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曾国藩冰鉴(第六卷)
2325300000009

第9章 须眉鉴附录(5)

太平天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伟大农民战争,历时14年,纵横18省,其规模之大,其时间之久,为中国农民起义之首。作为这次革命的主要发动、组织、指挥者,天王洪秀全(广东花县人,生于1814年,卒于1864年),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1851年回月11日,洪秀全领导拜上帝教会众在金田村宣告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初聚会众约万人。次年3月攻陷南京,便建都于此,全军号称50万人。洪秀全从产生武装起义的念头到攻破南京自立为天王,前后不过5年,发展之迅速,影响之深远,攻势之猛烈,声势之浩大,都出乎常人所料。

太平天国各路军马奋勇拼杀,南征北战,很快夺取了长江以南的半壁河山。这使清朝统治者和外国列强极度恐慌,他们便互相勾结起来进行镇压。由于胜利,洪秀全冲昏了头脑,骄傲情绪滋生,逐渐失去检点,生活奢侈,迷信神鬼,放纵洪氏兄弟为非作歹。更有甚者,对于异姓将帅猜忌怀疑,极不信任。洪秀全把朝事托给中军主将、东王杨秀清主持,又怕杨秀清揽权自重,产生离异反叛之心,便暗中调右军主将北王韦昌辉回京辅政。韦昌辉率30000精兵人京后即受洪秀全的密诏残杀杨秀清及其全家。同时,对其部属大加屠戮。时隔两个月,韦昌辉也被诛杀。此时的太平天国,竟一时没有总理朝政之人。这就是发生在1856年9月在太平天国内部的”天京变乱”。

在这种情况下,天王洪秀全只好召翼王石达开回天京,合朝文武“同举翼王提理政务”。石达开文武兼备,又深得人们爱戴,完全能胜任众人之托。但是,洪秀全从天京变乱中吸取了一个错误的教训,就是“洪”姓以外的人都不可靠,不能信赖。于是,洪秀全一面让石达开总理朝政,另一方面又封其长兄洪仁发为安王、次兄洪仁达为福王,名曰与石达开共同处理政事,实际上是暗中对石达开加以钳制。安、福二王“又无才情,又无算计,一味古(固)执,从实开情”,使得石达开左右受制。石达开是个性情刚直的人,自然受不了这种窝囊气,负气离开天京,带领10万太平军精锐走上单独抗清的道路。石达开沿路张贴告示一方面声明”惟欺妖灭尽”,表示要继续抗清,另一方面又说洪秀全”重重生疑忌,一笔难尽陈”。表明了他出走的直接原因。

石达开出走以后,太平天国更加衰弱不堪。李秀成所回忆的“朝中无将,国内无人”,基本上反映出了当时天朝内部的凄惨景象。石达开统率的太平军,从安庆出发,起初在江西、浙江、福建等省活动,但因敌强我弱,屡战不利。从1859年起,又转战于湖南、广西、湖北、四川、云南、贵州等省,虽然多次击败清军,但由于孤军奋战,战斗力日益削弱,军心逐渐涣散。1863年5月,石达开在四川大渡河紫打地(安顺场)陷入清军包围,屡战不利,最后全军覆没,石达开本人也被清军解赴成都凌迟处死。

天京变乱以后,石达开率军出走,其实是与洪秀全的疑忌有着直接关系。太平天国合朝上下非常拥戴石达开,而石达开也想有一番作为,如果洪秀全一心一意依靠石达开,这场出走悲剧是完全有可能避免的。

由于洪秀全后期的骄傲、昏庸,致使太平天国内部互相残杀,防御日渐松弛。1864年,天京被清军合围,城内粮食空荒,人心浮动。在此情况下,洪秀全竟下诏要人们以草充饥。7月天京陷落,轰动一时的太平天国宣告失败。

俗话说:“慧眼识良才”。怎样才能独具慧眼善于发现人才?这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更是我们一些担负识才之责的同志必须加以认真研究的一门学问。要具备识才的“慧眼”,必须有科学的思维方式,一个高明的识才者通常要具备以下几种思维方式:

(一)要具备唯实的思维方式。识别人才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选拔人才的原则要与人才的客观实际相符,而不是把抽象原则或主观愿望当作识别人才的出发点和归宿。马克思主义认为,原则不是思考的出发点,而是它的最终结果:这些原则不是被应用于自然界和人类历史,而是从它们中抽象出来的,不是自然界和人类去适用原则,而是原则只有在适合于自然界和历史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这就是唯实性思维方式的科学态度。陈云同志说:“不唯书,不唯上,要唯实”,是对这种思维的方式的本质概括。

坚持用唯实思维方式识别人才,应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事物的现实状况,人的现实表现,是从实际出发的立足点。但是,人的现实是复杂的,本质和表面现象有时是不一样的。如果只看到一点现象的东西,就下结论,以偏概全,恰恰是唯心思维方式的特征。在日常工作中,经常说对人要有个基本的认识。

