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跟南怀瑾大师学佛悟道全集
2341000000008

第8章 听大师讲佛(7)

《圆觉经》的前半部分,总是在讲妄想如何虚幻,如何透过妄想悟明本性,如何达到一心清净,讲来讲去,讲到这里,又说不要刻意去熄灭妄想,连真伪都不要分辨,就这么糊涂着。有的人难免大惑不解: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其实不然。无论哪部佛经,无论佛经的哪个部分,其核心都是两个字,一个字是“空”,一个字是“善”。这就像两条线,把各种不同的东西串在一起,一条串着自我幸福,一条串着社会价值,形散而神不散,构成全部佛法与佛经。如果抽掉这两条线中的一条,稳定性就变了,根基不牢。因为无论单讲自我幸福或社会幸福,都会讲不下去的。如果把两条线都抽掉,性质就变了,全得散架。

“善”不光是“善”心,最重要的是“善”行。有的人只要一个“空”字而丢掉“善”字,说什么“功名富贵如过眼烟云”,说什么“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从此放弃进取,只图一身安乐。由于没有“善”行,或者说,没有创造社会价值,自然就没有收获。那么吃什么喝什么呢?或者吃以前的成果,或者像猪一样被人喂养着。等到吃光老本,又无人喂养,离大限之日还有若干年头,没办法还是得去找工作。这等于自打耳光,否定此前的行为是错的。

其实所谓“生不带来”,只是错觉。人出生的时候,是带来了一些财富的。试想,如果父母一文钱没有,拿什么把你养活?即使父母双亡,还是能活到成年,因为总有人会把你养活。这就好比人一生下来就有一张看不见的存折,只不过里面的钱是别人帮你存上去的。“死不带去”倒是不假,那又何必要全部带走呢?最低限度,也该留下一些财富,把别人给你“带来”的那些东西还上。利息算不算,倒还在其次。

有的人只要一个“善”字而不要一个“空”字,进取心和责任心太强,如果各种烦恼苦闷不能自行化解,就会活得很累,难以持久,要么精神崩溃,要么身体垮掉。比如焦裕禄同志,患了重病还坚持工作,一心为老百姓着想,确实是大善之人,值得敬佩。但他的壮年早逝,却太令人遗憾了。一个这样的好人,如果多活若干年,还能为社会做很多工作。

佛家讲“空”、“善”二字,归根结底,是在讲如何达到身、心的和谐,达成自我与社会的和谐。

有人认为佛家是讲出世的,儒家是讲人世的,道家在不出不入之间。这种观点看似很有道理,其实大错特错。佛家、儒家、道家都是既讲出世又讲人世,只是运用的方法不同而已。佛家是以出世的姿态人世,儒家是以人世的姿态出世,道家是两者的综合。从本质上,三家追求的还是两个字:空与善。

有人会提出疑问:佛家不承担世俗的工作,不过世俗语生活,难道不是出世吗?儒家热衷于名利,难道不是人世吗?道家“无为无不为”,难道不是在出与入之间吗?

从表面看,确实如此,但究其实质,就不一定了。佛家并非不从事世俗的工作,而是从事一项特殊的工作:抚慰人的心灵、引导人的善行。这项工作类似于现代心理医生的角色,但工作范围却广泛得多。佛家像心理医生一样,既不耕田种地也不操纵机器,但并没有吃闲饭。佛家也并非不过世俗的生活,而是过着与普通人不同的生活,既不吃好饭,也不穿好衣。这个道理,好比西方人吃西餐,中国人吃中餐,西方人多吃肉,中国人多吃菜,我们就不能说西方人过的都不是人的日子。佛家为什么要干很多工作却享受很少呢?就是为了求证空、善二字。享受是空的,名利权势也是空的,工作是为了行善。所以说它是以出世的姿态入世。

