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探索百科(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2530300000018

第18章 对历史的探索(5)

文中首先说明“后(董鄂妃死后谥封‘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董氏,满洲人也,父内大臣鄂硕,以积勋封至伯,殁赠侯爵,谥刚毅。”在赞颂董鄂妃的贤、谦、慈、俭等美德时,写道:“性孝敬,知大体,其于上下能谦抑恩惠,不以贵自矜。”“至性节俭,簪珥之数不用金玉,唯以骨角者充饰。”“每得赐赉,必推施群下,无所惜。”董鄂妃绝不“敢以女子干国政”,坚持“妇无外事”,每当顺治请她同阅奏章、商讨某件事如何处理时,她都“同辞不可”、“唯陛下裁察”。但当顺治审批刑部呈报的处决囚犯奏章时,她则提醒说“民命至重,死不可复生,陛下幸留意参稽之”。而对于“诸大臣有偶干罪戾者”,则“谏曰:斯事良非妾所敢预,然以妾愚,谓诸大臣即有过,皆为国事,非其身谋。陛下霁威详察,以服其心,不则诸大臣弗服,即何以服天下之心乎?”在这篇“自撰行状”中,顺治还用了不少笔墨写董鄂妃之“孝”,如“事皇太后(即孝庄皇太后,顺治的生母)左右趋走,无异女侍”,“住南苑,皇太后圣体违和,后(董鄂妃,下同)朝夕侍奉,废寝食”,“皇太后幸汤泉,后以疾弗从,皇太后则曰:若独不能强起一往,以慰我心乎!”董鄂妃去世后,“诸含殓具,皆皇太后予治也”而且“概以俭素”。细读这段文字,不难看出,董鄂妃的“孝”是十分沉重的,字里行间流露出这对“皇宫里的婆媳”之间的不和睦,一方如何要求另一方“强起”,而另一方总是以“奉养甚至”“恰共妇道”“以一微贱女”“敬承皇太后”。

《清代野史》(原名《满清野史》,1920年出版)中有《董小宛别传》,节录如下:

初,江南既定,汉降臣洪承畴为两江总督,颇悬物色之赏,军士竞献美姬以媚主帅。洪氏慕董小宛甚切,然虑其为冒辟疆之妾,未可轻动。麾下健儿佟某揣知洪意,遂明以“庇匪既犯法网,劫女更干官刑”之名,率兵包剿冒府,而暗又遣人透露消息,使冒遁逃,只收捕家眷,将董小宛献于洪承畴。

洪见董小宛大悦,锢之内庭,以衣饰玩好名花精器娱其意。某日,洪被酒之夜,召董入侍。董涕泗满面,誓不肯行,洪怒,命闭之后面一小阁中。一年后,洪闻冒贿赂御史,劾奏洪强占民女,大惊,曰:计毒哉!上(指顺治皇帝)常疑汉人不忠,设事发,吾则危矣。即日饰董献入宫廷。

世祖(顺治皇帝)得董大悦之,以宝舆迎之,恩宠有加,誓不相负,于是董得淑妃之号。

洪之送董姬入掖庭,本为借刀杀人之计,万不料天子多情,贮以金屋,心大不平,于是趁太后召见之机奏曰:“上亲政未久,或溺汉姬,废常朝时日矣。”太后大怒,立召世祖入宫,诘责备至,且嘱即日遣之出……董妃遂以太后命,居西山下玉泉寺。然世祖爱恋甚挚,以围猎为名,与董妃游于西山,许以必为阳春之煦,绝无秋扇之捐!设若有变,则弃天下若敝屣耳。如是者几半月,一夜忽失董妃,太后又遣中宫内臣促驾速返。帝不得已,遂谓庵尼曰:董妃必复来,子但言朕意已忏悔,幸复至西山居住,忽忽然也。怏怏而归。

从以上描写来看,清世祖顺治所宠爱的妃子是满洲人董鄂妃,不是江南名妓汉人董小宛(有人还考证,董小宛年长顺治27岁);同时,顺治也确实弃江山不顾,出家为僧,但绝不是为了爱妃不幸病逝,而是由于政治原因。既然如此,人们为什么相信是董小宛呢?而且又十分钟爱于顺治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故事呢?原因有两点:其一,借此刻画汉奸洪承畴的丑恶嘴脸;其二,借以说明清朝的皇帝并非都是明君圣主,也不过是爱江山更爱美人的酒色之徒。

顺治皇帝出家探索

我本西方一袈裟,为何生于帝王家?