这个“基本的认识”就是建立在对其本质了解的基础上的;而这个本质是相对稳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不需要坚持从事物的发展出发。因为人才的产生,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识才者要考察人才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从中把握人才的发展趋势,把真正有发展前途的人才挑选出来。一切从实际出发,还必须以客观的实践作为检验人才的标准,就是以人的实绩作为识别人才的准绳。。

用唯实的思维方式识别人才,还要坚持解放思想,为什么实事求是总是和解放思想联在一起呢?这是因为思想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在发展中不断达到主观和客观的统一,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克服不符合客观实际的传统思想,特别是要冲破过去那种“左”的和“旧”的人才观念,用唯实的思维方式去理解新时期的人才现象和人才观点。

(二)整体的思维方式。这是一个高明的识才者通常所具有的一种科学思维方式。整体思维方式的一个基本点,就是从整体的各个部分的联系中把握整体。比如中央关于实现干部队伍“四化”的要求,就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革命化是前提,年轻化是基础,知识化、专业化是基本要素。识别干部不能只看一化、两化,四化中少了任何一化,其它三化也就失去了意义,而只有四化的统一,才能体现党在新时期干部队伍建设的基本思想。

整体思维方式是另一个基本点,就是从全局上看局部,或者说把局部放在全局中理解。比如一个领导班子,在才识上有通才与专才的结合,在年龄上有老中青的结合,在气质上有决断与稳健的结合。常常在这样的情况,一个干部能力较强,但在班子的知识结构中有重复性,另一个干部虽然能力较弱,但他的知识正是班子中所缺乏的,这就要从整个班子的整体结构出发,得出恰当的结论。

同整体思维方式相对立的,是片面性的思维方式。片面性的思维方式把整体分割开来,孤立地进行研究。因此形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特点,它不是从事的诸方面的内部联系着眼,而是抓住一点尽量夸大,不及其余。由于人才工作的特殊性质以及复杂的历史原因,使一些人才工作者,长期处于一个封闭的工作状态。档案——谈话——报表,无限循环往复在这样一个封闭的圈子连接里。这是造成一些人才工作者片面性思维方式的重要原因。

(三)一分为二的思维方式。毛泽东倡导的一分为二的辩证分析方法,不是简单地像切西瓜那样一刀两瓣,而是矛盾运动规律的方法论上的表现。或者说,是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主次关系和转化关系在方法论上的反映。用一分为二的思维方式识别人才,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传统方法,也是马克思主义人才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坚持一分为二的思维方式识别人才,主要体现在:

1.用两点论识别人才。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各种人才都有优点又有缺点,不可肯定一切,也不可否定一切。同时,还应看到,人的优点和缺点是互相关系的,又经常交织在一起,一个人的长处里同时也包括某些缺点,短处里同时也含着某优点,而且他们的缺点往往又是优点的过分发展。这就要科学分析,正确对待。

2.用不平衡论识别人才。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总是不平衡的,有主要与次要之分。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在一个人的优缺点中,总有一方面是主要的。如果优点是主要的,就要肯定,如果缺点是主要的,那就要否定。这里说的主要与次要,当然不可忽略他们的数量关系,但根本的是从质量上着眼。判断一个人首先要看他的本质,然后再考虑这种本质在量上的表现。

3.用转化论识别人才。就是说不要把人才的各种因素看成凝固的,而要从变动发展上理解。人才的各种因素始终都处在一种不断的分解、组合、转化的动态中。坏人有两重性,好人也有两重性,看人不可看死。先进者可能转化为后进,后进者也可能转化为先进。同时,要创造条件,使后进向先进转变,防止先进向后进转化,并使之向更先进的方向发展。

识才者的思维方式,说到底是个世界观问题,只有具备了科学世界观的人,才会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只有具备了很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的人,才能学会科学的思维。要做一个独具慧眼的“伯乐”。一定要结合实际学好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陶冶我们的世界观,树立正确的思维方式。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从诗人的观山到我们的识人,其中蕴含着一个同样的道理,观山与识人,由于所处的位置不同,观山和识人都会得出不同的认识。就识人而言,常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从上往下看,会把人看矮了;从下往上看,会把人看高了;从近往远看,会把人看小了;从门往外看,会把人看扁了。

因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出现偏视在所难免。问题不在于一时的偏,就怕方位的不全。我们只有从“远近高低各不同”的不同角度,全方位、多角度地去识人,才能把人看准、看透。

然而,在现实的人际交往中,常常会出现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的现象。本来有的人根本不是干领导工作和管理工作的人才,但在一些任人唯亲的领导者看来,“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相反的有的人却适合当领导,干管理工作,却在以钱取人的上司那里,他“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为什么会“不识庐山真面目”呢?恐怕是“只缘身在此山中”