儒家好像真的很热衷名利权位。比如孔夫子,六七十岁的人,还周游列国,到处找官做。但他找官做的目的是什么呢?为了钱吗?他教书也能赚钱。为了名吗?他已经名满天下了。为了权吗?他当过鲁国大司寇,相当于司法部长,又曾经“权摄相事”,也就是代理宰相。可是他后来曾有意去赵国的中牟县当佛肸的副手。一个当过部长的人,如果热衷于名利权位,会去当一个副县长吗?这只能说明他心中没有权大权小、地位高低的概念。

假如孔子并不热衷这些,为什么又要苦心追求呢?他曾发表过一番感慨:“自从季孙氏送给我优厚的俸禄后,朋友们更加亲近了;自从南宫顷叔送给我马车后,我的仁道更容易施行了。所以,一个人坚持的道,遇上时机才会受到重视,有了权势然后才能推行。没有这两个人的赏赐,我的学说几乎成了废物。”由此可见,孔子追求权位,重视的不是权位本身,而是以此为手段,推动自己的仁道。“仁者爱人”,他是想把自己对人世、对世人的爱,推广至天下。这是不是大善?为了达成这一理想,无论经受怎样的颠沛流离,无论世人是如何地不理解他,他都不改初衷,并乐在其中。这是不是把名利权位看得很空?所以说,儒家是以人世的姿态出世。

道家强调“顺其自然”,强调“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这是把选择生活的自由权利交给每个人,而不会为了自身功名富贵勉强反对什么或推行什么。这看似不负责任,其实是很负责任的态度;看似什么也不干,其实办了一件大事;看似没有善心,其实是最大善心。当然,道家并没有办成这件大事,只是理论上想办而已。那么从理论上来说,道家是不是以出世的姿态人世,以人世的姿态出世?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笔者所说的道家,仅仅是老子一个人,所说的道家理论,仅仅是《道德经》而已,因为后世的道家把老子尊为教主,所以借用这种说法。实际上,后世道家的教义并没有完全继承老子《道德经》的精神。

总而言之,只要深刻理解了“空”、“善”二字,就等于把佛、道、儒三家的大法学到了手,已经近于佛了。

要完全理解“空”、“善”二字,其实也不容易,还需要修行。佛祖所讲的“不起妄念”、“亦不息灭”、“不加了知”、“不辩真实”等法门,就是修行方法。据南怀瑾大师说,这是成佛的四个步骤,“而且是成佛最好,最快的方法”。

第一步是“不起妄念”。只要内心平静,不为外事扰乱,境界就上去了。南大师说:“假如真能做到了,这就是菩萨道,不需再念什么咒,或是观想、拜佛。”但是,身边每天都在发生大事、小事,怎么可能不被扰乱呢?那就需要看“空”,只要看空了,有事如同无事。但这种境界很难达到,所以才需要第二步修炼。

第二步是“亦不息灭”。要是心里有了虚幻的妄想,也不用大惊小怪,更不用费神去把它赶走。人人都喜欢做“白日梦”,想象未来当了个官,如何如何;发了财,如何如何;娶了个漂亮老婆,如何如何。这都是虚幻的妄念,来了就让它来,不赶它它也自会走。谁还记得十年前心里的某个想法呢?它早就走了。如果没走,那就恐怕是一个真实想法,不该走。

第三步是“不加了知”。不要去思考做“白日梦”对不对的问题。它跟晚上做梦一样,自然而来,自然而去,不由自主。既然不由自主,何必勉强控制它呢?

第四步是“不辩真实”。不要去分析“白日梦”是否真实,有没有可能实现。如果觉得是真的,就会起贪念;如果觉得是假的,又会起嗔念,或者对自己不满意,或者对他人不满意。不跟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较真,心里自然清净。

有人会想:按以上四个步骤做了,果真能成佛吗?不知道。如果你想搞清这个问题,就是想“了知”而非“不加了知”;是想“辩真实”而非“不辩真实”,又搞乱了步骤。行不行,试试再说,保证有益无害。

生活智慧一点通

1.“白日梦”也是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做“白日梦”,如同阅读自己创作的文艺作品,本身不是坏事。不过,在不恰当的时间读文艺作品,就会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2.做健康的“白日梦”。