天下万事纷纷扰,不如空门补破衲。

这是清朝顺治皇帝因其爱妃董鄂妃去世,悲痛欲绝,看破红尘,遁入五台山落发为僧前作的一首诗。

堂堂大清皇帝,怎么会为一个妃子出家当和尚呢?这引来人们的纷纷猜测。

为情所困

关于董鄂妃的史实,前文已有陈述。

董鄂妃复姓董鄂,她的父亲董鄂硕,满洲正白旗人,是一个有二品世职的男爵。董鄂妃大约14岁时,被选入宫,配给了顺治的十一弟襄亲王博果尔。当时,清廷有个制度规定,宗室及亲王府中的贵妇人必须轮流入宫侍奉后妃。董鄂妃作为弟媳,自然也不例外。不料,入宫的董鄂妃竟被顺治一眼看中,演绎了一场惊天动地的爱情故事。

原来,顺治的皇后和妃子都是太后的侄女。顺治不满意她们,而与董鄂妃一见钟情后,他从孤寂愁苦的感情中解脱出来,一下子燃烧在忘我的恋情中了。据说,由于襄亲王申斥了董鄂妃,顺治竟因此狠狠地掴了他一个耳光。不久,襄亲王便因羞愤而死。顺治遂把董鄂妃收入宫中,封为贵妃。

顺治自登基后,名为皇帝,实不掌权。朝中先有雄才大略的多尔衮摄政,后有刚毅多谋的母后临朝称制,因此,形成了他喜怒无常、骄顽暴烈的脾性。而董鄂妃则贤良温驯、知书达理,以柔克刚,二人情投意合,恩爱非常。顺治曾数次欲废弃皇后,立她为后。第二年,董鄂妃为顺治生下了第四子,高兴的顺治帝把他称为“第一子”,并欲立这个儿子为皇太子。为此,董鄂妃遭到了皇太后和皇后的敌视。过了3个月,这个儿子夭折,董鄂妃更加受到皇太后的迫害,3年后抑郁而终。顺治先是失去爱子,后又痛失爱妻,巨大的悲痛和愤懑,使他动用皇权,下了一道超乎寻常的旨意:全国为董鄂妃服丧。百姓3日,官吏1月。同时命令亲王以下,满汉四品以上的公主、王妃、命妇齐集景远门外哭灵,并对哭得不动情者严惩不贷。

之后,顺治又下令追封董鄂妃为“孝敬皇后”,并在用怎样的谥号上,同大臣们争执不休,直到把谥号增加到14个字——“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才肯罢休。

董鄂妃死后,顺治帝再无心朝政,终于在半年之后,看破红尘,遁入空门。人们普遍认为,顺治帝情缘断绝之日,正是佛缘缔造之时,并有文证、事证、物证在。

“文证”是说顺治的儿子康熙,曾4次上五台山,目的就是探视他出家的父亲。在顺治死后,康熙触景生情,赋诗一首:

又到清凉境,巉岩卷复重。

劳心愧自省,瘦骨久呜悲。

膏雨随芳节,寒霜惜火时。

文殊色相在,唯愿鬼神知。

“事证”是说,顺治生前信佛,爱佛入迷。他曾请浙江报恩寺主持玉林入宫,为自己取法名“行痴”,并制了个“痴道人”的玺章。董鄂妃死后,他悲痛欲绝。10月的一天,顺治强令他的佛门师兄茆溪森给他落发为僧。其实,这之前顺治已经正式当了18天和尚了。师父玉林赶来一看,皇帝当和尚,天下不容,深知闯大祸了。于是,把茆溪森架上柴堆,要施以火刑。顺治心知不怨茆溪森,不忍祸及他人只得答应蓄发还俗。并用一个太监替他出家,才结束了这场闹剧。

“物证”是说,康熙年间,两宫西狩,路经晋北,地方供给不了御用器皿,只得去五台山求借。借来的器物精致非常,非民间所有。人们便怀疑这是当年顺治所用之物。

因病而亡

另有一种顺治因病而终的说法,给“出家”说画上了一个问号。

《王文靖集·自撰年谱》记载:

顺治十八年元旦,朝臣应按旧例庆贺朝见,朝廷突然下令朝臣免见。然而,顺治却在养心殿破例地召见了王文靖,并赐座、赐茶。

第二天,他再次进宫,顺治与他进行了长谈,直到晚上才出宫。

初三日,顺治又在养心殿召见了他,并破例让他坐在龙床上,两人说话多时……

很多专家认为,这三天的密谈,肯定是绝密的大事。按说“立储”是件大事,但此时的顺治才24岁,身体康健,何必为“立储”而如此紧急磋商?

