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跟南怀瑾大师学佛悟道全集
2341000000004

第4章 听大师讲佛(3)

生活中因妄生妄、以假生假的现象所见皆是,小则影响一身,大则影响一国。

有一个年轻人,文笔极佳,读大学时经常在报纸杂志上发表文章,还担任了学生会会长。毕业后,他跟几个同学应聘到一家报社。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领导安排别的同学当了记者、编辑,却安排他干杂务。他愤愤不平地想:“领导有眼无珠,不识千里马,我在这里肯定没有前途。”所以他一面应付差事,一面另找工作。由于工作不好找,这样一拖就是两年过去了。最后他终于按捺不住,毅然写了辞职报告。领导在辞职报告上签了字,然后不无遗憾地说:“当初招聘时,我们看了你的履历,认为才堪大用,所以安排你干勤杂工作,以便尽快熟悉各方面的情况,然后挑起大梁,接任副总编的职务。但你好像对我们报社的工作不感兴趣,我们只能表示遗憾了!”

年轻人恍然大悟,原来当初对领导的安排理解错了,那么自己这两年来的所作所为全都变调了,白白错过了一个机会。可惜现在后悔已经太迟了!

在生活中,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夫妻之间、朋友之间,父母儿女之间,总之,各种人际关系之间,都存在这种因错误猜测导致言行变调的现象,乃至看见别人一个眼神、一个脸色,就怀疑对方对自己有不良想法,并开始盘算如何反击或逃避。这就是以妄生妄,从一个错误开始,导致一连串错误。生活中80%以上的人际烦恼都是由此而生。

还有影响更大的,足以损害一个国家,损害全世界,乃至损害千秋万代。比如希特勒提出“日耳曼人种优越”的错误理论,在此理论指导之下,企图奴役或消灭其他“次优”和“劣质”人种,其暴行导致数千万人死亡,而“优越”的日耳曼人也付出了惨重代价,岂不是害人害己?

咱们的老祖宗也不差,提出过一个“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错误理论,在此理论之下,又形成了“君为臣纲”、“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等等错误理论,由此奠定了数千年专制统治的基础。这也是以妄生妄,流毒不浅。

如何断除“无明”呢?或者说,如何避免以妄生妄呢?按佛祖的说法,要保持清静心,破除妄执,也就是抛弃偏见和妄想。按世俗的说法,首先要承认自己的所有想法都是错误的和不真实的,然后试着去寻找正确和真实。这种说法也许不符合佛祖的原意,但对我们凡人来说,只有先达到这一步,然后才可能走到佛祖所讲的那一步。假设佛法是通向彼岸的渡船,我们凡人离此岸还远得很,怎么上得了船呢?承认所有想法都是妄念,基本上已经走到了此岸边上,看得见那条船了。不过能不能上得去,得看因缘。

我们每天要工作,要生活,没有想法不行,如果承认所有想法都是妄念,这也不对,那也不对,岂不是左右为难?不然,无论修佛道还是修别的道,无论工作还是生活,原本不是一开始就要具备正确的思路,也不是一开始就要做正确的事,需要依住在错觉中求正觉,依住在妄念中求正念,无论对错,都可以想、可以做,尽自己目前的水平,顺其自然而已。比如爱迪生发明电灯,失败了一千多次,等于做错了一千多次。如果他一开始就要求正确,离发明之道就越来越远了。我们工作、生活也是如此,无论想法多么可笑、做法多么离谱,都是正常现象,关键在于不要自以为想法绝对正确、做法绝对合理,更不要为了证明自己的正确,跟人喋喋不休地争辩,乃至做出过激之举,否则就是妄执,就会以妄生妄。

依住错觉求正觉、依住妄念求正念,在佛家看来还是修士境界,但在普通人中间,境界已经相当高了。再上一层,就到了不思量的境界。如南台守安禅师的偈颂云:“南台静坐一炉香,终日凝然万虑亡。不是息心除妄想,都缘无事可思量。”也有人认为此偈是明代诗僧苍雪大师所作,不过本书不做考证。所谓“无事可思量”,并非真的“无事”,只是不把是非好坏、成败得失、高低贵贱的计较放在心上而已。凡事顺从本心,不强求,不妄取,不勉强抓住什么,也不刻意抛弃什么,平平常常做事,平平凡凡做人,总而言之,不把某件事太当一件事,自然“无事”。有人说:“佛是无事的凡人。”确实如此!

