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跟南怀瑾大师学佛悟道全集
2341000000005

第5章 听大师讲佛(4)

为什么“佛性”二字如此难懂呢?我想也许只是概念障碍,我们听不懂的只是佛祖自造的概念,比如“佛性”或“佛心”。那么,我们不妨反方向思考:古往今来,无论哪个人能够想到的观点,一定有另外某个人或某些人能想到,所以佛祖讲过的道理,一定有别的大师讲过。这样一想,顿时真相大白:所谓“佛性”者,就是儒家、道家所说的“道”,就是西方哲人所说的“自然规律”或“客观规律”。“道”也好,“自然规律”也好,都符合佛祖描绘的“佛性”特点——无所自来,无所自去,即空即有,即有即空,“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作为个人修行,佛家的最高境界是成佛,类似于儒家的“天人合一”,道家的“与道同体”,或西方的“符合自然规律”。这样是不是比较容易理解呢?

当然,这只是对概念比较清楚,自然规律究竟有何性能,是如何运行的,从古到底今还没有一个人搞清楚过呢!不过,当我们意识到佛性就是自然规律的时候,佛祖的话就变得容易理解多了。

第二句话:“依幻说觉,亦名为幻,若说有觉,犹末离幻,说无觉者,亦复如是,是故幻灭名为不动。”所谓“觉”,就是对佛性的觉悟,换句话说,就是对自然规律的理解。我们看到的现象都是虚而不实的,正如西方哲人所说:“所谓事实,就是对我们看到的东西加以解释并称之为事实。”在虚而不实的基础上产生的理解自然有偏差,“亦名为幻”,也是虚而不实的。“若说有觉,犹末离幻”,如果有所感悟或觉悟,仍然没有脱离虚幻。比如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掌握了自然规律,但也只是某种程度而已。理解了亿分之一,等于在银河系里发现了某颗星星,离认识宇宙还差得远呢!

有人认为:人类必须尊重自然规律,也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自然规律为自己服务。这恐怕是自高自大的想法。到目前为止,人类在自然规律面前,只有违反或顺从两种情况,“利用”二字是谈不上的。因为人类根本不懂自然规律,或者只是懂得一星半点,何谈利用?人类违反自然规律的原因就在于不懂,顺从则是碰巧,“瞎猫逮住了一个死老鼠”——逮好像是逮住了,究竟是瞎猫逮住了死老鼠,还是死老鼠逮住了瞎猫,还不一定呢!

所以,在自然规律面前,我们只要老老实实顺从就行了,根本不要妄自尊大地谈什么利用或驾驭。我们不妨假设自然规律就是上帝,就是玉皇大帝,就是佛祖,然后从从容容地做自己的傻事或聪明的事,并承担一切结果。

第三句话:“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南怀瑾大师认为,这句话“非常重要,此是禅宗心印,也是密宗的大手印,普贤如来、金刚萨捶心法。”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佛祖在前面讲“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远离为幻,亦复远离,离远离幻,亦复远离,得无所离,即除诸幻”。这就是说,我们的身心及世间一切都是虚幻的,而修行的方法是要远离这些虚幻。可是,我们的刻意远离也是虚幻的,仍然要远离“远离”这个虚幻。但这仍然是虚幻的,仍需远离。一直到没有什么可以远离时,种种虚幻就全部破除了,终于见到佛性。

既然“远离”也是虚幻,也就是说,我们所作的种种努力都是虚幻的,那么努力又有什么意义呢?努力的结果又怎么可能达到“即除诸幻”的境界呢?佛祖的答案是“知幻即离,不作方便”。也就是说,知道“远离”也是虚幻,用不着刻意远离,如此就能不离而自离。也就是说,要顺其自然,于无心中见佛性。

但是,这种修行方法起点太高了,一般人很难运用。通常来说,我们只能有意为之,逐渐达到这种顺其自然的境界。

打个比方,现在提倡“微笑服务”。服务人员终于意识到“霸王式”冷面服务对生意兴隆来说只是“虚幻”,决心远离这个“虚幻”。可是,当他(她)有意向顾客装出笑脸时,几颗白牙一露出来,就把顾客吓一大跳,以为自己身上某块嫩肉被服务员看中了,马上就要被咬一口,一分钟没敢呆,转身跑掉了。

服务员几经修炼,终于意识到有意向顾客装笑脸的做法也是虚幻,又打算远离这个虚幻,于是对着镜子苦练面部表情,使自己的笑脸显得可爱一点。当他(她)再次向顾客微笑时,效果仍然不理想。因为顾客看见的是一个面带微笑的“机器人”,怎么会产生好感呢?

