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外智谋故事(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2530400000025

第25章

读过毛泽东诗词的人都会记得,那首豪迈而诙谐的诗句:“万里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这首诗记述的是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第一次反围剿胜利的故事。第一方面军按照毛泽东制定的“诱敌深入,后发制人”的方针,在5天内连打两个胜仗,歼敌13000人,取得了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在这次战役中,毛泽东采取了一系列精彩的战术,其中,借雾破敌就是一例。

11月、12月份,中央红军所在的青安、宁都、东同等地正值多雾天气。开始,红一方面军4万人,在宁都县的小布以北设伏,诱敌谭道源部50师钻“口袋”未能成功,而西路进犯之敌张辉瓒所率第十八师已向我龙冈根据地逼近。

于是毛泽东、朱德决定:攻打张辉瓒。张辉瓒率领的敌十八师,兵员充足,装备精良,战斗力很强,曾有“铁军”之称。

此次围剿红军,张辉瓒被蒋介石全权命为西路前线总指挥,春风得意,踌躇满志,一心想打几个漂亮仗,向蒋介石邀功请赏,加官晋爵。张辉瓒率部到达我东固根据地时,由于我军的主动撤离。

敌公秉蟠师已经先期到达。这一天凌晨,正遇上大雾弥漫,张辉瓒误认为公秉蟠师为红军,心想:抢头功的时候到了。急忙下达攻击命令:“兄弟们,给我猛冲,拿下东固,军官每人20块大洋,士兵每人10块大洋。”张辉瓒一声令下,1万多人轻重火力齐向公秉蟠师开了火。公秉蟠一看不好,心想红军借着大雾又打回来啦,急忙命令部队顽强抵抗。他一面向蒋介石报告请求增援,一面命令部队“顶住,给我顶住,坚持到中午,张师长(张辉瓒)的援兵就到了。”激战4个多小时。各自都有伤亡。直到中午大雾散去,双方才发现,原来是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家人干上啦。公秉蟠挨了自家人一顿揍,气不打一处来,大骂张辉瓒:“你他妈抢头功抢疯了,老子占领东固没挨红军一枪一弹,倒叫你咬了一大口,什么他妈总指挥,老子不干啦!”

一气之下,公秉蟠率部折网“休整”去了,只剩下张辉瓒继续深入向龙冈方向冒进。得知这一情况,毛泽东、朱德非常高兴,决定借雾全歼张辉瓒所部。

12月30日拂晓,雾色苍茫,笼罩着群山,正是隐蔽歼敌的好天气。毛泽东果断命令部队进入预定阵地。4万红军借着浓雾隐蔽,神不知鬼不觉地在龙冈形成了“公尺”形伏击圈。

毛泽东站在海拔400多米高的指挥所内,俯瞰云山雾罩,不禁诗兴大发,他对朱德说:“总司令,你看,真是天助我也。三国时,诸葛亮借东风大破敌兵。今天,我们借晨雾全歼顽敌啊!”说完,两人都发出了爽朗的笑声。

果然不出所料,骄横的张辉瓒并没有吸取在大雾中自家人误打的教训,冒着大雾,率领所部主力9000余人,钻进了红军的“口袋”。激战至下午,张辉瓒被活捉,所率9000人马非死即伤或被俘,无一漏网。

首战告捷,红军乘胜追击谭道源,1月13日清晨,又在一次大雾掩护下,歼敌两个团,剩下的仓皇逃回了老窝。激动之余,毛泽东写下了“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的诗句。

由魏到晋

大约在公元208年,司马懿开始为曹操效力。曹操在汉代末年占据了中国北方地区,其子曹丕于公元220年取代汉朝,建立了魏朝。

司马懿在一生中先后侍奉过四位主子,其中三位是魏帝。在这个过程中,他的权势愈来愈大。

虽然晚年被政敌排挤出朝,但潜在势力仍很大。在公元249年,他抓住了一次有利时机恢复了自己的权位。

之后,他找了个借口,把他所有的政敌及其三族在内全部杀尽。他死后,他的两个儿子继承了其权位。这一权位是如此的牢固,以至于两个儿子可以毫不费力地在公元260年谋杀了末代魏帝。

