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商业经理学习辅导
2361200000005

第5章 商业企业和管理概论(4)

第三,政治工作对业务工作的保证作用。通过思想教育.不断提高职工的政治觉悟,使职工热爱社会主义商业工作,积极地创造性地完成本职任务;加强安全保卫工作,打击贪污盗窃和投机倒把等破坏社会主义的活动,保证社会主义财产完整无损;排除各种错误倾向,保证业务活动顺利开展。

在强调政治工作积极反作用于经济工作的同时,必须尊重客观经济规律,政治领导只有正确反映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才有强大的生命力,才能充分发挥它的重要作用;否则,政治就会陷入空谈,流于形式,甚至阻挠、破坏经济活动的正常开展。

18.什么是计划管理原则?

商业企业实行计划管理,是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商业企业的经济活动必须服从国民经济统一计划的指导,才能保证整个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地向前发展。同时,计划管理是企业社会化大规模经营的客观需要。商业企业不是孤立的,它同国家财政部门、银行和其他经济单位、事业单位之问,企业内部各项业务活动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这就要求做好购、销、调、存之间,人、财、物之间的综合平衡,即实行计划管理。

商业企业实行计划管理是一条重要原则。只有实行计划管理,企业工作人员才能明确目标,胸中有“数”,发挥其积极性,才能使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有所遵循,并互相协调,才便于上级机关对企业的领导、监督、检查,才能以最少的劳动消耗、劳动占用,取得最大的经济效果。

常言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计划周密.各项工作才能顺利进行;否则,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就会出现混乱,无效劳动多,损失浪费大。

19.什么是民主集中制原则?

商业企业必须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进行管理。即实行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既要加强集中领导,又要依靠群众实行民主管理。商业企业的职工是国家和企业的主人,是完成企业购销任务的执行者,他们对各项业务最熟悉,企业必须实行政治民主、经济民主和生活民主,保证职工经商理财、当家作主的权利。另一方面,一个企业有许多部门和工作人员,商品进、销,调、存业务活动错综复杂,客观上要求集中领导,统一指挥,而不能各行其是。

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必须把集中领导和民主管理结合起来。只有集中领导,才能统一思想、统一指挥、统一行动,才能顺利地组织商品流通。但是,集中领导必须建立在广泛民主的基础上,才能集思广益,才能得到广大职工的拥护,发挥他们的积极性。

实行民主管理,一方面要依靠企业内部的职工群众,另一方面要接受商业企业服务对象的监督,零售企业通过召开消费者代表会议,批发企业召开零售企业代表会议,征求意见,改进本企业的工作。

20.什么是经济核算原则?

人们要取得最大的经济效果,就必须节约活劳动与物化劳动,而节约活劳动与物化劳动,归根到底是劳动时间的节约。商业企业既要把购、销、调、存的经营活动组织好,又要取得盈利,这就不能没有核算。实行经济核算,就是运用价值形式,通过记帐、算帐,对经营活动中的人力、物力、财力消耗进行对比分析,考核、评定经营成果。

国家要拨给企业从事经营活动所必需的资金,赋予企业必要的经营自主权,明确企业对经营成果的经济责任。企业同其他单位、个人的交易,必须计价、结算,企业的商品、财产、资金不准无偿转让、挪用。企业要采取合理的经济核算形式,如在大、中型零售商业企业实行三级核算形式,即企业实行全面经济核算,门市部(商品部)实行半独立经济核算,营业组实行简易经济核算。

企业的经营应以收抵支,并有盈余,不应出现经营性亏损。为了提高经济效果,企业应组织适销对路的商品,扩大销售;在提高服务质量的前提下,节约各项费用开支,节省资金的占用;科学地组织劳动,提高劳动效率;加强财务监督,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和财务制度,同一切损害国家财产的现象做斗争,

21.什么是责任与权力相统一原则?

