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曾国藩冰鉴(第三卷)
2325500000012

第12章 刚柔鉴附录(11)

凡是有点干劲的,有点能力的,他总是相信自己,是有点主见的人。越有主见的人,越有自信,这个并不坏。”各级领导干部不要把有才能的人的这种自信当做短处而将其埋没,而应当加以重用,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为国为民出力。

《资治通鉴卷》记载了唐太宗让大臣封德彝举贤的事情。记载说:

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

“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吉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迟。

上述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唐太宗让大臣封德葬举荐贤才,过了很长时间一个也没有推荐出来。唐太宗责问封德彝什么原因,封德葬回答说:“我不是不留心,只是当今没有奇才啊!”唐太宗便驳斥他说:

“用人应当用其才能,各取所长。古时候也有过太平盛世,难道那个时候的贤才是从别的朝代借来的吗?

你自己不能知人,哪能妄说今世没有奇才呢?”封德彝感到非常惭愧。

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他不仅非常善于发现和识别人才,而且非常重视人才,能够扬长避短,合理适用。他始终把“择善任能”作为“立政之本”,所以才创建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唐太宗认为人才就在今世,并且各行各业都有人才。只要随时留心就能从新人、疏人甚至敌人中得到许多文武奇才。他曾反复告诫他的文武群臣说:“为政之要,唯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并强调对于人才不可求全责备。

任人“不可以求备,必舍其所短,取其所长”。这些理论至今仍有借鉴之处。

今天,组织人事工作者和各级领导干部选拔使用人才,更要坚持借鉴古人正确的用人思想,一方面要坚持德才兼备,任人唯贤,另一方面也不能求全责备,要避其所短,用其所长。你要的是教师,那就只能要求其具有专业知识和高超的传授能力,不必要求他兼有组织部长之才;你要的是组织部长,就不能苛求他要有文科教授的文才。

现实生活当中,一些领导干部同封德彝一样,为四化建设不是不举荐人才,就是举不出人才。其原因不是他们嫉贤妒能,就是他门缺乏识别人才的慧眼,并经常被“罗兰夫人的错觉”所制约。这是障碍发现成千上万人才的一个重要因素。

郭守敬(1231-1316),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科学家。顺德邢台(今属河北)人,字若思。他在幼年的时候,就接受祖父的教养和熏陶,学到了不少数学和水利知识。后来,他又从师于元世祖忽必烈的重要谋臣刘秉忠学习天文地理和数学。

中统三年(1262),当时对数学很有造诣的张文谦结识了郭守敬,他发现郭守敬是一个非常难得的人才,并评价郭守敬“熟悉水利,思想精巧,超过常人”。于是就向元世祖忽必烈推荐郭守敬。一次,忽必烈召见郭守敬,郭守敬便向忽必烈讲述了关于水利建设的六项建议,其中包括建议修复中都(今北京)到通州(今北京市通县)的运粮河道,并在邢台等地治理河流,开设灌渠,发展农田灌溉和水运产业。听了彝守敬的建议,忽必烈非常高兴,并决定予以采纳,诸项付诸实施。忽必烈对郭守敬为国为民干事业的精神非常敬佩,感慨地说“如果所有的大臣官吏都像郭守敬这样去做事情,百姓就大会吃糠咽菜了!”

并且立即提拔郭守敬为提举诸路河渠,第二年又提升他为副河渠使。这时,郭守敬只有33岁。

至元元年(1264),郭守敬随同张文谦到西夏(今甘肃、宁夏、内蒙一带)视察。在这一带,黄河两岸有不少古渠道,其中的唐来渠,长400多里,汉延渠长250多里,其他地方还有长200多里的10多条干渠和邱条大小支渠。这些纵横交错的大小渠道可大约灌溉土地9万多顷,但是因为战争的破坏,已残废淤塞,沟断残缺,不能使用,整修这些古渠道,工程十分艰巨。郭守敬经过多方考察,提出了合理整修古渠道的方案,决心克服种种困难完成这一艰巨工程。工程整修过程中,郭守敬不辞劳苦,克服困难,充分发挥自己的业务专长,只用了近3个月的时间,便胜利竣工,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赞赏。到了至元二年(1265),郭守敬又被提升为都水少监。后在至元八年(1271),郭守敬又被任命为都水监,担任主管水利的最高长官。

