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给孩子讲点人文知识
251100000022

第22章 舞台上的多味人生——经典戏剧与曲艺 (1)

广为流传的京剧

众所周知,京剧是我国的国粹,说起京剧的来历,就要追溯到200多年前的乾隆年间。

1790年,乾隆皇帝庆祝80大寿,召集全国各地著名的戏班进京贺演。寿庆之后,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的精彩表演受到大众的喜爱,乾隆留他们在京献艺。

1830年,湖北楚调(汉剧)也进入北京,汉剧与徽剧出于同源,因而时常合班演出。汉剧是西皮调的唱腔为主,徽戏以二黄调为主,这两种腔调同台演出,相互取长补短,并不断汲取当时流入北京宫廷和民间的秦腔、弋腔、乱弹和昆曲等戏曲的精华部分,同时又根据观众的要求和北京的语言特点,创造出全国各地都能听懂的戏剧语言——韵白。这样京剧便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同治、光绪年间,京剧已在全国盛行开来,它成为中国最大的戏曲剧种。其剧目之丰富、剧团之多、观众之多、影响之大均在其他戏剧之上。

京剧形成之初,老生最受重视,出现了“老生三杰”: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但到了民国初,旦角开始受到重视,出现了“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

京剧和其他剧种相比,更突出戏曲集中、概括和夸张的特点,表演时色彩感和节奏感更强,形成了唱、做、念、打一套独特的风格体系。

柔慢、婉转、优美的昆剧

昆曲原名“昆山腔”,是我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清朝起,始称“昆曲”,现在人们普遍称其为“昆剧”。说起昆剧起源,还要追溯到元末。

宋元以来,中国戏曲有南北之分,同一种戏曲,地方不同,唱法也就不同。当时,南曲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元朝末年,顾坚等人把流行于昆山一带的南曲加以改进,称之为“昆山腔”,这就是昆曲的雏形。

明朝嘉靖年间,戏曲音乐家魏良辅对昆山腔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造,他吸取了海盐腔、弋阳腔等南曲的长处,发挥昆山腔自身特点,运用北曲的演唱方法,以笛、箫、笙、琵琶等乐器伴奏,造就了集众家优点于一身的昆腔。

昆山人梁辰鱼在前人的基础上,对昆腔作了进一步改进。他还编写了第一部昆腔传奇《浣纱记》。这部传奇的上演,极大地扩大了昆曲的影响。于是,昆腔与余姚腔、海盐腔、弋阳腔并称为“明代四大声腔”。

明末清初,昆曲又发展成为全国性剧种。从此昆曲开始独霸梨园,成为现今中国最古老的戏曲形态。昆曲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述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妙趣横生的皮影戏

皮影戏是一种用光照射人物剪影来表演故事的戏剧。大约诞生于西汉时期,它又称“羊皮戏”、“灯影戏”、“图影戏”。它发源于我国的陕西,但清代时,在河北一带颇为盛行。

“皮影”顾名思义,它是用皮革做成的,其中又以牛皮和驴皮的材质为佳。上色时主要使用红、黄、青、绿、黑等五种透明颜料。正是由于这些特殊的材质,使得皮影人物及道具在后背光照耀下投影到布幕上的影子显得晶莹剔透,具有独特的美感。

皮影戏多沿袭传统戏曲的习惯,人物也分为生、旦、净、末、丑五个类别,并且在唱腔、剧目上和地方戏剧相互影响。不少地方戏曲剧种都是从皮影戏中派生出来的,而皮影戏的表现艺术多和地方戏剧类似。

在皮影戏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根据流行地区、演唱曲调和材质不同等因素,皮影戏形成了很多类别和剧种。其中以河北唐山一带的驴皮影和西北的牛皮影最为著名。

轻快优美的黄梅戏

黄梅戏是一种“自唱自乐”的民间艺术形式,也是一个为老百姓所喜爱的剧种。至今为止,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黄梅戏早期叫“黄梅调”,因主要曲调起源于安徽怀宁黄梅山而得名。旧时,黄梅山一带是荒州穷县,有不少以卖艺为生的民间艺人,他们往往走街串巷,摆场说唱。

约在清朝乾隆年间,这些民间艺人以大别山的采茶歌、推歌和江湖上流行的渔歌等花腔小调为基础,创造了一种新的形式,因其婉转流畅,优美动听,易学易唱,很快由黄梅传至周围地区,其中一支传向安徽。以后,在黄梅采茶调的基础上,形成以演唱“两小戏”、“三小戏”为主的民间小戏。后又吸收“罗汉桩”说唱艺术,并受青阳腔和徽调的影响,逐渐发展成一个独树一帜的剧种。

黄梅戏的代表剧目主要有:《天仙配》、《牛郎织女》、《女驸马》、《孟丽君》、《夫妻观灯》、《打猪草》、《玉堂春》等。

颇具民间气息的秧歌戏

在我国北方,逢年过节,大街上的秧歌队载歌载舞扭着秧歌,为节日增添了不少热闹和喜庆的氛围。秧歌这种戏剧形式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秧歌戏,又称秧歌剧,它是我国北方比较流行的一种民间戏曲。它起源于宋代农民在田间地头劳动时所唱的歌曲,即“村田乐”,距今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

在流传的过程中,它不断与民间舞蹈、杂技、武术等表演艺术相结合,在每年的正月社火时演唱带有故事情节的节目,叫“闹秧歌”。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孕育和形成了秧歌戏,也就是由小旦、小丑等扮人物,唱小曲。

清代中叶,一些地方上的秧歌戏在不同程度上借鉴和吸收了当地梆子戏的一些表演成分,逐渐向地方大戏演变。

抗日战争时期,各个抗日根据地积极开展新秧歌剧运动,改革了秧歌戏的音乐、表演、装扮,创造出了一种新的戏剧形式——新歌剧。新中国成立后,各地的秧歌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雅俗共赏二人转

在东北,人们茶余饭后喜欢看二人转。二人转是东北最典型的民间艺术,无论男女老少,无论是文化人还是不识字的人,都对它津津乐道!