后来,司马懿之孙司马炎于265年称帝,建立晋朝,从而赋予已是“尸”的魏朝一个新的灵魂。

晋的统治时期是从公元265—316年。它在几十年间重新统一了中国。

郑庄公计擒太叔

周朝末,郑武公娶甲侯之女姜氏为妻,生两子,长子叫寤生,次子叫段。寤生是在梦中出世的,姜氏很讨厌他,次子段长得气宇轩昂,很得姜氏宠爱。

姜氏时常在丈夫面前说长子的坏话,赞次子能干,劝他改立段做继承人。武公却说:“长幼有序,不可紊乱,况寤生又无过失,依情依理,说不过去!”即立寤生为世子,只以一个小小的共城(今河南辉县)给次子做食邑。

乃至武公去世,世子寤生即位,叫郑庄公,袭父职为周朝卿士。姜氏见到次子屈居在一个小城,毫无权威,心里十分不悦,便对庄公说:

“你今日继承父业,拥有几百里土地,但同胞的弟弟却困守在一个偏僻的小城里,你于心何忍?”庄公问:“母亲的意思要怎样?”“那还用说?”姜氏一副教训的口气说,“当然给他一个大城了,把制邑封给他吧(即河南汜水县)!”

庄公告诉她说:“制邑是一个险要地方,父亲遗命是不能封给任何人的,除了这个地方之外,什么地方都可以!”

“那么把京城(即河南京县)封给他亦可!”姜氏说。

庄公听此一说,默不做声,沉思起来,不表同意。也不反对。

姜氏生气了,袖子一拂,悻悻地说:“你再不同意的活,那把老二赶出国去好了,落得干干净净!”

“不敢,不敢!”庄公连声告罪,“孩儿遵命——”

第二天,庄公上殿,宣布封段于京城。大夫蔡足上前启奏:“不可!天无二日,民无二主。京城是一个险要地方,地广人多,其政治军事价值不下于皇城。何况段是夫人爱子,若以大邑封给他,无形中有了两个国君,一旦他恃宠生娇,后果真不堪设想!”

庄公无可奈何地说:“不要说了,这是母命!”遂封段于京城。

段在走马上任前,入宫向母亲辞行,姜氏屏退左右,暗地告诉段:“这次封邑是很勉强的,将来一定会变卦,你应及早打算,到京城之后,要聚兵积粮,时刻准备着,一旦有机可乘,我会给你做内应,只有推倒了寤生,才慰我平生之愿。”

段领命出城,趾高气扬地赴任去,即位视事之日,附近的西鄙和北鄙的首长都来庆贺。太叔段对二人说:“你两人管辖的土地,属于我的封地,此后,所有收税进贡,要到我处缴纳,军马要听我指挥,不得违误!”

两人已知道太叔段是国母的爱子,有做国君希望,又见他神采昂扬,人才出众,自然不敢违抗,乐于听命。

从此,太叔段积极训练军队,扩充编制,借故侵袭鄢邑及廪延两地,属土一天天地扩大,实力一天天地增强。

情报人员把此事奏报庄公,庄公笑而不答。朝上有一位官员高声大叫:“可速诛太叔段!”

庄公抬头一看,原来是上卿公子吕。便问:“卿家有何高论?”

公子吕说:“从来被封子不能过问军事,有拥兵自重的必杀无赦。今太叔段内挟母后之宠,外恃京城之固,日夜谈兵练武。不是想篡位是什么?请授兵权给我,率兵征讨,以除后患!”

“但段未见有反叛行动呀!”庄公答。

公子吕愤愤地说:“今两鄙被收!廪延被取,还不是叛变行动?国家土地,岂可以被蚕食下去!”

庄公笑起来,说:“段是母后爱子,是我的弟弟,宁可失地,不可伤兄弟之情,拂母后之意。”

公子吕又进一步说:“我不是怕失地。实怕失国。今人心已惶惶惴惴,太叔段势力日强,都存观望态度,若再容忍下去,怕一发不可收拾。主公今日容太叔段,将来太叔段未必容得主公!——”

“不得乱说!”不等公子吕说完,庄公愤然制止他,说:“我会设法感化他!”立即起身退庭。

公子吕出外,祭仲对他说:“主公念宫闱私情,忽略这点,不过在大庭广众里,不便泄露,你是他的亲戚。不妨私自去见见他,一定会把真心话说出来的!”