另外,郭守敬对于天文、历法等方面都有很深的研究和专长,对此,元世祖也都让其发挥作用。忽必烈在统一江南后,为了巩固其统治地位,加强统一,发展农业,便想制定一个误差更小、更为准确的历法。于是,忽必烈下令设置历局,对原有的历法进行更为精确地修订,并任命张文谦为历局主要负责人,郭守敬也参加这一工作。在修订历法过程中,郭守敬发挥了卓越的才能,先后研制了大小20多种仪器,共中有观测太阳位置和日食的仪器,有测月影的圭表等。这些设计精巧的大小仪器,为新历的编制提供了不少精确的数据。

至元十六年(1279),历局改为太史院,忽必烈任命王恂为太史令。为了发挥郭守敬在天文、历法方面的业务特长,忽必烈又任命郭守敬为太史院的副职。至元十七年(1280),新历编制成功,定名为《授时历》。《授时历》把一年定为365,2425天,一个月定为29,530593日,达到了非常之高的精确度,是我国古代成就最为显着的历法之一。就在这一年,太史令王恂病逝,忽必烈就任命郭守敬为大史令,成为太史院的最高官吏。

郭守敬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专业奇才,而元世祖忽必烈又是一个善于识别和使用人才的一代明君。所以当忽必烈一旦发现郭守敬后,就能合理地使用他,使他的专长充分得到发挥。郭守敬也不负厚望,能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国家、为民族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毕生的精力。

肃顺(1816——1861),爱新觉罗氏,字豫亭,满洲镶兰旗人。清朝咸丰帝时,肃顺深得信任,以协办大学士名义管理工部、户部政务,历任内务府大臣、尚书等职。咸丰十年,随咸丰帝到热河。次年,咸丰帝病逝,被受命为辅政大臣。因为坚决反对东、西两太后垂帘听政而被杀害。

肃顺是一个很有才干的人。据史书记载,肃顺当时在朝廷内部确实是一个盛气凌人、骄恣不检、蛮横不可一世的飞扬跋扈之辈。但是,他却“才气开朗,勤于任事,论治则袭申韩法家之绪余,以严为尚。盖欲承帝意以求起积弊于衰靡之世也”。另外,他还具有一个当时一般昏庸官僚所不及的优点,就是礼贤下士,善于延榄人才。

当时,清朝选拔官吏,在上层统治者中存在着一种重满轻汉的狭隘的民族心理,对于汉族当中的一些贤能之上很少使用,致使许许多多的仁人志士不能得以报效祖国。而在清廷的上层统治者中,好多都是一些不学无术甚至昏庸无道的王公贵族及八旗子弟。这种状况,对于巩固和加强清王朝的统治不能不说是一种潜在的危险。但是,肃顺却十分清醒地意识到了这一点。他认为,要想巩固清王朝的统治,必须进一步打破民族界限,从有胆识、有真才实学的汉族知识分子中网罗、选拔为其服务的各种人才。鉴于这种指导思想,他特别注意荐举和提拔“汉员”做官吏。

肃顺不仅能够积极从汉族人员中选拔人才,而且对于汉族官员比较尊重,并注意扬长避短,合理使用。他“一见汉吏,立即改容致敬,或称先生,或称某翁、某老爷”,备至殷勤,优礼有力。作为一个封建大官僚,肃顺也时常纳贿,而且胃口很大。但是,他“索贿亦唯满人,若汉员之一丝一粟,不敢受也”。

受过肃顺所保举、推荐、提拔的人才中,除了有后来成为“中兴名臣”的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等人外,还有郭篙寿、王阁运、高心夔、陈孚恩、匡源、黄宗汉等人。这些人后来大多都成为支撑清王朝封建统治的骨干力量,为稳定清王朝的封建统治起了巨大的作用。