列宁指出:“管理的基本原则--一定的人对所管的一定的工作完全负责。”商业企业必须建立严格的责任制,否则,就谈不到科学管理。责任制就是通过一定的规章制度,按工作单位和岗位明确规定职权范围、工作准则及经济责任,做到各居其位,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各负其责,有奖有罚,奖罚严明。企业建立了责任制,就能推动职工严格要求自己,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就能有效地防止无人负责、纪律松弛和官僚主义现象,就能使各种劳动协调而有秩序地进行,促进商品购销业务顺利开展,就便于对每个部门和工作人员进行监督、考核。

建立责任制,必须做到权力和责任的统一。责任是共同劳动、分工协作的客观要求;权力则是履行责任的手段和保证,二者是互相制约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如果只有责任而没有相应的权力,责任制就难以建立起来;反之,如果只有权力而没有责任,就可能对权力没有约束,出现脱离实际、滥用权力、瞎指挥的倾向。因此,在企业管理中必须坚持责任和权力相统一的原则,委之以责,授之以权,使企业的各级工作人员有职、有责、有权,以便发挥他们的积极性,独立处理各自工作职权范围内的一切事务,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实行独立核算的商业企业,应在人、财、物的管理上应有必要的自主权,并对经营成果承担责任。企业由于经营成果不同,企业和职工个人所得到的利益也不同。因此,赋予企业必要的经营管理权,就能促使其尽好责任,企业为了得到较多的利益,就会努力扩大商品流通,加速资金周转,降低流通费用,提高经济效果。

22.什么是物质利益原则?

马克思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共产党人不但承认和维护广大劳动人民的物质利益,而且把为劳动人民谋求物质利益作为自己的任务。社会主义商业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必须贯彻物质利益原则。

商业企业的经营活动必须获得盈利。盈利是企业经济效果的综合反映,也是国家积累的主要来源。企业以较少的人力、物力、财力实现较多的商品流转额和利润额,向国家贡献大,获得的物质利益也相应增多。这是推动企业不断改善经营管理的经济活力。企业在从事商品交换中,涉及到各种物质利益关系。如工商关系、农商关系、商商关系、商业企业与职工的关系、商业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等等。在这些物质利益关系中,一方的经济所得,就是另一方的经济所失。企业只有按照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正确处理这些物质利益关系,才能顺利地组织商品流通。商业企业要把职工个人物质利益跟职工劳动贡献大小相联系,个人贡献大,则获得的报酬多,个人贡献小,则获得的报酬少。这样才符合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原则。由于职工对个人物质利益的关心,就会推动职工自觉遵守纪律,各尽所能,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劳动效率,其结果必然使企业取得较好的经济效果,为国家提供较多的积累,促进“四化”的实现。

应当指出,物质利益原则绝对不是万能的,不能用物质利益代替思想政治工作。在贯彻物质利益原则的同时,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高职工的政治觉悟,发挥他们的主人翁责任感,切实做好本职工作。

23.什么是管理技术现代化原则?

管理工作的技术手段有以下几类:

获得信息资料的手段:如度量衡器、收款器具、商品检验器具、传送器等。

信息资料的记录和储存手段。如人工手写记录、打字机、录音机、录象机、微缩胶卷和电子计算机等。

信息资料的传递手段。如远距离电视传真设备、电话、电报、电传打字机、电视设备及各种传递信息设备等。

信息资料的复制手段。如晒图机、各种复印机及印刷机等。

信息资料的加工处理手段。如计算图表、计算仪器和计算机。计算机分电键计算机、打孔计算机和电子计算机。电子计算机是利用电子技术进行大量高速自动运算的机器,它根据工作人员预先编制的程序自动地处理各种信息。电子计算机运算速度快,具有记忆的功能,在正常的条件下,计算精确度很高,具有逻辑判断能力。商业企业管理人员运用电子计算机,可以及时掌握市场动态,预测市场发展趋势,研究消费品需求的规律性,从而提高商业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搞好商品进销业务。

商业企业逐步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手段,可以使许多工作人员从日常烦琐、重复性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可以减少统计、核算人员,提高劳动效率,更重要的是提高管理的效能,合理地使用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

现代化的管理技术手段是靠人去掌握、使用、管理的,这就要求企业管理人员努力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实现知识化、专业化,以便充分利用先进的管理技术手段所提供的数据和资料,并根据管理目标要求,制定出科学的计划、方案,然后加以实施,达到管理最佳化。

管理技术现代化不是孤立的,在实现管理技术现代化的同时,必须实行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的现代化。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应努力改变某些管理人员那种主要靠传统习惯、感性经验进行管理的习惯,而应当善于运用唯物辩证法,把企业管理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并且把数学方法、统计分析方法、运筹学、概率论、系统工程以及控制论等,逐步运用于企业管理中去,逐步实现管理现代化。

24.什么是管理的经济方法?