公子吕听了他的指点,乃入宫去见庄公,庄公问他有什么事,公子吕便说:“我就是为了刚才在朝廷上说过的那个事再来拜请。主公当日继承王位,大家都知道并非国母的意见,她是属意太叔段的。今日太叔段的横行嚣张,必然是一种夺权阴谋,万一内外合谋,发动政变,恐怕——”

庄公说:“此事闹起来,怕碍着国母面子呢。”

“岂不闻周公诛管蔡的事吗?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到那时候后悔都来不及了!”公子吕说。

庄公忽然长叹一声,说:“唉!这个事我已经想到了。段虽然有夺权阴谋,却没有公开叛变行动,如果我把他镇压了,国母必会从中作梗,又惹外人议论,说我没有兄弟情义,骂我不孝!我现在只是装聋作哑,任他所为,等到他真的有叛变行动时,就可以明正其罪了。”

公子吕这才恍然大悟,说:“主公远见,非臣所及!但恐怕日复一日,养成他势力庞大,便会尾大甩不掉了。不如及早设法挑起来,使他提前暴露,及早镇压便了。”

这话正中庄公心事,庄公连忙问:“计将安出?”

公子吕说:“主公久已未入周朝,无非为太叔段的缘故,现在不如乘机说要入朝去见周天子,故意引他起事,带兵前来,我却预先伏兵在京城附近,待他出动。便乘虚而入占领他的根据地,然后主公返师进攻,那时他飞也飞不出去了。”

庄公听说,点头称善:“好计,好计!”

公子吕辞出宫门,才暗叹一声:“祭仲可谓料事如神了!”

次日早晨,庄公假发一道命令。要大夫祭仲代理国政、自己亲往周朝见周天子去。

姜氏得此消息,认为机会已至,即密使人带信给太叔段,约他在5月初起兵袭郑。

这时是4月下旬,公子吕早已先差人伏于要道,把那个带信的人杀了,将信送给庄公看,庄公说:“自作孽的人,必会自食其果的!”便另遣心腹假称姜氏亲信,把信送交京城,并得太叔段回信。说及决定在5月5日起事,说于城楼竖起一面白旗,以便接应等语。

庄公得书大喜,说:“证据在此,看你还有什么话说?”立即入宫辞别母亲,说要入朝谒见天子,姜氏也敷衍几句好话。

庄公率领仪仗队,浩浩荡荡地朝廪延方向慢慢前进。这时公子吕已部署好伏兵在京城附近,专等猛虎离山。

太叔段自得了姜氏密报,立即准备,他派儿子公孙滑到卫国去借兵,自己便动员所有属军,托言庄公出国,要往监政,于是祭旗犒军,得意洋洋地朝皇城进军。

这时,公子吕的便衣队已混进了京城,见太叔段的军队已经出动了,便在城楼放起火,城外伏兵,一见信号,立即杀进去,占领了京城,出榜安民,揭发太叔段的阴谋。

太叔段率军行在路上,就得了京都失陷的坏消息,心里慌起来,即命回军,屯扎城外,准备反攻。

可是军心已经开始动摇了,士兵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都说太叔段心怀不轨,要篡夺朝政。原来公子吕的密探混入了军营,散布消息,顷刻间一传十、十传百,整个军营都哄起来,一夜之间,军队散去大半。太叔段着了慌,便率领残兵,跑到鄢邑去,想再行招兵买马,重整旗鼓。

不料庄公早已占领了鄢城,此路已行不得,不得已又跑回自己过去的封地共城去闭门自守。但庄公和公子吕的追兵逼近了,这区区一个小城,无险可守。怎挡得住这两路大军夹攻呢?这时他已感到面临绝路,叹道:“都是妈妈害死我了,有什么面目再见兄长呢?”遂自刎而亡。