初六日夜,此臣又被顺治召入养心殿,顺治说:“朕患痘,势将不起,尔可详听朕言,速撰诏书,即就榻前书写。”他三拟诏书,顺治三次过目、钦点,直至第二日中午才算定稿。晚上,顺治便去世了。

此文的作者王熙,是顺治最宠信的汉族大臣,他的亲临亲见,应该比较可信。然而他也曾说三次面君的内容关系重大,不敢在书中披露。

又有《青琊集》记载,正月初二,皇帝曾到悯忠寺观看太监吴良辅削发为僧的仪式。初四,九卿大臣到皇宫问安,方知顺治帝染病。初五,早朝的大臣们发现宫廷有些异样,庆祝春节的对联、门神已全部撤掉,整个皇宫笼罩在一派肃杀、惨淡的气氛之中。初七晚,朝廷下大赦令,刑狱囚犯几尽一空,同时传令民间不要炒豆,不要点灯,不要泼水——这正是当时民间为天花患者祈福的风俗。

似乎是唯恐天花之事再降临到皇帝身上,于是在皇位继承人的选择上,才更倾向于已经出过天花的康熙。这一切记载都表明顺治确实死于天花。然而,这或许只是顺治精心策划的一场骗局!

把“病死”和“出家”结合起来分析,可以得出下面的推论:

顺治从小处于皇太后和多尔衮的重压之下,精神和心理都受到了严重的扭曲。不幸的婚姻给他带来了无尽烦恼,而昙花一现的爱情在给他带来极大喜悦的同时,又给他带来了无尽的哀怨,他因此而选择出家是完全可能的。

位于清东陵中的孝陵是顺治帝的陵寝,可是这里埋藏的不是顺治的棺木,而是一个骨灰罐。为什么顺治陵和其他帝王的陵墓不同呢?这又是一个不解的谜。

勾践“卧薪尝胆”探索

一提到“臣薪尝胆”这个成语,人们自然而然地就会想到那位春秋时期不忘亡国之恨、立志雪耻的越国君主勾践。

卧薪尝胆之事

故事的经过是这样的:越国的国君勾践在与吴国的战争中一败涂地,只好向吴国称臣。同时越王勾践还在吴宫做了三年吴王夫差的奴隶,过着屈辱的生活。因此从称臣的那一刻起,勾践就立下誓言,总有一天要灭掉吴国,要雪亡国为奴的耻辱。三年的耻辱生活终于结束了,勾践得到赦免回到越国。为了让自己时时记得亡国之恨,他便在屋子的梁椽上吊了一个苦胆,每当他出入经过苦胆时,一定要尝尝苦胆,甚至在吃饭、睡觉前都要尝一下。不但如此,他还以柴木为床,不睡被褥,目的是让那些尖硬的木柴提醒自己曾经为奴的耻辱生活,自己是一个身怀家国大根的人,必须励精图志,图谋复仇。十年的积聚,十年的筹划,终于使越国强大起来,最后一举击败了曾威武一时的吴国。

这个故事是人们熟知并被广泛传诵的。但在历史上,勾践是否真的曾“卧薪”、“尝胆”呢?

卧薪尝胆之人

有人认为“卧薪尝胆”者不仅不是勾践,而且可能是勾践的死对头——吴王夫差。南宋的吕祖廉在《左氏传说》中就提到过吴王夫差在胜利之后不骄傲而卧薪尝胆的故事。此外,明朝的张溥和一些后代的学者在他们各自的着作中都将“卧薪尝胆”的主角认为是吴王夫差。

这种说法,当然也没有什么可靠的依据。但有关勾践卧薪尝胆的史料记载却也是很少的。在最具权威的《左传》和《国语》中,都曾提及吴、越两国相争甚至还有越王勾践的故事,但却偏偏不见流传千古的“卧薪尝胆”的典故。司马迁的《史记》可以说是最为权威的史书,涵盖非常广,司马迁在写春秋时期那段充满战争烟云的历史时,一定会翻阅所有史料,并且记载翔实,还原历史。然而,他在《越王勾践世家》中记载的勾践“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的事迹,却多来源于民间传说。因为他没有在《左传》和《国语》中看到勾践卧薪尝胆的只言片语。而且,《史记》中也只是说勾践曾“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并没有提及他“卧薪”之事。所以,汉代仍没有勾践“卧薪尝胆”的可靠记载。只是到了明朝末年,传奇剧《浣纱记》《梁辰鱼》中戏剧化地演义了这件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才被广泛传播开来。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也以此说为本记载入书,终于使这个故事广泛传播到现在。