1.不要因为一阵风吹过而生气。

当一阵风吹过时,有时会让你感到温暖,有时会让你感到燥热,有时会让你感到一丝凉意,有时则会让你感到冰冷彻骨。但风并非因你而吹,它自然而至,既无友爱也无敌意,用不着为它而生气。人心刮起的赞美风、流言风、批评风也是如此,非因你生,必然而至,你感受到了,是因为你正好站在迎风的地方,何必为它生气?

2.不怕做错事,但要意识到自己可能正在犯错。

一个人每天不做几件错事,就不是人了。关键是要承认自己也可能会犯错,不要以为自己总是对的。

生活中的“归零”艺术

大师语录

要晓得所有的一切都是虚空中的花朵,今天我们讲的,听的,一切所作所为都是假的。人生如戏,要晓得我们现在是在唱戏,演父母的就要像父母,要演得大家都叫好。但是,不要忘了你是在唱戏,唱完戏,卸了妆,都要去殡仪馆报到,这一切都是假的。但是,一般人唱戏都唱昏了头,上了台就下不来,上台容易下台难。

经典回放

录自《圆觉经》

【原文】

善男子,如来因地修圆觉者,知是空华,即无轮转,亦无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无,本性无故。

【译文】

善男子啊!之所以说修圆觉是成佛的基础,因为一切都是空花,也没有所谓轮回,更没有身死心灭的现象发生。这并非不空而故意说空,而是一切本来皆空。

大师释义

非故作无:不是故意把它当作无。

如来:佛教名词,南大师认为,“是一切众生自性之别称”。“如来”是佛的十种别称之一,即“无所从来,亦无所去,谓之如来”。也有好像来了的意思。

轻轻松松走未来

南怀瑾大师说:“空,是学佛的第一步,也是学佛的最后一步。”什么是“空”呢?这是一个非常不容易理解的概念。古往今来,修佛的人那么多,成佛的又那么少,就是被这个“空”字卡住了。多少僧人东奔西走,跑破无数双芒鞋,去寻找这个“空”,却怎么也找不到;多少僧人打坐参禅,坐破无数个蒲团,却怎么也参不出来。

按《心经》的说法,所谓“空”,就是“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就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还是很难理解。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既然是空,肯定不是找来的,也不是参出来的。如果是有,不管多么金贵难得的东西,总有人能想尽办法弄到手,由于是空,就没法弄到。

据南怀瑾大师解释,“空”并非什么也没有,当然也不是真的有;不是毫无知觉,自然也不是妄念丛生,而是“不空而自空,不定而自定,即空即有,即有即空”。南大师在解释虚空一词时,还说:“我们往往有一个错误的观念,把自然界的空间当成虚空,所以,在心理上自己造就一个空空洞洞的境界,以为这就是虚空,实际上,有个空空洞洞的境界存在,已经不是空了。这是第六意识有个虚空的观念,是加以造就出来的,在唯识的道理讲来,就是作意。自然界的虚空其实并不空,里面含有空气、水分、灰尘、细菌,等等。佛法所讲的虚空是个名词的引用,虚空既不是有,也不是没有,无以名之,名之日虚空。千万不要抓住一个虚空的境界,当作虚空。”

那么,悟透“空”这个概念有什么用呢?是为了解脱生死,或者说达到“涅椠”境界。南大师说:“生生死死是现象的变化,我们那不生不死的真我,并不在此生死上,你要能找到这真生命,才可以了生死。”

