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曾国藩冰鉴(第三卷)
2325500000011

第11章 刚柔鉴附录(10)

齐涵)王同他的大臣们听到这个消息都惊慌害怕起来,便派太傅携带黄金千斤,华丽的车子两辆,佩带的宝剑一把,还写了一封道歉的信一并让太傅带到了薛地。齐滑王在信中说:“都是我不好,遭受祖宗降给的灾祸,偏信阿谀逢迎的奸臣,得罪了你。我是不值得你辅佐了,只希望你念在先王宗庙的份上,暂且回到国都来统率广大的百姓吧!”冯谖嘱告孟尝君说:“希望您能向齐王请求分一部分先王的祭器,在薛建立宗庙。”宗庙建成后,冯谖向孟尝君说:“三个洞穴已经凿好,现在你可以高枕无忧了!”

孟尝君担任齐国远相几十年,没有遇到一点灾难,这都是冯谖精心谋划的结果。

非常贫穷的冯谖去做孟尝君的门客,他不拘礼节三次弹铗,但却三弹三得。如果不是孟尝君既有倾心待客的雅量,又能及时发现和掌握每个门客的长处和短处,并能在使用中扬长避短,因材使用,发挥每个门客的作用。那么,冯谖的三弹三求,就会很有可能被认为是过分的奢求,不知羞耻,难以得到满足。正因为如此,尽管冯谖三弹三求,既能得到满足不被耻笑,还能充分发挥他的才能,最后以自己卓越的聪明才智为孟尝君服务。对此,确实值得借鉴和深思。

在《左传·鲁僖公三十年》中记载了郑文公在国家危亡的危急时刻,充分发挥烛之武能言善辩的特殊才能退秦军的史实。书中记载说:

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吾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求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以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泰伯悦,与郑人盟。使杞子、蓬孙、杨孙,戍之,乃还。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鲁僖公三十年(前630)九月甲午这一天,晋文公(春秋时晋国国君,名重耳,前636——前628年在位)秦穆公(春秋时秦国国君,姓赢名任好,德公第三子。前659——前621年在位)以郑国曾经对晋文公失礼,而且又以郑国对晋国有二心,却同楚国亲近为由联合攻打郑国。晋国派兵驻扎在函陵,秦国派兵驻扎在汜水的南岸。

在这危急时刻,郑国一位大夫佚之狐对郑文公(春秋时郑国国君,前672-前628在位,名,又称郑伯)说:“现在郑国面临即将灭亡的危险。如果能派烛之武去会见秦君,秦晋两国的军队就会撤离。”郑文公按照佚之狐的意见召见了烛之武。烛之武却推辞说:“我在壮年的时候,都还不如别人,现在巳经老了,不能够再做什么事了。”郑文公说:“我不能早些起用你,现在有了急事才来有求于你,是我的过错。但是,如果郑国一旦灭亡,对你也有不利啊!”烛之武只好答应了郑文公的请求。

深夜,烛之武悬城而下去见秦穆公,并对他说:

“秦、晋两个大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自己行将灭亡了,如果郑国灭亡了而对秦国有利的话,那么,我就麻烦你把郑国灭掉吧。越过一个国家(指晋国)去夺取那边远的地方,你也知道这是很困难的。你为什么想灭亡郑国去增强你邻国(指晋国)的实力呢?邻国的力量雄厚了,你的实力就薄弱了。如果放弃灭亡郑国,使其成为你过路时的东道主,秦国的外交人员往来于郑国,郑国就可以供给你们缺少的资粮,这对秦国是毫无坏处的。况且,你(指秦穆公)曾经给晋君(晋惠公)有过恩惠,晋国也答应把晋国的焦、瑕两个地方割给你们以作酬谢,但是,晋君早晨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在焦、瑕两地布设城防拒绝割地。对此,秦君你是清楚的。晋国的贪欲哪能满足呢?晋国既然要灭亡郑国,用来作为他东边的疆界,又要想扩大他西边的疆界,如果不损伤你秦国,他又从哪里取得土地呢?结果必然削弱秦国而有利于晋国,希望国君你仔细考虑这件事吧!”秦穆公听后,感到烛之武说的很有道理,非常高兴,便与郑国结盟友好。还派了杞子、蓬孙、杨孙三位秦国大夫帮助郑国防守,秦国的军队便从把水的南岸撤退了。