阅读不健康的文艺作品,会污染自己的精神。同样,做不健康的白日梦,也会使精神变得不干净。

吃饭穿衣是修行

大师语录

在我们平常的观念里,总认为佛走起路来一定是离地三寸,脚踩莲花,腾空而去。这本经记载的佛,却同我们一样,照样要吃饭,照样要化缘,照样光着脚走路,脚底心照样踩到泥巴。所以回来还是一样要洗脚,还是要吃饭,还是要打坐,就是那么平常。平常就是道,最平凡的时候是最高的,真正的真理是在最平凡之间。

经典回放

录自《金刚经》

【原文】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译文】

我听到的是这样:那时佛住在舍卫国的祗树给孤独园,与大弟子一千二百五十人住在一起。到了吃饭的时候,佛穿着法衣,托着钵盂,进舍卫城化缘。在城里面,他挨门挨户化斋后,回到住处。吃过饭,收起法衣、饭钵,洗过脚,将座位铺设好,然后坐下来打坐。

大师释义

《金刚经》:是一部流传极广、影响极大的佛经。本经为佛弟子阿难记录,内容主要是佛弟子须菩提向佛提出问题,由佛讲解,通篇讨论的是空的智慧。

舍卫国:古时中印度一个国家,佛陀在世时,波斯匿王统治此国,佛陀前后居此二十五年。

祗树给孤独园:舍卫国豪商须迭多,性慈善,好施孤独,故得名“给孤独”。须达多在王舍城听佛陀说法后皈衣佛教,清佛陀前往舍卫城传法,并出资购买太子祗多的园林给佛陀建讲堂。祗多戏言,能以黄金铺地方出让。须达多以金布地,而祗多以树施文,此园遂得名“祗树给孤独园”。佛心即是平常心

佛家的修行,并不总是盘腿坐在那里,敲着木鱼念经,闭着眼睛默想。对佛教徒来说,生活就是禅,禅就是生活。吃饭穿衣是修行,一言一行也是修行。我们不妨看看南怀瑾大师介绍佛教徒是如何在生活中修行的。

“佛的戒律,规定弟子们喝一杯水,必须先用一块布滤了以后,才可以喝。为什么呢?‘佛观一碗水,八万四千虫’。佛的眼睛,看这一碗水,有八万四千个生命。几千年前他这样说,也没有人相信,觉得他很琐碎,现在科学进步了,都相信了。还有佛的戒律,规定弟子们每餐饭后都要刷牙,没有牙刷,用杨柳枝。所以观世音菩萨净瓶里泡得有杨柳枝,大概一方面洒水用,一方面刷牙用。把杨柳枝剪下,放在水里泡,然后拿石头把根根这一节一敲就散开了,用来刷牙齿。这些生活的规律,都属于佛戒律的范围,礼仪都是非常严格的。拿现在的观念来讲,各种的卫生常识,他早就有了……”

“佛的戒律是日中一食,每天中午吃一餐……早晨是天人吃饭的时间,中午人道吃饭,晚上鬼道吃饭。佛采用的制度,以人道为中心,日中一食;后世弟子们,过了中午一点钟就不吃饭了,这个是佛的制度。”

“……其实佛的衣服就是那件袈娑,我们现在出家人所穿的这个衣服,是明朝老百姓的便服,所不同的是出家人的颜色朴素而已。分别身份就在头发,出家人是光头,在家人有头发,衣服都是一样的。佛的衣服是一件袈娑,又称福田衣,袈娑的横条、直条,依照受戒的情形都有规定。条纹像一块田一样,是为众生培福的标记,所以叫做福田衣。”

“化缘,规定弟子们不要起分别心,穷人富人一样,挨次去化,不可以专向穷人化缘,或专向富人化。譬如迦叶尊者,是印度的首富出身,但是他特别同情下层的贫苦社会,所以他都到贫民区去化缘,同时收些弟子也都是穷苦的人。另外一个弟子须菩提尊者则相反,喜欢到富贵人家乞食化缘。佛曾把他们两人叫来说:你们这个心不平,不管有钱没钱,有地位没地位,化缘的时候,平等而去,此心无分别,而且人家给你多少就是多少,这一家不够,再走一家。我们现在看到出家人站在门口拿个引磬叮叮,那个就是释迦牟尼佛留下来的风范。”

