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浚十分高兴,派人回报石勒,石勒又重新派人捧着归顺的表册给王浚,表示期待着亲自到幽州拜见王浚,以上尊号,然后又写信给枣嵩,请求并州牧、广平公的官职和封号,以表示自己的诚心。石勒悄悄做好战斗准备.以袭击王浚,而又怕刘琨以及鲜卑人乘虚袭击自己,所以按兵不动。张宾说;“袭取敌国应当出其不意,部队准备好了却这么多天不出发,难道是怕第三方作梗吗?”石勒问张宾可有什么办法?张宾说:“王浚盘踞在幽州,依靠三部的力量,如今都已和他离心离德,成为仇敌,这使他外面没有支持者以抗拒我们;幽州城内饥荒不堪,老百姓都以野菜为粮,人心涣散;士兵少而且身体素质差,这使他在内部没有强大的兵力来抵抗我们。如果我们的军队抵达城外,他一定会土崩瓦解,溃不成军。现在三方没有安定,将军便可出奇兵袭击幽州,轻兵往返一次用不了二十天左右的时间,即使三方作出反应,形势也有回旋余地,应该乘机像闪电一样发兵,不要延误了时机。况且刘琨、王浚虽然名义上都是晋的藩属,其实互相仇视,如果写信给刘琨,送人质请求和平相处,刘琨一定因为结交了我们而感到高兴,同时窃喜于王浚的灭亡,最终不会救助王浚而袭击我们。”石勒同意了他的计策,于是派轻骑兵袭击幽州,石勒率部早晨到了蓟城北门,呼喊看守大门的人打开城门,石勒怕有伏兵,先赶进城里数千头牛羊,声称这是礼品,其实是为了用这些牛羊填塞街巷,使王浚的士兵不能行动。石勒进入城中,王浚才感到害怕,石勒进入到他的官署,命令带甲士兵逮捕王浚并押解到爱国,杀死了他,这就是三十六国的大概情况。
例2:诛杀吕后,七国之乱
汉高祖一统天下十二年后驾崩,享年六十二岁,之后少主惠帝即位,吕后垂帘听政。
在吕后执政期间,陈平闲居经常暗自沉思。陆生问:“你想什么大问题?”陈平则反问道:“你猜猜我想什么问题?”陆生是个聪明人,他猜到了陈平的心思说:“你位居上相,俸禄三万户,可以说是富贵之极,没有什么欲望了。你的忧虑肯定是担心诸吕与少主争权。”陈平说:“是。可是又能怎么办呢?”陆生说:“天下安定,在于丞相;天下危急,在于将帅。将相融和士人就诚心归附;士人心悦归附,天下即使发生变乱,权力也不会分散;权力不分散,那么国家就掌握在两个人的手里。你为什么不深结太尉,与他交好呢?”陈平采用陆生的计策,终于诛杀了诸吕。
吕后驾崩后,大臣们又共同诛杀了吕氏家族。吕禄担任北军统帅,太尉周勃不能进入北军行使军权。郦商的儿子郦寄当时与吕禄交好。于是陈平派人劫持郦商,让他的儿子去劝说吕禄。吕禄信了郦寄的话,与郦寄一起出游,太尉于是得以进入北军,诛杀吕氏。
当到汉景帝时,吴、楚两地相继谋反。景帝派兵先后平定了吴、楚。
景帝派太尉周亚夫向东攻打吴、楚,周亚夫问父亲的门客观都尉请教应如何应对时,邓都尉回答:“吴国军队精锐,士气旺盛,难与争锋;楚国的军队较弱,不能维持多久。现在如果您派兵向东,在昌邑修建工事,牺牲梁国,吴国攻打,吴兵必然全力攻打梁国,将军加强防御,派少量士兵掘开淮泅堤坝,断绝吴国粮道,让吴、梁两国相互攻击,等到粮食枯竭,再用全力攻打疲倦的吴军,一定会打败。”周亚夫听取了他的意见,把邓都尉的计策告诉了皇上,皇上同意了。周亚夫到荥阳,吴正急攻梁地,梁危急,向周亚夫求援。周亚夫率兵奔荥阳东北的昌邑,加强防守。梁王使臣向周亚夫求援,周亚夫坚持既定的作战方不去救援,也不出战,派弓高侯等人带兵驻扎在吴、楚军后面,断其粮道。吴、楚缺粮,士兵饥饿,想要撤军,多次挑战,周亚夫的军队始终不出战。吴、楚军中缺粮,于是引兵撤退。周亚夫派出精锐部队追击,大败吴军。一切都像计谋预计的一样进行着。汉朝的江山又一次得到了巩固。
