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跟南怀瑾大师学佛悟道全集
2341000000007

第7章 听大师讲佛(6)

这首歌取材于一个佛教故事:有一位老和尚,想找一个合适的人继承衣钵。可惜世上的人都被欲望污染得太坏了,他找来找去,找不到干净的人。最后他到孤儿院去领养了个幼儿,带上山去当小和尚,什么都不教给他,让他自然成长。小和尚成年后,什么都不懂。有一天,老和尚下山去了,刚好他的一位道友上山来探望,看到小和尚连一般待人接物的礼貌都不懂,于是就教他如何问讯、行礼等等。老和尚回来后,看见小和尚居然知道这些俗礼,气得不行了:唉!花了十几年的心血,一不小心,白纸般纯净的一个孩子,被那家伙教坏了!

老和尚心想,既然他已经学了世俗礼仪,不如带他下山见见世面。下山之前,老和尚特别提醒小和尚,要小心一种叫老虎的动物,模样儿跟你我差不多,头发长长的,在头上做个髻,看到这种东西,要赶紧躲开,否则会吃人的。然后师徒俩下山去了,在城市里逛了一圈。回到山上,老和尚问:“山下什么东西最可爱?”

小和尚说:“老虎最可爱。”

这个老和尚千防万防,怕小和尚受到老虎“伤害”,谁知就像那首歌唱的,“老虎已闯进我的心里来”。

欲望是如何产生的,至今还是一个尚未搞清的问题。但正如佛祖所说,“当知轮回,爱为根本”。欲望会催发爱意。因为有爱,就有追求,爱美人就追求美人,爱财富就追求财富,爱权势就追求权势,爱名声就追求名声,爱生命就追求长生。因为有追求,就有竞争,情场竞争,商场竞争,官场竞争,名场竞争。因为有竞争,就有成败,胜者得意洋洋,负者垂头丧气。然后就会产生厌憎、痛恨、嫉妒、抱怨等多种情感,人也变得困苦不堪,而且总是一种苦未尽,另一种苦又接踵而来。

据南怀瑾大师说,“在佛法中,一般将痛苦归纳为八苦,细分还有二十种苦、十八种苦、十二种苦等等。八苦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五阴炽盛苦。”

什么是“生苦”?活着就是苦。冬天怕冷,夏天怕热,小时要读书,大了要工作,各种义务责任像担子一样压在肩上,难得清闲。

什么是“老苦”?年纪大了,肩上的担子轻了许多,心里的负担却一点没少。且不说身上的毛病一天天增多,眼看自己就像一只被扔在垃圾堆里的破鞋一样,一天天风化陈腐,这种心情就难以消受。

什么是“病苦”?病痛的滋味大家都知道,不必细说。

什么是“死苦”?这种苦只有死人知道,活人只知道怕死的苦。

什么是“求不得苦”?想要的东西总是比能追求到的东西多,或者说,能追求到的东西总是比想要的东西少,心里难免常泛苦味。

什么是“爱别离苦”?亲人、朋友两地异处,乃至阴阳相隔,就要备尝思念之苦。

什么是“怨憎会苦”,俗话说,“不是冤家不聚头”,谈了几年恋爱,原想亲亲爱爱、甜甜蜜蜜过一生,结果却发现“不打骂不成夫妻”。在公司里,总会遇到几个跟自己对不上眼的人,你讨厌我,我看不惯你。在商场、官场,学界、文艺界,总会遇到几个竞争对手,让自己寝食难安。这还不苦吗?

