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中外战争的导火索(世界军事之旅)
2336200000009

第9章 耕地的农民遭到炮击

1967年4月7日,一个以色列农民在军方的鼓动下,驾驶一台拖拉机到不断发生纠纷的叙、以边境地区耕地,他耕作的土地恰恰是一块属于阿拉伯人的土地,被戈兰高地的叙军炮兵阵地的155榴弹炮击中。此次事件最终导致了第三战中东战争,又称“六·五”战争或“六天战争”。

第二次中东战争结束后,起草以色列和各国的停火协定时,就发现有些地区不可能在地图上画出无可争论的边界线,因为这些地方的土地所有权是混杂的。于是联合国设立了一系列的非军事区,在这些非军事区内任何合法拥有土地的人,无论犹太人还是阿拉伯人都可自由耕作,双方军事力量都不得进入非军事区。同时,任何争端都将由混合停战委员会予以解决。这种非军事区也存在于叙以边界之间,但阿以、巴以之间的争端从来就不是一个委员会能解决的。

1967年4月7日以后,叙以冲突仍不时发生,当空气中的火药味浓得一点就着的时刻,5月从莫斯科、开罗和大马士革传出了“以色列军队正在北部集结兵力,这无疑是进攻叙利亚前的准备”的传闻。这就是堪称中东现代史上一大公案的“莫斯科谎言”。此时以色列高层统一了意见,当天下午下达了大规模动员的命令。20日形势恶化,在西奈埃以军已直接对峙,到5月22日纳赛尔宣布封锁以色列生命线蒂朗海峡,战争已无法避免,1956年苏伊士运河战争中以色列就是为了在该海峡的通航权而战。5月23日以色列总参谋长拉宾向总理汇报了纳赛尔宣布封锁蒂朗海峡的消息,上午9时召开了国防委员会会议,会议作出如下决定:1.封锁蒂朗海峡是对以色列的侵略行为;2.有关军事行动的任何决定均推迟48小时实行,在此期间外交上寻求美国的支持;3.在适当时机派外交部长会见美国总统。24日外长埃班启程出访各大国。但到27日仍未能得到美国的支持。5月28日,以色列内阁会议进行了投票,议题已不是要不要战争,而是立即开战还是48小时后开战。结果是9票对9票。

5月30日又传来约旦国王侯赛因访问开罗,约旦加入了埃叙的军事同盟。这一事件不仅意味着和以色列作战的士兵、飞机和坦克的增加,更为重大的影响在于从约旦国土西岸打出的炮弹可以飞进地中海!这对以色列是极为不利的战略态势。6月4日,埃及的全部军力正集结在西奈,共有6个师10万人以上和约1000辆坦克,和以色列对峙。

此刻,以色列领导人对局势的看法是:先动手才能有一线生机,不动手坐等别人来攻,将第一枪给别人来打响必定亡国。而美国方面,即便以色列主动进行战争也不会放弃它。6月4日,内阁会议终于通过开战,此前3日军方已经批准了作战计划——用空军先发制人进行袭击。

没有4月7日叙利亚军队挑起的边境冲突,就不会有后来的升级和局势紧张;没有阿拉伯国家形成的从南到北的对以色列的大包围态势,就不会有以色列的开战决心。一个民族在充满敌意的环境中生存,争取国际支持是重要的,但不能把自己的命运全指望在他人的良知上,否则就只会落到甲午战争中中国的满盘皆输。

同时,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成立后,成为以色列的心腹之患。1964年5月28日至6月4日,巴勒斯坦各界代表在阿拉伯联盟的支持下,在耶路撒冷东城区举行了第一次巴勒斯坦国民大会,确定组成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行委员会,建立了巴勒斯坦武装力量“法塔赫”。从此,法塔赫为了把以色列赶出巴勒斯坦,不断袭击以色列,这支力量在六·五战争前已初具规模,对以色列构成了威胁。所以,削弱阿拉伯联盟的力量,消灭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成为以色列发动第三次中东战争的重要原因。

