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盛世中国:秦汉卷
2373200000029

第29章 西汉政治管理的出色(6)

原秦国郑国渠,到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时已有136岁“高龄”。当时儿宽为左内史,奏请穿凿六辅渠,以益溉郑国渠旁高印(仰)之田。汉武爽快答应了,曰:“农,天下之本也;泉流灌寖,所以育五谷也。左、右内史地,名山川原甚众,细民未知其利,故为通沟读,畜陂泽,所以备旱也。今内史稻田租挈重,不与郡同,其议减。令吏民勉农,尽地利,平繇行水,勿使失时。”

此后16年,到太始二年(公元前95),赵中大夫白公复奏在渭水以北穿渠,引泾水,首起谷口(今陕西礼泉东北),尾入栎阳,置泾渭之间,袤200里,溉田4500余顷。因由白公主持修筑,故名曰白渠。民得其饶,大为感激,歌之曰:“田于何所?池阳谷口。郑国(渠)在前,白渠起后。举锸为云,决渠为雨。水流灶下,鱼跳入釜。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言此两渠饶也。

其他郡县,水利也比较发达。西北的朔方、河西、陇西、酒泉等郡,都开渠引黄河或川谷水以溉田。中原地区,汝南、九江等郡引淮水以溉田。泰山下引汶水以溉田。其他的新开水渠、陂池也很多,溉田各在数千顷或万顷以上。

“代田法”是西汉赵过推行的一种适应北方旱作地区的耕作方法。由于在同一地块上,作物种植的田垅隔年代换,所以称作代田法。汉武帝末年,为增加农业生产,赵过被任命为搜粟都尉。他把关中农民创造的代田法加以总结推广,即把耕地分割成甽(同畎,田间小沟)和垅,甽垅相间,甽宽一尺(汉一尺约当今0.694尺),深一尺,垅宽也是一尺。一亩定制宽六尺,适可容纳三甽三垅。种子播在甽底不受风吹,可以保商;幼苗长在甽中,也能得到和保持较多的水份,生长健壮。在每次中耕锄草时,将垅上的土同草一起锄入甽中,培壅苗根;到了暑天,垅上的土削平,甽垅相齐,这就使作物的根能扎得深,既可耐旱,也可抗风,防止倒伏。第二年耕作时变更过来,以原来的甽为垅,原来的垅为甽,使同一地块的土地沿甽垅轮换利用,以恢復地力。

赵过在代田法推广过程中,首先令离宫卒在外墙内侧空地上试验,结果较常法耕种的土地每汉亩(合今0.69市亩)增产粟一石(合今二市斗)以上,好的可增产二石。随后,赵过又让大司农组织能工巧奴制作改良农具──耦犁﹑耧犁,并令关中地区郡守督所属县令长﹑三老﹑力田和里父老中懂农业技术的使用改良农具,学习代田法的耕作和养苗方法,以便推广。后来,赵过又发现有些农民因缺牛而无法趁雨水及时耕种,于是接受前平都令光建议,令农民以换工或付工值之法,组织起来用人力挽犁。采用这种办法,人多的组一天可耕30亩,人少的一天也可耕13亩,较旧法用耒耜翻地效率大有提高,使更多土地得到垦辟。后来,代田法不仅行于关中三辅地区,也推广到河东﹑弘农﹑西北边郡乃至居延等地,都收到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产的效果。

(第十三节)七十二行皆可观

根据许多人口史学者分析,西汉王朝初年总人口(包括各诸侯国)大致为1800万。若照大多数学者认为这一时期人口年均增长率为8‰左右计算,则汉武帝即位前后,全国人口总数应在3045万以上。若照另外一些学者提出的10‰左右计算,那么当时中国人口已达到3741万。还有些学者推算,在汉武即位6年之后的元光元年(前134),全国人口大约为3700万。此外,汉武时期,在东北、西北、西南、华南等地收复秦郡,开拓新域,国土版图面积较秦始皇时又要增加逾百万平方公里。

汉武帝时期,政局稳定,国力强大,经济富庶,科技先进,疆域拓宽,人口大增,百姓聪明,生产兴旺,因而各行各业都呈现出发达鼎盛之势。

农耕业。我国自古以农立国。我国古代长期处于自给自足的封建社会,发展经济就是发展农耕业。大约在西汉武帝时代,黄河流域已形成单一的农耕经济。西汉的农业比前代更加发达,普遍应用牛耕和铁农具,使用耧车播种,一天能播一顷地,还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汉武以来的漕渠、白渠、六辅渠、龙首渠、灵轵渠、成国渠、蒙笼渠等,都是引泾渭河为水源,可见关中平原的灌溉网络二千年前已然形成。农业发达,耕作丰收,所以在当时出现了“府库余财,钱累钜万”的空前繁荣。(详见本章上节。)

