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动物界经济学
239000000036

第36章 2为何猴子也会习惯性撒谎

第六章2为何猴子也会习惯性撒谎

人为什么会撒谎?有经济学家解释说,跟付出实际行动相比,撒谎付出的成本更小,所以人们习惯撒谎,或者撒谎那一刻是真诚的,希望可以做到,可要付出行动时才发现不是说的那么轻松,所以选择了退缩,就形成撒谎行为。那动物间的撒谎又是为什么呢?

一只猴子会为了终止其他同类的缠斗,会发出“豹来了”的警报声。可当格斗的双方停下来纷纷逃到树上的时候却发现原来是虚惊一场。是这只猴子为了终止它们的打斗而发出的善意谎言。

动物虽不会说话,但会发出各种独特的声音,以传达彼此的信息。在这些动物的叫声中,最常见的是“求偶声”、“警报声”与“发现食物声”,都与生存和生殖有关。向同类发出警示的“警报声”被认为是出于本能,但有一位科学家在原野里发现,如同这只猴子会为了终止其他同类间的缠斗,而发出代表“豹来了”的警报声一样,在北极的母狐想要让它的孩子们散开来觅食时,也会发出假装看到敌人一样向小狐发出警报声,好让它们迅速分散。这似乎表示,较聪明的动物已学会了“说谎”。

由上面两个案例可以得知,跟人类相比,动物间的撒谎动机是大多是善意的,当然人类也有很多善意的谎言。可动物为什么要选择谎言呢?

众所周知,动物不会说话,只会发出表示各种意向的叫声来表达彼此的信息。对于需要很多复杂意思的表达,动物可能只会用粗线条表达方式来解决,诸如“你们不要打架了,打架对你们不好,爸爸妈妈会不高兴的,你们再打架我就不跟你们玩了!”等的表达,对猴子的叫声系统来讲,确实比较麻烦,所以,它就选择了更简单直接的方式“豹来了!”这样沟通成本大大减小,而且效果立竿见影,那两只猴子也不打架了。所以,这也是收益大于成本原则的一种表现,即在用很多麻烦的表达方式也不一定可以表达出来自己的真实意义,未必可以达到预定效果,就是收益小于成本的情况下,猴子选择了放弃说真话,而选择了撒谎。

人类撒谎的原因与动物有差别。经济学家认为,人类撒谎是因为“知易行难”,即“说”的成本要比“做”的成本低得多,所以人们总是说得很多,而做得很少。这就好比,你说要减肥要每天健身,如果只是说说,可能只需要花一分钱,而当你真正去做的时候,却发现很难,可能100元都不止,所以你的诺言就兑现不了。换言之,对于便宜的东西我们消费得很多,而对于贵的东西,我们消费得很少,所以,我们总是“说”要做某事的时候,实际上我们最后没有做,因为做起来太难,所以我们的行为总赶不上许诺,于是,我们总倾向于撒谎。

那如何制止这种谎言呢?对于猴子来说,降低谎言带来的收益,即当“豹来了”的谎言犹如我们小时候听过的古老故事“狼来了”一样,没有其他猴子相信它说的话时,猴子就很少撒谎了。而对于人类来讲,让撒谎者承受更大的代价,例如社会对一个撒谎的人戴上一个耻辱的标记,人们面对撒谎的人和真诚的人的态度截然不同,这是,当撒谎者的收益远远小于撒谎的成本时候,人类撒谎的程度和频率就会少很多。

动物世界:猴是动物界最高等的类群,大脑发达。灵长类中体型最大的是大猩猩,体重可达275千克,最小的倭猴只有70克。

绝大多数灵长类动物都是不同形式的树栖或半树栖生活,只有环尾狐猴、狒狒和叟猴地栖或在多岩石地区生活。多数能直立行走,但时间不长。

猴子大多为杂食性、吃植物性或动物性食物。猴子每年繁殖1~2次,每胎1仔,少数可多到3仔。幼体生长比较缓慢。哺乳期多抓爬在母体胸、腹部或骑在母背上,由母带着活动。性成熟的雌性有月经,雄性能在任何时间交配。只有低等猴类,如狐猴、懒猴、指猴具有一定的交配、繁殖季节。

很多商家的聪明之处在于,当挑战对手变得强大时,可以化挑战为共赢,形成规模效应,从而建立双方共有的品牌壁垒。例如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肯德基和麦当劳、伊利与蒙牛、苏宁和国美等双方的共赢。可惜,动物就没有这种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