什么是“五阴炽盛苦”?“五阴”即色、受、想、行、识。因为有五阴,所以人们难免要受到生理和心理的双重煎熬。这种痛苦往往是凭空产生的。看见自己脸色泛黄,就以为患了肝病,紧张得不行,实际上什么病也没有。看见老公七点钟还没回家,就怀疑他出了车祸,吓得坐立不安,实际上他安全得很。看见妻子跟某个男人说了三句话,就怀疑她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实际上那是个推销员,向她推销产品,想赚她的钱,而不是赠送礼品。

以上八苦,人人都会沾上几样,归根结底,大家都是苦命人,只不过苦多苦少而已。

如何去苦求乐呢?“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恐怕不能解决问题,根本之法在于挖断欲望之根。但这似乎是不可能的。欲望与生俱来,浸染到整个生命中,以现有技术手段,根本无法使之剥离。那么只能用心理的方法来减轻或消除欲望造成的痛苦。而佛法就是一种很高明的心理训练的方法。

佛法在进行心理辅导时,依顺自然,正视问题,而不是采取回避的态度。人有痛苦,这是客观事实,佛法不是指导人们如何回避痛苦,而是让人走进痛苦中。比如它的各项戒律,如不吃荤腥,“过午不食”之类,直接会造成身体上的痛苦。在痛苦中,反而更能让人感受到痛苦的虚幻。打个比方,失恋了,心里痛不欲生;失业了,心里没着没落,总而言之,种种不顺的心,盘桓在心里,越想越苦恼。如果饿了三天,肚子里咕咕直叫,这时候,什么失恋呀,失业呀,都显得微不足道了,一门心思只想如何得到食物。平时抱怨食物不好吃的毛病没有了,路上捡到半个被人咬过的馒头,也能一口吞下去。填饱肚子后,对以前的痛苦也会产生新的感受。

现代心理辅导的方法也与此类似,比如,让那些很痛苦的人去参观医院、养老院、孤儿院、监狱等地方,他发现这些人比自己更痛苦,心里的痛感自然就减轻了。

佛法也不强行克制头脑中的欲念,因为强行克制本身也是一种欲念,也会带来苦恼。相反,佛法利用欲念来引导自修,以达到最终挖断欲根的目的。

生活智慧一点通

1.关键在于满足欲望的方式。

火药危险,但不会自行爆炸,用好了还能造福人类。欲望也有两面性,或者让人堕落,或者催人上进,关键在于满足欲望的方式是否正当而高尚。

2.不要害怕高尚。

很多人一听到“高尚”二字,便露出厌恶的神色,并且迫不及待地把自己归入俗人之列。其实这是一种精神变态,如同厌恶美食而嗜好疮痂。

学佛不是学懒

大师语录

有些修行做功夫的人到达了清净的境界,没有杂念妄想,但是,见解不透彻,认为清净才是道,认为不清净、不空则不是佛法,于是,自己把自己给障碍住了,“故于圆觉而不自在”,对于不垢不净的圆觉自性没有认识清楚,执著于空,执著于清净,不能自在,不能算是大彻大悟。

经典回放

录自《圆觉经》

【原文】

若遇善友,教令开悟净圆觉性,发明起灭,即知此生,性自劳虑。若复有人劳虑永断,得法界净,即彼净解为自障碍,故于圆觉而不自在,此名凡夫随顺觉性。

【译文】

假如遇到善知识,引导你开悟清圆觉的自性,发现、明白了心念起起灭灭都是虚幻,你就知道这一生都是在自寻烦恼。假如有人,把思虑全部切断,得到“法界净”,却让那些关于清净的见解,成为了自己的障碍,故意显示清净境界却不自然,这还是没有脱出一般凡夫的寻常见解。

大师释义

劳虑永断:据南大师解释,就是把感情、感觉、思想这些尘劳思虑全部切断,呈现一片空灵。

法界净:据南大师解释,就是“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的清净境界。“法界”是佛教的重要名词,包括理法界、事法界、事理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等四法界,四法界又合称“一真法界”。

随顺觉性:追随、顺从他人认为好的见解。

不识本心,学法无益

一位高僧曾说:随流性转,只是凡夫。这句话跟佛祖的“凡夫随顺觉性”含意相近。凡夫不了解本心,不清楚自性,也不肯诚实地对待自己,总是在追求别人认为好的东西。权威人士说学佛好,就去学佛,却对佛教的教义、戒律一无所知,也没有了解的渴求。权威人士说加人某个组织好,就去加入某个组织,却对这个组织的宗旨、行为要求所知有限,也没有全身心融入组织的意愿。

