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李嘉诚最有价值的投资策略
2374800000009

第9章 商无定法,有变则通(1)

有人说:经商是智力游戏,真正的大商人才能把这个游戏玩得淋漓尽致。他们善于把握局势,找到突破点不断对自己投资进行战略性调整。李嘉诚的“商智”更是令人拍案叫绝,他凡事三思而行,又敢于运作大手笔,总是能洞察先机,结合自己的实情,制造最有效的战略方针,步步为营逐渐做大。

李嘉诚正是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前瞻的眼光,通过适时调整战略,才一步步走向成功。正如李嘉诚自己所言:“我并不是简单盲目地制定一个目标,而是把握市场发展潮流,顺应市场来设定自己的目标。有时,甚至要站到潮流之前,及时做出调整,才能把握住先机。”

1.调整心态,左右逢源

李嘉诚面对商势低迷,从不灰心丧气,而是沉住气去左右开合,从而能够左右逢源、顺势起飞。

“左右逢源”一词,常用来形容那些在人际关系中如鱼得水的人的能力,同样在经商过程中,也特别需要这种左右逢源的智慧和能力。无疑,李嘉诚具备这样的能力,在“股拉地扯”,两头低迷,许多人因而大赔老本的情况下,他左右开合,两头得利。

1973年的大股灾,一直延续到1974年底,其后股市有所回升,但仍继续低迷了一年之久。这次股灾使不少地产商和投资者受损,造成了地产低潮,而地产低潮又反过来促成股市低迷。“股拉地扯”,成为70年代后香港经济中的一个特有现象。

李嘉诚对这类香港的经济兴衰规律有较深的认识。他认为,股市地产低潮,正是拓展的有利时机,此时地产价格偏低,物业市值亦偏低。低潮过后,新一轮高潮又会到来。

拓展物业首先要解决资金问题,对于一个上市公司来说,发行新股就是最好的办法。1974年度,长实发行了1700万股新股票,用以购买“都市地产投资有限公司”50%的股权。实际上,李嘉诚是用1700万股长实新股,换取了都市地产的励精大厦和环球大厦。这两座商业大厦,租金收入每年达800-900万港元。

由于处于地产低潮期,再加上都市地产公司发生了财政危机,李嘉诚才得以如此轻易得手。另外,李嘉诚此举又在客观上帮助了都市地产,做了一回好人,真可谓“一箭双雕”。

1974年5月,长实与实力雄厚、信誉卓著的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合作,成立怡东财务有限公司,李嘉诚任这家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6月,在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的力促下,长实股票在加拿大温哥华上市。这为长实日后拓展海外业务,打下了基础。

1974年到1975年间,李嘉诚两次发行新股,共筹得资金约1.8亿港元。另外,李嘉诚从个人持有的长实股份中,拨出2000万股,售予获多利公司,套取了6800万港元现金。经过这一系列活动,李嘉诚积聚了充裕的资金,使他得以在地产低潮地价偏低时,大量购入地盘。

另外,随着形势的转变,李嘉诚一反过去只租不售的做法,将重点放在了发展物业上。这样一来,就大大加速了资金的回笼,然后又利用这些回笼资金及时购入地盘,兴建楼宇,进入以钱滚钱的高速发展期。

1976年,香港地产市道转旺。人们这才惊奇地发现,在整个地产界沉寂之时,李嘉诚却在不动声色地四处拓展,他那间小小的地产公司,如今已经壮大成了一个地产大亨。

1976年,李嘉诚继续乘胜追击,再发行新股5500万股,集资1.1亿港元,同时又与世界著名的大通银行达成协议,在长江实业需要时,可向该行随时获得一笔约2亿港元的4年期贷款。仅此两项,使李嘉诚可动用资金就达3.1亿港元,再加上公司的正常盈利,这一数字可达4亿港元。长实资金实力大增,继续大举扩充物业和地盘面积。

