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6月,《渔光曲》在上海公映后,在上海金城大戏院首轮演了40多天,而一般的影片最多也就演10天左右。这部影片的轰动效应相当大。这部影片感动了不同阶层的人,许多太太和小姐都是一边擦泪一边看电影,甚至等电影结束的时候,都哭着走出电影院。许多人都会唱电影中的主题曲。由安娥作词、任光作曲的主题歌《渔光曲》十几万张唱片,在很短的时间内便卖3个精光。当时这部影片的电影票也很难买到,许多人看了一遍还要再看几遍,久久沉迷于影片的故事情节中。
《渔光曲》叙述的故事发生在旧中国东海渔村一个贫苦善良的渔民家里。主人公叫徐福,被渔霸剥削得一贫如洗。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里,他的妻子生下了双胞胎——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为了养活一家老小,徐福早出晚归到海上打鱼,最终不幸葬身大海。
这部影片向我们展示了一种真实并且近乎残酷的人生。这种人生,得益于编导对生活的真切感受。导演蔡楚生从小生活在海边,对渔民的生活比较熟悉,他从小就同情渔民的悲惨遭遇。他在拍摄影片的时候,为了影片的真实性,甚至带领演员们去亲自体验渔民穷困艰难的生活。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成就了这部影片,也成就了蔡楚生。
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开始——《红高粱》
20世纪80年代末,张艺谋导演的《红高粱》以极端的表现方法表现出了在此之前中国电影没敢表现的人的精神与个性的张扬。此片一经播出,在全世界引起巨大轰动,同时,它也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标志着中国电影从此走向世界。
《红高粱》以第一人称叙述了“我”的爷爷、奶奶那时候的事。奶奶那年19岁,贪心的曾外祖父为了一头骡子,把她嫁给了50多岁的李大头。轿子走到青杀口,突然窜出一个土匪,想劫轿抢人。轿夫余占鳌带头杀死土匪。从那天起,“我”奶奶爱上了“我”爷爷。在“我”奶奶回门那天,恰巧路过高粱地,蒙面的余占鳌将她拉进高粱地里,两个人激情迸发,从此,便有了“我”爸爸。不久,李大头被杀,“我”奶奶撑起了李家的烧酒作坊。“我”爷爷在一坛刚酿好的酒里撒了一泡尿,后来这酒便成了上等的好酒,奶奶叫它十八里红,并把这酒藏埋起来。一晃九年过去了,日本鬼子进村了。他们为了修路,逼着乡亲们踩倒高粱,又将“我”罗汉大叔吊在树上,要剥他的皮。“我”奶奶让伙计们喝下埋了9年的十八里红,大家顿时有了劲头,一起埋雷炸日本鬼子。可是,就在那天,“我”奶奶去给他们送饭时,被日本鬼子用机枪打死了。高粱地里发出怒吼声,“我”爷爷和众伙计冲向敌人,并和他们同归于尽。
在这部影片里,张艺谋以崭新的艺术形式,描绘了中国古老文明积淀而成的一个隐秘故事。本片格调明快,内容紧凑、张弛有度,以红色基调的画面、色彩、光线构成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这一切使得国外的业内人士对中国电影刮目相看。本片也因此在
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黄土地》
今天大家都在看科幻片、探险片、动画片,恐怕很少有人看那些经典影片,比如标志着第五代导演的崛起之作——《黄土地》。陈凯歌导演的《黄土地》让中国电影呈现了另一番不同风貌,充分展现了第五代导演早期的叙事倾向和风格基调。
这部影片是以一个启蒙者的角度来看这块古老土地上人民的愚昧落后:在黄土高原上搜集民歌的八路军文艺工作者顾青,唤醒了当地少女翠巧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但她难以抵抗自己作为女性的悲剧命运,她所面对的是养育她的亲人,是那种平静和温暖中的愚昧,最终她作出了错误的选择,并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影片中天高地阔、气势磅礴的黄土地,滚滚的黄河,鼓乐齐鸣的迎亲队伍,150人组成的腰鼓阵,兴高采烈地打腰鼓,无数瘦弱的老农在烈日炎炎下的求雨场面……众多中国象征和风俗民风的描写,使这部影片集叙事、象征、隐喻于一身,并在土地、民俗与人物命运之间对中国文化和民族特性进行了深刻反思。
不仅如此,影片还深深地表达出对“黄土地”的复杂感情。“黄土地”是整个影片的核心意象:画面始终以大面积的黄土为主,沟壑连绵不绝,山形地貌大起大落,高原一片荒凉,没有一点生命的痕迹。“黄土地”传达了一种沉积在民族文化深处的保守性格和无法挣脱天命的压抑感和悲剧感。
电影的诞生
自从有了电影,人们的娱乐生活变得更加有滋有味了,那么,你知道电影是什么时候诞生的吗?
当然,说起电影的诞生,首先要从电影摄影机的发明开始。1878年,美国铁路大王斯坦福为了与百万富翁怀特打赌,出重金请著名摄影师慕布里奇帮助他证明马在奔跑时是4个蹄是同时离开地面的。慕布里奇用12块感光板放在12个照相机里,找12个助手控制跑道上横着的12根绳索,然后发出信号,顿时,12头马一起奔跑,奔马蹄至绳断,每踢断一根便使镜头开启一次,自动拍照。以后,他又按此法增用24架照相机拍摄,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慕布里奇把这些连续拍摄的马在奔驰中的快照,放在幻灯机上放映,奇迹出现了!那些静止的马竟然变成了自由奔驰的奔马。很快,美国人利用这一原理,发明了赛璐珞胶卷,接着爱迪生又将这种胶卷用于电影,制造出了摄影机。几年后,爱迪生又发明了放映机。后来,美国的詹姆斯又在胶片两侧穿上一连串的小孔,这样使得放映出来的图像更加清晰了。
最终,影片、摄影机和放映机都已经备齐,电影全套设备已经齐全。这时候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就在1895年,法国里昂的路米埃尔兄弟设计了一种能够用手提的摄影机和一种能把图像投射到银幕上的机器,同年,12月28日,他们首次放映了他们录制的电影。就在这一天,电影诞生了!