前文引录的《金刚经》起首的这段文字,讲的就是佛祖释迦牟尼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片断,对此,南大师赞不绝口。他说:“所以我说这一本经是最平实的经典,佛像普通印度人一样,光脚走路,踩了泥巴还要洗脚,非常平凡,也非常平淡,老老实实的就是一个人……洗完了脚把自己打坐的位置铺一铺,抖一抖,弄得整整齐齐,也没有叫学生服侍他,更没有叫个佣人来打扫打扫,都是自己做。生活是那么严谨,那么平淡,而且那么有次序。由这一段看来,金刚经会使人觉得学佛要设法做到佛的样子才好,不像其他经典那样,把佛塑造得高不可攀,只能想象、膜拜。

“看了金刚经,佛原来同我们一样的平常,虽是太子出家,但是他过的生活同平民一样。当时印度的阶级森严,他却指定一个最低贫民出身的弟子优波离尊者,执法管纪律,任何人犯了法都一样处理。所以在现实的生活里,在最平凡中,建立了一个非凡神圣的境界,也就是佛的境界。”

毫无疑问,佛祖确实是在平平凡凡的生活中达到了佛的境界。那么一般僧众是否也能在平平凡凡的生活中提升境界呢?又如何通过生活的修炼提升境界呢?

首先可以肯定,如果一个僧人能够自我约束,严格遵守各项戒律,境界就比一般人高了。普通人贪图生活享乐,是不管什么戒律不戒律的,只要不受惩罚,什么都敢吃,什么都敢穿,什么都敢做,即使可能受惩罚,也是敢吃、敢穿、敢做的,要不然违规、违纪、违法的现象就不会这么多了。这种自我放纵的做法,好像一股浊水,哪儿低就往哪儿流,一点境界也没有。当然这不是说每一个人,而是说有些人。大部分凡夫还是有一定自我约束力的,只是约束力不够强罢了,所以叫做凡夫。如果约束力很强,就不是凡夫了。

境界比凡夫高了,又如何更上一层楼呢?生活中处处有禅,能不能领悟,这要看各人的悟性。

有一天,佛陀刚刚用完午餐,一位商人来请求他除惑解疑。佛陀将商人带入一间静室,十分耐心地听商人诉说自己对往事的追悔和对将来的担忧。商人讲完了,佛陀温和问他:“你可吃过午餐?”

商人点头说:“已吃过。”

佛陀又问:“炊具和餐具都收拾干净了吗?”

商人忙说:“是啊,都已收拾干净了。”

佛陀默然不语。

商人急切地问:“您怎么问我一些不相关的事呢?请您给我的问题一个正确答案吧!”

佛陀微微一笑,说:“你的问题你自己已经回答过了。”

商人带着一脸疑惑离开了。过了几天,他终于领悟了佛陀开示的佛理,前来向佛陀致谢。佛陀这才对商人及众弟子说:“谁若对昨天追悔烦恼,对明天忧愁妄想,他将成为一棵枯草!”

那么,佛陀向商人开示的佛理是什么呢?一些事情的发生,就像饿了要吃饭一样,自然而然;一些问题的解决,就像吃了饭要洗碗一样,理所当然。只要能恬淡地看待自然而然的事,悠闲地解决理所当然的问题,又何必对可能之事、解决不了的问题想得太多呢?

还有一个类似的故事。一天,有源禅师来拜访大珠慧海禅师,问道:“和尚,您也用功修道吗?”大珠慧海回答说:“用功!”“怎样用功呢?”

“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

有源禅师不解地问:“如果这样就是用功,岂不是所有人都和禅师一样用功了?”

大珠慧海说:“当然不一样!一般人吃饭时不好好吃饭,有种种思量;睡觉时不好好睡觉,有千般妄想。我和他们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