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做人术
2361600000018

第18章 做人要豁达(1)

50.做人要豁达大度

佛界有一对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这副名联告诉我们,人就这么一辈子,做人要豁达大度。

豁达大度说起来容易,实则做起来很难。它要求人们抑制个人的私欲,不为一己之利去争、去斗。也不能为了炫耀自己而贬低他人。

偏见往往会使一方伤害另一方,如果另一方耿耿于怀,那关系就无法融洽。反之,受损害的一方具有很大的度量,能从大局出发,这样就会使原先持偏见者,在感情上受到震动,导致他转变偏见,正确待人。

历览古今中外,大凡胸怀大志、目光高远的仁人志士,无不大度为怀;反之,鼠肚鸡肠、竟小争微。片言只语也耿耿于怀的人,没有一个成就了大事业,没有一个是有出息的人。郭沫若是一个大度之人。他虽与鲁迅之间“曾用笔墨相讥”,但他在鲁迅逝世后,没有趁“公已无言”时前来“鞭尸”,而是挺身站出来捍卫鲁迅精神,同时对以前“偶尔闹孩子气和拌嘴”,还“深深地自责”。他曾经诚恳地表示:“鲁迅先生生前骂了我一辈子,先生死后,我却要恭维他一辈子。”其情多么可敬,其辞多么可感。

人们往往把宽广的胸怀比作大海,能广纳百川之细流,也不拒暴雨和冰雹;也有人把忍耐性比作弹簧,具有能屈能伸的韧性。谁若想在困厄时得到援助,就应在平时待人以宽。这就是说,相容接纳、团结更多的人,在顺利的时候共奋斗,在困难的时候共患难,进而增加成功的力量,创造更多的成功的机会。反之,相容度低,则会使人疏远,减少合作力量,人为地增加阻力。

人往往能够将别人的缺点看得一清二楚,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因此严厉地指责别人。在与人相处时,要懂得随时体谅他人,在温和且不伤害人的前提下,适宜的帮助别人。以严厉的态度对待别人,容易遭致他人的怨恨,反而无法达到目的。若要避免遭受的困扰,关键在于宽容他人。

做人不应用苛刻的标准去要求别人,要尊重人家的自由权利,只有做一个肯理解、容纳他人的优点和缺点的人,才会受到他人的欢迎。而对人吹毛求疵,又批评又说教没完没了的人,不会有亲密的朋友,人家对你只有敬而远之。

因此,人应当有广阔的胸怀,宏大的气度。大河里生活的鱼,不会因遇到一点风浪就惊慌失措;而小溪里的鱼就不同了,一感觉到有点异常动静,立刻四处逃窜。人也是这样的,胸怀狭窄的人没有一点气度,常常争先恐后地与他人争夺蝇头小利,但这点小利到手后,却又发现丢了大利,如同人们所说的,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胸襟坦荡广阔的人不是这样。他们不为犹如芝麻般的小事而忙得团团转,他们把目光投向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他们是做事稳重、态度从容不迫的人。

只要有一种看透一切的胸怀,就能做到豁达大度。把一切都看做没什么,才能在慌乱时从容自如,在忧愁时增添几许欢乐,在艰难时顽强拼搏,在得意时言行如常,在胜利时不醉不昏,有新的突破。

只有如此放得开的人,才可能是豁达大度的人。

51.看不顺眼的不要太多

社会上让人看不顺眼的东西是比较多,但在一个人的服里看不顺眼的太多,那就有点不大正常了。当他很随意地对周围的人和事品头论足、说三道四的时候,很可能在别人眼里,他才是最让人看不顺眼的。

有些人往往喜欢盯着别人的缺点。对他人的不足很敏感,很有观察力,但对优点却视而不见,甚至会光凭想象地大谈别人的缺点。在街上看到一个涂着口红的女孩,他会马上对边上人说:这种人太俗气了,一点不懂高雅。看到一个人手里拿着手机。他马上发表高见:这种人素质太低,就怕人家不知道他有钱。在他眼里,这个世界的一切人和事都应该和他自己想象的一模一样。

