经不只1元了。

在这里,引入两个概念,现值与贴现。我们把一笔未来货币现在的价值称为现值,把未来某一年的货币转变为现在货币的价值称为贴现。在影响一笔货币价值的因素中最重要的是通货膨胀率和利率,通货膨胀率和实际利率之和为名义利率,所以我们常用名义利率来进行贴现。

假设名义利率为r,某一年的货币量为Mn,货币的现值为M0,n代表第n年。贴现的公式如下:

M0=Mn/(1+r)n

例如,未来一年后的货币量为110万,名义利率为10%,这笔钱的现值为:

M0=110万/(1+10%)=100万

在确定一笔投资是否有利时,我们比较的不是现在的投资与未来的收益,而是现在的投资与未来收益的现值。也就是说,不是在未来能赚多少钱,而是所赚的钱的现值是多少。

在作出长线投资决策时,贴现的概念是极为重要的。长期投资的收益是在未来若干年中,但离现在越远,同样一笔货币收益的现值越小。如果不考虑这一点,看来似乎是赢利的投资实际上是亏损的。

在考虑时间因素时,不仅有贴现,而且有投资风险。在作出投资决策时,要考虑这些产量能带来的收益现值。因此,我们在计算成本时,应该把这些考虑在里面。

【经济学点睛】

在确定一笔投资是否有利时,我们比较的不是现在的投资与未来的收益,而是现在的投资与未来收益的现值。也就是说,不是在未来能赚多少钱,而是所赚的钱的现值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