于是,1967年6月5日上午7时,以空军共191架次飞机,经由精心计算的不同航线在几乎同一时刻到达埃及机场上空,一场打靶似的空袭宣告战争的爆发。这就是第三次中东战争,也称“六·五”战争或“六天战争”。

1967年6月5日,当开罗时钟的指针指向8点45分的时候(以色列时间7点45分),尼罗河三角洲和苏伊士运河上空云雾刚刚消失。埃及空军基地里,一切像往常一样,军官们正在上班途中,许多雷达值班室正在进行交接班。突然,空中响声四起,以军飞机闪电般袭来,打得埃及空军措手不及,大批飞机还未起飞,就被摧毁在地面。这一天,以色列空军几乎倾巢而出,甚至连教练机也投入了战斗,对阿拉伯国家25个空军基地进行了袭击。从早晨到下午18时,以色列空军对阿拉伯各国进行了四波突袭:第一波袭击了埃及10个机场;第二波主要袭击了埃及的轰炸机基地和混合机种的8个机场。第三波攻击了约旦、叙利亚和伊拉克的空军基地;最后,在完成了对阿拉伯空军25个基地的攻击之后,17时15分到18时,开罗国际机场和另一个空军基地也遭到了严重破坏。就这样,在开战后60个小时,以色列共击毁阿拉伯国家飞机451架,其中埃及就损失飞机336架,叙利亚损失60架,约旦损失29架,伊拉克损失25架,黎巴嫩损失1架。埃及作战飞机损失了95%,整个埃及空军陷于瘫痪,而以色列只损失了26架飞机。

在以色列实施空袭后的半小时,其地面部队5个师以坦克装甲车为前导,自加沙、阿里什和阿布奥格拉大举进攻。当时,埃军在西奈半岛有5个步兵师和两个装甲师,共约12万人,分别据守在各个战略要点上。以军在反复攻击后,占领了加沙地带,进入了西奈半岛的阿里什、阿布奥格拉等地。接着,以军兵分三路,向苏伊士运河地区进犯。北路攻打坎塔腊,中路指向伊斯梅利亚,南路对准陶菲克港和苏伊士城。

为了挽回败局,埃军顽强抵抗,发动了两次反攻,终因没有空军支援而失败。7日,北路以军攻抵坎塔腊附近;中路以军越过比尔吉夫贾法;南路以军进抵吉迪山和米特拉山口,堵住了埃军退路。于是,埃军不得不封锁苏伊士运河。到8日,以军全歼了埃及在西奈半岛上的5个师,一直进犯到苏伊士运河东岸。仅仅三天时间,西奈半岛就全部落入以军之手。

在对埃及进攻后不久,以色列又发动了对约旦河西岸的进攻。5日夜,以军开始猛攻耶路撒冷。7日占领该城。同时以军占领了耶路撒冷东区和约旦河西岸约旦管辖的全部地区。安理会通过了“立即实现停火”和“限期停火”的决议,以色列8日同意“停火”,到9日,又开始向叙利亚发动大规模进攻,进攻方向指向戈兰高地。9日曼得勒旅攻下卡拉,同时占领特勒阿扎奇高地。

到10日晚为止,以军占领了库奈特拉,夺取了戈兰高地的大部分地方和通往大马士革的几条主要公路,夺取了横跨阿拉伯地区通往黎巴嫩的输油管。6月11日,叙利亚和以色列签署停火协议。至此“六·五”战争宣告结束。

在六天的战争中,埃及、约旦、叙利亚三个阿拉伯国家遭受严重损失,伤亡和被俘达6万余人,而以色列仅死亡983人。通过这次战争,以色列占领了加沙地带和埃及的西奈半岛、约旦河西岸、耶路撒冷旧城和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共6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战争中有100万阿拉伯人和巴勒斯坦人逃离家园,沦为难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