有这种倾向的人也可能是为了故意显示自己有思想,有个性。只要有人在场,他就会故意找出一些“不顺眼”出来,大谈特谈,当然在场的人是越多越好。他会谈这个世道是如何不公平,那些领导是如何无能。实在没话好讲,他也会说上一句“那个清洁工扫地动作是多么笨拙”。似乎如果让他来,这个世界会马上变个样。当然,有时候,他会为了投同伴的口味而故意“发表高见”。

有这种倾向的人更可能是出于嫉妒,出于不得志。人在不得志的时候是会发些牢骚,在嫉妒的时候也会说些难听的话;但一个人动不动就嫉妒,动不动就觉得不得志,那就有些不正常了。看到邻居王总换了个大套房问,就会十分肯定地说:“起码有一半钱是贪污的”,看到科室里的小伙子被提升了,又会逢人便说“不知要送多少礼”。

一个人如果看不顺眼的东西太多,那他肯定没有好的人缘。面对一个动不动说人风凉话的人,你自然会担心,说不定哪一天他也会在背后说你的风凉话。这样,谁还敢和他深交?“看不顺眼”的人总会自己把自己拖入一个孤独的境地,也会被别人看做一个性格怪异的人,一个缺少人情味的人。

要试图改变这种心理,首先要试着让自己多看别人的优点,多替别人着想,多去理解别人。也可以试着换位思考一下,比如,体自己有了钱,手上拿个手机是不是很正常。有时候要替别人想想难处,一个领导见到上级总会满脸堆笑地恭维一番,这不能一概以“虚伪”定论,换了你也许也会这样。难道你就会一脸冷峻?说不定你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其次,心里要明白一个道理:你看人家不顺眼,别人也会看你不顺眼。你多看别人的优点,人家也会多看你优点。这可谓人际交往中的“等价交换”原则。

52.没有解不开的疙瘩

纷繁复杂的人生牵涉到千头万绪,方方面面,随便哪一方面、哪一时刻的有意无意之间,都可能造成与人之间的误会。

你不喜欢某人或许是缘于某次误会。

误会是本可以做到和谐或本来是和谐的关系,只因理解和认识的误会而形成人际关系中的遗憾。所以说,它比直接不良的人际关系更多一层痛苦。它是对原来美好关系的破坏。这种破坏并非主观的、有意识的、故意的,而只是因为互相的隔膜、意识不可通性和感情的客观障碍所致。

误会大多始于日常生活中鸡毛蒜皮的小事,一句笑话,一个脸色,一篇文章,一封书信,一道传闻,一件用具什么的或长期相互隔绝、互不交往都可能成为产生误会的原因。也可能引起误会。

不论遭到别人误解或者误解别人,只要是一种负面意义的误解——把美好误为丑恶,把善意误为恶意,把真诚误为虚伪,把正确误为错误,把鲜花误为毒草……都可以成为人生中的一层阴影,一种难堪,一种痛苦。

有些误解初时不深,若未及时消除,可能会随着时间的加长而裂痕愈益增大,误会愈益加深。有的因误会加深而成为仇敌。

误解既已形成,不论是你遭到了误解或你可能正在误解别人,惟有互相疏通才能达到理解,使误会消除。

首先难处在于能够自觉地意识到你的人际关系中误解的存在。

通常,人际关系中容易产生误会的是这样一些人:交谈或交往极少者,互不了解个性者,性格内向者,个性特别者,自视清高者,狂妄傲慢者,神经过敏者,常信口开河者,爱挑剔小节者等。

与上述这些人交往,不论是初次的或多次的,你都要注意你的言行是否容易产生歧意,是否可能遭到误解。或者你是否对他存有偏见和误会。

如果你已经自觉意识到遭到了误解,最简便直接的办法当然是直接与误解体的人解释交流,推心置腹,真诚相见。不要搁在胸中,不要犹豫顾忌。你可以借一次家宴、一次舞会或一次公关活动,或一次约会,一个电话互剖衷肠,以你心换他心,经他心换你心。疙瘩解开、冰消雪融,重归旧好。