郑国在秦、晋重兵压境、面临国破家亡的危急时刻,竟然用一人在一夜之间,不费一刀一箭,不伤一兵一卒,使国家转危为安,这不能不说是郑文公能够扬长避短起用人才,充分发挥烛之武能言善辩的特殊才能所带来的好处。

烛之武年龄较大,是他的短处,但是,他能言善辩则是他的长处。郑文公则正是发挥了他的长处,而拯救了自己的国家,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在用人间题上,只有用其所长,避其所短,适才适用,才能尽其所能。不同的人才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和长处,因此对人才的使用和安排,要强调扬长避短,注意把工作需要和个人才能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有利于发挥个人的一技之长,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互相争雄称霸,征战不息。卫国是战国时期的一个小国,它西近魏国,北边赵国,东临齐国。因为比较弱小,所以经常受到周围大国的侵扰和攻击。

为了不受大国的欺侮,文武大臣纷纷举荐人才,以期使国家振兴强大起来。有一天,于思对卫侯说:

“苟变是一个能攻善战的人才,他可以统率五百乘大军。”在战国时期,兵车一乘有甲士3人,步卒72人,五百乘计有兵力37500人。这在当时,是一支人数不少的队伍了。特别是像卫国这样的小国,这些军队几乎就是全国所有的军队。子思向卫侯推荐苟变,希望他能够重用人才,加强保卫国家的力量。

对于苟变这个人,卫侯也有所了解,他对子思说:“我旱就知道苟变有统率军队的才能,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将军。可是你不知道,他曾在做官的时候,从老百姓那里搜刮了两个鸡蛋吃了,所以我不起用他。”

子思听了卫侯的话,感到十分可笑。于是他委婉地对卫侯说:“夫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故杞梓连抱而有数尺之朽,良工不弃。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于临国也。”就是说,古往今来的贤明君主,他们选用人才就好像木匠使用木材一样,取其所长,弃其所短。几抱粗的杞木和梓材,是相当好的木料,中间可能有几尺巳经腐坏,但是高明的木匠并不把整个木材扔掉,而是用其所长,弃其所短选用人才也是这样。现在正是战国之世,诸侯之间互相征伐,非常需要有才干的人才。各囯都在招贤纳士,然而,你竟因两个鸡蛋的问题把一个能率千军万马,能征善战的将军丢弃不用,这样的事情绝对不可让邻国知道啊!”

卫侯听了子思一席话,立即恍然大悟,笑着对子思说:“我明白了,愿意接受你的指教!”遂起用苟变为将军。

霍去病(前140-前117),西汉时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他的父亲霍仲孺、母亲卫少儿都是平阳公主(汉武帝的胞姐)家里的奴仆。建元二年(前139)三月,平阳公主设宴款待胞弟汉武帝。当时,霍去病的姨母卫子夫也是平阳公主家的奴仆。但是由于卫子夫长得十分漂亮,又能歌善舞,汉武帝刘彻看中了她,这个偶然的机遇,使卫子夫的弟弟卫青,连同她的外甥霍去病也随其来到长安,从而摆脱了奴仆的命运。

汉王朝经过文帝(刘恒)、景帝(刘启)的努力,变得十分富强,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文景之治”

