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尔丹野心勃勃,在沙俄的支持和怂恿下,不断向外扩张。1688年,引兵3万由杭爱山大举进攻喀尔喀蒙古(漠北蒙古)。1690年六月,以10万大军深人漠南蒙古,一直推进到内蒙乌珠穆沁草原,直接威胁到内地的安全。
康熙皇帝对准噶尔叛乱,早有戒备。他看到噶尔丹势力强横,妄自尊大,“断不免窥视中原”,作好了集中兵力平叛的军事部署。然而朝中一些大臣慑于沙俄支持下的噶尔丹的强大势力,“皆谓不可”,康熙力排众议,决策亲自统兵出征。
-康熙二十九的(1690年),康熙第一次亲征,驻扎在长城口外,任命他的哥哥裕亲王福全为抚远大将军,出古北口,进至乌兰布通和准噶尔兵决战。噶尔丹摆出“驼城”的阵势,以拒清军,他把1万头胳驼捆住脚,让它们俯卧于地,然后在驼背上搭起箱垛,盖上湿毡,然后让弓箭手从箱垛里放枪射箭。清军隔河列阵,先用火炮轰击,随后骑兵冲杀,“驼城”被攻破,噶尔丹大败而逃。次日,便派随军的西藏喇嘛到清军请和。清军使者见噶尔丹跪在“威灵佛”前磕头起誓,听信了他悔过的言辞,中了他的缓兵之计。康熙对失此良机非常气愤,给了福全停薪3年,裁去三佐领的处分。
1694年,康熙约噶尔丹会盟,噶尔丹违约不至,反而派兵攻掠喀尔喀,并密派使者策动内蒙科尔沁等部叛离清朝归附准噶尔。与此同时,沙俄也派出使者与噶尔丹相约,“至青草出后,助鸟枪手一千及车装大炮,发至东方界上”,噶尔丹遂于1695年率骑兵3万,沿克鲁伦河而下,到达巴颜乌兰一带,扬言“借俄罗斯鸟枪兵6万,将大举内犯漠南”,噶尔丹又点燃起叛乱的战火。
康熙皇帝接到报告,决定第二次亲征。兵分3路,亲率中路大军从独石口进人大沙漠,直奔克鲁伦河。
当噶尔丹得知康熙亲统大军进抵克鲁伦河时,便不战而退,扔下庐帐、器械等物,仓惶逃去。康熙命总兵岳升龙等率军追击,又密谕西路费扬古军截击噶尔丹的“脱逃之路”,结果西路军于昭莫多与叛军相遇,双方进行了一场激战。
费扬古按照康熙“预授之策”,令骑兵先下马步战,然后以角声为号齐上马围而歼之,自午至暮,双方展开了殊死的战斗,在清军浴血奋战下,叛军大败,噶尔丹仅率数名骑兵逃走,其零星散逃叛军千余人也都投降了清军。昭莫多战役基本上歼灭了噶尔丹叛军力量,清军取得平叛战争的决定性胜利。康熙因而结束了第二次亲征。
噶尔丹自昭莫多战败后,率其残部流窜于塔米尔河流域一带,而他的伊犁根据地早在他进攻喀尔喀时为其侄策妄阿拉布坦所占据。但噶尔丹仍坚持分裂割据,拒不接受清廷招抚,妄图作最后挣扎。
康熙深深懂得,对以噶尔丹为首的准噶尔割据势力,“一日不可姑留”,必须乘其新败之后,迅速剿灭,因而决定举行第三次亲征。1697年(康熙三十六年)春,康熙亲赴宁夏,命费扬古、马思哈两路出兵,进剿噶尔丹残部。这时噶尔丹部下不过五六百人,食尽粮绝,其部下闻清军来剿,皆弃之而去,纷纷投降了清军。当时沙皇俄国对屡战屡败的噶尔丹已不感兴趣,拒绝他逃往俄国。噶尔丹走投无路,三月十三日病死于阿察阿穆塔台。至此,噶尔丹的叛乱被彻底平定。
康熙前后8年,亲统大军,3次出征漠北,在广阔无垠的大沙漠与叛军战斗与周旋,屡涉寒暑,劳苦艰难。这种为维护国家的统一,奋不顾身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康熙在平定战乱的同时,六下江南,整顿吏治,改革赋税,奖励农垦,治理河患,采取种种措施,发展社会生产,把天下治理得太平、昌盛,不愧是一代励精图治的有为之君。
言既可听,那么怎样“听其言”呢?第一,“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即指不能偏听一人之言,而就多听众人之言;不能只听其一面,而应多方征求,兼而察之。第二,“听话听音,锣鼓听声。”这是一句俗话,但富含哲理,即听话不可仅听其表面,也不可“前耳进,后耳出”,一听而过,而应听其实质,听其含意。而要如此,必须加以具体分析。这样,无论是真话、假话、直话、绕话,旁敲侧击之话,还是含沙射影之话,都是可以听出一些味道而了解其真意的。第三,听其言而察其人。语言无论怎样表达,它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的性格的品质。经过验证,经常说真话的人必是为人忠诚,实事求是之人;经常说假话的人,必是巧伪奸诈之人;经常说直话的人,必是性格直爽,心直口快之人;说话词意不明的人,必是诺诺无为之人;说一些朴实无华但富含哲理之言的人,必是很有思想、很有见地之人。因此,说话,实质上是一个人品性、才智的外露,只要考察者出以公心,从一个人的说话,定能有所发现。例如,三国时,陈琳曾在一篇檄文中把曹操骂得狗血喷头,但曹操却从中发现陈琳是一位很有才华的人,后来予以重用。张辽被曹操捕获,对曹操破口大骂,曹操却从中发现张辽是位性格直爽的忠勇之士,而当场释放,委以重任。吕布虽武艺超群,但一见曹即跪地求饶,其声甚切,但曹一听其言,复忆其行,即知其是反复无常、贪生怕死之人,当即处死。可见,“言为心声”,只要慎听,是会听出一些名堂来的。