可能没有这种直接交流的机会,或者觉得直接解释交流的方式有些难为情,用书信的方式,详尽地阐明自己,也许可以化干戈为玉帛。

如果对方对你误解太深,已经对你形成偏见,乃至把碌视同仇敌。这时,你首先可以通过间接的方式,动用误解者亲近的信得过的人,让他在你们中间作桥粱,作媒介,把误解者的怨气和意见,把你的诚意你的本心都通过这位中间人在双方予以传达疏导。传达疏导到一定时机,你们就可以发展到直接解释交流了。

天下没有解不开的疙瘩,没有打不破的坚冰,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一切前导和基础就在于当你受到误解时候,能够宽容大度不予计较,反倒主动地想法去消除对方之误,此为君子度量。

当你受到误解的时候,如果你对对方之误厌恶憎恨,压根儿不想去消除它,更不愿主动去做疏通工作,以为那样做是降低了身份,丢了自己的面子,损伤了人格,此为小人之心。

圣人云:“爱国之垢,是谓社稷主。”——承担全国的屈辱,才算得国家的君主。如果你在小小的人际关系圈内也受不得丝毫委屈,那你就只好形孤影单了。

53.退一步才能进三步

退一步,进三步;退是为了更好地进。交朋友也是这样。凡事退一步想想,总比盲目前进,钻进牛角尖要好得多。

《菜根谭》中说:“经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者,减三分让人尝。此涉世一极安乐法。”

记得小时候听别人讲过一则寓言:从前,有一条大河,河水波浪翻滚。河上有一座独木桥,桥很窄,仅用一棍圆木搭成。有一天,两只小山羊分别从河两岸走上桥,到了桥中间两只山羊相遇了。但因桥面太窄,谁也无法通过,而这两只山羊谁也不肯退让。结果,两只山羊在桥上用角顶撞起来。双方互不示弱,拼死相抵,最终双双跌落桥下并被河水吞没了。

这则寓言很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这正是“经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的道理。在狭窄的路口处,不妨让别人先行,自己退让一步。表面看来,自己有吃亏,但实际上,如果彼此都不相让,势必会两败俱伤,倒不如稍作退让,免去麻烦。

“人情反复,世路崎岖。行去不远,须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远,务加让三分之功。”这种做法明为退,实为进,是一种比较圆熟的做法。一条道路本就窄狭,再加上拥挤更是无处下脚,若是自己退一步让别人先走,那么自己也就相当于有了两步的余地,可以轻松走路。两相对照,自然是应选择有利于自己的做法。

大家都知道,“狗急跳墙”、“兔子急了也咬人”这一类的俗语。凡事都应学会宽容,给别人留有余地,不能将其逼至绝处。比如堵老鼠洞,如果将所有的鼠洞都塞住堵死,老鼠无路可逃就会将室内的所有东西都咬坏。

宋代韩琦任大元帅,夜里写信时,让一名士兵在一旁端着蜡烛,士兵不小心烧了韩琦的胡子。韩琦用袖子扑灭了,然后像没事了一样继续写信。不一会儿看那士兵,已经换了人。韩琦担心长官会鞭打那名士兵,急忙叫道:“不要换人!我让他剔灯,所以才烧了胡子。幸好信没有烧着,有什么过错?”

韩琦有一次花一百两银子买了一只玉杯,很是珍爱。手下一名官员不小心把它掉在地下打碎了,在座的客人惊呆了。那名官员趴在地上等着挨罚,韩琦笑着说:“东西命中注定是要碎的,你不是故意的,有什么罪过?”