三、争夺不休,强者称王
为了称王称霸,让自己的事迹永留史册,天下能人雄士开始为君王之位而纷争不止,最后当然是强者为王而败者为寇了。
例1:刘邦、项羽争霸记
汉高祖刘邦,字季,沛国丰邑人,做过泅水亭长。
秦二世元年,陈胜等人起义成功,陈胜自负封自己为楚王。张耳、陈余于是进谏道:“将军你冒着生命危险,为天下百姓除害,现在刚刚到阵地,就自立为王,这分明是在告诉人们你很自私。莫不如立六国的后代为王,让他们自树党羽,你则继续向西进军,不必短兵相接就会畅通无阻。诛戮残暴之秦,据守咸阳,传令诸侯,天下实际上还是掌握在你的手中。”陈胜不听,执意以王自封。
此时的天下一片大乱,各地纷争不断,这时,项梁驻军薛地。范增劝项梁说:“在被秦朝消灭的国家中,楚国最无辜,不应当灭,自从楚主作为人质入秦以来,天下百姓都没有忘记他。所以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现在,陈胜首先起事,不立楚国后代,其势力肯定不会长久。你从江东举事,楚地之人群起归附你,是因为你家世代为楚将,即将立项梁起兵楚国的后代为王。”项梁于是找入楚怀王的孙子心,立为怀王。约定:先攻打进咸阳的,就做关中王。沛地人杀掉他们的县令,立刘邦为沛公。刘邦前去跟随项梁,共立楚怀王孙子为义帝。
秦将章邯在定陶打败项梁。项梁战死疆场,章邯认为楚军不值得忧虑,于是北攻赵地。楚王派项羽等率军解赵地之围,派沛公为别将向西入关。沛公于楚攻打宛城。宛城投降。沛公攻打宛城的时候,南阳太守吕崎坚守城池,一时攻打不下。沛公于是想舍弃宛城继续向西进兵。此时张良进谏阻止说:“前有强大秦兵,后有宛兵追击,现在西进,很危险。”沛公因此决定围定宛城。宛城告急,吕太守想要自杀以示忠贞。在吕的身边有个舍人叫陈慷,出城面见沛公说:“宛城官吏怕投降后仍是死,于是坚守。如果你整天攻打,死伤的人必定很多。如果你率军撤退,宛兵必定从后追赶你的军队。这样,你一方面失掉先入咸阳为王的机会,又有强大的宛军为后患,不如招宛投降,封宛城的太守,然后带宛兵向西入关,其余未被攻下的各城,必定开门迎接你。”沛公采纳的他的意见,封吕崎为殷侯,共同带领众兵攻打武关,大获全胜。
赵高谋反杀了秦二世,子婴被他立为皇帝,派兵据守武关。张良对沛公说;“秦军现在还很强大,不可轻敌。应在各山上多插旗帜,来迷惑秦军。再派郦食其带贵重的礼物贿赂秦将。”沛公应允,秦将果然想联合沛公一同向西人咸阳。沛公正要答应他们联合之际,张良又建议说:“只是将帅想要背叛,士兵恐怕不听。士兵不听,联合必定会出现危险,倒不如乘着他们现在的懈怠来攻打秦军。”于是沛公派军向秦军发兵,果然大胜。沛公顺利攻入咸阳,与秦人约法三章。秦人送来牛肉、美酒,沛公都拒绝了。于是秦人认为沛公是有德行的人。沛公派兵把守武关,想要称王关中。此时,项羽在黄河北也战胜了秦军,正率领各诸侯士兵四十万到达鸿门,想要攻打沛公。沛公幸亏得以项伯的相救,才逃过一死。
项羽杀掉子婴后继续向东定都彭城。命沛公统治巴、蜀之地,并封其为汉王。
被封为汉王的刘邦并不肯去巴蜀,而是想要攻打项羽。萧何劝谏说:“大王虽然屈居汉王,但这不比死强多了吗?再说‘天汉’也是个很不错的称呼啊。能在一人之下,而高居万人之上,是汤武那的圣人。希望大王能就任汉中,安抚百姓,稳得巴蜀的土地,养兵蓄锐,然后再安定三秦,天下之事才可图谋。”