当然,“知其心,而听其言”,与“轻言重行,综核名实”并不矛盾。这里强调的是察人不排斥“察言”,“察言”是察人的一个方面。而“察言”又与“信其言”不同,“信其言”是有条件的,“事莫贵乎有验,言莫弃乎无证”“如其心而听其言”,“有证之言”、“知其心”之言可信,而无证之言,不“知其心”之言,非但不可信,还应从反面去理解它。
在听言观行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众人观察。孟轲有这样一段名言“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日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日不可,勿听;国人皆日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孟子·梁惠王下》)他告诫人们对贤者下判断时,一定不能只凭个人一隅之见,而要听群众意见;之后,还要“察之”,要看其是否果真如此,勿为不负责任的“闲言碎语”或“恶意中伤”所离间。李觏也认为,不能仅凭“一人之举”,而需众人“共举”(《李觏集-安民策》)。
金世宗完颜雍曾说过朕之取人,众所与者用之,不以独见为是也。”(《金史·世宗纪中》)即我选用人才时,大家都推荐的才使用,我并不认为个人的看法都是对的。
二是长期观察。李觏认为对德才的确定,不能只凭一时的表现,而需经较长时期的考察,要“日观其德,月课其艺。贤邪非一时之贤,久居而不变,乃其贤也。能邪非一时之能,历试而如一,乃其能也”(《李觏集·安民策》。
三是全面观察。西汉邹阳认为,识别评价人才要“公听并观”《西汉文·邹阳狱中上梁王书》),从各方面进行观察,德才资全面衡量;观其主旨,不求微功细过。
四是责求实效。苏武认为,根据实绩判断能力的强弱才是正确的知人之法。“得人之道,在于知人;知人之法,在于责实。”《苏东坡全集·议学校贡举状》)据《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齐襄公当政时,因醉杀鲁桓公,他的弟弟公子纠和小白因怕受到牵连,所以分别同其师傅管仲、鲍叔牙到鲁国和莒国避难。
齐国国君无知被雍林人刺杀后,齐国诸位大夫商议立君之事。这时高系等人暗中派人到莒国召回小白,商议让其继位。鲁国人听到无知死讯后,也发兵送公子纠回齐国继位,并命管仲率领军队阻拦小白回国。
在进军的路上,与小白的人马相遇,管仲向小白射了一箭,恰中小白的带钩,小白装死而骗过管仲,躺在车中立即奔回齐国,继承了君位,是为齐桓公。小白即位后,发兵攻打鲁国,在乾地将鲁兵打败,并送信给鲁国国君道:“子纠是我的哥哥,不忍亲手杀他,请鲁国把他杀了。召忽、管仲是我的仇人,请你们交给我把他们剁成肉酱,否则,我就围攻鲁国。”鲁国害怕,便在笙读杀了公子纠,召忽自杀,管仲自请囚禁。
齐桓公发兵攻打鲁国,原想杀死管仲,以报一箭之仇。以此,鲍叔牙对齐桓公说我跟您已经很多年了,今天您被立为国君,这是非常荣幸的事情。国君的地位虽然很崇高,但是我没有本领再帮助您提高地位和荣誉了。如果仅仅治理齐国,有高奚和我两个人的辅佐就足够了。如果您要称霸诸侯,那非有管仲不可。论本领,他比我大很多,所以管仲在哪个国家,哪个国家的地位就会提高,你可千万不能错过这个机会呀!”齐桓公非常奇怪地反问道:“管仲亲自用箭射过我,差点使我丧命,我们怎么还可以用他呢?”鲍叔牙听后哈哈大笑,并对桓公说:“这就是他忠于自己主人的最好表现。如果您能宽恕他,重用他,他也一定会像侍奉公子纠一样地侍奉您。”于是齐桓公听从了鲍叔牙的劝告,便使用“佯召管仲欲报仇”的计谋,将管仲要回齐国。
当装载管仲的囚车一到鲁国的北面边境,齐桓公早就派鲍叔牙在那里迎候他了。管仲回到齐国以后,齐桓公不计一箭之仇,拜管仲为相国,而鲍叔牙则为副手。管仲执政后,与鲍叔、隰朋、高奚同心协力治理国家,改革内政,整顿军制,发展经济,救济贫穷,选拔贤才,使齐国很快强大起来。到公元前656年,齐国威望大大提高了,齐桓公终于取得了霸主地位。
齐桓公对管仲本有一箭之仇。欲将其剁成肉酱方解心头之恨。但经鲍叔牙的举荐,说明齐国要想称霸于诸侯非管仲辅佐不可的道理后,具有雄才大略的齐桓公不仅不杀管仲,而且委以重任,让其执掌国政,实在是胆识过人。如此这样的事没有宽广的胸怀和远见卓识,是断然办不到的。
晋文公,春秋时晋国国君(前636——前628在位),名重耳,又叫公子重耳。晋献公次子。献公妃狐姬所生。献公嬖面姬,杀太子申生,他被迫流亡,在外19年。后借秦穆公之力回国,被立为晋国国君,是为晋文公。他即位后,重用狐偃、赵襄、贾佗、先轸等人,协力修明内政,整饰法纪,加强战备。同时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