服务员又意识到这种微笑也是虚幻,仍需远离,每天进行心态训练,不断暗示自己:顾客是恩人,给我带来业绩,带来机遇……这样训练后,嘿!表情果然生动多了,不像机器人了。可是顾客从服务员的表情中却看到了某种企图心乃至乞求心,甚至看到了某种狡诈的东西,因而又产生了轻视或厌恶心理。

如果服务员上进心强的话,还要继续远离“虚幻”,进行真情训练:深刻思考顾客跟自己的鱼水关系,深刻思考服务工作的高尚意义……经过不断修炼,终于离尽“诸幻”,见到“佛性”了,境界也上去了,此后,他(她)见到任何一个顾客,都会自然而然地露出亲人般的微笑。这是发自内心的微笑,顾客一望而生亲切感、愉悦感,就像铁针被磁石吸住一样,从此成为忠诚顾客。

世界上很多著名推销员就是这样修炼的,其形象魅力不亚于影视明星。比如美国“汽车推销大王”吉拉德,任何一个跟他打交道的顾客,都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所以他们经常在吉拉德家的门口排着队,目的是等待见他一面,谈上几句话。一个人修炼到这种境界,即使尚未成佛,也称得上是一个“欢喜菩萨”了!

生活智慧一点通

1.高处还有更高。

人的技艺、思想境界,如同上台阶,悟到一点,便上升一层。但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当你觉得真理在手时,进步就停止了。永不停步,大概正是佛祖“离尽诸幻”的本意。

2.佛法、世法一起用。

佛法主要解决人的精神问题,世法主要解决人的物质问题,有人把佛法想象成解决一切问题的良方,显然是迷信。

大师语录目标高远,由低起步

大师语录大师语录

“圆觉经”告诉我们一切众生本来就是佛,但是我们现在不是佛,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自性光明受了蒙蔽,等于一面光明的铜镜埋在泥土里,埋久了,把铜镜的光明遮掉了。我们的自性光明被自己的烦恼妄想遮蔽,若将这些尘渣、污染除掉,就恢复了自性光明——净圆觉心,就成佛了。

大师语录经典回放

录自《圆觉经》

大师语录【原文】

善男子,彼新学菩萨,及末世众生,欲求如来净圆觉心,应当正念远离诸幻。先依如来奢摩他行,坚持禁戒,安处徒众,宴坐静室。

大师语录【译文】

善男子啊!那些初学菩萨道的入,以及未来众生,想得到“如来净圆觉心”,远离种种虚幻。先按“如来奢摩他”的方法修行,坚守各项戒律,安然处身于徒众之中,宴坐在静室里修行。

大师语录大师释义

如来净圆觉心:据南大师解释,是指“真正佛的净土”,“不是东方净土或西方净土,而是自己的唯心净土”,即一尘不染之心。

正念:即端正念头。南大师解释说:“不要乱想,只有一个念头,这个念头要不着邪念。”

奢摩他:梵文音译,是“止”的意思。

宴坐:按龙树菩萨《大智度论》解释,“不依身,不依心,不依亦不依,是名宴坐”。也就是说,身心寂静,没有任何杂念。

大师语录想法越单纯。智慧越清明

普眼菩萨向佛祖提了一个问题:如何修行?是啊!佛法那么高远,用什么方法到达佛境,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前面摘录自《圆觉经》的文字就是佛祖对普眼提问的回答,总括其大意:佛法虽然高远,仍需从低处修行。无论是“坚持禁戒”,还是“安处徒众”、“宴坐静室”,都离佛境尚远,身处低位,只能从低处行起。孙悟空一筋斗十万八千里,他起步时的那个低点还是省略不掉。何况孙悟空蹦得再高、跳得再远,连如来佛的手掌心都翻不过,差得远!