如果学了佛,听说一心清净好,境界高,就去努力追求清净,对俗事不闻不问,对俗人不理不睬。由于接触的闲事少,心理活动自然少,喜怒哀乐等情感也少有发作,确实显得很清净。但这是真的清净吗?执著于这种清净,反而是达到一心清净的障碍。

唐代龟山智真禅师有诗云:“心本绝尘何用洗,身中无病岂求医。欲知是佛非身处,明镜高悬未照时。”如果本心清净,就不用去求清净,就像没有病的人不用去求医一样。如果刻意求清净,一定是因为心里不清净了。

有一次,崛多禅师游历到太原定襄县历村,看见神秀大师的弟子结草为庵,独自坐禅。

崛多禅师问他:“你在干什么呢?”

僧人回答:“探寻清净。”

崛多禅师又问:“你是什么人?清净又为何物呢?”

僧人起立礼拜,问:“这话是什么意思?请你指点。”

禅师问:“何不探寻自己的内心?何不让自己的内心清净?否则,让谁来给你清净呢?”

僧人听后,顿时大悟。

按佛祖的说法,人的自性本来清净,不染一尘。如果已经蒙尘,向外求清净,哪求得到?只能悟出自性清净,才能得到清净。

自性为何蒙尘呢?是因为受贪、嗔、痴诸毒的侵扰。贪、嗔、痴不是外来的,而是自生的。有人认为内心不宁静,是因为受到红尘俗事的干扰、引诱,只要避开红尘,内心自然清净。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有一天,禅宗四祖道信来到白下(今南京辖区内)的幽栖寺,问寺里的僧人们:“这里可有道人?”早期佛教往往将佛法真谛、禅的心要称之为“道”,所以,僧人也称为“道人”。后来为了避免跟道教的道人混淆,才改称僧人。但道信所问的“道人”显然不是一般僧人,而是上了境界的得道之人。

一个僧人不高兴地回答:“出家人,哪个不是道人?”

四祖道信一笑:“请问哪个是道人?”

道信的话里充满了禅机,是啊,剃个光头不等于心清净了,心不清净,何称“道人”?那位僧人心里发虚,不敢搭腔了。

一位老僧满怀敬畏地说:“从这里向深山更深处走十里,有一个名叫法融的僧人独自住在那里。他每天只是坐禅,见了人从不理睬,所以大家都叫他‘懒融’。据说他打坐时,有白猿献果、百鸟衔花的神异,他莫非是道人?”

道信师徒翻山越岭,来到法融修道的地方。法融对他俩视而不见,端坐如故。四祖不动声色地说:“观是何人,心为何物?”

过去禅师之间常互参话头,也就是考较对方领悟佛法的境界。道信提出话头,法融无法应对,知道遇到高人了,便乖乖地站起来。

道信又问:“除了这里,还有更清净的地方吗?”

法融一愣,这里空山无人,没有任何俗事缠身,已经十分清净了,哪里还有更清净的地方呢?其实道信的意思是:你固执地守在清净了,为了所谓清净忙得不亦乐乎,内心已经很不清净。但法融听不懂,将道信引到他自认为更清静的地方——他安歇的草庵。由于他平日与虎狼为伴,所以他的草庵前猛兽乱窜,很是吓人。道信故作惊恐,举起了双手。法融疑惑地问:“你还有这个在?”意思是说,你是一代宗师,还有恐惧之心吗?

道信反问:“你看到了什么?”意思是你不要被表面现象迷惑。

法融仍没听懂,他拿起一只瓦钵,去给道信师徒盛泉水来喝。道融趁机在法融打坐的石凳上写了一个“佛”字。法融端水回来,刚想落座,忽然发现“佛”字,悚然一惊,跳起身来。

道信笑问:“你还有这个在吗?”

法融不禁打了个寒战,终于感受到了禅的机锋,他跪倒在道信跟前,请示禅的真要:“如果此心作观想修行的功夫,因外境干扰而生起烦恼时,如何对治它呢?”