解脱生死又有何用?生存是众生最本质的需求,其次才是物质需求,再次才是精神享受。很多问题之所以摆不脱、放不下、躲不开,就是受生死问题的拖累,一旦解脱了生死,就不会“贪生怕死”,就无所畏惧,获得了大自由——身心的全然自由,于是,也就进入了佛家所谓“极乐世界”。曾国藩老年曾说自己活到了“可生可死的境界”,他这时无疑已解脱了生死。但他到达这种境界的基础上是他在“立德、立功、立名”三方面都做得比较圆满,无论生死,一生都可以无憾。如果他寸功未立、默默无名,他就不一定如此洒脱。所以这还不是真正的“涅椠”境界。孔子“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或许称得上“不空而自空,不定而自定”的大自由境界。

我们想达到“可生可死”或“从心所欲”的境界,都比较难,退而求其次,也可追求“归零”的境界。何谓“归零”?也就是清空过去,从零开始未来。打个比方,用算盘计数,算完一道题,最好回复到零的状态,再算第二题。如果在前面的基础上继续算,肯定算出的是一笔糊涂账。如果这道题的数字很多,算了一部分,也最好归零,再算另一部分,免得中间一数出错,前功尽弃。又比如,在纸上写字,写满一页,自然要翻到第二页,从“空”处接着写。如果仍然在本页写后面的内容,最后连自己都不认得了。

在工作、生活中,任何事结束,无论成败,都不妨让它“归零”,以全新的姿态开始另一件事。如果一件事延续的时间很长,也可以分阶段归零。

如何“归零”呢?打个比方,夫妻俩吵了一架,互相说了一些难听的话。吵完了,妻子气得哭哭啼啼,跑回了娘家,吵架这件事也就宣告结束,前面说过的话都等于零,做丈夫的第二件事是如何让妻子破涕为笑,把她哄回家,重新做自己的好老婆。如果丈夫一个人躺在床上琢磨妻子刚才说的话,越想越生气,这等于在算过数的算盘上算数,在写过字的纸上写字,能算出正确答案吗?能写出让人认得清楚的字吗?

又比如,工作不顺利,老板提拔多人,就是不曾多看自己一眼。那么,前面的工作就算结束,以前的表现都等于零,当员工的要做的第二件事是思考哪些行为可能受到老板欣赏,然后按老板欣赏的方式做事,或者另谋高就。

当然,也不是所谓坏事才需要归零,遇到好事也同样需要“归零”。如果想继续遇到好事,就要从零开始,重新去努力。如果不想,也要从零开始,从已获得的好事的身边走开。人生如旅行,走上坡路,走下坡路,走平坦的路,都是正常现象,就怕迷失了方向,想上山却往山下走,想上岸却向水中游。迷失方向的原因是东奔西走、立不住脚。及时“归零”,找到一个新的起点,走起路来就目标明确、信心十足了。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就是一个善于“归零”的人。二战结束后,他竞选失败,在常人看来,他是从高山上跌到了谷底。可丘吉尔本人却不这么认为,在他眼里,离开首相职位,不过是从一座高山上走下来,接下来他可以自由选择爬另外一座山。在退休的日子里,丘吉尔迷上了画画,他年轻时曾师从约翰·弗莱利学习绘画,经过晚年的修炼,画艺更上一层楼,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为了检验自己的绘画水平,丘吉尔曾匿名把自己的绘画送去参加画展,有两幅画竟然被皇家美术院选为藏品,皇家美术院还于1948年授予丘吉尔“名誉院士”称号。

除了绘画外,一丘吉尔还着手写作《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经过七年笔耕不辍,他终于完成了这部巨著。该书一上市就很热销,买书的人在书店门口排起了长龙,并且一版再版。凭借这部书,丘吉尔获得了195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在颁奖典礼上,瑞典文学院的主席热情洋溢地说:“丘吉尔的文学成就太伟大了,我们忍不住要将他看作拥有西塞罗文才的凯撒大帝,以前从没有一个历史领袖人物像他这样德才兼备,同时又如此杰出。”

人生原本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上了山肯定要下山,到了甲地肯定要去乙地,做了这件事肯定要做那件事,让过去的有归于现在的零,不背任何包袱,轻轻松松地走向未来,不是很好吗?