庄公搜出了姜氏和太叔段的来往密信,使人带回郑国,叫祭仲转告姜氏,并送她去颖地安置。姜氏看了信件,羞愧无比,自觉无颜与庄公见面,即刻离宫搬到颖地去了。

当断不断,自取其乱

蒯通想让韩信背汉自立,便对韩信说:“能够听取别人的善意的劝告,就能预见事情成败的征兆;能反复思考,就能把握事情成功的关键。听取意见而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决策失误而能长治久安的人,是没有的。善于听取意见而很少判断失误的人,就不能用花言巧语去迷惑他;智计筹划能够分清轻重缓急、不本末倒置的人,就不能用花言巧语去迷乱他。甘愿做劈柴喂马的差事的人,就会失掉成为万乘之国的主人的机会;现实中很难有所谓‘十全十美’的人。无论是选才,还是交友,安心微薄俸禄的人是得不到公卿宰相的高位的。所以办事坚决果断,是聪明人的表现,犹豫不决则是成功的祸害。专在细小的事情上用心思,就会失掉大事,有判断是非的智慧和才能,决定后又不敢决然行动,这是所有成大事的祸根。所以俗话说:‘猛虎犹豫不能决断,不如黄蜂、蝎子的一螫;骏马徘徊不前,不如劣马安然慢步;勇士孟贲狐疑不定,不如凡夫俗子的决心实干;即使有虞舜、夏禹的智慧,如果闭嘴不讲话,不如聋哑人借助打手势更能起作用。’这些俗话是说行动是最宝贵的。所有的事业都是成功难而失败易,时机难以抓住而容易失掉。时机啊时机,丢掉了就不会再来。希望您认真考虑斟酌我的话。”

韩信犹豫不决,不忍心背叛汉王,又自认为功勋卓着,汉王不会夺去自己的齐国,于是谢绝了蒯通。蒯通的规谏没有被韩信采纳,就假装疯癫逃走了。

在刘邦取得政权建立西汉后,韩信备受猜疑,最后被吕后借故杀害。

大行不顾细谨

陈胜、项梁等人发动起义,各路将领攻城掠地,经过高阳之地的有数十人,但郦食其听说这些人都是一些斤斤计较、喜欢烦琐礼节、刚愎自用、不能听大度之言的小人,于是他就深居简出,隐藏起来,不去逢迎这些人。后来,他听说沛公刘邦带兵攻城掠地来到陈留,刘邦部下的一个骑兵恰恰是郦食其邻里故人的儿子,沛公时常向他打听他家乡的贤士俊杰。一天,这个骑兵回家,郦食其看到他,对他说:“我听说沛公傲慢无礼,看不起人,但他有许多远大的谋略,这才是我要真正追随的人,只是苦于无人帮我引荐。你如果见到沛公,可以这样对他说:‘我的家乡有位郦先生,年纪已有60多岁,身高八尺,人们都称他是狂生,但他自己说他并非狂生。’”骑土回答说:“刘邦并不喜欢儒生,许多头戴儒生帽子的人来见他,他就立刻当众把他们的帽子摘下来,往里边撒尿。在和人谈话的时候,动不动就破口大骂,所以您最好不要以儒生的身份去向他游说。郦食其说:“我教你这样说,你就只管这样说好了。”骑士回去之后,就把郦生嘱咐的话告诉了刘邦。

后来沛公来到高阳,在旅舍里住下,派人去召郦食其前来拜见,郦食其到了旅舍,先递进自己的名片,沛公正坐在床边伸着两腿让两个女人洗脚,就叫郦生来进见。郦生进去,只是作个长揖而没有屈身下拜,并且说:“您是想帮助秦国攻打诸侯呢,还是想率领诸侯灭掉秦国?”沛公骂道:“你个奴才相儒生!天下的人同受秦朝的荼毒已经很久了,所以诸侯们才陆续起兵反抗暴秦,你怎么说帮助秦国打诸侯呢?”郦生说:“如果您下决心聚合民众,召集义兵来进攻无道的秦王朝,那就不应该用这种无礼的态度来对待长者。”于是沛公立刻停止了洗脚,穿整齐衣裳,把郦生请到了上座,并且向他道歉。

郦生向刘邦讲了六国合纵连横所用的谋略,刘邦喜出望外,命人端上饭来,让郦生进餐,然后问道:“那您看我们今天的策略应该怎么制定呢?”郦生说道:“您把乌合之众、散乱之兵全部集合起来,总共也不满1万多人,如果以此来直接和强秦对抗,那就是人们常说的虎口拔牙啊!陈留是天下的交通要道,四通八达之地,仓房中又有许多粮草,是个驻兵的好地方。我和陈留的县令是好朋友,我先去走一趟,劝他前来投降,他如果不愿意,您再发兵去攻打他,我还可以在城内做内应。”刘邦同意了郦生的建议,派他去了陈留。在攻取了陈留后,刘邦封郦生为广野君。

随机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