二人转多为两人同台表演,有时也可以一个人表演。二人转形成的具体时间无从考证,通常认为有二三百年的历史。小秧歌、蹦蹦等都是这种戏的别称。二人转在形成过程中融合了秧歌、莲花落、皮影戏、太平鼓、霸王鞭、子弟书、评剧、河北梆子、民间逗哏、东北大鼓、杂耍等多种成分。目前,二人转有东、南、西、北四个流派。南路以辽宁营口市为重点,受大秧歌影响较大,歌舞并重;北路以黑龙江北大荒为重点,受当地民歌影响,唱腔优美;西路以辽宁黑山县为重点,受河北莲花落影响较多,讲究板头;东路以吉林市为重点,舞彩棒,有武打成分。所以,流传有“南靠浪,北靠唱,西讲板头,东耍棒”这样的说法。

二人转在表演手段与表现方法上独具特色。表演手段上分为三种:二人(一丑一旦)对唱;一人且舞且唱;一人以不同角色唱。演员的表现手段有“四功(唱、说、做、舞)一绝(用手绢、扇子、大板子、手玉子等道具的特技动作)”。四功“唱”为首,讲究味、字、句、板、调、劲;“说”指说口,以插科打诨为主;“做”讲究以虚代实;而“舞”主要指“三场舞”。二人转的“一绝”,以手绢花和扇花较为常见,这与东北大秧歌相似,持大板子和手玉子舞者则别具一格。

川剧中的变脸

欣赏川剧的时候,最为精彩的是它的“变脸”,其实这种“变脸”是川剧艺术中揭示剧中人物内心矛盾冲突的一种浪漫主义特技。

川剧,顾名思义,产生于四川的一种戏剧形式。自古以来,成都便是戏剧之乡,早在唐代就有“蜀戏冠天下”的说法。清朝乾隆时在本地车灯戏基础上,吸收融汇苏、赣、皖、鄂、陕、甘各地声腔,形成含有高腔、胡琴、昆腔、灯戏、弹戏五种声腔的用四川话演唱的川剧。

川剧第一个把“变脸”搬上了舞台,用绝妙的技巧使它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川剧变脸的手法大体上分为三种:抹脸、吹脸、扯脸。

抹脸是将化妆油彩涂在脸上特定部位,然后用手整体涂抹,便可变成另外一种脸色。如果要全部变,则油彩涂于额上或眉毛上,如果只变下半部脸,则油彩可涂在脸或鼻子上。如果只需变某一个局部,则油彩只涂要变的位置即可。如《白蛇传》中的许仙的变脸采用的是抹脸的手法。

吹脸是在舞台的地面上摆一个很小的盒子,内装粉末,演员到时做一个伏地的舞蹈动作,趁机将脸贴近盒子一吹,粉末扑在脸上,即刻变脸。《治中山》中的乐羊子等人物的变脸,采用的便是吹脸的方式。

说起扯脸,则稍微复杂一点。它是事前将脸谱画在一张一张的绸子上,剪好,每张脸谱上都系一把丝线,再一张一张地贴在脸上。丝线则系在衣服的某一个顺手而又不引人注目的地方。随着剧情的进展,在舞蹈动作的掩护下,一张一张地将它扯下来。如《白蛇传》中的钵童,可以变绿、红、白等七八张不同的脸。

元杂剧《感天动地窦娥冤》

元杂剧作家关汉卿所作的《感天动地窦娥冤》(现简称《窦娥冤》),取材于《汉书?于定国传》和干宝《搜神记》中的《东海孝妇》。这个戏剧至今仍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其根本原因在于它是当时社会现实的写照,并通过窦娥来表达劳动人民的心声。

《窦娥冤》叙述了窦娥悲惨的一生:窦娥幼年时,家境相当贫困。因其父科考需要钱,就把她卖给蔡家做童养媳,婚后丈夫夭亡,婆媳相依为命。赛卢医欠蔡母钱,蔡母向他讨债时,被他骗到郊外,企图谋害,恰遇张驴儿及其父救下蔡母,蔡母为感谢救命之恩,好生款待这父子俩。哪知竟是引狼入室。父子强逼婆媳嫁给他二人,窦娥不从,张驴儿阴谋毒害蔡婆,不想却害死自己的父亲,转而诬陷窦娥。窦娥为了婆婆,在官府的严刑逼供下屈打成招,被判处斩刑。临刑前,窦娥发下三条毒愿:一要在刀过头落后,颈血飞溅丈二白练之上;二要六月飞雪,掩盖她的尸体;三要当地大旱三年。后来窦娥的这三条誓愿一一应验。三年后,其父窦天章出任廉访使,直到此时,窦娥的冤情才得以昭雪。

美好爱情的讴歌《西厢记》

郭沫若曾说:“《西厢记》是最完美的、最绝世的,是超过时空的艺术品,有永恒而且普遍的生命……它是有生命之人战胜无生命之礼教的凯旋歌,纪念塔。”郭沫若给《西厢记》的评价可谓一语中的。

《西厢记》是由元代王实甫根据传统题材改编而成,王实甫绘声绘色地为读者讲述了男女主人公张生和崔莺莺之间相知、相爱、相惜,为了爱情不懈斗争,最终取胜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