1976年,长实取得年经常性利润5887万港元、拥有地盘物业635万平方英尺、资产净值增至5.3亿港元的历史最好成绩。创造如此佳绩,足见李嘉诚左右开合,以至左右逢源的手段之高。

通过股市融资,李嘉诚的实业血脉充盈,活力旺盛,发展极为迅速。仅以与股市关系密切的地产为例,李嘉诚在长实上市后仅用了短短5年时间,长实的物业和地盘面积一下子跃至1020万平方英尺,而它上市时拥有的物业仅35万平方英尺。当时,香港地产界巨无霸——置地,拥有物业和地盘近1300万平方英尺。所以,单就地盘物业面积而言,已经直逼置地。

记得当初李嘉诚制定出“赶超置地”的目标时,许多人认为简直就是天方夜谭、痴人说梦,而现在,它已由遥不可及变成近在咫尺,李嘉诚“超人”的名号也渐渐叫响了。

[投资金律]

在有危机感的时候,我们更加要冷静、和谐。在商场中,任何人都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这就要求投资者想办法摆脱这种低迷状态。

2.灵活动机,人无我有

自从长江实业上市后,李嘉诚就提出赶超置地的远大目标。当时不少人持怀疑态度,单以地盘物业相比,拥有35万平方英尺的长实,如何比得上拥有千余万平方英尺的地王置地?

然而,事实证明李嘉诚并没有夸海口,他仅用了7年的时间就实现了赶超置地的目标。而他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就在于他在经营房地产时灵活多变,不固守过去的经验。

1978年,港府开始推行“居者有其屋”计划,采取半官方的房委会与私营房地产商建房并举的方针。建成的房分公共住宅楼宇与商业住宅楼宇两种,前者为公建,后者为私建。公房廉价出租或售予低收入者,而私房的对象则主要以中高消费家庭为主。

李嘉诚的大型屋村计划,就是为大众消费家庭推出的。在港岛北岸的中区、东区、西区,每年都有高层住宅楼宇拔地而起,那是祖传地盘物业的业主和地产商收购旧楼拆掉重建的,但地盘七零八落,很难形成屋村的规模。因此,李嘉诚认为,屋村只有到港岛南岸、东西两角、九龙新界去发展,那里形成了10多个卫星城镇。

大型屋村的优点,就是综合功能强,集居住、购物、餐饮、消遣、医疗、保健、教育、交通为一体,便于集中管理,统一规划。一个大型屋村,往往由政府与多个地产商共同开发,屋村之外,还有相配套的工业大厦及社区服务业。

1979年,长实拥有的地产物业急速增加到1450万平方英尺。而此时香港的第一大地王置地,拥有的地盘物业面积才1300万平方英尺。长实员工欢欣鼓舞,因为他们仅用7年时间就实现了赶超置地的目标。

李嘉诚由衷地欣慰,但他也清楚意识到离置地仍有较大差距,置地是中区地产大王,地盘物业大都在寸土寸金的黄金地段。而长实在黄金地段的物业寥寥无几,两者物值相去甚远。但李嘉诚并不急于在中区发展,他更看好港岛中区和九龙尖沙咀以外区域的发展前景。

李嘉诚以开发大型屋村而蜚声港九,进入80年代,长实先后完成或进行开发的大型屋村有:黄埔黄园、海怡半岛、丽港城、嘉湖山庄。李嘉诚由此也赢得了“屋村大王”的称号。这里显示了李嘉诚避实就虚、人无我有的战略思想。李嘉诚由此成为独树一帜的地产大王。

然而,当时地产业波动比较大,李嘉诚只能保持耐心,静观事态的发展。直到1979年,李嘉诚才与会德丰洋行大班约翰·马登登合作发展会德丰大厦。

4月,与“地主”广行联手发展告士打道、杜老志道、谢斐道的三面单边物业,建成一座30万平方英尺的商业大厦。

6月,与约翰·马登再次合作成立美地有限公司,集资购入港岛、九龙、新界楼宇物业近20座。

7月,与中资侨光置业公司合组宜宾地产有限公司,以3.8亿元港元投得沙田广九铁路维修站上益平台发展权,平台面积29万平方英尺,计划兴建30层高的高级住宅大厦和商业大厦。