胡子已经烧了,杯子已经碎了,发脾气又有什么用?但这是最使人发怒的事情,韩琦度量过人,把事情看开了,所以遇事胸怀坦荡。假如韩琦度量狭小,换掉士兵,惩罚碎杯官员,恐怕是很正常的事情。人们不具备韩琦的度量,但可以向韩琦学习,学习“遇事遗一步想想”的观念,这样,或许能使人逐渐变得大度起来。

古代具有宽容大度的人很多,流传不衰。

宋代富弼小的时候,有人骂他。一个人告诉他说:“他骂你呢!”富弼说:“恐怕是在骂别人吧!”那人又对他说:“他指名道姓地骂体,怎么是骂别人呢?”富弼说:“恐怕是同名同姓吧!”骂他的人很是惭愧。

有拾金子银子的,哪有拾骂的?可就是有这样的人:别人没有骂他,他却认为别人骂了他;即使别人没有指名道姓地骂他,他也认为是在骂他,这样的人是小人,气量很小,与君子的做法正好相反。宋代还有一个叫娄东顾的人与富弼有同样的度量,在处理同一件事时,用的是同样的态度和方法。娄东顾,其人勤奋好学,品行端正,在邻里间有很高的威望,待人接物,和蔼平易,从不恶声恶气,给人脸色看。有一次,邻居一人夜里喝醉了酒,到他家门前骂街。仆人告诉娄东顾,娄东顾说:“他骂他的,与我有什么相干的?”醉人又指名道姓地骂他,仆人又告诉娄东顾。娄东顾说:“同名同姓的人多了,怎么知道他骂的一定是我?”丝毫不在意。邻居酒醒之后,非常惭愧,登门道歉。娄东顾好心宽慰他,对他很有礼貌,当时人们被他的美德所感动。互相劝戒,一心向善。

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要想与朋友友好相处,就必须头脑冷静,无论做什么事情,情绪激动,都容易坏事。“忍”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谨慎。人做事不可以不谨慎,交朋友亦不可以不谨慎。“忍”,要做到大义之忍。

西汉人张良有一段邳桥受书的故事。

有一天,他到下邳的桥上游玩,有个老头走过来时,故意把鞋子扔到桥下去,对张良说:“把鞋子捡上来。”张良大吃一惊,想要揍他。但那老头看起来年纪很大,张良强忍着怒气把鞋子拿上来,交给了老头。老头穿上鞋,说:“孺子可教。五天后的早晨跟我在这儿见面。”张良感到奇怪,跪下说:“好吧。”抬头一看老头不见了。五天后,张良来到桥头,老头已先到,看见张良很生气地说:“你来迟了,为什么?五天后再见。”五天后鸡啼时张良去了,老头又先到,愤怒地说:“为什么又迟到了?你五天后再来吧。”又过了五天,半夜里张良就赶去了,过了好一会儿老头才来,老头高兴地说:“应当这样。”于是拿出一本书交给张良,说:“你读了这本书,就能做大王的军师。”说完不见了。天亮时。张良打开书一看,原来是《太公兵法》。张良刻苦攻读。后来,他辅佐刘邦取得了天下,刘邦说:“在帷幄之中谋划,在千里之外打胜仗,我比不上张良。”张良被后人称为汉代三杰之一,被刘邦封为留侯。

张良容忍了老头的蛮横要求,让素不相识的他到桥下拾鞋,正是这“忍”,老头认为张良“孺子可教”。最终把一本兵法书交给了他,可以说忍耐使张良成就了事业。

历史上有名的“廉颇与蔺相如”的故事,曾令多少英雄人物为之感动。其内容大家都非常熟悉。如果蔺相如仅因廉颇说了几句带有侮辱性质的话语而大发脾气,互相指责,互相攻击,势必要两败俱伤,给秦国以可乘之机。正是因为有了“忍”,忍一口“闲气”,便使一个国家得到安宁、和平,也正是因为有了“忍”,才出现了“刎颈之交”的朋友。

可见“忍”是多么的重要。

当然,并不是说一切事物均要忍,如果达到那种万事皆空的境界,打你的左脸,你便将右脸也送给对方,这是一种无原则的“忍”。对于个人来说,凡是一些非原则的事情都可以忍,譬如个人意气与利益等;对于一些原则性的问题,坚决小舵让步。崮此,可以说,忍也是有界限、有限度的。对于不可怨的问题,也应用“忍”的办法来处理,在冷静的心情下谋划,这叫“大义之忍”。大义之忍并非不怒而是一种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