四祖说:“外境本来就没有好恶、美丑、静闹等等分别,所有的差异都是因自心而生。我们以自己的好恶为标准,外境才会出现差别。比如,我们认为污泥很脏,美丽的莲花只有在污泥中才能生长;你若好心好意将泥鳅放在清水里,它只会死亡。我心若不起波澜,烦恼又从何而生呢,心灵平静如镜,便能平等观照外界一切,你就遍知无遗了。尽管天上风云变幻,你只要随心自在,无须对治,自会风消云散。”

法融终于大彻大悟了。他一改往日“懒”的习惯,开门授徒,讲经说法,整天忙得不亦乐乎。唐高宗永徽年间,山中缺粮,已经年老的他,每天早出晚归,到40里外的丹阳化缘,背米一石八斗,供养寺里300多名僧众修行。因此,牛头山成了吴越之间规模最大的禅修道场,牛头宗也成了禅宗一个重要的分支。

禅宗五祖弘忍曾告诉六祖慧能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如果不知道种种杂念、妄想、烦思之源本自内心,而想去外界去寻找清净,无论学到多少修行方法,都是没有用的。

有些人学佛,或者修其他的道,总想避开世人、世事,如果不能躲进深山老林里去,就“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或者“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不是学道,而是学懒,学问既不会长进,境界也不会提高,内心也不能真正得到清净。

学佛不等于学懒,能够在闹市里修行,才上得了境界,能够在红尘中一尘不染,才是真正一心清净。比如,“躲进小楼成一统”是鲁迅先生的诗句,但这恐怕只是他一时的牢骚话,他并没有真的“躲”起来,而是以笔作“投枪”、“匕首”,积极地跟社会不平现象开战,却不是为了自己升官、发财、出名。这才是真正的修行呢!

生活智慧一点通

1.积极的人生是创造价值。

人活着就会消耗社会财富,作为一种补偿,人理应创造不低于自身享受的财富——物质财富或精神财富,否则无论怎样粉饰自己,其人生都脱不了苍白而贫乏。

2.别为懒惰找借口。

惰性是一种较难克服的人性弱点,虽然如此,仍需尽量克服,而不是寻找借口,证明自己雪藏脑力和体力是多么聪明。

以出世精神,做人世事业

大师语录

什么是佛?心即是佛;什么是道?平常心就是道。就这么简单。一切众生何以不能明白?因为不肯平常。一个真正了不起的人,一定是很平凡的。真正的平凡,才是真正的伟大。一般人学佛修道何以不能成就呢?只因不肯平常。各位看看学佛的人好忙哦!这里拜佛,那里听经;又是供养,又是磕头;又是放生,又是捐款;忙得连自己家人都不顾。结果,什么都没有,当然没有,因为太忙了,太不平常了。

经典回放

录自《圆觉经》

【原文】

善男子,但诸菩萨及末世众生,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辩真实。诸众生闻是法门,信解受持不生惊畏,是则名为随顺觉性。

大师释义

息灭:止息、除灭。

【译文】

善男子啊,只要诸位菩萨直到末世众生,在任何时间,不起虚幻的妄想,也不刻意去熄灭妄想,安处于妄想境中而不去刻意认识妄想的虚幻,在不清楚妄想虚幻时,不刻意去辨识真假。只要一切众生听到以上法门,信解受持,不产生惊讶、畏惧心。

了知:清楚地知道。

信解受持:这是常用佛教名词,指修行的四个阶段,即相信、理解、接受、遵行。

快速成佛的四步曲

佛学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对一切观点、概念,都可以随时打破,又可以随时建立。就像雕塑家玩一团橡皮泥似的,捏什么像什么。你说这团橡皮泥像不像老虎?不像?三下两下,一只栩栩如生的老虎就出现在你面前。你说像老虎?三下两下,仍然只是一团橡皮泥。真可谓“随心所造”,无可无不可。这团橡皮泥大概可称之为“自性”,因为不管捏老虎、捏猪羊,都是橡皮泥做的老虎、猪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