(前179-前141)。汉武帝刘彻(前156-前87)是一个非常有作为的君主,他即位后,决心改变高祖刘邦和文帝、景帝时对于匈奴采取的“和亲”政策,多次对于匈奴的人侵进行反击。元朔六年(前123),汉武帝命卫青再次出击匈奴。这时,霍去病年已18岁,他自幼习武,武艺高强,胆略过人,雄心勃勃,因此,多次要求随军出征。尽管霍去病出身卑贱,汉武帝并未因此而嫌弃,特意吩咐卫青挑出800骑兵由他率领,并任命他为骠骑校尉。在战斗中,霍去病不负厚望,凭着自己的勇敢机智,乘夜偷袭敌营,斩杀了匈奴单于的叔祖藉若侯产,活捉了相国和单于的叔父罗姑比,匈奴大败、望风而逃。汉武帝为了表彰他的功劳,擢封他为冠军侯。元狞二年(前121),汉武帝任命霍去病为骠骑将军,配合卫青为夺回“河西走廊”再次出击匈奴,霍去病率军1万余人越过焉支山(今甘肃永昌西)1000余里,歼灭敌军8900余人,缴获了匈奴休屠王用于祭天的金人,迫使匈奴浑邪王带领4万余人马投降汉朝。经过这次战役,基本解除了匈奴对汉朝的威胁,汉政府在河西走廊设立了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

元狩四年(前119),霍去病再次奉命出击匈奴。

他率兵5万余人,超过离侯山,穿过弓闾河,一直打到翰海(今西伯利亚贝加尔湖),凯旋而归。这次战斗,歼灭敌人7万余人,俘获王、将军、相国、都尉等凡83人,使匈奴左贤王遭到惨败。霍去病为了悼念为国捐躯的将士,在狼居胥山(约在今蒙古克什塔腾旗西北圣阿巴嘎旗一带)举行封山仪式,祭告天地,然后班师回朝。汉王朝反击匈奴的战争是正义的事业,它制止了匈奴贵族的野蛮掠夺,维护了边郡的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巩固了汉王朝的统治地位。在反击匈奴的战争中,霍去病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汉武帝不仅加封他的食邑5800户,升迁他为大司马,还特意为他修建了一所十分豪华的住宅。但是,霍去病雄心未巳,希望为国家再次效命疆场,彻底摧垮匈奴的势力。他对汉武帝表示自己的雄心壮志以后,坚决地说:“匈奴未灭,无以家为。”就是说,当今匈奴未有彻底消灭,我不能够就为自己的家庭私事做打算。这种以公去私的精神,表现了霍去病报国豪情的高尚品质,也是霍去病光辉一生的写照。

元狩六年(前117),年仅24岁的霍去病不幸逝世,汉武帝悲痛欲绝。特意在自己的坟墓茂陵(今陕西兴平县境)的旁边,为他修建了一座规模壮观的坟墓。如今,茂陵及其附近的霍去病、卫青、霍光墓等已成为人们瞻仰和旅游的胜地。

汉武帝作为一个封建帝王,在用人问题上能够不讲门第,不论出身,而且善用人才之长,对于兴国安邦起了重要作用。这一点确实值得我们借鉴。

在《汉书·隽疏于薛平彭传》中记载了暴胜之不计小节推荐隽不疑的故事。记载说:

隽不疑字曼倩,勃海人也。治春秋,为郡文学,退必以礼,名闻州郡。

武帝末,郡国盗贼群起,暴胜之为直指使者,衣绣衣,持斧,逐捕盗贼,督课郡国,东至海,以军兴诛不从命者,威振州郡。胜之素闻不疑贤,至勃海,遣吏请与相见。不疑冠进贤冠,带儡具剑,佩环块,褒衣博带,盛服至门上谒。门下欲使解剑,不疑曰:“剑者君子武备,所以卫身,不可解。请退。”吏白胜之。胜之开阁延请,望见不疑容貌尊严,衣冠甚伟,胜之丽履起迎。登堂坐定,不疑据地曰:“窃伏海濒,闻暴公子威名旧矣,今乃承颜接辞。凡为吏,太刚则折,大柔则废,威行施之以恩,然后树功扬名,永终天禄。”胜之知不疑非庸人,敬纳其戒,深接以礼意,问当世所施行。门下诸从事皆州郡选吏,侧听不疑,莫不惊骇。至昏衣,罢去。胜之遂表荐不疑,征诣公车,拜为青州刺史。