所谓经济方法,就是依靠经济组织(如工商企业、专业公司和财政、税收、银行等组织机构),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如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价值规律、按劳分配规律、商品流通规律等),利用经济核算、各种经济手段和经济杠杆(如价格、成本、利息、利润、税金、工资、奖金、罚款),在国家计划指导下,运用市场机制来管理企业。经济方法以经济责任、物质利益为推动力来调动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积极性。

运用经济方法管理企业,应当改变政企合一、以政代企的管理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助长“官商”作风,不能提高商业服务质量,也不利于推动企业精打细算,开源节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商业企业应当加强计划管理,通过各种数量指标、质量指标考核、评价企业的经济效果。商业企业应实行经营责任制,把企业的责、权、利正确地结合起来,推动企业改善经济管理。商业企业应建立健全经济核算制,以收抵支,自负盈亏。企业之间通过经济合同保证商品购销业务的顺利进行.另外,企业应当利用各科一统计数据和资料,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肯定成绩,查找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改善经营管理。

25.什么是管理的行政一法律方法?

所谓行政方法,就是依靠行政机关的权威,通过下达指示、决议、管理条例、指令性的计划任务等行政手段来管理企业的方法。所谓法律方法,就是以经济立法、经济司法等强制手段乘管理企业的方法。行政方法和法律方法部具有强制性,但法律方法又具有行政方法不能代替的特殊作用.经济法规比行政指示、命令较为稳定,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发挥作用。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基本上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的,整个国民经济是有计划发展的。为了统一规划、综合平衡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协调商业企业之间及商业企业同其他企业之间的关系,国家和商业领导部门就需要实行集中统一的行政管理.没有统一政策、统一计划、统一领导,就没有社会主义经济.同时,国家通过经济立法、经济司法等强制手段来管理企业,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才能保护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才能维护社会主义的经济秩序,保证国家计划的实现,才能正确处理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矛盾、纠纷,才能正确处理各种经济责任问题。

运用行政方法管理企业虽然是不可缺少的,但国家的方针、政策、命令、指示,必须符合客观规律,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行政领导机关及领导人员要注重调查研究,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为企业服务,反对不负责任的官僚主义和不讲究工作方法的命令主义,反对主观主义的“长官意志”。

管理的经济方法和行政一法律的方法是相互结合的。行政一法律方法保障经济方法的实施,保障企业正当的经营活动顺利进行;经济方法弥补行政一法律方法的不足,以经济利益作为动力来管理企业。

26.什么是管理的数学方法?

马克思曾讲过,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在商业企业,无论是编制计划,确定各种定额和经济指标,还是进行数字统计、经济活动分析,都存在经济现象间的数量关系,不仅需要初等算术、代数,而且需要微积分、线性规划、运筹学、概率论、数理统计等应用数学。

管理的数学方法,一般来说是根据企业管理过程中的实际资料,运用数学模型(这种数学模型是反映有关因素间关系和活动规律的数学公式和具体算法),通过运算,选择一个最优的管理方法。目前,我国商业企业运用数学方法进行管理还很不够。如某些商业企业在实行经营责任制过程中,由于计算方法简单、粗糙、落后,确定承包的商品流转额、利润额不准确,甚至误差很大,结果造成苦乐不均。有的企业不用多大劲就完成了承包指标,而有的企业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没有完成。今后,随着逐步实现科学技术和工农业的现代化,社会分工的扩大,商品流通的发展,影响商业企业经营管理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将更加复杂多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制定规划、进行决策,不能单纯停留在对问题的一般抽象的定性分析上,也不能单凭感性经验,更不能靠主观估计和臆想,而必须占有大量的资料,进行深入细致的定量分析(其中包括数学分析),了解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各种因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内在联系(包括数量关系),探求和掌握商业企业经营管理的客观规律,把商业企业管理得更科学、更精细,推动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27.什么是管理的社会学一心理学方法?

社会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生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商业企业不仅对物进行管理,更重要的是对职工的劳动的管理。企业的各级领导人员,应学会运用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来启发职工的思想,引导他们的行为,为实现企业的共同目标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