刘邦听取了萧何的意见,采用了韩信的计策,向东进攻,再次安定了三秦之地。
刘邦到巴蜀就任时,韩信不满项羽的为人逃了出来,跟从汉王入蜀,那时还没有什么名气,只是一个普通的小武官。他与萧何屡次接触后,萧何坚信韩信是个军事奇才,推荐给汉王刘邦,拜为大将。韩信拜谢。一日,汉王召见韩信,问道:“萧丞相多次在我面前美言将军,将军用什么计策来教我呢?”韩信并没有直接回答刘邦,而是反问他说:“先夺天下的,难道不是项羽吗?”刘邦说是。韩信说:“大王你自觉勇敢、剽悍、仁义、强大,与项羽比怎么样?”刘邦默然不语,许久说道:“不如项羽。”韩信又施礼说道:“我韩信也认为大王在这些方面不如项羽。但我曾经在项羽手下做事,请允我说说项羽的为人。项羽武艺高强,叱咤风云,有万夫不当之勇,然而他不善于任用手下的贤能将士。所以他不过是匹夫之勇罢了。项羽遇见百姓,恭敬又慈爱,说话语气和悦,士兵生病,项羽哀痛哭泣,分自己的饮食给病人,但当兵将有功应当封赏的时候,他却把持已经磨损的印绶,不予封赏。所以他的仁慈也是妇人之仁。项羽称霸天下使诸侯臣服,不定都关中却定都彭城,背弃先前与义帝定的和约,只任用亲信的人为王,而远离有才能的诸侯贤人,令诸侯十分不满。诸侯见项羽放逐义帝到江南,也都效仿其做法将各自的君王放逐,自己在富饶之地称王。项羽军队所过之处,残害百姓,荼毒生灵,天下怨声载道,百姓都不是真心的归顺,只不过是迫于暴力,勉强顺从罢了。项羽名虽为霸主,其实已经失去了民心。因此,他的强大很容易就可以被削弱。现在大王假如能反其道而行之,任用天下武勇贤能的人,诛灭任何人岂不都不在话下吗?用天下的城池厚赏立功之人,有谁会不来归附?用想要东归的士兵攻打东方的敌人,必定战无不胜!况且三秦之地的诸侯,都是秦朝旧将,率领秦朝士兵已经许多年了,战死的人已不计其数。他们又诳骗部下投降诸侯,开赴新安,项羽欺诈活埋秦兵二十多万,有违天理,其中只有邯、欣、翳三人得以逃脱,秦人对这三个人恨之入骨,而现在项羽却封这三个人为王,这是有违民心,三秦的百姓没有拥戴他们的。大王你一入武关,秋毫无犯,反而废除秦朝苛法,与秦地百姓约法三章。三秦的人都认为你是仁德之人,没有不想让你称王的。按约定,大王你应当称王关中,这些关中百姓都是知道的。大王迫你失去关中王的职位进汉中,秦人没有不因此而恨项羽的。现在大王你举兵向东,三秦之地定可传檄而定。”听了韩信的分析后,刘邦很高兴,于是听从韩信的计策,向东进兵。
当初,汉王到巴蜀之地上任时,张良曾送到褒中,劝说汉王道:“为了让项羽放心,大王何不烧掉所经过的栈道,向天下人表示你没有归还关中之心呢?”汉王觉得此言甚是有理,就派张良回去,烧掉经过的所有栈道。项羽从此不再怀疑刘邦有归关中之心了,对他不在有防范之心。
田荣因不满项羽不立自己为王,愤然杀掉田市,自立为齐王,项羽闻之率军灭齐。项羽拜吴地县令郑昌为韩王攻打汉王,张良利用谋略送信给项羽说:“汉王失掉关中王的位子,到蜀就任,想称王关中,按照约定立即停止,不敢谋反。”又把齐王谋反的信给项羽看,说“齐想灭掉楚国”。项羽因此不向西攻打刘邦而向北攻打齐王田荣。项羽丧失仁义,派遣九江王在郴地杀死了义帝。刘邦得知后亲自为义帝披麻戴孝,哀痛哭吊三天,并遍告天下诸侯。