咸丰年间,左宗棠入京参加会试,上书指陈时事,因为从许多方面触及了忌讳之事激怒了咸丰皇帝。咸丰下谕将左宗棠“革举人,命顺天府五城逮捕治罪”,肃顺深知左宗棠是个难得的人才,为了保护他,“阴命文襄(即左宗棠)逸,次晨旨下,而文襄巳出国门矣”。

肃顺推举的曾国藩也是治国治军的人才。在皖南作战初期不慎失败,对此,朝廷内外交相弹劾曾国藩。对于此事,咸丰帝一度举棋不定,迟迟下不了决心,打算将曾国藩撤换掉。肃顺非常了解曾国藩的才能,便出面极力为其说情开脱。他说:“胜败兵家之常,临阵易帅,兵法大忌,不如使之带罪立功可也。”

由于肃顺的保奏,咸丰帝没有撤换曾国藩。终于成就了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功业”。

肃顺爱才闻名遐迩,“邱客常满”,“一时名士,咸从之游”。他在咸丰皇帝面前,一有机会就高唱“满将帅腐败不可恃,非重用汉臣不可”的论调,使咸丰帝借以受到影响,重用汉族人才,以期支撑摇摇欲坠的清王朝。所以,咸丰帝非常器重肃顺,他的建议多被咸丰帝所采纳。

肃顺在使用人才方面,确有他的独特建树,尤其是能够不因一件小事、一次失误,或者某些短处就以偏盖全,埋没人才,并且能够扬长避短,量才使用。

尽管肃顺的人才观是为镇压农民起义、巩固清王朝的封建统治服务的,但是他能够善于识才,热切爱才借才,积极举才的做法和品质,在当时是有过人之处的。所以,当时就有人议论,对清王朝来说,“肃顺有大功于国,实隐成中兴之业”。

先站在低处,然后才知道攀登高处的危险;先处在昏暗处,然后才知道置身光亮的地方会显露刺眼。

先保持宁静心情,然后才知道喜欢活动的人太辛苦;先保持沉默心情,然后才知道话说得多了很繁琐。

在人生之中有困苦次有欢乐,唯有在苦难之中不断地磨练,才能使得来的幸福长久。既要有信心又要有能屈能伸的精神。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思危才能求安,能屈才能见伸,虑退才能得进,惧乱才能保治,戒亡才能求存。

孟子曾回答学生怎样才能使国家免于灾患时说,首先在于行仁政,不仅于此,还要尽力防患于未然。国家无内忧外患,则趁此修明政治法典,如此国家自然会强大起来。成汤正是深明此理,所以,先屈国王之金身,拜伊尹这样一个小小厨子为师,然后再拜为相,如此便奠定了殷商王朝六百三十九年的基础。

商国的伊水河畔,住着一户兴养蚕桑的农家。他家里有个人叫伊尹,是个耕田种地、植桑养蚕的好手,同时,他还研究三皇五帝和大禹等英明君主的施政之道,又是一位治国的贤才。

伊尹听说商汤是个贤德的君主,很想向他提出自己的治国主张,一直苦于没有机会,于是他就作为商汤的纪子有革氏的奴隶,以厨师的身份见到了汤,并向他陈述了施政之道。此后不久,伊尹就避居到乡下去了。商场深知伊尹确实是一位治国的贤士,决定去聘请他。

成汤派出使者带着礼品去请伊尹,伊尹是个安分守纪的人,不轻易去朝中做官。伊尹对使者说:“我是一个自在惯了的人,自耕自食,不懂国家大事,多谢商王的关照与器重。”婉言谢绝了成汤的邀请。

成汤真心实意地想聘请伊尹,又派人带着更多的礼品目去。

伊尹诚惶诚恐,很有分寸地说:“我是一个平庸的庄稼汉,没有一点功劳,怎么敢妄收商王的礼物、坦然受任呢?”推辞不去。

当时,一个兮地的领主,对自己的属民有生杀之权。成汤对于伊尹的推辞,没有发怒。他想,聘请有真本领的人,是不会轻易得像招呼奴仆一样唤之即来的。成汤第三次命令使者带着珍贵的礼品,赶着装饰一新的马车去请伊尹。伊尹见成汤是诚心诚意来请,便欣然从命。