工程建筑业。可以从西汉都城长安的建章宫、明光宫、上林苑、昆明池等杰出工程项目的既宏大又精巧,美仑美奂,极具匠心得到证明,西汉的建筑业同样很发达。(内容详见本书相关章节。)

工商业。春秋时期以前,中国实行工商业食官制度,工商业依附于官府并为贵族阶级所垄断。春秋战国时期,这一制度开始被废除,民间工商业得到很大发展,出现了中国古代社会商品经济发展的第一次高潮,并由此导致农商关系紧张而引发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到西汉前期,民间和官营工商业都大有发展,甚是鼎盛。从本章第七节《打击富商大贾》(改革币制,统一货币,将铸币权收归中央;盐铁酒官营;实行均输和平准政策;颁布算缗和告缗令)中我们看到,西汉的工商业是很发达的,一些富商大贾原本靠着发达的工商业经营,大发其财,富得流油;后来却被精明的汉武帝收归国有,成了政府垄断,而让大汉王朝中央的财政收入迅速膨胀,满足了汉武连年征战、攻打匈奴等地的巨大军备需要;还解决了生活奢华、大兴土木的巨大宫廷开支。此外,在下文第七章第二节《城市首次群起》中,我们还要讲到在西汉一座座新兴的城市里,出现了繁荣的商业经济。(详细内容请参看此两节。)下面讲的手工业,其实也属于工商业的一部分,因为当时还没有、也不可能有大工业生产,主要还是小型的手工行业。

手工业。西汉时期的手工业有国营、官营(郡、国经营)和民营三种,此外还有家庭副业性质的小手工业。行业最重要的有冶铁、铸铜、煮盐、纺织和漆器制造等。

冶铁业。西汉的冶铁业规模很大,已开始懂得用煤来作燃料,火力足,燃烧稳定,冶炼质量好。西汉前期,国营或官营冶铁业的劳动者主要是刑徒、士卒和雇工。在民间,大冶铁家很多,最著名的有蜀郡的卓王孙(即著名才女卓文君的父亲)和南阳的孔氏。大的民营冶铁业的劳动者主要是雇工,也有僮仆。这一时期的私营铁冶者或冶铁家,由于都是“个体户”,有强烈的追求利润乃至发家致富的要求,往往倾全力以关注他的事业,例如很注意市场信息、成本核算、产品质量和经营方法,所以冶炼水平高,种类多,质量好。小的冶铁手工业者尤其如此。但汉武帝于元狩四年(公元前119)收冶铁业归国营,政府垄断了以后,因铁官均为官僚,吃的是“皇粮”,并不关心生产和销售,导致产品种类少,质量差,弊端严重。

冶铜业。今藏于江苏扬州博物馆的西汉炼冶铜华镜,径18.7厘米,圆钮,四叶柿蒂纹钮座。内区饰斜弦纹一周,其外为八连弧纹。外区二周斜线纹之间饰铭文:“炼治铜华清而明,以之为镜因文章。延年益寿不祥,与天无丞而日月光。”造型严正,色泽亮丽,制作精美,图案细腻,反映了西汉时期冶铜业的发达。

纺织业。纺织业以丝织业最为发达。当时已使用提花机,技术上大有进步。国营纺织业主要是为皇室和官府织造服装。最重要的国营纺织作坊有三处:1,东织室和西织室,都设在长安,专为皇室织造衣物。每一织室的花费,每年在5000万钱以上。2,三服官,设在原齐国都城临淄,每年用精美的丝织品制作皇室的冬、夏、春(秋)三季服装,所以有“三服”之称。它们分为三处,各有织工数千人,每年花费数亿钱。3,陈留郡襄邑(今河南睢县)也设有服官,专为皇帝和贵族、大臣们制作礼服。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素纱蝉衣,重仅49克,用纤细到极致的蚕丝织成,被称为世界最轻的丝织品,反映了西汉时期丝织业先进的技术和精湛的工艺。

漆器制造业。西汉王朝的统治者和地主、商人都很喜爱漆器,所以漆器制造业有很大发展。朝廷在蜀、广汉等郡设有工官,专造皇室、贵族使用的漆器和金银釦器,每一工官每年花费500万钱。制造漆器的工序很多,技术复杂,要求很高。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漆器180多件,其中有耳杯、盘、鼎、壶、钫、盒、屏风等。漆胎有木质、夹紵、竹质等,多在漆面上绘有草叶、花瓣、云气、动物等图案,造形美观,色泽光洁,质地轻巧,工艺水平很高。

除了上述这几类外,本书第八章第六节中提到的做工精细、工艺考究的西汉彩绘陶俑及船模(详见该节),以及在河北满城出土的“国宝”级文物——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系用1100多克金丝连缀起2498块大小不等的玉片,由上百个工匠花了两年多时间才完成,设计精巧,作工细致,体现了当时手工业水平的高超、工艺技术的精良,可谓旷世难见的艺术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