生活智慧一点通

1.向淘金工人学习。

淘金工人去除渣滓,留下金子。不妨把生活视为一个淘金过程,清空不愉快的心灵垃圾,留下美好记忆,你得到的就将是一个极有价值的人生。

2.无心即是道。

很多事,往心里去,就会留下一道道伤痕;不往心里去,就如一阵风吹过,什么也不会留下。对别人的有心伤害或无意冒犯,都以无心处之,你的心就永不会受伤。

去尽诸幻是真人

大师语录

大菩萨的入世修行才难,你要在人世间做个贤妻良母或者是做个尽责的好父亲好丈夫,这就不容易了。这是担负妻子儿女的痛苦,而且要咬紧牙根有苦都不说,一切如梦如幻,于此痛苦中,一心清净,不起恶念,处处利他利人,这才是真修行,这才是普贤菩萨的“诸幻尽灭,觉心不动”修行法门。可不是吃饭把碗筷一丢,什么事情不做,跑到这里来打坐、听经。

经典回放

录自《圆觉经》

【原文】

世尊,若彼众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还修于幻?若诸幻性一切尽灭,则无有心,谁为修行?云何复说修行如幻?若诸众生,本不修行,于生死中常居幻化,曾不了知如幻境界,今妄想心云何解脱?

【译文】

(普贤菩萨说)世尊啊!假如众生的意识是虚幻的,身、心也是虚幻的,为什么还要用虚幻的身、心、意修正虚幻的佛法呢?假如一切都是虚幻,都寂灭了,就没有心,用什么来修行呢?您为什么说修行也如虚幻呢?如果一切众生本来没有修行,常在生死轮回中幻化,可他们并不知道这个如幻境界,如何使妄想心得到解脱呢?

大师释义

众生:佛教指一切有生命的东西。有时专指人和动物。

曾不了知:“不曾了知”的倒装句,即不完全清楚。佛性就是自然规律

普贤菩萨一连提了几个问题:既然一切皆空,何必修行?谁来修行?修什么?如何修?这大概也是学佛者通常都会遇到的问题。

佛祖如何回答呢?他讲了很多,不知所云。其中三句话非常重要:

第一句话:“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犹如空华从空而有,幻华虽灭,空性不坏。众生幻心,还依幻灭,诸幻尽灭,觉心不动。”这句话,南大师称之为“无上密法”。什么意思呢?首先肯定一切皆幻,身是幻身,有如空花。就如南大师所说:“平常我们所看到的东西不是都很实在吗?不,那是众生没有定力,被自己的眼睛所骗了。现在让你注意看,就是五遍行的作意,你注意看,那些东西原来是假的,种种皆幻。像眼前的茶杯、桌子这些都是假的,它的本身迟早都会毁坏,都会变去了的。连我们的身体也是假的,当初爸爸妈妈生我们的时候,一入胎就抓个假东西,生出来以后,越看自己越漂亮。世界上谁最漂亮?每个人自己看自己最漂亮,镜子照了又照,百看不厌,看到年老,还是喜欢,哈!都被幻化所骗。”既然身是幻身,肯定要幻灭。但身虽幻灭,空性不灭,也就是众生固有的佛性不灭。心也是幻心,同样会幻灭。但心虽幻灭,觉悟心不灭。

这样讲还是不清不楚,因为佛法从来就让人觉得不清不楚。但这并非佛法本身的问题,而是我们自身的理解问题。因为佛祖所讲的是一个我们从未见过的东西。有一个故事:某人天生眼盲,他听人谈到太阳,就问明眼人:太阳是个什么样子?明眼人说:太阳很热。有一次,盲人摸到灯火,就说:这就是太阳。明眼人又告诉他:太阳圆圆的。盲人摸到一个盘子,又说:这就是太阳。明眼人打了好几个比方,盲人全部理解错误。我们遇到的就是与这个盲人同样的问题,在理解佛法时,别的方面还勉强能听懂,到了最核心的“佛性”这里,啪,卡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