古人云,事之至难,莫如知人;事之至大,亦莫如知人。在认识人、辨别人既是一件难事同时又是一件大事的情况下,我们要真正做到认识人的真面目,就只有出于公心,去掉私心,才能心明眼亮慧眼识良才。

如果我们不去掉个人的私心杂念,在识人的问题上不是前怕狼、就是后怕虎,怕丢面子,怕得罪人,怕断了后路。那么,你就很难识别出那种说人长、道人短,搬弄是非的人。不要搬弄是非,不与是非人来往,这是我们经常听到的忠告。我们守信这一忠告,可却又常常处于是非的漩涡中,甚至被某些闲言碎语搞得有嘴说不清。

这问题就出在辨别不清谁是是非人。一面警惕是非人,一面却又参与说长道短。于是,便陷人了是是非非的泥潭。

谁是是非人?明摆着,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对此,为什么“不识庐山真面目”呢?恐怕是“只缘身在此山中”罗!

因为人家与我推心置腹,讲的是一些悄悄话呀。

商鞅说过:一个有见识有作为的人,经常会被人误解。

之所以聪明人被误解,原因就在于他们看上去显得愚笨。

这种例证很多。生活当中,越是能说会道的人,越是不轻易开口讲话。有真才者,必不矜才。人面人前卖弄学问的不会在聪明人中出现。胸怀大志、胸装五洲风云的人反而看来老实巴交。一些事业上有作为的科学家、艺术家,却不懂得如何接人待物,甚至对个人生活一筹莫展。

事物都有它的现象和本质。识人一定要看本质,不能被现象所掩盖。如果把那些外表显得不圆活,初次接触印象不佳的人,统统作为愚蠢人来看待和使用,那就要出问题了。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千古传诵的诗,是诗人通过登鹤鹊楼这三层高的楼,以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宏远的抱负和博人的胸襟,也表现了宇宙的无限。人们千古传诵这首诗,是看作是追求理想和崇高境界的象征。

我们在识人的问题上,要真正做到慧眼识良才,也应该像诗人那样,“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因为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看得透彻。

“一鸣惊人的楚庄王”,可算是我国古代识人高人一筹的人。楚庄王是“春秋五霸”之一,在齐桓公、晋文公、宋襄王、秦穆公和楚庄王这五位霸主中,从实力、人力和功绩等综合起来比较,大概就以楚庄王为最强。关于他的故事很多,最有名的大概就是“三年不鸣不飞”的故事。

庄王即位三年,但是,却从来不曾关心过政事,每天只是饮酒作乐,不分日夜地游玩。并且,他还贴出了布告说:“谏者处死刑。”

于是,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知不觉地就这样一年过去、两年过去。臣子中有许多人也暗自庆幸着君王是个好逸乐之人;于是这些臣子也陪着他一同玩耍、十分愉快。不过,也有一些对庄王不以为然、不愿随之沉沦的臣子。

某一天,重臣伍举抱着被诛杀的决心,来到庄王面前。当时,庄王左手抱着郑国的丽人,右手搂着越国的美女,带着轻微的醉意接见他。“臣万分惶恐,希望告诉王上一些话。”

“你难道不知道我已昭告天下,‘谏者处死刑’吗?”“其实,臣只是想说个谜语给大王猜猜。”“哈哈!是谜语啊!那就没有关系。你说说看吧。”“是这样的:山丘上有一只鸟,栖息在那儿已经三年了。这三年里它不飞也不叫。请问它是只什么鸟?”庄王听了以后,就回答他说:“它虽然三年不飞,但却可以一飞冲天,它不鸣则已,一呜则天下惊,你说的话我都明白,退下去吧!”

庄王严肃的表情一过,代之而起的,又是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之后,庄王依然没有改变,而且玩得比以前更过份了。

这一回,一名叫做苏从的重臣出来了。他与伍举不同的地方是说话向来直来直往,毫不留情面。这回他是冒着被处死的危险,打算向庄王进谏。庄王见苏从来谏便再三地叮嘱他:“你应该知道我那个‘谏者处死刑’的布告吧!”苏从回答说:“如果能唤醒沉睡的君王,我这区区小命,就算是牺牲掉又如何!”庄王原来就在等待,看谁会对他提出强烈的意见。现在,时候到了,他突然停止游乐,重新整顿起国中政事来。庄王首先就由人事上开刀,当初和他一起游乐的数百名臣子全部加以处分,并启用新人。另外则把国事委任于伍举、苏从二人。由此可见,庄王实际上故意沉迷于玩乐,然后趁机安安稳稳看臣子的表现如何。等到他弄清楚了谁是可造之材、谁是不可靠的人,就当机立断调整人事,从而巩固了政权和国家的基石。庄王可谓一代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