电视是怎么来的
爱迪生发明了电灯,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瓦特发明了蒸汽机……那电视是谁发明的呢?
电视其实并不是某一个人独自发明的,而是一大群位于不同历史时期和国度的人们智慧的结晶。早在19世纪,人们就开始探讨如何将图像转为电子信号。在1900年,“television”(电视)一词已经出现。
人们通常把苏格兰人约翰?洛吉?贝尔德称为“电视之父”。1925年10月2日,他在伦敦的一次实验中“扫描”出木偶的图像,这一事件被看做是电视诞生的标志。但是,关于这种说法还存在不小的争议。因为,在同一年,美国人斯福罗金在西屋公司向他的老板展示了他的电视系统。尽管时间相同,但这两者的电视系统有着很大差别。史上将约翰?洛吉?贝尔德的电视系统称作机械式电视,而斯福罗金的系统被称为电子式电视。它们最主要的差别在于传输和接收原理不同,但无论如何,“电视”就在这一年诞生了!
电影中的蒙太奇
影视界有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术语——“蒙太奇”。“蒙太奇”到底是什么呢?
蒙太奇是法语的音译,本意是“构成”和“装配”。后来这个词被影视剧借用为“剪辑”、“组合”的意思。现在“蒙太奇”是人们常常用在影视剧作中的一种表现手法。这种表现手法最早出现在1900~1901年英国电影家斯密士拍摄的《小医生》中。
导演事先构思好电影或电视剧的情节,然后将一个镜头一个镜头拍摄录制成片段,再按照一定的要求组合成一部完整的影片。导演为了使影片产生对比、悬念等艺术效果,常常有意识地把单独看来没有什么逻辑关系的镜头连接在一起,反映特定的生活内容,这种表现方法就是“蒙太奇”,即画面与画面的组合,同时也包括画面与音响、色彩之间的相互组合。
“奥斯卡奖”的由来与设置
对于所有电影人来说,获得奥斯卡奖是他们一生中最大的梦想。他们甚至为此甘愿奋斗一辈子。区区一个电影奖,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诱惑力?这要从奥斯卡奖的由来和设置说起!
奥斯卡金像奖其实有一个很正式的名称: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1929年设立,每年一次,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由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颁发。但是后来人们渐渐淡忘了这个名称,而直呼其为“奥斯卡”。关于“奥斯卡”这个名称的由来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1931年的一天,艺术与科学学院图书馆管理员玛格丽特?赫丽克在仔细端详了金像奖后,大声惊叫起来:“啊!这塑像看上去多么像我的叔叔奥斯卡呀!”正巧,这时候,一个记者听到了她的惊呼声,便在报道里介绍了镀金塑像,并附上一句:“艺术与科学学院的工作人员亲切地称呼它为‘奥斯卡’。”“奥斯卡”的名字由此流传开来。
奥斯卡奖的奖项分为三大类:成就奖、特别奖、科学技术奖。成就奖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剧本、最佳表演(男女主人公以及配角)、最佳摄影、最佳美工、最佳音乐、最佳服装设计、最佳化妆、最佳剪辑、最佳短片、最佳外国语影片等。特别奖则有荣誉奖、欧文?撒尔伯格纪念奖、琼?赫肖尔特人道主义奖、科技成果奖、特别成就奖。
在这些奖项中,最佳影片奖是影响力最大的奖项,而最佳男女主角奖属表演奖,获奖人有“影帝”与“影后”之称,这也是演员们梦寐以求的奖项。
世界六大著名电影节
目前,大大小小的电影节充溢国内外电影市场,使人眼花瞭乱,这里只给大家介绍六大主要的电影节。
1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于1932年8月6日在意大利威尼斯创办,被誉为“国际电影节之父”,是世界上第一个国际性电影节。其主要目的是奖励世界各地有价值、有创造性的并符合意大利发行放映条件的优秀影片。设置的最高奖是“金狮奖”和“银狮奖”。
2戛纳电影节:于1946年在法国戛纳举办,每年5月举行,最高奖是“金棕榈奖”。该节除设有比赛项目外,还有“导演15天”、“评论周”、“一瞥”以及电影交易等多项活动。
3柏林电影节:在德国柏林举办,每年举办一次,奖项是“金熊奖”、“银熊奖”。
4印度电影节:不定期举办,奖项为“金孔雀奖”、“银孔雀奖”以及“铜孔雀奖”。
5莫斯科电影节:俄罗斯最大的国际电影节,两年举办一次。奖项有最佳故事片奖、最佳短片奖、最佳导演奖、男女演员奖、评委会特别奖、荣誉奖、纪念奖等。
6卡罗维发利电影节:每两年在捷克的卡罗维发利举行一次,最高奖是“水晶地球仪奖”。另外,还设有评委会特别奖、导演奖、男女演员奖、荣誉奖、世界进步奖、为新人斗争奖等奖项。
“电影王国”好莱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