无论是修佛道,还是修俗道,起点低没关系,关键是第一步不要迈错。把方向搞错了,去西天取经,一个劲地往东土跑,错得就离谱了。走错了方向,回头才是岸,非得返回来重新走过不可。

佛祖传授的低位起修方法,就是佛经中经常谈到的“戒”、“定”、“慧”。这跟《大学》提到的修行方法几乎是一样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知止”就是“戒”,“得”犹如“慧”,只不过《大学》把从“戒”到“慧”的过程描述得更具体,并且指明了其中的逻辑。

为什么要守戒呢?这样心才不会散乱,才能定下来。打个比方,你想去某地,如果坚持只走某条路,坚决不走其他的路,那么肯定能到达目的地。但如果认为走这条可以,走那条也行,就存在利弊得失的选择,就有试试看的心理,走了几步感觉不那么美妙,又退回来,换一条路重走。这样心就散乱了,拿不定主意。

在人生中,我们经常会拿不定主意,因为选择条件太多了。然而究其根本,还是因为自己不愿“守戒”。如果“守戒”的话,事情就比较简明了,也容易做出决定了。打个比方,做一件事,有无数种办法,其中很多是不合法、不合理、不合道德、不合人情的,如果愿意守法、讲理、讲道德、讲人情的话,其中绝大多数方法就可以删掉了。如果自己是一个做事讲原则的人,也尊重别人的原则,又可以删掉一些方法。剩下来的不多了,选择起来就比较容易了。这是对普通人而言,对佛家和儒家或其他教派来说,他们还另外制定了很多戒律,比如佛家的和尚要守250戒,尼姑要守348戒(一说500戒),儒家要遵循礼、义、仁、智、信和温、良、恭、俭、让等各种准则。凡此种种,看似约束了自由,实际上使自己变得更自由了。这是心灵的自由。相反,那些无法无天的人,看似很自由,其实最不自由。比如强盗、小偷之类,能够光明正大、安安心心地干自己的工作吗?敢向大家公布自己的工作业绩吗?恐怕不行吧!甚至想睡一个安稳觉也不可能。他们在还没有被法律剥夺自由前,就已经把自己装进了心灵的囚笼。

戒律是否合理,有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遵守它们。比如和尚不吃荤腥,是不是合理?难道吃了猪头肉就不能成佛吗?不一定。反正规定了不让吃,就坚决不吃。不过,既然定了戒律,肯定有其合理因素。凡人都吃肉,都喜欢美色,僧人不吃肉,远离美色,自已就觉得不是凡人,并由此产生某种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又进而刺激其上进心。如果没有这些戒律,僧人也到处找肉吃,到处追求美人,跟凡人一样,哪还有心情修行?没办法,只好跟佛祖他老人家说“拜拜”。

守不守戒律的影响,很多是心理上的,在破戒之前很难想到有何影响,破戒之后才会有切身体会。

总而言之,守戒的含义是只做该做的事,不该做的事一概不做,心里没那么多想法。想法越单纯,心越能定下来,越容易作决定。拿定主意后,心专注于决定要做的这件事中,不被其他事情干扰,就能进入静的状态,波澜不惊。心静下来后,神智就清明,看问题就比较冷静,不易受偏见和错觉的干扰,办事也就比较有成效了。

佛家所讲的戒、定、慧,或儒家所讲的止、定、静、安、虑、得,相信每个人都经历过,只是不经常而已。比如在学校读书,有心思散乱的时候,什么也看不进去;也有心神宁静的时候,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记就得。所以,戒、定、慧的好处大家都知道,用不着多讲,所谓修行,就是要使不经常变成经常,让自己随时能够静下来。