卧薪尝胆之文

但是,遍搜古书之后人们发现,最早将“卧薪”和“尝胆”两个词连成一个成语的是北宋的苏轼,而且他只是在闲时做的文章中突发奇想地将“卧薪”与“尝胆”连在一起。他写了《拟孙权答曹操书》一文,假想三国时孙权在三国鼎立时曾卧薪尝胆。但是,苏轼虽然只是假想,这件事也必有出处,否则他怎能在一个虚构的故事中那么巧妙地将两个故事连在一起?但故事究竟源于何处?“卧薪”者是谁?“尝胆”者又是谁?很难从他的文章中看到本来面目。看来,想要揭开这个谜,还有待于新史料的发现。

雍正皇帝“即位阴谋”探索

1723年10月,康熙不顾69岁高龄,到南苑狩猎。十几天后,他忽觉得身体不舒服,就回京在畅春园休养,至11月12日病情本已稳定,但13日病情突然恶化,当日夜里即一命呜呼。14日大殓。几天之后,皇四子胤禛登基,年号“雍正”。

雍正的突然即位,震惊朝野。各种传闻甚嚣尘上。时至今日,岁月已过去300多年,但他的即位仍是一个不解探索。

弑君登位的传说

按一般正统史料记载,雍正即位是理所当然的。《清圣祖实录》记载康熙临终那天,曾召集胤祉、隆科多传旨:“皇四子人品贵重,深省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登基,即皇帝位。”朝鲜国《李朝实录》载,康熙病重,解其所挂念珠于胤稹曰:“此乃顺治帝临终时赠朕之物,今我赠尔,有意存焉,尔其知之。”还有一些能证明康熙病重期间,胤禛被委以重任的资料,足以说明康熙对胤禛的信任。如11月9日,康熙命胤禛斋戒,代皇帝行南郊大祀。13日,康熙改派镇国公吴尔占代行祭天,胤禛三次被召。在此斋戒期间这样做是不同寻常的。

雍正六年,有人投“逆书”,列雍正十大罪状:即谋父、逐母、弑兄、屠弟、贪财、好杀、酗酒、好色、诛忠、任佞。

如果“谋父”实有其事,那么,雍正的即位就值得怀疑了。

据说,康熙病重时,胤禛进了一碗人参汤,随即康熙就死了,接着,胤禛就即了位。即是说,康熙是被雍正毒死的。此说似乎也在理:因为原来康熙病情已经稳定,而13日骤变,突然去世实在令人生疑。又据说,当时有个意大利人马国贤曾身临其境,认为即使不是毒害,也出现了不同寻常的变故。另据推测,畅春园是处在隆科多的严密控制之下的,他负责康熙的安全警卫及执掌卫戍兵权,而他又是雍正的舅舅,那时只有他能接近康熙,因此不排除他参与下毒的可能。

照此推理,雍正不是即位,而是篡位。

那么,雍正谋父之后,又是如何“篡位”的呢?据说是隆科多擅自篡改了遗诏,将“十四子”改为“于四子”,将“胤祯”改为“胤禛”了,雍正依诏登基,顺理成章。还有人说,雍正初年,他借口杀了隆科多是为了杀人灭口,让篡位之事变成永远的秘密。还有人推断,雍正之所以在皇十四子返京之前“谋父”,也是怕节外生枝。

究竟雍正是弑君夺位还是正常登基,历史上尚无定论,也许这会是个永远的谜案了。

孝庄皇后与多尔衮探索

孝庄皇后即清孝庄文皇后,本名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是蒙古科尔沁贝勒寨桑的爱女。她13岁嫁给清太宗皇太极,被封为“庄妃”。庄妃娇柔弱质、美艳庄重,大家闺秀的身体里却流淌着成吉思汗后代的血液,充满了勇敢、刚毅、信心和智慧。在满族宫廷斗争的旋涡和明清大决战的大潮中,孝庄皇后搏击了一生,先后辅佐清太宗皇太极、清世祖顺治、清圣祖康熙三朝皇帝,主持了入关、定都、灭明三件大事,对清代的建立、巩固和政治清明,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