同年,长实与美资凯沙、中资侨光,三方合作投资香港水泥厂(长实、凯沙各40%股权,侨光20%),投资额(其中李嘉诚私人投资10亿港元)创香港开埠以来重工业投资最高记录,该厂地皮面积180万平方英尺。

1980年,长实联营公司加拿大怡东财务与九龙仓、置地、中艺(香港)、怡南实业、新鸿基本券合组织联营公司,以13.1亿港元的价格,投得尖沙咀一幢7.1万平方英尺的综合木商业大厦。

8月,李嘉诚与联邦地产的张玉良家庭联手合作,斥资10亿港元购入国际大厦和联邦大厦,5个月后,以22.3亿港元出售,获得利润达100%以上。

有人问:长实兴建和购得的楼宇,现在为何大部分做出售用途,而少做出租用途?李嘉诚说:“这并不违背我们增加经常性收入的原则,因为要决定将楼宇出售或收租,须看时势及环境而定,而现时楼宇价位急升,售楼所能获得的利润远比租屋为多,在为股东争取最大利润的前提下,是将建成楼宇出售合算”。

上个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李嘉诚在地产业的业绩令人刮目。几年之后,李嘉诚相继推出大型屋村计划,更是轰动一时,全港瞩目。由此可见,做生意要灵活机动,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确定策略,李嘉诚在经营房地产的时候充分显示了这一点。经商无一定的规律,只有随机应变,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投资金律]

必须要有足够的灵活性,不停地根据形势的变化而灵活变通,使经验适应形势,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3.稳中用谋,该出手时就出手

稳重不是死板,稳需要灵活的思路,需要谨慎的思索。李嘉诚能在商海中如鱼得水,就是依靠他稳健中有谋略,占据市场的主动权。其中,在收购九龙仓的过程中,他就使用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手段。

九龙仓是香港最大的货运港,是香港四大洋行之首的怡和系控有的一家上市公司,与置地公司并称为怡和的“两翼”。九龙货仓有限公司拥有众多产业,历史悠久,资产雄厚。李嘉诚一直以置地为对手,对九龙仓没有多加注意。后来,九龙仓把货运业务迁到葵涌和半岛西,将地皮腾出来用于发展商业大厦。九龙仓的这番大动作引起了李嘉诚的关注,他开始研究九龙仓。

李嘉诚十分羡慕九龙仓的这块风水宝地。九龙仓先后建有海港城、海洋中心大厦等著名建筑,但李嘉诚却研究发现,九龙仓在经营方式上存在着严重缺陷。九龙仓固守用自有资金兴建楼宇,只租不售,造成资金回流滞缓,使集团陷入财政危机。九龙仓为缓解危机,大量出售债券套取现金,又使得集团债台高筑,信誉下降,股票贬值。李嘉诚曾多次设想,若由他来主持九龙仓旧址地产开发,绝不致陷于如此困境。

自从长江上市,李嘉诚在兴建楼宇“售”与“租”的问题上,奉行谨慎而灵活的原则。若手头资金较宽裕,或楼市不景气,就留作出租物业;若急需资金回流,或楼市景气楼价炒高,则以售楼为宜。

李嘉诚分析九龙仓股票贬值、股价偏低的原因是由于经营不善造成的,因此,他十分看好九龙仓股票。精于地产股票的李嘉诚算了一笔细账。1977年年末和1978年年初,九龙仓股价在13-14港元之间。九龙仓发行股票不到1亿股,就是说它的股票总市值还不到14亿港元。

九龙仓处于九龙最繁华的黄金地段,按当时同一地区官地拍卖落槌价,九龙仓股票的实际价值应为每股50港元,而九龙仓旧址地盘若加以合理发展,价值更是不菲。

因此,九龙仓的股票市值大大低于其实际价值,可谓是一块大肥肉。李嘉诚核定,即使以高于时价5倍的价钱买下九龙仓股也是合算的。于是他决定打一场大仗,全面收购九龙仓股票。