佛祖所讲的“安处徒众”,对我们尘世之人特别重要。南大师认为是指“带领徒众修行打坐”,那么这是针对高僧而言了。但笔者认为佛祖这句话是对“大众”说的,意为“安然地在徒众中修行”。‘凡人想在事业上获得成功,也只能像僧人学佛一样,从低处起步。你的志向是“元帅”,也要从“士兵”干起。即使是老板的儿子,一生下来就是候补老板,地位高得很,但管理水平很低,还是得乖乖地在老师手下念小学。

没有特殊背景的人,更应该“安然地在徒众中修行”。一方面,要执定自己的志向,不断修炼自己;另一方面,要做与目前身份相称的事,也就是守本分。我们不妨看下面一个例子。

安妮特出生在一个贫穷家庭,成年后,她在纽约第五大街的一家女服裁缝店里找到了一份工作,当打杂女工。她经常看到女士们乘着豪华轿车来到店里,在镀着金边的大试衣镜前试穿她们的漂亮衣服。店里的女老板也和她们一样,穿着讲究,举止得体,端庄大方,高贵典雅。安妮特心里升起了一股强烈的欲望:我也要成为她们中的一员。

此后,她每天开始工作之前,都要对着那面试衣镜,很开心、很温柔、很自信地微笑。当时的她虽然经济拮据,只能穿粗布衣服,但她想象自己已经是一个身穿漂亮衣服的夫人,待人接物也和那些贵夫人一样落落大方,彬彬有礼。她对工作也积极投入,仿佛那间裁缝店就是她自己开的一样。经过几年修炼,她的气质发生了质的改变,她的工作态度以及优雅举止都赢得了老板、顾客的尊重和喜爱,尽管她只是一名打杂工。

后来,老板觉得安妮特是员工中最有头脑、最有气质的,而且表现也是最杰出的,于是,她把裁缝店交给安妮特管理。安妮特凭着勤奋好学,很快成了一个出色的管理者,还成了一个著名的服装设计师。她也很自然地走进了贵夫人的行列。

在人生中,起点高低不重要,重要的是目标要高远;进步快慢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安然处之,静而思之,勤而行之。有了这样的态度,成佛都够了,何况是成就俗世的事业呢?

大师语录生活智慧一点通

1.遵纪守法不是受束缚,而是获自由。

在人行道上步行自由,还是在禁止步行的高速路上步行自由?答案不言自明。做人做事的也是如此,遵守规则,不是失去了自由,而是获得了自由。

2.为什么“心比天高,命如纸薄”?

心能到达的地方,脚不一定能到达。有的人“心比天高,命如纸薄”,究其原因,不肯做与目前身份相称的事,不会说与目前身份相称的话。当你努力把自己变成理想人物时,切不要认为自己已经是理想人物。

大师语录心灵的涅槃妙境

大师语录大师语录

何况一切众生都在轮回当中,生生死死,死死生生,自己做不了主。内心里面的污垢、脏思想、坏念头多得不得了,好像台北晚上的垃圾车,播放着“少女的祈祷”美妙悦耳的音乐,里面则装一大堆脏东西。我们若未曾清净过,没有得到清净境界,没有达到佛的境界,怎么能够懂得佛的道理呢?

经典回放

录自《圆觉经》

【原文】

善男子,当知身心皆为幻垢,垢相永灭,十方清净。善男子,譬如清净摩尼宝珠,映于五色,随方各现,诸愚痴者,见彼摩尼,实有五色。善男子,圆觉净性,现于身心,随类各应,彼愚蠢者,说净圆觉,实有如是身心自相,亦复如是。

【译文】

善男子啊!应当知道生理和心理上的一切变化,都是尘垢和假象。只要永断这些尘渣,便见十方清净世界。善男子啊!好像透明的摩尼宝珠,原本没有颜色,五色光照射在上面,它就显现出五色来。那些愚痴者却以为摩尼珠上确实有五色。善男子啊,我们众生的自性绝对纯净,因为映照各自生理和心理的变化,才显示不同个性。愚蠢者以为各人的自性本来如此,就像以为摩尼宝珠确有五色一样。

大师释义

垢幻:垢,即尘垢,指生理变化;幻,即幻相,指心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