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战役(世界军事之旅)
2336300000012

第12章 袁曹官渡之战

公元193年,罗马潘诺尼亚总督塞维鲁在皇位争夺战中获得胜利,建立了塞维鲁王朝;然而这个靠讨好军人而存在的王朝,于235年在军人的哗变中灭亡。其时,约公元200年,著名印度史诗《罗摩衍那》、《薄伽梵歌》和犹太法典《米希那》相继完成。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北方两大军阀曹操和袁绍争霸战争中的一次决定性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东汉中平六年(189年),大军阀董卓发动政变,带兵到洛阳,废除少帝刘辩,立刘协为帝,是为汉献帝。在讨伐董卓的战争中,袁绍占据了河北,之后不断占领附近的一些地带,成为北方一大军阀。而曹操则在黄河以南积极地发展自己的势力。196年,汉献帝从长安逃回洛阳,曹操带兵赶到洛阳,把汉献帝接到了许县,“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了政治上的有利地位。同时,曹操还非常注重发展生产,经过几年的发展,先后灭掉了附近的割据势力,成为北方惟一能够与袁绍相抗衡的军阀势力。

曹操把汉献帝接到许县之后,袁绍曾经要求曹操把皇帝迁移到离自己较近的鄄城,遭到曹操的拒绝,这样就激化了双方的矛盾。

199年,袁绍打败公孙瓒之后,便把矛头转向了曹操,决定以十万大军的优势兵力向许都迸发,一举消灭曹操。曹操听到袁绍要来进攻,于当年八月把部队推进到黎阳,决定同袁绍决战。

200年2月,袁绍大举进攻许都。他首先派兵进攻白马,4月,曹操率兵解救白马。曹操采用谋士苟攸的建议,在白马打败袁军,并带领全城居民随军向官渡方向撤退。骄傲自大的袁绍听说曹操撤退的消息后,十分恼火,亲自率领主力部队渡河追击曹军。当袁军追到廷津以南的时候,曹操又用计打败袁军,使袁军遭受重大打击,士气受到重创。战斗胜利后,曹操又领兵退回官渡。经过白马、延津两战,曹操基本上奠定了全局胜利的初步基础。

袁绍在白马、延津连吃两次败仗后,依然骄傲自大,不听从谋士的建议,仗着他在军队数量、经济上仍然保持着优势力量,盲目冒进。7月,袁军主力部队已经进到官渡前线。曹操也在官渡摆好阵势,同袁军对峙。

10月,袁绍的谋士许攸感到他太骄傲轻敌,听不进部下的建议,最后一定要失败。于是,就背弃袁绍,投奔了曹操。许攸劝曹操前往乌巢偷袭袁军粮草,曹操听后非常高兴,当夜就亲领步骑兵五千人,打着袁军的旗号,从小路直奔乌巢。到达后,立即放火烧袁军的粮屯。

袁绍听说曹操偷袭乌巢粮屯,仍旧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反而认为是攻破曹军官渡营垒的好机会。因此,他依然派主力部队攻打曹操的官渡大营,而只派少数骑兵救援乌巢。由于官渡营垒非常坚固,袁军久攻不下,其主力部队因而被牢牢拖住,这就给曹操攻下乌巢创造了条件。在曹操指挥下,曹军杀死了护卫粮屯的袁军主帅淳于琼,并烧毁袁军全部粮草。

袁军粮屯被烧的消息传到官渡前线,军心动摇。主将张邰与高览见大势已去,投向了曹操,袁军迅速溃散。曹军乘势出击,大败袁军。袁绍与其儿子袁谭率领八百亲兵仓皇逃回河北。官渡之战以曹操的胜利而结束。

官渡之战,曹操歼灭了袁绍的大部分兵力,是袁曹双方一次决定性的战役,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202年5月,袁绍病死,其子为争权夺位,互相攻杀,被曹操各个击破。206年,曹操彻底消灭了袁氏余部,占领了过去为袁绍所占据的全部地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