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每天懂点好玩经济学
238700000063

第63章 1平等和效率,取谁弃谁

第三篇第五章效率PK公平,一场你死我活的较量

公平和效率,就像两个顽皮的孩子,常常打个不停。本来,经济学就是让每个人都获得尽可能大的收益,因此,我们要强调效率,要高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但是,处处要求公平的做事原则却不考虑蛋糕大小,要所有人的收益都是一样。

1平等和效率,取谁弃谁

表明上看似公平,却并未达到双方利益的最大化,即资源利用效率并没有达到最优。人们对于公平的理解也应该脱离“绝对公平”的桎梏,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公平永远是相对的。

问:要多少个经济学家才能把一个坏灯泡换掉?

答:八个。一个把灯泡装上,其他人负责保持东西(条件)不变。

问:要多少个芝加哥学派的经济学家才能把一个坏灯泡换掉?

答:一个也不用。要是灯泡坏了,市场机制自然会把它更换。

问:要多少个新古典学派的经济学家才能把一个坏灯泡换掉?

答:那就要看当时的工资如何。

问:要多少个凯恩斯学派的经济学家才能把一个坏灯泡换掉?

答:愈多愈好,这样便可增加就业、刺激消费,令总需求曲线向左移。

我们常这样调侃经济学家们,笑话他们的理论最终只能导致毫无效率的结果。但这件事情并非这样就结束了,还有下文:

假如有一千名经济学家去处理换灯泡的问题,当中会有十个理论经济学家,各人对换灯泡的方法有不同的主张。余下的九百九十个实证经济学家会努力地去检验谁的理论正确,最后所有人还是在黑暗之中。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经济学家的“效率”,但肯定会有人站出来替他们说话,用这些笑话来调侃经济学家是不“公平”的。放下笑话暂且不提,我们来认识一下什么是经济学上所说的“公平”和“效率”。

公平和效率,就像两个顽皮的孩子,常常打个不停。本来,经济学就是让每个人都获得尽可能大的收益,因此,我们要强调效率,只有高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例如增加技术水平、增加投资、减少成本等,才能保证经济高速发展。但是,处处要求公平的做事原则却是不考虑蛋糕大小,要所有人的收益都是一样,如果自己拿到的“蛋糕”比别人少一点,心理就会不平衡,产生“红眼病”。那公平和效率如何才能实现均衡呢?

在经济学上,公平指人与人的利益关系及利益关系的原则、制度、做法、行为等都合乎社会发展的需要。公平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存在永恒的公平。不同的社会,人们对公平的观念是不同的。效率就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的产出与投入之比值,或者叫效益与成本之比值,如果比值大,效率就高,也就是效率与产出或者收益的大小成正比,而与成本或投入成反比。也就是说,如果想提高效率,必须降低成本投入,提高效益或产出。

例如,开学第一天,老师宣布期末的考试分数会重新评判,以保证每个人都能及格。老师当然是从公平角度出发的,他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够及格,但最后的结果呢?那些原本可能会不及格的学生因为得知必然会及格的消息之后,更加放心大胆地去做别的事情了,更加无心学习;而那些原本应该考90分以上的学生因为不得不贡献出一部分的分数给那些分数不够的学生,他们的分数就会下降,奖励变得更少,于是他们不会去努力学习以考取更高的分数,这就产生了效率低的结果。

效率和公平是经济学中绕不过去的话题。没有效率的提高,就只能是贫穷,在贫穷的条件下公平很难产生;没有公平的竞争,就不可能有效率。

《伊索寓言》中“父亲和他的两个女儿”的故事讲述了一位父亲陷入了两难的境地:父亲有两个女儿,一个嫁了菜农,另一个嫁给了陶工。过了些日子,父亲来到菜农家里,问女儿情况如何,他们的生活过得怎么样。女儿说一切都很好,只是有一事须祈祷神明,那就是请求多下雨,好好地浇灌那些蔬菜。不久之后,他又来到陶工家里,问女儿过得如何。女儿说什么都不缺,只祷告一件事,请求天气晴朗、阳光充足,使陶器更快地干燥。父亲对她说道:“你希望出太阳,你的妹妹却盼望下雨,那么我该为谁祈求呢?”

绝大多数人都希望同时实现平等与效率,但事实上,正如这位不知道该如何祈祷的父亲一样,同时实现平等和效率几乎是不可能的。

要提高效率难免有不平等,要实现平等又要以牺牲效率为代价。在30余年的改革实践中,我们一直施行“效率优先”的策略,但人们发现,不公平状况的持续恶化对效率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如不公平感导致各阶层之间“分配性冲突”增加,从而影响经济增长。所以,经济学家并不能一味讲效率。

因此,经济学普遍认为,要强调公平,就要牺牲效率;而要强调效率,就难免要以牺牲公平为代价。因此,希望同时实现效率和公平是一种两难处境,人们对于公平的理解也应该脱离“绝对公平”的桎梏,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公平永远是相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