董公进一步建议刘邦说:“有德的人必定兴隆,失德的人必定灭亡。师出无名,事情就不会成功。所以说让天下明白对方是寇贼,对方才有可能归服。项羽惨无人道,任意妄为杀害义帝,是天下的贼寇。行仁义不靠勇猛,讲义气不靠武力,三军士兵为义帝穿孝,把这件事遍告诸侯,再进行东伐,那样四海之内的民众都敬仰你的德行,这才是三王的义举。”汉王答应并采纳了,他深得天下苍生爱戴。
项羽攻打齐王之际,刘邦率五十六万诸侯军队,向东偷袭楚国,一举攻破彭城。项羽听说后,留下属将攻打齐国,自己挑选精英强将三万回师攻打刘邦,双方在彭城下展开大战。汉军出师不利,首战受挫,奔出梁地,退到虞地,刘邦问左右大臣:“谁能出使淮南王,劝说黥布背叛楚王,使楚王的军队留在齐国几个月,那样我夺取天下就有保证了。”大臣萧何挺身而出出使淮南,劝说黥布背叛楚国。
萧何游说淮南王说:“汉王派我敬进书信与大王左右。我想知道大王与楚王是什么关系?”淮南王说:“我对楚王向北称臣。”萧何说:“你与项羽同是诸侯,却对楚王称臣,必定是因楚王强大,可以得到保护。楚王攻打齐国,身先士兵。大王你应当率淮南所有的军队,亲自为将,作为楚王的先锋。可是现在你才发四千兵帮助楚王,作为楚王臣子,这样对吗?汉王攻打彭城,而项羽未从齐国撤军,大王你应当拔淮南的所有士兵北渡淮河,日夜与汉军会战在彭城下。大王你拥有上万的士兵,却不发兵渡过淮河,只是在隔河观望谁胜,难道这是人臣应该做的吗?大王你只不过是拿空名来向楚称臣,是想从中得到好处,使自己的把守的城池能稳定些,但我为大王感到不值得。你之所以不背弃楚王,是认为汉王势力弱小。楚兵虽然强大,天下的人却认为它是不义之师,因为楚军背弃前约杀死了义帝,所以楚王是靠战争、武力取胜强大起来的。汉王兼并诸侯,归守荥阳,收走蜀汉的粮食,加强防御工事,分兵把守边界要塞。楚军回师,经过梁地,军队深入敌国八九百里,想要作战却不能,想要攻城实力不够,老弱之兵从千里之外转运粮食。楚王兵到荥阳、成皋,汉军坚守不出。楚军进不能攻,退不能守,所以说楚军没有什么可怕的。即使楚军胜汉军那么诸侯害怕自己被灭,相互之间就会救助。所以楚军的强大,只不过是招来天下的攻击罢了,由此可见,楚王的实力不如汉王,形势的优劣显而易见。现在你不亲附万无一失的汉王,却和危亡之际的楚王结为一体,我为大王感到困惑。以你们的军力足以消灭楚军。若发兵背叛楚国,项王必定逗留齐地,数月之后,汉王夺取天下就万无一失了。所以大王的上策是率领军队归顺汉王,以汉王的为人他一定会分土地给你,淮南这一小小地盘必定是大王你的。我向大王你进献的愚计,希望大王你考虑一下。”淮南王觉得很有道理,当即说:“就遵照你说的吧。”于是暗地里答应背叛楚王亲附汉王,但不敢对外泄露消息。这时楚王的使者正在淮南,正急着要求黥布发兵,萧何于是闯到楚使者的旅馆,坐到楚使者的上座,说:“九江王已经归附汉王,楚王凭什么命令他发兵救急。”黥布闻听非常惊愕。楚王的使者随即起身离开。萧何紧忙劝黥布说:“事已至此,不如杀了楚王的使者,不要让他回去,快些归汉,与汉王协手并力。”黥布于是杀掉了楚王使者,全力发兵攻打项羽。
刘邦到荥阳,派韩信攻打魏王豹,俘虏了魏王。
汉王问郦生:“魏王的大将是谁?”郦生说:“是柏直。”汉王说:“此人乳臭未干,不能抵挡韩信。”“骑兵将领冯敬。”刘邦说:“不能抵挡灌婴”“步兵将领项他。”刘邦说:“不能抵挡曹参,我没有忧虑了。”汉王任命韩信为左丞相攻打魏王。韩信进兵,摆开船只要渡临晋,魏王聚集兵力抵挡。于是韩信命士兵用木罂(木制容器)从夏阳渡过军队,偷袭安邑,俘虏了魏王豹,之后便进兵攻打赵地。