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梁漱溟人生智慧书
238100000018

第18章 成佛先成人,生活当郑重

第三章3 成佛先成人,生活当郑重

从反回头来看生活而郑重生活,这才是真正的发挥郑重。

——《三种人生态度》

伊甸园中的亚当和夏娃,乖乖地听上帝的话,身处人间乐土,岁月无痕,芳草鲜美,从不知道世界上有什么东西是丑恶的;当看到蛇在果树下出现时,夏娃也是带着好奇心与信任在和它交谈。人是这么纯洁,生活便也单纯。

吃禁果之前的亚当和夏娃就像是人在童年时候的情形。那段岁月虽然美好,但毕竟只是人生开启时一道绚丽的朝霞。这时的人心中一片纯然,没有无物之别,只是单纯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所以不知道未来对自己有什么意义,更不会去考虑别人的眼光。

梁漱溟先生说,这个时候的郑重生活比较浅,而更深一层的境界就是“回头看自己时”,认识到自己的生命究竟是什么回事,这种人生态度的主要意义就是“教人自觉的尽力地去生活”。所谓的自觉,就是认识到了生活的变幻莫测,还能够从容地走下去。

当亚当和夏娃吃了禁果之后,他们的眼睛忽然一亮,智慧的大门向他们开启了,懂得了礼义廉耻,所以摘下了果树的叶子来遮体;他们懂得了生命的奥秘,所以被赶出了伊甸园。这个时候的人就是真正地步入了自觉的时代,懂得了如何判断是非善恶。知道自己即将要遭遇很多的期待、挫折和失败,还要面对生老病死,还能够安然地去过自己的生活吗?

郑重生活,简而言之,其实就是要人在面对诱惑的时候能够克制自己,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不会逃避,既不陷入“逐求”,也不产生“厌离”的态度。人并不是生活在真空中的,

林黛玉就说自己“喜散不喜聚”,并不是真的不爱与人倾诉心事,而是懂得了曲终人散的悲凉;宝玉则“喜聚不喜散”,离别之际,总是因难以忍受这份痛苦而嚎啕大哭。他们就是正在步入人世的少男少女,不得不去接受一切开始意识到的人世无常。一部《红楼梦》,有沉迷酒色的贾琏,有攻于权术心机的凤辣子,也有万念俱灰的惜春以古佛青灯为伴,却没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地去认真生活。

有一天黎明,佛陀去往城里,他在路上一名男子正向着东方、南方、北方、西方、上方、下方恭敬地顶礼膜拜。

佛陀很好奇,于是就问他说:“你这是在做什么呢?”

那名男子回答说:“我这是在做善生,这是我们家族传下来的习惯,据说只要每天向各方膜拜,就能够得到幸福。”

佛陀笑了笑,说:“我也有六种敬礼的方法。”

那个人奇怪地问:“是吗?你的方法是什么呢?”

佛陀慈祥地对他说:“获得幸福的六种敬礼方法是:第一,孝顺父母,让父母能够因为有自己而活得更快乐,这也是身为人子应尽的责任;第二,尊重师长,这才不辜负老师辛勤的教诲;第三,爱护妻子,这是与你分担生活的人;第四,善待朋友,彼此互信不爱,相互帮助;第五,尊敬僧众,恭敬地对待这些讲道布施之人;第六,友好地对待仆人,要宽容谦和。如果能够按照这六种方法来对待生活,你的家庭就会和谐圆满,人生就会快乐无忧;否则,只是礼拜六方,又有什么用处呢?”

要成佛,先成人。梁漱溟先生说,儒家正是把这种郑重生活发挥到了恰到好处,它讲求修养自己、排斥欲望,讲求仁至义尽。能够承担起自己在生活中的责任,不畏惧,逃避才有可能拥有生活的圆满。父母也许唠叨,师长可能严厉,妻子或者朋友也可能带来各种麻烦,但是生活就是由那么多自己所熟悉、所接触的人所组成的。自己和他们一同成长,一同变老,相互支持,就可以不必畏惧岁月风霜雨雪的侵蚀,因为那会成为雕琢生活的原料,滋养我们的生命趋向更完美。在生命的最后,有亲爱的人在留恋,有亲爱的人在等待,像一颗成熟的果实那样无悔无憾地落地。

如此,白发或者眼泪,皱纹或者茧子,都无法动摇我们对自己、对生活的憧憬与热爱,这就是郑重生活的含义。不是不知道要经受很多风风雨雨,但是生命本身就是美丽的华章,何况还有他人与自己在共享。当人可以既不为享乐而堕落,也不止步在困苦之前时,就懂得了生活的真谛。这时的人,就可以无须伊甸园的庇护了,就可以在人间做自己的上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