方略已定,李嘉诚就思考战术问题。李嘉诚当然知道怡和系这个巨人的实力,而且怡和系是绝对不会放弃九龙仓的。因此,要成功收购九龙仓,关键就在于不能惊动怡和系,不能让其有所察觉,否则以怡和系的实力,谁都难以从其手上夺走九龙仓。于是,李嘉诚不显山不露水地采取分散户头暗购的方式,悄悄地从散户持有的九龙仓股中买下了2000万股。

当时,李嘉诚通过智囊了解到,一贯被称为怡和两翼的九龙仓和置地,在控股结构上并非平等关系。怡和控置地,置地控九龙仓,置地拥有九龙仓近20%的股权。李嘉诚暗暗吸纳的九龙仓股,约占九龙仓总股数的20%。这就意味着,目前九龙仓的最大股东将不是怡和的凯瑟克家族,而是李嘉诚。因此,20%的控股,无论对李嘉诚还是对怡和,都是一个敏感而关键的界线。

李嘉诚已经为进一步购得九龙仓,与怡和在股市公开较量铺平了道路。购得九龙仓,无疑将使长实的老对手置地断臂折翼。

在收购九龙仓的前哨战中,我们不得不佩服李嘉诚的精明。首先,李嘉诚通过九龙仓迁址捕捉到了千载难逢的信息和机遇,显示了李嘉诚异常敏感的商业嗅觉。继而,李嘉诚通过形势分析和仔细推算,认定九龙仓是被市场严重低估的公司,大有潜力可挖,大有赚头。

接着,李嘉诚知己知彼地衡量双方的实力,知道自己远不如怡和系,因此明智地采取分散户头暗购的方式,暗渡陈仓,而不是大张旗鼓地收购,使对方始终蒙在鼓里,没有觉察。如果怡和系发现有人企图收购九龙仓,那么以怡和系的实力,奋起反击甚至反收购,李嘉诚将一败涂地。

在商场中,必须要头脑灵活,见机行事。李嘉诚自然懂得这个道理,所以他并不是总是以稳制胜,该出手时他毫不犹豫,该用谋略时他绝不手软。这就是他从小小的塑胶场一路做到华人首富的关键所在。

[投资金律]

要在商海中如鱼得水,不能总是以稳取胜,在稳健中还要有谋略,该出手时毫不犹豫,该用谋略时毫不手软。只会变不会谋,那是乱变,是假变,真变是懂得谋略的力量,在变中求稳,在变中求通,在变中求胜。

4.顺应潮流,逐步扩张

在李嘉诚看来,企业发展需要顺应社会局势的发展,如果能够抓住社会发展机遇,顺势扩张,就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如果盲目冒险出击,在局势明显不利的情况下,企图侥幸取胜,只能招致败局。

1981年,李嘉诚打算推出兴建第一个大型屋村的宏伟计划——黄埔花园。黄埔花园所用的地盘是黄埔船坞旧址,按港府条例,如果要将工业用地改为住宅和商业办公楼用地,就必须补差价。此时正处于地产高潮时期,按当时地价计,该处用地需要补差价28亿港元。

李嘉诚认为,这样补差价,成本未免太高了,于是决定暂缓修建黄埔花园计划。他认为以后地价成本可能会降低,而现在时机还不够成熟,他决定耐心等待。这一等就等了两年,直到1983年,地产终于出现低潮,李嘉诚这才正式与港府进行谈判。结果,李嘉诚仅以3.9亿港元的地价费用便获得了该商业住宅开发权。

李嘉诚选择的时机可谓恰到好处,一下子就节省地价费达24亿港元之多。这等于屋村工程尚未开工,他已经大大地赚了一笔。购得建筑用地后,李嘉诚并未立即开始黄埔花园屋村计划,他打算等地产市场转旺时再着手,以便卖个好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