成汤亲自率众出城迎接,并以贵宾相待。他俩攀谈数日,情投意合,成汤给桀王写了一封信,把伊尹作为奇才推荐给他。

桀王见到伊尹,问了几句话,就不去理他了,更说不上重用。伊尹看到桀王倒行逆施、荒淫无道,料定夏王朝一定要灭亡。他在夏的国都期间,细心考察其政治情况,为今后讨伐夏桀做好了准备。

成汤看到桀王不重用伊尹,就请他到商国都并拜他为相,授予国政。伊尹帮助成汤,努力发展农耕,铸造兵器,训练军队,使商国更加强大。

桀王听说商国强大了,就把成汤召人夏朝国都。

当时桀王每天沉湎在酒色之中,亲近奸佞的小人,残害贤能的大臣。有个叫做关龙逄的大臣,耿直地、进谏,桀王大怒,把他杀了。大臣们个个吓得心惊肉跳,面如土色。成汤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嚎陶大哭,痛心失去了贤才。桀王借此理由,命令把成汤囚禁在叫做夏台的地方。

商国国君被囚,商国的群臣惊慌失措,伊尹更是焦虑万分,他终于想出了一个营救成汤的好主意。他派人搜寻绝色美女、觅取各式各样的珍宝,送给桀王。同时,还私下送一部分给桀王宠信的近臣赵梁。

桀王见到商国送来的美女、珍宝,笑逐颜开,赵梁则乘机美言,桀王洋洋得意,便将成汤放回去了。

成汤亲自尝到了桀王虐政之苦,回到商都后在伊尹的帮助下,加紧操练兵马,屯聚粮草,先后征服了韩、顾、昆吾等夏王朝属国,势力迅速扩大。

公元前1711年,成汤联合各诸侯兴师讨伐夏桀,出师前发出了声讨夏桀罪行的檄文——《汤誓》。

成汤率领各路大军,在伊尹的辅佐之下,深得老百姓的支持,很快就逼近了夏朝国都。桀王带着军队仓促应战,士兵早就恨透了桀王,临阵溃散,反戈一击,桀王大败,被生擒当了俘虏。各路诸侯推举成汤为天子,建立了商朝,伊尹帮助成汤很快就安定了天下。

成汤死后,伊尹又先后辅佐了成汤的三个子孙外丙、中壬、太甲为天子。太甲继位三年,不守成汤立下的法令,伊尹多次劝告他,仍无悔改。于是,伊尹把太甲关进桐宫,责令他反省,伊尹亲自摄政。

帝太甲在桐宫住了三年,开始悔过自新,改恶从善。伊尹又派人接回太甲,把政权交给他。太甲接受了教训,勤政修德,各诸侯都很佩服,不敢作乱,老百姓也得到了安宁的生活。伊尹写下太甲训三篇,褒奖太甲施行的德政。

伊尹活了一百多岁,当了二十多年的相国,为商王朝延续六百年的统治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着名的贤相。

许多有才能的人,常常屈居在蠢蛋们的手下,是因为贤者手中没有权;而无才之辈之所以能够驾驭贤者,那也只是因为他暂居尊位。就连那传说中的圣君唐尧,也是如此。当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时,他想请邻居帮个忙,即使喊‘破嗓子,也少有答理的;待他后来称王了,他就会一呼百应,令行而禁止了。

吕尚穷困,年老时,过着隐居的生活,垂钓于渭滨。周文王打猎时和他相遇,谈得极为投机,即拜为师。后吕尚助武王伐纣灭殷建立周朝,留下千古美谈。不管是早还是迟,一个人施展才华抱负的机遇总是会有的。当它呈现在我们面前时,就必须牢牢抓住,紧紧把握,切勿失之交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