久之,武帝崩,昭帝即位,而齐孝王孙刘泽交结郡国豪杰谋反,欲先杀青州刺史。不疑发觉,收捕,皆伏其罪。攫为京兆尹,赐钱百万,京师吏民敬其威信。每行县录囚徒还,其母辄问不疑:“有所平反,活几何人?”即不疑多有所平反,母喜笑,为饮食语言异于他时;或无所出,母怒,为之不食。故不疑为吏,严而不残。

上述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隽不疑,字曼倩,教海郡人。他对《春秋》很有一番研究,被郡选拔为“文学”。因为他处处很讲究礼仪,所以在全郡都很有名。

汉武帝末年,郡内盗贼很猖狂,武帝任命暴胜之为特派巡察官员,以钦差大臣身份在渤海郡到东海郡的辖区内捕捉盗贼,监督郡国的税收。暴胜之到渤海郡和东海郡后,立即颁布了特殊法令,用来惩治捣乱的人,从而他的声威震动了渤海郡。暴胜之早就听说澍海郡有一个叫隽不疑的贤德人才。到渤海后,便派官吏去邀请隽不疑相见。隽不疑头戴进贤冠,腰佩桶具剑(古剑名),挂上玉环、玉块,穿着宽大的衣服,系着又长又宽的腰带,盛装来到暴胜之门前要求进见。守门军官让他解下腰中宝剑。隽不疑说:“剑是君子的武装,用来保卫自己,不能解下,如果不准进,我就回去。”门吏把这一情况报告了暴胜之,暴胜之立即命令开门迎请,隽不疑随着门吏进去,暴胜之见他容貌尊严,穿戴齐整,很有风度,便急忙起身,顾不上穿好鞋子就站起来迎接。到堂上坐定后,隽不疑态度非常傲慢地说:“我长居海边,久闻暴公子的威名,今天有幸和你见面谈话,很高兴。我认为,凡是做官的人,过于强硬就会受到挫折,过于软弱事情就办不好,在施行威严之后给人以恩惠,这样才能树功扬名,永享天禄。”暴胜之知道隽不疑不是一般人,所以不但不计较他的倔傲之态,而且非常虚心地听取了不疑的告诫,给以厚礼款待,并向不疑请教现今应该采取的措施和办法。暴胜之门下的属吏,都是州郡所选出的官吏,在旁边倾听不疑的话语,都为其才华所惊异,所吸引,一直到晚上才陆续散去。

暴胜之也被售不疑的才能所折服,并写奏章举荐隽不疑,隽不疑被任命为青州刺史。

汉武帝病故后,昭帝即位。这时,齐孝王的孙子刘泽,结交了国内豪家大族企图造反,准备先杀青州刺史。售不疑察觉后,立即将他们捕获归案,给予了应有的惩罚。朝廷因为他平叛有功,将他提升为京兆尹,赐钱百万。京师官吏和老百姓都非常敬服他的威严和才能。每次去属县审察囚犯回来,他母亲都要询问隽不疑说“你为多少人申了冤,救活了多少人”

等。如果不疑给申冤的人多,他母亲就非常高兴,如果没有察出问题,他母亲就非常生气,饭也不吃。所以隽不疑做官严而不残酷。

隽不疑去见暴胜之,进门时不解佩剑,进见后,未先开口却又神态倔傲。他的举止行动,给人一种“傲慢无礼”的印象,但是,暴胜之却不去计较这些,而是待为上宾,虚心听取他的意见,尔后上表举荐,建议朝廷委其重任。暴胜之作为一个封建官吏,在选人用人问题上尚且能够做到毫无妒贤之心,而是爱才如命,坚持全面分析人才,不以偏盖全,弃其之短,扬其所长,确实是难能可贵的,十分值得从政者借鉴。

大凡有才华的人,往往会给人一种“骄傲”的印象。其实,如同隽不疑的举止,并不是骄傲,而是有才华的人特有的一种自信的表现。今天在起用类似这种人才时,往往也会发生争议,甚至借用“骄傲”一词将人才埋没。在对待“骄傲”这个问题上,邓小平同志说过这样一段活:“‘骄傲’两个字我有点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